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s La_(0.7)Sr_(0.3-x)Ca_xCo_(0.9)Fe_(0.1)O_(3-δ) by Reverse Titration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ITSOFC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元 胡志强 +5 位作者 李长敏 唐乃岭 孙福禄 唐旭 魏蔷薇 孙永平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358-363,共6页
The precursors of La0.7Sr0.3-xCaxCo0.9Fe0.1O3-δ(LSCCF, x=0.05, 0.10, 0.15, 0.20)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ITSOFC)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titration co-precipitatio... The precursors of La0.7Sr0.3-xCaxCo0.9Fe0.1O3-δ(LSCCF, x=0.05, 0.10, 0.15, 0.20)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ITSOFC)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titration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metal-nitrates as starting materials and mixed alkali (NaOH and Na2CO3) as a precipitating agent.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LSCCF from the precursors was monitored by TG-DSC,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particles morphology of the precursors which were calcined at 600, 800, 1000 ℃ for 3 h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D, SEM technologies. Compared with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of constituent oxides, when the pH value of the precipitating solu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9.1~9.5, the LSCCF powders from the precursors caclined at 800 ℃ for 3 h had high purity, homogeneous and single perovskite phas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LSCCF samples sintered at 1200 ℃ for 3 h, which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s from 100 to 800 ℃ by DC four-probe method in air, decreased with x from 0.05 to 0.20. The valu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almost equal because of Ca2+, Sr2+ co-dopant resulting in the 'mix effect' while x=0.10 or 0.15.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ll doped samples was higher than 100 S·cm-1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 from 500 to 800 ℃, and there was good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LSCCF cathode and Ce0.8Sm0.2O2 electrol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La_(0.7)Sr_(0.3-x)Ca_xCo(1-y)Fe_yO_(3-δ) reverse titration co-precipitation property rare earths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Ce-doped Bi_2O_3 Electrolyte Synthesized by Reverse Titration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2
作者 孙尉杰 王茂华 +1 位作者 CHEN Yong ZHANG Hanp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5期1056-1061,共6页
Ce-doped Bi2O3 nano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titration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from Bi^3+and Ce^(4+)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Techniques of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TEM... Ce-doped Bi2O3 nano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titration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from Bi^3+and Ce^(4+)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Techniques of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TEM)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as-synthesized materials.The XRD patterns indicated that the peaks can be easily indexed toβ-Bi2O3 and no diffraction peaks of Ce or other impurity phases were detected in the prepared samples.The calculated average crystalline size decreased from 31.72 to 11.96 nm when the Ce content increased from 1 wt%to 10 wt%.The morphology changed from flake-like into the spherical-like with increase in Ce content.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Ce-doped Bi2O3 electrolyte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wo probe DC method.Conductivity analysis exhibited that the rate of conductiv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e^2+ratio,when the Ce concentration was up to 5 wt%,the as-synthesized Ce-doped Bi2O3 electrolyte showed the maximum value of conductivity(0.295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doped Bi2O3 reverse titration microstructure electric conductivity
下载PDF
基于反滴加-共沉淀法的水基Fe_3O_4磁流体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姜翠玉 宋浩 +3 位作者 宋林花 宋光伟 耿毅 王钰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并用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修饰,制备稳定的水基Fe3O4磁流体,考察加料方式、铁盐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条件对Fe3O4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征磁性颗粒的化学成...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并用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修饰,制备稳定的水基Fe3O4磁流体,考察加料方式、铁盐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条件对Fe3O4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征磁性颗粒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加料方式是影响产物粒径和磁性的重要因素,反滴法制备的磁流体粒径更小,磁性更强;铁盐浓度越高,磁流体粒径越大;随PEG质量浓度增大,磁流体粒径先减小后增大;n(Fe3+)=n(Fe2+)=0.3 mol/L,c(PEG)=50 g/L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未经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5nm,PEG包覆后粒径约为20 nm,呈现出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磁流体 FE3O4 反滴加 共沉淀法
下载PDF
滴定方式对钇铝石榴石(YAG)粉末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梨容 刘畅 +4 位作者 李小伍 徐艺 魏成富 张林 唐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以硝酸铝(分子式:Al(NO3)3·9H2O)和硝酸钇(分子式: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800(PEG800)为分散剂,分别采用正向和反向2种不同的滴定方式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前驱体粉末,采用XRD、SEM、T... 以硝酸铝(分子式:Al(NO3)3·9H2O)和硝酸钇(分子式: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800(PEG800)为分散剂,分别采用正向和反向2种不同的滴定方式制备钇铝石榴石(YAG)前驱体粉末,采用XRD、SEM、TG-DSC等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向滴定制备的前驱体沉淀物经1 200℃煅烧60min能得到纯度较高的YAG相;反向滴定制备的前驱体沉淀物经1200℃煅烧60 min后形成的YAG粉末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881℃附近就开始有YAG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滴定 反向滴定 钇铝石榴石(YAG) 粉末
下载PDF
反向滴定法制备超细氧化铋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伟明 甄强 +1 位作者 潘庆谊 刘建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2-703,706,共3页
 以分析纯硝酸铋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的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铋超细粉体。TG/DSC的分析表明获得沉淀粉体主要是BiOOH。沉淀粉体经450℃煅烧后,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超细粉体是α Bi2O3,颗粒均匀、团聚少,颗粒粒径≤60nm;同时通过热...  以分析纯硝酸铋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的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铋超细粉体。TG/DSC的分析表明获得沉淀粉体主要是BiOOH。沉淀粉体经450℃煅烧后,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超细粉体是α Bi2O3,颗粒均匀、团聚少,颗粒粒径≤60nm;同时通过热力学分析对反应合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反向滴定法合成氧化铋超细粉体的合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滴定 纳米粉体 氧化铋 制备
下载PDF
萃取过程的量热研究(Ⅳ)——皂化P507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和微乳状液的形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改玲 李忠 +3 位作者 彭启秀 高宏成 吴佩强 郑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02-1105,共4页
利用量热滴定法研究皂化P507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和滴水过程中微乳状液的形成.求得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形成常数K、聚集数n以及热力学函数,并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胶团和微乳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反向胶束 微乳液
下载PDF
纳米HfO_2粉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甄强 李榕 +2 位作者 石刚 刘建强 潘庆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3-648,共6页
该文以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3种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在70℃和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制备出HfO2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 该文以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3种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在70℃和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制备出HfO2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在7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入3种分散剂制备的HfO2粉体的平均晶粒度均小于50nm;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PEG6000所制得的粉体晶粒度更加细小;PEG6000的加入量在0.5%~2.5%质量分数范围内变化对最终的粉体晶粒度影响不大;在25℃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加入同样分散剂制备的HfO2粉体的平均晶粒度更加细小,平均晶粒度在30nm左右.用TG/DSC结合XRD对纳米HfO2粉体的研究结果表明:HfO2纳米粉体的晶型转变温度比微米HfO2材料降低了251℃左右(由891℃降低至640℃),并且在焙烧温度大于660℃时,生成了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存在的斜方相Hf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fO2 反向滴定沉淀法 晶型转变
下载PDF
萃取过程的量热研究(Ⅰ)——有机相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及对萃取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兴海 高宏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410-1414,共5页
用滴定量热法研究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分别测定P204(钠)-仲辛醇-煤油体系和季铵盐-仲辛醇-煤油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聚集数和胶束形成常数等,并讨论了胶束的形成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反向胶束 定量热法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表征及其阳离子度测定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孟 申迎华 李万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95-497,共3页
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阳离子聚合物,并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分析了溶液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及残余乳化剂对阳离子度测试准确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确定了聚... 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阳离子聚合物,并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分析了溶液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及残余乳化剂对阳离子度测试准确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确定了聚合物阳离子链节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胶体滴定法
下载PDF
用反滴定法测定小麦粉中溴酸钾含量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力力 向小黎 +2 位作者 李红敏 陈霞 姬勇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6期45-46,共2页
采用反滴定测定小麦粉中溴酸钾的含量。研究了测定条件及干扰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并与AACC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最低检出限0.01g/kg,标准偏差(S)小于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4%,回收率为:91.6%~95... 采用反滴定测定小麦粉中溴酸钾的含量。研究了测定条件及干扰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并与AACC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最低检出限0.01g/kg,标准偏差(S)小于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4%,回收率为:91.6%~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滴定 小麦粉 溴酸钾
下载PDF
P_(204)Li在有机相形成反向胶束过程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秀芳 吴莉莉 张洪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利用滴定微量量热仪测定了滴定热功率 -时间曲线 ,研究了 P2 0 4 Li在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作溶剂时形成反向胶束过程 ,用处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微乳液的方法来处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 利用滴定微量量热仪测定了滴定热功率 -时间曲线 ,研究了 P2 0 4 Li在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作溶剂时形成反向胶束过程 ,用处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微乳液的方法来处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过程 ,获得了 P2 0 4 Li在有机相中的临界胶束浓度、聚集数 ,胶束生成常数和有关的热力学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微量量热法 反向胶束 溶剂萃取 临界胶速浓度 热力学函数 P204Li 有机磷萃取剂
下载PDF
SPS制备纳米晶Bi_(0.75)Er_(0.25)O_(1.5)固体电解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榕 甄强 +3 位作者 袁强 Michel Drache Rose-Noelle Vannier 鲁雄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57-1860,共4页
以分析纯Bi2O3和Er2O3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合成Bi和Er的氢氧化物前驱体,并对共沉淀的pH值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前驱体在500℃焙烧3h后得到Bi0.75Er0.25O1.5的纳米粉体,高温XRD结果表明该粉体主要为β相,谢乐公式计算平均晶粒尺... 以分析纯Bi2O3和Er2O3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合成Bi和Er的氢氧化物前驱体,并对共沉淀的pH值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前驱体在500℃焙烧3h后得到Bi0.75Er0.25O1.5的纳米粉体,高温XRD结果表明该粉体主要为β相,谢乐公式计算平均晶粒尺寸为10nm,并且随温度升高在650℃转变为δ相。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了SPS下烧结Bi0.75Er0.25O1.5陶瓷适宜的温度和氧分压条件,最后在测试温度为500℃保温1min得到了相对密度达到96%的δ相纳米晶的Bi0.75Er0.25O1.5陶瓷,平均晶粒尺寸为1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滴定共沉淀 纳米晶Bi0.75Er0.25O1.5 SPS 相转变 优势区图
下载PDF
氢氧化铝及红磷协同阻燃热收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艳 周小舟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50-54,共5页
采用氢氧化铝(ATH)以及红磷(RP)复配作为阻燃剂,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热收缩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TH与RP在分别添加40份和10份的情况下,可以使100份的PE/EVA热收缩材料达... 采用氢氧化铝(ATH)以及红磷(RP)复配作为阻燃剂,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热收缩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TH与RP在分别添加40份和10份的情况下,可以使100份的PE/EVA热收缩材料达到V-0级阻燃;经过ATH沉淀包覆的红磷具有更好的体系相容性,能得到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EVA份数的增加,热收缩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之提高.最佳配方比为PE∶EVA∶ATH∶RP=20∶80∶4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红磷 返滴法 吸水 机械性能 热收缩率
下载PDF
南京市某鸭血收购摊1份可疑样品成份应急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祥萍 李春野 +4 位作者 袁金华 谷仕敏 黄薇 查河霞 谢国祥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35-636,690,共3页
目的查明某鸭血收购摊1份可疑样品的主要成份。方法采用化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初筛,先后采用排除法、对照法及溶液中阴阳离子平衡理论进行推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查明某鸭血收购摊1份可疑样品的主要成份。方法采用化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初筛,先后采用排除法、对照法及溶液中阴阳离子平衡理论进行推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与国标检测方法进行比对,3种试验手段所测得的柠檬酸钠结果一致。溶液中柠檬酸钠的含量能够合理解释等离子发射光谱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溶液中钠元素、氯化物及硫酸根的含量。结论可疑样品为含有柠檬酸钠的溶液,并含有一定量有害的化学元素砷和铅等,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血 柠檬酸钠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离子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滴定法
下载PDF
可逆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的林邦滴定曲线方程及其化学计量点Esp值的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成立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物料平衡式MBE、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等知识,推导出可逆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的林邦滴定曲线方程并用其推导出化学计量点Esp值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 副反应系数 条件稳定常数 滴定曲线方程
下载PDF
PMBPNa在有机相形成反向胶束过程的量热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秀芳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
利用滴定微量量热仪研究了PMBPNa在苯 ,甲苯 ,二甲苯作溶剂时形成反向胶束过程 ,用处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微乳液的方法来处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过程 ,获得了PMBPNa在有机相中的临界胶束浓度、聚集数 。
关键词 PMBPNa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 有机相 反向胶束 滴定微量量热法 热力学函数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亚甲基蓝两相返滴定法测定亚硫酸化油的磺化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国栋 张昭 +1 位作者 强西怀 赵新宇 《皮革化工》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文报导了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标准溶液 ,亚甲基蓝为指示剂 ,测定亚硫酸化油磺化值的两相返滴定法。实验表明 :本法较亚甲基蓝指示剂两相直接滴定法简便、准确。
关键词 亚甲基蓝 两相返滴定法 磺化值 亚硫酸化油 皮革加脂剂
下载PDF
纳米晶Bi_2Cu_(0.1)V_(0.9)O_(5.35)粉末材料的沉淀法制备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9,共4页
采用反向滴定沉淀法合成Bi2Cu0.1V0.9O5.3(5BICUVOX.10)纳米粉体材料。通过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BICUVOX.10粉料的相形成过程和相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在500℃以上4 h退火后已完全形成单一的室温稳定四方γ导电相。用X射线多功... 采用反向滴定沉淀法合成Bi2Cu0.1V0.9O5.3(5BICUVOX.10)纳米粉体材料。通过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BICUVOX.10粉料的相形成过程和相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在500℃以上4 h退火后已完全形成单一的室温稳定四方γ导电相。用X射线多功能电子能谱对BICUVOX.10粉末的组分分布及化学态进行分析:样品中Bi、V、Cu元素的摩尔比约为20∶9∶1。透射电镜对样品颗粒分散性的研究表明:一定量表面活性剂PEG4000(聚乙二醇4000)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纳米BICUVOX.10粉体颗粒的分散性;当PEG4000添加量为5%时,BICUVOX.10纳米颗粒产物的分散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Cu0.1V0.9O5.3(5BICUVOX.10) 反向滴定沉淀 PEG4000 团聚
下载PDF
双相滴定法测定2-长碳链取代苯并咪唑的含量
19
作者 王磊 庞正智 +1 位作者 卢艳华 魏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文中采用了双相滴定法中的亚甲基蓝逆滴定法分析了 3种 2 长碳链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含量。并采用以往的薄层 非水滴定法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证明本方法结果准确。
关键词 双相滴定法 亚甲基蓝逆滴定法 2-取代苯并咪唑
下载PDF
“永停”终点法测定2-萘胺-1-磺酸中的总氨基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爱红 王晓云 《山东化工》 CAS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提出了“永停”终点法指示终点的反重氮化滴定方法,其滴定终点的判定快速、灵敏、准确。方法用于2-萘胺-1-磺酸中总氨基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终点法 滴定 磺酸 氨基值 伯胺 芳香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