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dysprosium substitution on magne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intrinsic coercivity Nd-Fe-B magnets prepared by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志华 瞿海锦 +2 位作者 马冬威 罗成 王会杰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689-694,共6页
The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is very proper for developing new small-mass products by changing the composi- tion of sintered Nd-Fe-B magnets, and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is aspect. The variation on magne... The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is very proper for developing new small-mass products by changing the composi- tion of sintered Nd-Fe-B magnets, and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is aspect. The variation on magne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intrinsic coercivity Nd-Fe-B magnets prepared by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was discussed, which is a method blend- ing two-type main phase alloy powders with different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insic coercivity and density of sin- tered Nd-Fe-B magnet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Dy content, and the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could obtain high intrinsic coercivity Nd-Fe-B magnets with good crystallographic alignment and microstructure.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sintered Nd-Fe-B magnets declined, and the Rockwell hardness of sintered Nd-Fe-B magnets first declin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 crease in Dy content. The microstructure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Dy element diffused into main phase dur- ing 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y content in main phase had some variation in homogeneity as a result of incomplete reaction between the double-alloy powder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 magnets intrinsic coercivity magnetic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ouble-alloy powder mixed method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Bi_2O_3 powders with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The nano-Bi2O3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Bi(NO3)3, HNO3 and NaOH as reacta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of nano-Bi2O3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 The nano-Bi2O3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Bi(NO3)3, HNO3 and NaOH as reacta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y of nano-Bi2O3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that 300g/L Bi(NO3)3 reacts at 90℃ for 2h, the Bi2O3 powders with 60nm on the average and 99.5% in purity are obtained. The prepared nano-Bi2O3 powders contain a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of monoclinic and triclinic instead of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monoclinic α-Bi2O3. And the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is stable in air. The reas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may be that the ionic radius ratio of Bi 3+ to O 2- changes easily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nano-Bi2O3 particles by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Bi_2O_3 powder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工业场地铊、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3
作者 阎丽 范翘 陈冬素 《中国锰业》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工业场地铊和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采用常见的氯化钾、氯化锰、氢氧化钾、膨胀珍珠岩和磷石膏,经过等温等离子体处理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铁锰基混合粉的修复药剂,该药剂制备过程简单且具有强氧化性和强吸附性。... 研究开发了一种工业场地铊和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采用常见的氯化钾、氯化锰、氢氧化钾、膨胀珍珠岩和磷石膏,经过等温等离子体处理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铁锰基混合粉的修复药剂,该药剂制备过程简单且具有强氧化性和强吸附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修复时间为7 d,修复药剂中氯化锰与氯化铁物质的量比为3∶10,膨胀珍珠岩粉末与氯化铁锰固液比为25∶100,磷石膏与铁锰基混合粉质量比为3∶10的条件下,处理污染土壤,铊、砷的稳定效率分别达到99.21%和99.68%。此外,通过BCR法对土壤中铊、砷的形态分析显示,修复后土壤中铊、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显著降低了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本研究为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铁锰基混合粉 BCR法
下载PDF
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制备研究
4
作者 仝小芳 闫玉蓉 +1 位作者 吴航航 潘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39-43,共5页
为解决再生微粉应用受限问题,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分析研究水灰比、发泡剂、掺合料、外加剂及纤维等因素对现有普通泡沫混凝土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再生微粉的微活性和填充性,采用再生微粉部分取代水泥,通过物理发泡法制备纤维再生微粉泡... 为解决再生微粉应用受限问题,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分析研究水灰比、发泡剂、掺合料、外加剂及纤维等因素对现有普通泡沫混凝土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再生微粉的微活性和填充性,采用再生微粉部分取代水泥,通过物理发泡法制备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阐述新型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制备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泡沫混凝土 配合比 工艺流程 物理发泡法
下载PDF
四子散药熨法护理预防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周泳恩 黄颖燊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四子散药熨法护理预防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 目的:观察四子散药熨法护理预防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药熨法护理。对比两组便秘发生情况、术后排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术后第2、3、5天,试验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肛门坠胀感、排便频率、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四子散药熨法护理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预防便秘,改善排便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散 药熨法 混合痔 便秘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宸 于连平 +4 位作者 夏雨 李广 马硕 魏姗姗 翁志强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中引入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可减少混凝土收缩。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开展混凝土性能的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SAP的掺量、掺加方式、额外...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中引入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可减少混凝土收缩。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开展混凝土性能的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SAP的掺量、掺加方式、额外引水量对RPC流动性、强度、收缩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的SAP会大幅度降低RPC的流动度,适当的额外引水量能够维持良好的流动性;SAP会降低RPC的强度、收缩,并且程度随着掺量和额外引水量的增加而提升,但氯离子扩散系数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使用预吸水SAP能够使RPC实现更好的综合性能,0.4%的SAP与0.46总水胶比能够实现最小化强度损失与最优化的减缩抗渗性能,使收缩降低了29%,并且使氯离子渗透系数提升1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高吸水性树脂(SAP) 额外引水量 掺加方式 性能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方案的试验分析
7
作者 林彩凤 刘翔宇 +2 位作者 王越 王振鹏 程前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以废旧手机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放电方案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效果,并对最佳放电溶液中Li、Co等金属离子的含量以及滤渣成分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NaCl质量浓度为10%时,放电1 h放电率约54%;石墨掩埋和铜粉掩埋2.7 h最高放... 以废旧手机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放电方案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效果,并对最佳放电溶液中Li、Co等金属离子的含量以及滤渣成分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NaCl质量浓度为10%时,放电1 h放电率约54%;石墨掩埋和铜粉掩埋2.7 h最高放电率分别为35.96%和12.34%,且存在电压反弹现象,石墨粉和NaCl溶液混合可增强放电效果。最佳放电方案为,在120 r·min^(-1)搅拌的条件下,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浸泡在10%NaCl溶液与40 g·L^(-1)80目石墨粉的混合溶液中,放电80 min,放电率为81.87%。过滤放电溶液并用ICP-OES分析滤液,结果表明,滤液含Li、Co离子,且Li、Co离子质量浓度随放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放电80 min后,Li、Co的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128、0.01 g·L^(-1),之后变化缓慢;用FT-IR表征烘干后的滤渣,其主要成分为石墨,未检测到有机物杂质;Li、Co离子质量浓度以及石墨粉成分的变化为放电溶液的重复利用并从中回收有价金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放电方案 放电率 化学放电法 物理放电法 石墨粉和NaCl溶液混合介质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配比优化
8
作者 刘权 刘百宽 +2 位作者 田晓利 李志勋 许雨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6-832,共7页
为改善电工级氧化镁普粉电性能的不足,使改性后电工级氧化镁粉更加适配电热管制造行业,通过加入白炭黑、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和硅油的方法对普粉进行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25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冷态绝缘耐... 为改善电工级氧化镁普粉电性能的不足,使改性后电工级氧化镁粉更加适配电热管制造行业,通过加入白炭黑、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和硅油的方法对普粉进行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25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冷态绝缘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热态绝缘耐压强度)下的最优配比,并利用矩阵分析法实现多目标综合分析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组合配比,运用指标值预估法预测最终配比的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的电性能。结果表明:以冷态和热态绝缘耐压强度为指标时,白炭黑掺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泄漏电流为指标时,硅油掺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掺量。多目标优化选择的改性粉配比为白炭黑掺量0.25%(质量分数,下同),电工级氧化镁用添加剂掺量2%,硅油掺量0.25%。最终配比电工级氧化镁改性粉电性能预估值为冷态绝缘耐压强度3365 V,泄漏电流0.112 mA,热态绝缘耐压强度2399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级氧化镁改性 正交试验 极差法 矩阵分析法 指标值预估 最优配比
下载PDF
含硅微粉变态混凝土浆液性能影响评价及时变演化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铫 孙啸 +1 位作者 刘恒瑞 路学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171,共5页
针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施工中出现浆液堵管、扩散不均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硅微粉掺量对浆液的流动性、流变性、稳定性、强度和时变特性的影响。采用熵权理想点法综合考虑浆液工作性及经济性确定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硅微粉可改善浆... 针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施工中出现浆液堵管、扩散不均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硅微粉掺量对浆液的流动性、流变性、稳定性、强度和时变特性的影响。采用熵权理想点法综合考虑浆液工作性及经济性确定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硅微粉可改善浆液泌水率,提高抗压强度。水胶比0.4时,掺硅微粉使浆液屈服应力与流动度减小、塑性粘度增大;水胶比0.5~0.7时,流变参数随硅微粉掺量增加而增大,浆液流变性与水膜厚度呈线性相关。随水胶比增大,硅微粉对浆液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弱。浆液屈服应力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塑性粘度呈指数增长。基于熵权理想点法,可得到固定水胶比下的最优配合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粉 工作特性 时变特性 熵权理想点法 最优配合比
下载PDF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混匀矿中TFe含量及其应用
10
作者 周露 嵇龙 +3 位作者 姚岚 李永武 余锦杨 方利红 《冶金动力》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以粉末压片制样,研究确定制样条件,选择仪器最佳参数,并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混匀矿中TFe含量的检测方法(TFe的测定范围为52.0%~67.0%)。将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较,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混... 以粉末压片制样,研究确定制样条件,选择仪器最佳参数,并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混匀矿中TFe含量的检测方法(TFe的测定范围为52.0%~67.0%)。将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较,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混匀矿中全铁含量,测量准确度、精密度较好,所得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一致,能满足生产检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匀矿 压片法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粉喷桩施工中基坑局部冒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1
作者 何文龙 《江淮水利科技》 2023年第1期35-38,48,共5页
为揭示某泵站水泥土双向搅拌粉喷桩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地表形成冒水空洞的原因,采用高密度电法和静力触探法对空洞及周边部位进行补充勘测探查,并采取埋设排气管和压密注浆措施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穿堤涵第4-5节地层含砂量较大,局部有粉... 为揭示某泵站水泥土双向搅拌粉喷桩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地表形成冒水空洞的原因,采用高密度电法和静力触探法对空洞及周边部位进行补充勘测探查,并采取埋设排气管和压密注浆措施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穿堤涵第4-5节地层含砂量较大,局部有粉砂、砂壤土夹层或透镜体夹层,随着喷粉压力在粉砂性土夹层中蓄积、连通,在地表相对薄弱环节集中排泄,形成地面集中冒水点,带走土颗粒,形成冒水空洞。在冒水点附近埋设排气管和压密注浆处理后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层水泥土双向搅拌粉喷桩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双向搅拌粉喷桩 冒水空洞 高密度电法 静力触探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樊建中 桑吉梅 +3 位作者 张永忠 张奎 张少明 石力开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颗粒偏聚程度与混粉方式和混粉时间有关,干混时存在最佳的混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粉方法 颗粒增强 复合材料 增强体 分布均匀性
下载PDF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奎 樊建中 +4 位作者 张永忠 吕晋宁 桑吉梅 张少明 石力开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5,共4页
研究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增强体... 研究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颗粒偏聚程度与混粉方式和混粉时间有关,干混存在最佳混粉时间,而湿混时混合物均匀度随混粉时间延长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粉方法 颗粒增强 复合材料 增强体 分布均匀性
下载PDF
混粉方法对SiC_p(B_4C_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樊建中 桑吉梅 +4 位作者 张永忠 张奎 吕晋宁 张少明 石力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颗粒偏聚程度与混粉方式和混粉时间有关,干混存在最佳混粉时间,而湿混时混合物均匀度随混粉时间延长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粉方法 复合材料 增强体颗粒 碳化硅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及其配合比计算方法 被引量:55
15
作者 郑文忠 李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7,共5页
通过配制56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和石英砂、硅灰、矿渣粉、钢纤维品种与掺量及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了6组强度和流动性都比较好的... 通过配制56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和石英砂、硅灰、矿渣粉、钢纤维品种与掺量及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了6组强度和流动性都比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初步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配合比 强度 流动度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水泥胶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华全 覃理利 +1 位作者 董维佳 王仲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根据正交设计法 ,利用L2 4 (6 1× 41× 2 3 )正交表安排试验 ,探讨了混合材掺量、矿渣微粉与粉煤灰的比例、矿渣微粉细度、粉煤灰品种对水泥胶砂流动度、7,2 8,90d龄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初步确定水泥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 根据正交设计法 ,利用L2 4 (6 1× 41× 2 3 )正交表安排试验 ,探讨了混合材掺量、矿渣微粉与粉煤灰的比例、矿渣微粉细度、粉煤灰品种对水泥胶砂流动度、7,2 8,90d龄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初步确定水泥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三元体系的较优组合。结果表明 ,粉煤灰与矿渣微粉双掺比单掺矿渣微粉或单掺粉煤灰的水泥胶砂 ,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粉煤灰 配合比 抗压强度 水泥胶砂 水工材料
下载PDF
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分布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宁晓兵 杨永顺 +2 位作者 杨茜 郭俊卿 陈超群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3,共3页
利用行星球磨机和Y型混料机混料,对两种混料方法得到的混合金属粉末,分别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混料方法对硅颗粒增强体在铝基体中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行星球磨机混料可以改变粉末颗粒的表面... 利用行星球磨机和Y型混料机混料,对两种混料方法得到的混合金属粉末,分别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混料方法对硅颗粒增强体在铝基体中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行星球磨机混料可以改变粉末颗粒的表面形状和粒度大小,并使硅颗粒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与基体颗粒均匀混合的有效方法。利用Y型混料机混料不能改变粉末颗粒的形貌及粒度大小,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中有硅颗粒偏聚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方法 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分布均匀性 粉末冶金
下载PDF
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爱国 刘朋 +3 位作者 孙道胜 刘开伟 方立安 曹菊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03-1909,共7页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其应用于水泥基材料是煤矸石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活性的评价方法——强度评价方法、火山灰性试验方法和现代分析测试方法(XRD、IR、NMR和ICP-AES...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其应用于水泥基材料是煤矸石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活性的评价方法——强度评价方法、火山灰性试验方法和现代分析测试方法(XRD、IR、NMR和ICP-AES)。针对煅烧煤矸石活性材料在水泥基材料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阐明了其高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研究重点。为加快煤矸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煤矸石粉 混合材料 活性评价方法 水泥基材料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一种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郝斌 孙淼 +3 位作者 崔华 何建平 杨滨 张济山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7-729,732,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块体分散铸造法。介绍了立式混粉、卧式混粉和倾斜式混粉3种混粉方式,并比较了混粉的效果;利用SEM和XRD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分的分析,检测了铝基体中Si... 提出一种新的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块体分散铸造法。介绍了立式混粉、卧式混粉和倾斜式混粉3种混粉方式,并比较了混粉的效果;利用SEM和XRD方法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分的分析,检测了铝基体中SiC的存在,证实了块体分散铸造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块体分散铸造法 混粉方式 SIC
下载PDF
EDTA络合法合成CSLNT陶瓷粉体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国华 周东祥 +1 位作者 陈晓平 罗慧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8-30,共3页
以乙二胺四乙酸 (EDTA)为络合剂 ,采用液相混合法合成 (1 -x)Ca0 .4Sm0 .4TiO3 -xLi0 .5Nd0 .5TiO3(CSLNT)陶瓷粉体 .探讨了溶液的 pH值对CSLNT粉体制备的影响 .采用XRD和SEM等技术来分析和表征由有机物前驱体得到的粉体 .当x =0 .3时 ... 以乙二胺四乙酸 (EDTA)为络合剂 ,采用液相混合法合成 (1 -x)Ca0 .4Sm0 .4TiO3 -xLi0 .5Nd0 .5TiO3(CSLNT)陶瓷粉体 .探讨了溶液的 pH值对CSLNT粉体制备的影响 .采用XRD和SEM等技术来分析和表征由有机物前驱体得到的粉体 .当x =0 .3时 ,在空气中将CSLNT前驱体于 1 0 0 0℃预烧 3h可得到钙钛矿结构的CSLNT ,用此粉体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在 1 2 5 0℃烧结 3h显示出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 :εr=98,Qf =6 5 0 0GHz ,τf=7.6× 1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混合法 EDTA 微波介质陶瓷 陶瓷粉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