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金尾矿掺量对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抗劣化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文洁 孙晋方 侯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5-330,共6页
为探究黄金尾矿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在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联合作用下的抗劣化性,利用电液伺服压力机对细黄金尾矿机制砂掺量为0%、5%、10%、15%、20%、25%、30%的试件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研究了素混凝土及细黄金尾矿机... 为探究黄金尾矿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在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联合作用下的抗劣化性,利用电液伺服压力机对细黄金尾矿机制砂掺量为0%、5%、10%、15%、20%、25%、30%的试件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研究了素混凝土及细黄金尾矿机制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及硫酸盐侵蚀联合作用下的抗压强度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黄金尾矿机制砂的掺入能够极大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延展性,对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②相较于未掺尾矿机制砂试件,掺量为5%、10%、15%、20%、25%、30%时试件抗压强度增幅为8.04%、10.87%、21.04%、17.73%、3.31%、-9.22%,抗拉强度增幅为15.04%、20.70%、31.25%、36.72%、29.10%、14.06%,适量黄金尾矿的掺入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最佳掺为20%;③冻融循环及硫酸盐侵蚀联合作用对2种混凝土试件均存在劣化作用,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及硫酸盐浓度增大试件劣化程度不断增加;④黄金尾矿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在浓度为0%的硫酸盐溶液下冻融循环50、100、150、200、250次时,试件抗压强度降幅仅为素混凝土的43%、44%、47%、45%、47%,尾矿在试件内部与骨料间良好的黏结作用提高了试件抗外荷载能力以及抗盐侵蚀、抗冻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尾矿 混凝土 冻融循环 硫酸盐侵蚀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铁尾矿粉混凝土在荷载与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性能劣化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席雅允 刘娟红 程立年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8-1369,共12页
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有助于固废高值化利用和节能减排,而关于铁尾矿粉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大多只考虑了单一条件或者加速条件环境,其在多种环境耦合下的劣化特征尚未得到探究.本文将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应... 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有助于固废高值化利用和节能减排,而关于铁尾矿粉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大多只考虑了单一条件或者加速条件环境,其在多种环境耦合下的劣化特征尚未得到探究.本文将铁尾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以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为性能指标,研究荷载-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铁尾矿粉混凝土劣化过程,探究铁尾矿粉掺量和荷载率对铁尾矿粉混凝土内部劣化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X-ray衍射分析(XRD)、压汞(MIP)等微观手段揭示铁尾矿粉混凝土在耦合作用下损伤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适量铁尾矿粉的掺入有利于其与矿粉的协同水化作用,提高混凝土水化程度和基体密实度,减少硫酸根离子传输路径,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荷载的施加使试块内部微裂纹宽度和数量增加,为硫酸根离子的进入提供更多渗透路径,加速铁尾矿粉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耦合作用使得铁尾矿粉混凝土内部损伤不断累积,在微观上表现为结构的疏松和裂缝的衍生扩展,在宏观上表现为力学性能的衰减和整体结构完整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粉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荷载率 耦合作用 劣化机理 干湿循环
下载PDF
Reduc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of vanadium tailings in presence of sodium sulfate and its mechanisms 被引量:6
3
作者 Yu-Lei Sui Yu-Feng Guo +3 位作者 Andrew Yakovlevich Travyanov Tao Jiang Feng Chen Guan-Zhou Qi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54-960,共7页
Reduction roasting with sodium sulfate fol- 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was investigated to utilize vanadium tailings with total iron grade of 54.90 wt% and TiO2 content of 17.40 w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redu... Reduction roasting with sodium sulfate fol- 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was investigated to utilize vanadium tailings with total iron grade of 54.90 wt% and TiO2 content of 17.40 w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reduc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with sodium sul- fate dosage of 2 wt% at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1150℃ for roasting time of 120 min, metallic iron concentrate with total iron grade of 90.20 wt%, iron recovery rate of 97.56 % and TiO2 content of 4.85 wt% is obtained and high-titanium slag with TiO2 content of 57.31 wt% and TiO2 recovery rate of 80.27 % is also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dium sulfate has a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tailings in the novel process by thermody- namic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reacts with silica and alumina in the tailings to form sodium silicate and sodium aluminosili- cate. Migration of elements and chemical reactions destroy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minerals and 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vanadium tailings, resulting in that iron grains grow to large size so that metallic iron concentrate with high total iron grade and low TiO2 content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tailings Reduction roasting Sodium sulfate Fe-Ti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in situ activity in mature fine tailings analyzed by real time qPCR and microsensor 被引量:1
4
作者 Hong Liu Shuying Tan +1 位作者 Tong Yu Yang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1-147,共7页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anaerobic environments in oil sands mature fine tailings(MFTs). Hydrogen sulfide(H2S) is produced during the biological sulfate reduction process. The pro...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anaerobic environments in oil sands mature fine tailings(MFTs). Hydrogen sulfide(H2S) is produced during the biological sulfate reduction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toxic H2S is one of the concerns because it may hinder the landscape 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oil sands tailing ponds. In present study, the in situ activity 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RB in MFT and gypsum amended MFT in two settling columns were investigated. Combined techniques of H2S microsensor and dissimilatory sulfite reductase β-subunit(dsrB) genes-based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in situ H2S and the abundance of SRB. A higher diversity of SRB and more H2S were observed in gypsum amended MFT than that in MFT, indicating a higher sulfate reduction activity in gypsum amended MFT; in addition, the activity of SRB varied as depth in both MFT and gypsum amended MFT: the deeper the more H2S produced. Long-term plans for tailings management can be assessed more wisely with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Hydrogen sulfide Oil sands tailing Molecular biology Microsensor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还原的铀尾渣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5
作者 孙娟 安毅夫 +1 位作者 连国玺 高扬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通过实验,探索了初始pH值、温度、菌液添加量和固液比对铀尾渣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修复前后尾渣中铀赋存形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铀尾渣中筛选的硫酸盐还原菌能够有效降低铀尾渣浸出水中的铀浓度;修复效果与初始p... 通过实验,探索了初始pH值、温度、菌液添加量和固液比对铀尾渣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修复前后尾渣中铀赋存形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铀尾渣中筛选的硫酸盐还原菌能够有效降低铀尾渣浸出水中的铀浓度;修复效果与初始pH值、温度、菌液添加量正相关,与固液比无显著相关关系;即使在pH=3或温度为15℃的不利条件时,铀尾渣浸出水铀浓度可分别降至0.04 mg/L和0.019 mg/L,修复效率分别为96.9%和93.6%,仍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修复后铀尾渣中残渣态铀含量提高了14.6%~18.7%,功能微生物丰度上升2.9%~12.2%,难溶解铀的质量占比和还原性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修复具有稳定性。研究结果证明了铀尾渣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渣 微生物修复 生物还原 硫酸盐还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机制砂的工艺及实践
6
作者 林永权 张琴琴 +2 位作者 邓恺 雷东升 刘晓丽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离子型稀土尾矿中残留大量的硫酸铵,为了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的机制砂在水泥混凝土中大规模的应用,对稀土尾矿进行除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法制备机制砂过程中,对机制砂先擦洗除泥,然后加入Ca(OH)_(2)稀释碱液搅拌除铵,按照Ca(OH... 离子型稀土尾矿中残留大量的硫酸铵,为了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的机制砂在水泥混凝土中大规模的应用,对稀土尾矿进行除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法制备机制砂过程中,对机制砂先擦洗除泥,然后加入Ca(OH)_(2)稀释碱液搅拌除铵,按照Ca(OH)_(2)稀释碱液与机制砂质量比为3∶1,将稀释碱液加入洗砂机前端搅拌8 min以上,最终制备的机制砂硫酸铵平均含量为19.4μg/g,与标准砂和竞品砂相当,制备的胶砂试块3 d抗压强度达到35.6 MPa,7 d抗压强度达到46.1 MPa,28 d抗压强度达到60.7 MPa,均比标准砂和竞品砂的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机制砂 硫酸铵 Ca(OH)_(2)稀释碱液 碱洗除铵
下载PDF
双尾烷基硫酸盐的合成与表面性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延成 韩冬 +1 位作者 杨普华 王红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以2-丁基辛醇、2-己基癸醇和2-辛基十二醇以及氯磺酸为主要原料,通过磺化、中和法合成了碳数分别为12、16和20双尾烷基硫酸盐表面活性剂(GC12S、GC16S和GC20S),并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质。实验结果表... 以2-丁基辛醇、2-己基癸醇和2-辛基十二醇以及氯磺酸为主要原料,通过磺化、中和法合成了碳数分别为12、16和20双尾烷基硫酸盐表面活性剂(GC12S、GC16S和GC20S),并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双尾烷基硫酸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同碳数的直链烷基硫酸盐的高,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比直链的更显著;碳链越长,表面活性剂的cmc越小,γcmc下降得更快。GC12S、GC16S和GC20S的γcmc分别为28.50 mN.m-1、27.56 mN.m-1和24.91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双尾烷基硫酸盐 表面性质 合成
下载PDF
硫酸铵焙烧活化石棉尾矿提取镁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曾丽 孙红娟 彭同江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本实验采用硫酸铵与石棉尾矿用高温炉焙烧的方法提取镁。首先利用差热-热重法分析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的热分解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得出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在240~500℃下产生分解、失重。将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均匀后在320℃、... 本实验采用硫酸铵与石棉尾矿用高温炉焙烧的方法提取镁。首先利用差热-热重法分析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的热分解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得出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物在240~500℃下产生分解、失重。将石棉尾矿与硫酸铵混合均匀后在320℃、400℃和460℃下焙烧1h,用XRD分析焙烧产物,得出在320℃时石棉尾矿和硫酸铵反应主要生成(NH4)2Mg(SO4)2和(NH4)2Mg2(SO4)3;在400℃时主要生成(NH4)2Mg2(SO4)3;在460℃时主要生成MgSO4,由于吸水变为MgSO4.6H2O。研究了硫酸铵与石棉尾矿不同物质的量的配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镁浸取率的影响,得出当硫酸铵与石棉尾矿物质的量之比为2∶1、焙烧温度为460℃、焙烧时间为60min时,镁的浸取率为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尾矿 硫酸铵 焙烧 浸取率
下载PDF
不同能源物质对At.f菌浸出低品位铜尾矿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董颖博 林海 +1 位作者 莫晓兰 傅开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1-1187,共7页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LD-1菌株(At.f LD-1)为研究对象,研究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黄铁矿3种能源物质对At.f LD-1菌株浸出低品位铜尾矿浸出体系及铜浸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t.f LD-1菌株浸出铜尾矿初期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硫代...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LD-1菌株(At.f LD-1)为研究对象,研究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黄铁矿3种能源物质对At.f LD-1菌株浸出低品位铜尾矿浸出体系及铜浸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t.f LD-1菌株浸出铜尾矿初期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黄铁矿均能提高铜的浸出效率,其中以硫代硫酸钠的效果最为显著;初始加入二价铁质量浓度为5 g/L时浸出效果较好,46 d铜浸出率达35.00%,与不加硫酸亚铁的相比提高13.63%;硫代硫酸钠中S质量浓度为1 g/L时浸铜效果最好,46 d铜的浸出率达到38.10%,与不加硫代硫酸钠的相比提高23.70%;加入黄铁矿对提高铜浸出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浸出46 d后铜浸出率达34.17%,与不加黄铁矿时相比提高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f LD-1菌株 硫酸亚铁 硫代硫酸钠 黄铁矿 铜尾矿 浸出
下载PDF
高硅型铁尾矿对混凝土碳化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程云虹 黄菲 +1 位作者 齐珊珊 李文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5,149,共6页
将某高硅型铁尾矿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取代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及40%,开展高硅型铁尾矿对混凝土碳化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尾矿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低... 将某高硅型铁尾矿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取代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及40%,开展高硅型铁尾矿对混凝土碳化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尾矿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低于基准混凝土,随着取代量的增加,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呈下降趋势,但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际要求;随着取代量的增加,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呈上升趋势,取代量为20%,30%及40%时,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优于基准混凝土.经过机械力化学活化,某高硅型铁尾矿作为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就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而言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型铁尾矿 机械力化学活化 混凝土 碳化 硫酸盐腐蚀
下载PDF
稀土尾矿中钙的提取及硫酸钙晶须的制备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丽清 赵玲燕 +1 位作者 周华锋 袁本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研究采用稀硫酸溶解稀土尾矿,稀土尾矿中难溶的稀土矿物和钙的溶解产物硫酸钙存在于硫酸不溶物中,固液分离后用稀盐酸进一步溶解硫酸不溶物,使固态的硫酸钙溶解在稀盐酸中。尾矿中的稀土富集于盐酸不溶物中,盐酸不溶物中稀土氧化物质... 本研究采用稀硫酸溶解稀土尾矿,稀土尾矿中难溶的稀土矿物和钙的溶解产物硫酸钙存在于硫酸不溶物中,固液分离后用稀盐酸进一步溶解硫酸不溶物,使固态的硫酸钙溶解在稀盐酸中。尾矿中的稀土富集于盐酸不溶物中,盐酸不溶物中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为43.60%。采用乙醇结晶的方法制备硫酸钙晶须,确定结晶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室温下,硫酸钙的初始浓度为0.009 mol/L左右,pH为1.0-1.5,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静置时间为2 h。在此最佳条件下,稀土尾矿中钙的回收率大于85%,产品硫酸钙晶须纯度达98%以上,晶须平均直径为1μm,平均长径比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稀硫酸 稀盐酸 乙醇 硫酸钙晶须
下载PDF
孪尾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己基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粘度行为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同谋 吴文辉 +2 位作者 王建全 陈颖 李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采用先加碱自由基胶束共聚-共水解的方法制备了孪尾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己基丙烯酰胺)[P(AM/NaAA/DiC_6A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显著增加P(AM/NaAA/DiC_6AM)的表观粘度、降低其临界缔... 采用先加碱自由基胶束共聚-共水解的方法制备了孪尾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己基丙烯酰胺)[P(AM/NaAA/DiC_6A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显著增加P(AM/NaAA/DiC_6AM)的表观粘度、降低其临界缔合浓度。研究了疏水单体含量、SDS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率[n(SDS)/n(疏水单体)]、温度及剪切速率对未纯化P(AM/NaAA/DiC_6AM)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结果表明,未纯化P(AM/NaAA/DiC_6AM)水溶液的表观粘度随n(SDS)/n(疏水单体)、温度以及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疏水单体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疏水单体含量在0.125%~0.375%、n(SDS)/n(疏水单体)在10~20范围内溶解性能较好、粘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尾 水溶性三元共聚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 疏水缔合 粘度
下载PDF
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渗滤液尾水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占孟 占鹏 +1 位作者 聂发辉 张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渗滤液尾水,利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渗滤液尾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参数:n(Fe^(2+))/n(S_2O_8^(2-))为0.25,废水初始p H=4,过硫酸钠投加量为4.0 g/L,反应时间为12 h。在上述... 采用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渗滤液尾水,利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渗滤液尾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参数:n(Fe^(2+))/n(S_2O_8^(2-))为0.25,废水初始p H=4,过硫酸钠投加量为4.0 g/L,反应时间为12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渗滤液尾水的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0%和95%。该项研究可为渗滤液尾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活化 硫酸根自由基 渗滤液尾水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利用铝土矿洗矿尾矿制备聚合硫酸铝铁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海波 吴承桧 +3 位作者 杨文 林凯平 朱海玲 何小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7-160,共4页
以广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尾矿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合理的酸浸铝、铁并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工艺技术条件,通过除浊和COD去除试验,比较了自制的PAFS与市售聚合硫酸铝(PAS)的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制备的PAFS的除浊性能和COD去... 以广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尾矿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合理的酸浸铝、铁并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工艺技术条件,通过除浊和COD去除试验,比较了自制的PAFS与市售聚合硫酸铝(PAS)的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制备的PAFS的除浊性能和COD去除效果均优于市售PAS,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充分利用、回收资源,而且能系统地解决同类型尾矿出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 洗矿尾矿 酸浸 聚合硫酸铝铁
下载PDF
模拟研究尾矿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冰仪 陈志澄 毋福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4-166,共3页
文章通过对广东粤北地区几类典型的尾矿、废石等矿山废弃物进行酸雨淋洗的模拟实验,研究了酸性条件下矿山废弃物中重金属离子Fe、Ni、Pb、Zn、Mn、Cu和Cd以及硫酸根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在酸雨条件下矿山废渣可以产生一定量的可溶性重... 文章通过对广东粤北地区几类典型的尾矿、废石等矿山废弃物进行酸雨淋洗的模拟实验,研究了酸性条件下矿山废弃物中重金属离子Fe、Ni、Pb、Zn、Mn、Cu和Cd以及硫酸根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在酸雨条件下矿山废渣可以产生一定量的可溶性重金属,主要以Fe、Mn和Pb为主;尾砂同时产生一定的可溶性硫酸根,导致矿山流出水呈酸性。探讨了用石灰作为矿山流出水的pH调节剂、利用共沉淀除去重金属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治理尾砂堆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尾矿 酸雨 重金属 硫酸根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铝调控硫酸盐激发尾砂充填材料工作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伟 余匡迪 袁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2-1827,1834,共7页
目前细粒级尾砂充填体存在充填浓度低、凝结时间长、力学性能差等问题。研究采用大掺量矿渣水泥作为细粒级尾砂的胶结剂,硫酸钠为激发剂,通过聚合硫酸铝调节改善新拌砂浆的工作性能和硬化体的力学性能,对充填体水化反应、物相组成以及... 目前细粒级尾砂充填体存在充填浓度低、凝结时间长、力学性能差等问题。研究采用大掺量矿渣水泥作为细粒级尾砂的胶结剂,硫酸钠为激发剂,通过聚合硫酸铝调节改善新拌砂浆的工作性能和硬化体的力学性能,对充填体水化反应、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聚合硫酸铝的掺入能够显著缩短硫酸盐激发矿渣水泥基充填材料的凝结时间,提高其力学性能。聚合硫酸铝掺量超过5%时会导致充填体凝结时间大幅延长,7 d后仍不能硬化形成强度。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铝促进了硫酸盐激发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AFm相向针棒状钙矾石相转变,钙矾石晶体相互搭接,形成空间三维网络,立体编织效果,提高充填体密实度,提升了细粒级尾砂充填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级尾砂 硫酸钠激发矿粉 充填材料 聚合硫酸铝 钙矾石
下载PDF
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延成 韩冬 王红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测试了3种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2-丁基辛基硫酸钠(GC12S)、2-己基癸基硫酸钠(GC16S)和2-辛基十二烷基硫酸钠(GC20S)的表面张力,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烷烃间的界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GC42S,GC16S,GC20S形成临界胶团的浓度... 测试了3种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2-丁基辛基硫酸钠(GC12S)、2-己基癸基硫酸钠(GC16S)和2-辛基十二烷基硫酸钠(GC20S)的表面张力,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烷烃间的界面性质。实验结果表明,GC42S,GC16S,GC20S形成临界胶团的浓度分别为9.70,0.80,0.04mmol/L,临界胶团浓度(cmc)时的表面张力为28.50,27.56,24.91mN/m,比相应碳数的直链表面活性剂低得多;增加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降低,cmc降低。GC12 S的cmc比同碳数的直链十二烷基硫酸钠高,但界面张力低得多。双尾硫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癸烷的界面张力达到最低界面张力的浓度随碳数的增加而降低,界面张力最低的是GC16S,其次是GC20S。加入NaCl后,短碳链的GC12S不能与烷烃产生超低界面张力,而长碳链的GC16S和GC20S溶液在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2.00%~3.00%和0.03%~0.10%时可与癸烷、十二烷、十四烷产生超低界面张力,达到1013m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表面活性剂 硫酸盐 表面性质 界面张力 溶液 烷烃
下载PDF
利用尾矿砂制备镁铁氢氧化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琦 王长秋 +2 位作者 鲁安怀 陶维东 王武名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2,共5页
以金川铜镍矿尾矿酸浸液为原料,根据矿物沉淀pH值区间的不同,分步分离Fe、Mg的沉淀物以及有价金属Al、Co、Ni、Cu的混合沉淀物,进而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Fe(OH)3和Mg(OH)2,同时富集Co、Ni、Cu等有价金属。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3.8时可沉... 以金川铜镍矿尾矿酸浸液为原料,根据矿物沉淀pH值区间的不同,分步分离Fe、Mg的沉淀物以及有价金属Al、Co、Ni、Cu的混合沉淀物,进而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Fe(OH)3和Mg(OH)2,同时富集Co、Ni、Cu等有价金属。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为3.8时可沉淀分离出主要成分为施威特曼石(schwertmannite)的氢氧化铁前驱体,pH值达到9.8时沉淀富集出Al、Co、Ni、Cu的混合氢氧化物,随即得到只含有Mg离子的溶液。在60℃条件下,将施威特曼石在pH值为12的NaOH溶液中老化36h,可以得到Fe(OH)3。同时,以NaOH调节只含有Mg离子的溶液至pH值为12.4时可获得Mg(OH)2。本研究为金属矿山尾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 硫酸根 施威特曼石 尾矿酸浸液
下载PDF
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备聚合硫酸铝铁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自力 陈治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某铝土矿浮选尾矿在600℃下焙烧3h后,按照硫酸溶液(浓度45%)与焙砂5∶1的液固比,在100℃下浸取3h,铝、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1.65%和94.10%。浸出液中通过适量添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制备的聚合硫酸铝铁液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同水样的... 某铝土矿浮选尾矿在600℃下焙烧3h后,按照硫酸溶液(浓度45%)与焙砂5∶1的液固比,在100℃下浸取3h,铝、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1.65%和94.10%。浸出液中通过适量添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制备的聚合硫酸铝铁液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同水样的混凝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于浊度的降低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浮选尾矿 焙烧 浸取 聚合硫酸铝铁 水处理
下载PDF
以温石棉尾矿为镁源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存金 彭同江 +3 位作者 鲜海洋 钟俊 吴胜 唐靖勇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将温石棉尾矿煅烧活化产物酸浸获得硫酸镁溶液,以硫酸镁溶液与轻质氧化镁为反应物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并对其进行了SEM、XRD、FT-IR以及TG-DTA分析。研究了MgSO4溶液的浓度、硫酸镁与氧化镁摩尔比、反应温度对产物... 将温石棉尾矿煅烧活化产物酸浸获得硫酸镁溶液,以硫酸镁溶液与轻质氧化镁为反应物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并对其进行了SEM、XRD、FT-IR以及TG-DTA分析。研究了MgSO4溶液的浓度、硫酸镁与氧化镁摩尔比、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碱式硫酸锾晶须的较佳条件为:MgSO4浓度0.6mol/L,硫酸镬与氧化镁的摩尔比1:2,反应温度170℃。实验制备的碱式硫酸镁晶须样品长径比为10-50,其分子式为MgSO4·5Mg(OH)2·3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尾矿 水热合成法 碱式硫酸镁晶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