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fluid Eulerian simulation of binary particles mixing and gas–solids contacting in high solids-flux downer reactor equipped with a lateral particle feeding nozzle 被引量:5
1
作者 Qiang Zheng Jingxuan Yang +5 位作者 Wenhao Lian Baoping Zhang Xueer Pan Zhonglin Zhang Xiaogang Hao Guoqing Gu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52-162,共11页
The performance of binary particles mixing and gas-solids contacting,which is considered qualitatively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t transfer in internal heat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is carefully in... The performance of binary particles mixing and gas-solids contacting,which is considered qualitatively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t transfer in internal heat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is carefully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numerical approach in the newly developed high solids-flux downer lignite pyrolyzer(φ0.1 m×6.5 m).Since binary particles are used in this system,a reasonably validated 3 D,transient,multi-fluid model,in which three heat transfer modes relating to the convection,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are considered,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temperature profiles as well as volatile conten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ids stream impinges the left wall surface initially and turns towards the right wall in the further downward direction and then shrinks during this process resulting in that the solids concentrate a little more at the central region.In the further downward section of the downer,the particle flow disperses near the right wall and develops uniformly.Meanwhile,the coal phase is slowly heated in the downer and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heat absorbed by the coal is from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mode.To explore th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more quantitatively,two indexes(mixing index and contacting index)are proposed,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ixing index initially increased fast and later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flat state.For the contact index,it shows a trend with a first rising and then falling,finally rising continuously.Also,it is found that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contacting status of gas-coal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mproving of the gas-coal contacting efficiency sh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al particle hea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Multiphase flow downer reac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gress on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Technology of Downer Reactors
2
作者 Liu Wenming Yuan Qimin +1 位作者 Zhu Genquan Yang Chao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2年第3期139-150,共12页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technologies of downer reactors,which have reached the demonstration or commercial scale,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i.e.,millisecond catalytic cracking,fluidization lab of Tsinghua Unive...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technologies of downer reactors,which have reached the demonstration or commercial scale,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i.e.,millisecond catalytic cracking,fluidization lab of Tsinghua University,and high-severity FCC.Moreover,aiming to promote industrial application,the fundamental studies ar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high-density downer reactors,clusters,and up-scaling.Furtherm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ome research directions toward further development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downer reactor light olefins clean gasoline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in a High-Density Downer Reactor
3
作者 Parinya Khongprom Sunun Limtrakul Terdthai Vatanatham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in a high-density downer reactor was studied. A two-fluid model based on the 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 with a k-ε turbul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 in the sys...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in a high-density downer reactor was studied. A two-fluid model based on the 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 with a k-ε turbul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 in the system. This simulation achieved an averaged solid fraction in the bed as high as 18% in this operating regime. The flow development in high-density downer consists of 3 regions, which are first acceleration, second acceleration, and fully 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fully developed region, the lateral distribution of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is low and almost uniform in the center region with a high density peak near the wall region. Gas and solid velocities gradually increase toward the wall and form a peak near the wall region. In addition,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gas and solid velocities increase with solid circul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density downer reactor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two-fluid model 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
下载PD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affle internals for fast particle pyrolysis in a downer reactor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4
作者 Bing Liu 《Clean Energy》 EI 2021年第2期167-179,共13页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affle internals for fast pyrolysis of coal with particulate mixing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owner reactor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research.The...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affle internals for fast pyrolysis of coal with particulate mixing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owner reactor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research.The pyrolysis terminal temperature at the exit of the downer reactor is not only decided by the volume-feeding-rate ratio of the coal to the sand,but also is affected by the inner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baffle internals in the downer reactor.As presented in the previous publication of the author,the inhibition from the baffle internals in a downer reactor can improve the particulate-mixing degree and heat carrier,and increase the mean residence time of the coal and heat-carrier particles in the downer reactor.The structure of the baffle internals in the downer reactor mentioned in this research can be optimized by th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3D soft-sphere model of the DEM programme of a 40-mm baffle length,a 30°baffle-slope angle and at least four baffles designed in the downer reactor,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coal pyrolysis with a heat carrier in the downer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baffle internals downer reactor DEM coal pyrolysis
原文传递
生物质快速热解下行式流化床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峥豪 何臻 +2 位作者 常玉龙 靳紫恒 江霞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49-2263,共15页
在碳中和目标下,未来发展之路是从化石能源的原料体系转变到可再生能源的原料体系。作为化石资源的重要替代品,生物质是唯一能够大规模取代化石资源的可再生碳资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实现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的重要途经,其技... 在碳中和目标下,未来发展之路是从化石能源的原料体系转变到可再生能源的原料体系。作为化石资源的重要替代品,生物质是唯一能够大规模取代化石资源的可再生碳资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实现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液体燃料的重要途经,其技术核心是反应器。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具有产物停留时间短、近平推流性能等优点,在生物质快速热解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中试和示范/商业级装置的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了下行床反应器的特点、结构、分类及流体力学特性,并分析了目前下行床反应器放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推动下行床反应器在生物质快速热解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下行床反应器 流化床
下载PDF
基于十集总反应动力学的重油下行床碱性催化裂解CFD模拟
6
作者 陈逸凡 钟汉斌 +1 位作者 唐瑞源 张君涛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5期19-24,68,共7页
重油下行床碱性催化裂解工艺能够有效抑制催化剂结焦,从而达到较高的重油转化率,获得高收率的轻质油品和低碳烯烃,实现劣质重油的分级高值化转化。为了给该新型工艺的设计优化以及工业放大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能够预测各低碳烯烃产率的... 重油下行床碱性催化裂解工艺能够有效抑制催化剂结焦,从而达到较高的重油转化率,获得高收率的轻质油品和低碳烯烃,实现劣质重油的分级高值化转化。为了给该新型工艺的设计优化以及工业放大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能够预测各低碳烯烃产率的十集总重油碱性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四阶Runge-Kutta法和BFGS最优化算法求解,获得了各反应路径的指前因子及活化能,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耦合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双流体模型,对200万t·a^(-1)下行床反应器内的碱性催化裂解过程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考察了剂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回炼比等操作因素对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碱性催化剂 下行床 计算流体力学 集总动力学
下载PDF
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艳辉 邓任生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以其接触时间短、接近平推流而成为气固流态化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目前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下行床出入口结构设计、出入口形式对下行管流动混合行为的影响以...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以其接触时间短、接近平推流而成为气固流态化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目前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下行床出入口结构设计、出入口形式对下行管流动混合行为的影响以及气固分离效率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下行床出入口结构及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下行出入口设计与放大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下行床 出入口结构 超短接触 气固分离
下载PDF
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 Ⅰ 下行管反应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祝京旭 魏飞 杨勇林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和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下行流化床(下行管)反应器由于具有气固停留时间短、气固径向分布均匀、返混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能源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被誉为是21世纪取代提升管反应器的一种新... 和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下行流化床(下行管)反应器由于具有气固停留时间短、气固径向分布均匀、返混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能源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被誉为是21世纪取代提升管反应器的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器。已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专家和工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有利于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这一新型反应器:Ⅰ、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和应用Ⅱ、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两相流动规律Ⅲ、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混合的研究Ⅳ、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流动模型本讲座主要综述了超短接触下行管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下行管反应器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下行流态化 下行管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下载PDF
研究下行床油剂混合区液固接触的定量测量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琪皓 许积年 +2 位作者 魏飞 单平甲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根据催化剂能够被液态染色指示剂染色的原理,开发了一套定量测量下行床油剂混合区油剂接触效果的系统。该系统利用溶解了罗丹名B的乙醇饱和液替代液相进料与催化剂接触,将染色后的催化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然后应用RGB标准和模式识... 根据催化剂能够被液态染色指示剂染色的原理,开发了一套定量测量下行床油剂混合区油剂接触效果的系统。该系统利用溶解了罗丹名B的乙醇饱和液替代液相进料与催化剂接触,将染色后的催化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然后应用RGB标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拍摄结果进行处理,划分出深度染色催化剂、适度染色催化剂和未染色催化剂,并用深度染色率、着色率和接触效率三参数来定量描述接触效果。通过对比单喷嘴和对称双喷嘴的接触效率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分析,说明该实验系统能够为未来认识油剂混合区过程提供一种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定量测量 下行床反应器油剂混合区 微观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提升管-下行床耦合反应器内颗粒混合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会娥 杨艳辉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06,共5页
Riser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gas-solids contact efficiency,high gas/solids flux and so on.But there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gas and solids backmixing.On the ether hand,downer has the great advantage of uniform ga... Riser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gas-solids contact efficiency,high gas/solids flux and so on.But there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gas and solids backmixing.On the ether hand,downer has the great advantage of uniform gas and solids residence time, but the entrance struc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its performance and the solid concentration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riser.A new type of Riser-Downer-Coupl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DCCFB) is devised in this research, which is a close combination of riser and downer.This new type of CFB takes advantage of both riser and downer.Phosphor particles were used as tracers to study the solid mixing behavior in a cold-model RDCCFB.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Peclet Number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a single riser.And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and th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s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is coupling reactor attractive in man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下行床 耦合反应器 颗粒混合行为 综合混合行为 气固两相流 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入口结构的下行管的流体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丙田 侯栓弟 +2 位作者 许克家 张占柱 汪燮卿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下行管入口结构.这种结构设有雾化空间,能够提供适宜的床层密度,剂油初始接触采用逆流、错流方式.在下行管入口处,颗粒浓度呈管中心高、边壁低的分布;随着颗粒向下运动,中心区颗粒浓度逐渐降低,边壁区颗粒浓度升高.在下... 提出了一种新型下行管入口结构.这种结构设有雾化空间,能够提供适宜的床层密度,剂油初始接触采用逆流、错流方式.在下行管入口处,颗粒浓度呈管中心高、边壁低的分布;随着颗粒向下运动,中心区颗粒浓度逐渐降低,边壁区颗粒浓度升高.在下行管完全发展段,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形式不再随轴向位置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下行管入口结构 下行管反应器
下载PDF
操作条件对下行床油剂混合区液固接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琪皓 许积年 +2 位作者 魏飞 单平甲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79,共5页
利用由催化剂染色法和模式识别法结合微观成像系统组成的定量测量系统分别考察了下行风、剂油比和气液比等操作条件对油剂接触效果的影响程度。其中剂油比对油剂接触效果的影响最大;下行风的增加会造成油剂接触效果变差;随着剂油比的增... 利用由催化剂染色法和模式识别法结合微观成像系统组成的定量测量系统分别考察了下行风、剂油比和气液比等操作条件对油剂接触效果的影响程度。其中剂油比对油剂接触效果的影响最大;下行风的增加会造成油剂接触效果变差;随着剂油比的增加着色率和深度染色率均下降并存在一个明显的拐弯点(当剂油比等于25时),油剂接触效率随着剂油比的增大呈上升趋势。气液比对油剂接触的影响较复杂,受剂油比的影响较大,着色率和深度染色率在不同剂油比下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在下行风较低、采用符合反应要求的剂油比和与此剂油比相匹配的最优的气液比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油剂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接触 下行床油剂混合区 剂油比 下行风 气液比
下载PDF
下行床内提高颗粒浓度及改善颗粒分布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成秀 祝京旭 +1 位作者 蓝兴英 高金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10-2816,共7页
重质油高效转化和优化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升管催化裂化一直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但提升管的不均匀环核结构及气固返混特性降低了重油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相对于提升管,下行床具有... 重质油高效转化和优化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升管催化裂化一直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但提升管的不均匀环核结构及气固返混特性降低了重油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相对于提升管,下行床具有近平推流流型及气固短停留时间的优点,处理重油具有潜在优势。但下行床内颗粒浓度过低且气固初始接触较差限制其推广及应用。本文综述了提高下行床颗粒浓度及改善颗粒初始分布的相关文章,指出了深入研究下行床的颗粒增浓机制及气固初始混合可以丰富下行床的基础研究并推动其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流体动力学 反应器 下行床 高密度 颗粒浓度 入口结构
下载PDF
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 Ⅲ气、固混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飞 祝京旭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9-437,共9页
与气固并流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并流下行管反应器的轴向气固返混明显降低,而径向气固混和仍然相当大,因而有利于提高气固快速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本文在分析下行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混合机理的基础上,比较了有关气、固混... 与气固并流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并流下行管反应器的轴向气固返混明显降低,而径向气固混和仍然相当大,因而有利于提高气固快速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本文在分析下行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混合机理的基础上,比较了有关气、固混合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并比较了提升管和下行管的不同混合现象,旨在促进对这一课题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以适应循环床下行管反应器设计、放大和模型化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混合 混合
下载PDF
下行床反应器用于催化裂化多种目标产品的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雷 李强 +2 位作者 张琪皓 罗国华 魏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本研究在一套内径 13mm、长 15 0 0mm、处理量为 1.8kg/h的催化剂连续再生循环下行床反应器中进行。以大庆VGO为原料 ,使用工业FCC分子筛催化剂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顺重力场下的催化裂化过程。通过对较宽范围的剂油比 (7~ 30 )和反应温... 本研究在一套内径 13mm、长 15 0 0mm、处理量为 1.8kg/h的催化剂连续再生循环下行床反应器中进行。以大庆VGO为原料 ,使用工业FCC分子筛催化剂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顺重力场下的催化裂化过程。通过对较宽范围的剂油比 (7~ 30 )和反应温度 (4 90~ 6 0 0℃ )等重要操作参数的考察 ,初步得到了其对下行床催化裂化过程产品分布影响的基本规律 ,分别得出了适合于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气各种目的产品的最优生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床反应器 催化裂化 剂油比 VG0 优化工艺 原料油 产品分析 汽油 柴油 液化气
下载PDF
气固下行床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雷 李强 +2 位作者 张琪皓 罗国华 魏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5-369,共5页
在小型循环下行床装置中使用大庆VGO原料和FCC平衡剂研究了下行床的催化裂化过程。通过对不同特征反应温度(400~600℃)和剂油比(7~30)的考察,发现随着特征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剂油比的增加,汽油产率都存在极大值(分别为41 3%和40 5%),而... 在小型循环下行床装置中使用大庆VGO原料和FCC平衡剂研究了下行床的催化裂化过程。通过对不同特征反应温度(400~600℃)和剂油比(7~30)的考察,发现随着特征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剂油比的增加,汽油产率都存在极大值(分别为41 3%和40 5%),而气体产率则是单调增加,缓和操作条件下柴油产率有极大值27 5%,反应条件苛刻时呈单调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下行床 催化裂化反应 剂油比 反应器 炼油
下载PDF
下行床反应器热试装置设计与开发
17
作者 周如金 罗国华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气固并行向下流动的下行床反应器比提升管具有气固接触时间短、气固速度及浓度径向分布更为均匀、气固轴向返混大大减少、易实现高固气比操作等特点。在下行床反应器小型热试装置开发过程中,为发挥下行床的技术优势,重点研究和解决了反... 气固并行向下流动的下行床反应器比提升管具有气固接触时间短、气固速度及浓度径向分布更为均匀、气固轴向返混大大减少、易实现高固气比操作等特点。在下行床反应器小型热试装置开发过程中,为发挥下行床的技术优势,重点研究和解决了反应器出入口结构、原料雾化、高温高流通量下固体循环量测量与控制等几个关键性的工程问题,为下行床反应器的热试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床反应器 实验技术 热模试验装置
下载PDF
乙烯技术发展与超短接触反应器
18
作者 周如金 宁正祥 《广州化工》 CAS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基于对管式炉裂解技术的发展和超短接触反应器基础研究的综述,分析了管式炉裂解技术存在的局限和超短接触反应器的技术特点以及超短接触反应器烃类裂解工艺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 乙烯 管式炉 超短接触反应器 反应器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盖希坤 田原宇 +1 位作者 夏道宏 邢仕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9-1223,共5页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以增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为主要目标,是重油轻质化的有效手段。对催化裂解技术的研究,催化剂和反应器是其核心。本文综述了重油催化裂解技术中采用的各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催化剂的适用条件和不...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以增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为主要目标,是重油轻质化的有效手段。对催化裂解技术的研究,催化剂和反应器是其核心。本文综述了重油催化裂解技术中采用的各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催化剂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类型反应器的流体特性,并指出深入研究下行床反应器及开发与之匹配的催化剂将是今后开发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解 催化剂 下行床 提升管
下载PDF
催化裂化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文斌 朱丽云 +2 位作者 苏楷然 王振波 金有海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论述了自提升管反应器诞生以来其结构变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催化裂化工艺中使用的各类反应器,包括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多段进料提升管反应器、下行式反应器、组合式反应器以及其它类型的反应器。比较和归纳了各类反应器的特点和应用,阐... 论述了自提升管反应器诞生以来其结构变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催化裂化工艺中使用的各类反应器,包括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多段进料提升管反应器、下行式反应器、组合式反应器以及其它类型的反应器。比较和归纳了各类反应器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组合式反应器的优点以及改进后的提升管反应器和组合式反应器在工业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催化裂化反应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提升管反应器 下行式反应器 组合式反应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