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高原向高峰抵进——新时代戏剧艺术发展概览
1
作者 宋宝珍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7期45-55,I0002,I0003,共13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工作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1],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不断抵进。在历史剧创作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文献,出现了一批以古代历史和文人贤士为素材的戏剧,以此赓续优秀传统,弘扬民... 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工作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1],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不断抵进。在历史剧创作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文献,出现了一批以古代历史和文人贤士为素材的戏剧,以此赓续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知古鉴今,推陈出新。在红色历史、革命题材戏剧创作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卓绝历程,塑造人民英雄。在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中,以一大批主题性艺术作品书写当代传奇,追求现实诗意。在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中,有效实现了从文学到戏剧的转型,取得了良好的剧场效益。此外,“新空间”“云演艺”,科技赋能戏剧,在剧场艺术的呈现与传播途径的延展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戏剧创作 主题性 科技赋能
下载PDF
致敬远方的英雄:论歌剧《太阳雪》的戏剧创作特色
2
作者 孔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歌剧《太阳雪》的文学剧本创作以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为依托,节选精彩段落重新组合,将庞大的小说织体结构精炼浓缩。运用四重编创手法,挑选适宜歌剧演绎的剧情线索和人物形象,形成具有回旋变奏曲式的戏剧结构。作为歌剧剧... 歌剧《太阳雪》的文学剧本创作以裘山山的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为依托,节选精彩段落重新组合,将庞大的小说织体结构精炼浓缩。运用四重编创手法,挑选适宜歌剧演绎的剧情线索和人物形象,形成具有回旋变奏曲式的戏剧结构。作为歌剧剧本的特殊属性,编创者时刻以歌剧思维统领全局,使剧本具有歌唱性、音乐性、戏剧性。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中国军人不辱使命、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雪 戏剧创作特色 框架结构 四重手法 歌剧化思维
下载PDF
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近代戏剧创作
3
作者 赵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庚子国变后,相关戏剧作品亦蜂拥而出。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戏剧改良的推动与庚子国变的助力,造就了这一批作品的独特风貌。作品的形貌、作者的情怀、表达的直白,无不昭示着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戏剧作品的特殊,透过表象亦可探究作品风貌... 庚子国变后,相关戏剧作品亦蜂拥而出。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戏剧改良的推动与庚子国变的助力,造就了这一批作品的独特风貌。作品的形貌、作者的情怀、表达的直白,无不昭示着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戏剧作品的特殊,透过表象亦可探究作品风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创作者的独特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国变 戏剧创作 作品形貌 创作心态 表现方式
下载PDF
《全清词·雍乾卷》咏剧词剧目探究
4
作者 张康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9,58,共10页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 《全清词·雍乾卷》收录了雍乾时期的许多咏剧词,这些词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有效手段,不仅投射出这一时期禁戏毁戏严重、文字狱盛行等戏曲生态,而且也体现出戏曲文人“借戏存史”“情归于礼”的创作审美风尚。不同于顺康时期,这一时期的咏剧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一方面词作主旨皆有关教化,另一方面词人在作词之时精于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雍乾卷 咏剧词 戏曲创作 审美风尚
下载PDF
非遗音乐在舞剧中的呈现特征研究
5
作者 阳秀红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随着当代舞台艺术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非遗音乐,不断被纳入舞剧创作的题材选择范围,成为舞剧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音乐样态,为舞剧中舞蹈与戏剧的特色性表达提供有力支撑。从历史线性角度,阐述非遗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舞剧创作中所具... 随着当代舞台艺术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非遗音乐,不断被纳入舞剧创作的题材选择范围,成为舞剧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音乐样态,为舞剧中舞蹈与戏剧的特色性表达提供有力支撑。从历史线性角度,阐述非遗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舞剧创作中所具体呈现的鲜明文化自觉特征;从背景空间角度,分析非遗音乐舞剧创作的理念与原则;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非遗音乐在舞剧创作中的历史表现及其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音乐 舞剧 呈现 创作
下载PDF
长沙县立师范:田汉戏剧创作的发源地
6
作者 梁堂华 吴志凌 《特立研究》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田汉在长沙县立师范求学时,受到校长徐特立、姜济寰等的关心和指导,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举办《祖鞭报》和《青年》杂志,创作了戏剧处女作《新教子》,以及戏曲剧本《新桃花扇》等,并发表文章、诗词等作品,是他后来创立南国社、创办刊物《... 田汉在长沙县立师范求学时,受到校长徐特立、姜济寰等的关心和指导,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举办《祖鞭报》和《青年》杂志,创作了戏剧处女作《新教子》,以及戏曲剧本《新桃花扇》等,并发表文章、诗词等作品,是他后来创立南国社、创办刊物《南国月刊》《南国周刊》以及从事戏剧、电影、歌词等创作的起点。长沙县立师范成为田汉一生戏剧创作的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长沙县立师范 戏剧创作 《新教子》 发源地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文成公主》实景剧的演述与接受分析
7
作者 朱思同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实景剧《文成公主》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故事为主题,采用跨媒介的叙事手法和综合艺术的表现形式,成功地将历史中的难以忘怀转变为艺术中的感人至深,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因此,本文将实景剧《文成公主》置于艺术活动的坐标... 实景剧《文成公主》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故事为主题,采用跨媒介的叙事手法和综合艺术的表现形式,成功地将历史中的难以忘怀转变为艺术中的感人至深,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因此,本文将实景剧《文成公主》置于艺术活动的坐标系中,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对该剧进行整体、多维的审美观照,剖析该剧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理念,以期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启发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公主》 实景剧 艺术接受 艺术创作 西藏文化
下载PDF
时空压缩·文化杂糅·主动桥接:网络微短剧出海策略初探——以ReelShort为例
8
作者 赵薇莎 傅逸芒 《新闻知识》 2024年第5期35-39,94,共6页
全球化背景,国内微短剧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日益凸显。通过分析ReelShort平台热度排名前十的微短剧作品,本文从影像创作语法、内容表达方式及作品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微短剧成功出海的关键策略,发现微短剧通过时空压缩的影像创... 全球化背景,国内微短剧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日益凸显。通过分析ReelShort平台热度排名前十的微短剧作品,本文从影像创作语法、内容表达方式及作品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微短剧成功出海的关键策略,发现微短剧通过时空压缩的影像创作语法、文化杂糅的符号生产与意义复制,以及“第三文化人”的主动桥接生产方式,有效实现了国际化传播。同时指出,微短剧当前面临意义生产的单一性和中国文化元素缺位的挑战,未来的创作应探索更多元、更具中国特色的故事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出海 ReelShort 影视创作语法 文化杂糅 第三文化人
下载PDF
解构与重塑:探索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的营造方略
9
作者 张晔 梁怡迪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现今凡戏曲新编历史剧,无论什么题材,在装扮营造方面均存在旧有程式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权衡问题。如何守正创新一直是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尝试以解构与重塑理论来开拓创作的思维空间,以多元视角探索戏曲装扮在当代的... 现今凡戏曲新编历史剧,无论什么题材,在装扮营造方面均存在旧有程式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权衡问题。如何守正创新一直是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尝试以解构与重塑理论来开拓创作的思维空间,以多元视角探索戏曲装扮在当代的营造方略。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营造以解构为理论支撑,以重塑为观念更新,以整合为实施路径。文章在解构理论的支撑下,通过遵、寻、融的营造理念重塑,取、移、借的实施路径整合,探索当下戏曲新编历史剧装扮守正创新的营造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重塑 整合 戏曲新编历史剧 装扮营造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国产年代剧的家国叙事、空间修辞与价值书写
10
作者 黄博阳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年代剧作为电视剧中极具特色的类型之一,常以现实主义的温情叙述视角,秉持人民美学的创作取向,讲述历经风雨变迁的家族史与年代史,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21世纪以来国产年代剧在崭新的时代语境下,巧妙借助家国叙事的讲述方式,以平凡个... 年代剧作为电视剧中极具特色的类型之一,常以现实主义的温情叙述视角,秉持人民美学的创作取向,讲述历经风雨变迁的家族史与年代史,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21世纪以来国产年代剧在崭新的时代语境下,巧妙借助家国叙事的讲述方式,以平凡个体在特定年代的种种境遇,彰显浓郁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志趣;以精妙的空间修辞构建起蕴含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审美意象,赋予广泛的社会意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全球,在戏剧故事与现实投射之间达成有机平衡,书写人类共通的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路由器”与引领社会正向价值的“扩音器”,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剧 家国叙事 空间修辞 共同体意识 现实创作
下载PDF
融媒环境下剧集创作转型研究--以中国漫改剧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子佳 李胜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当下融媒环境给中国电视剧、网络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媒介融合优势对剧集进行更便捷的传播,吸引更广大的受众,剧集创作转型成为必需,主要表现在从单一文化到多种文化交融、从“集体英雄”塑造到“个人英雄”... 当下融媒环境给中国电视剧、网络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媒介融合优势对剧集进行更便捷的传播,吸引更广大的受众,剧集创作转型成为必需,主要表现在从单一文化到多种文化交融、从“集体英雄”塑造到“个人英雄”书写、从“宏大叙事”到类“元宇宙”构建等方面。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文化因素和媒介因素双重推动的结果,它满足了多元文化融合、“媒体-用户”关系构建、网络社群情感表达的多重需要,涉及文化、产业、受众等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漫改剧可被视为剧集转型的“先行者”。以中国漫改剧为例,分析当前融媒环境下剧集创作转型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探析其原因及意义,可以为更广泛的剧集转型提供借鉴和依据,有助于增强长剧集市场竞争力,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环境 电视剧 漫改剧 创作转型 传播
下载PDF
2022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晟姝 徐凤仪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68-75,共8页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产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在创作层面,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城市乡村新面貌、歌颂扎根在祖国各地平凡英雄的新作品;从戏剧、文学作品中不断汲取灵感,对《雷雨》《茶馆》《白鹿原》等经典作品进行全新演绎;2022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国掀起了戏剧献礼高潮,上演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戏剧作品,丰富了全国戏剧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热点现象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虎 张宸菡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写以及对父权秩序的不满和挑战,是受到幼年家庭文化的影响;他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和构筑戏剧氛围时,又借鉴并浸润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他对“仁”这一品质的不吝赞美,对善恶因果论的重视以及对原始人性的肯定和赞扬,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 曹禺 戏剧创作
下载PDF
当代中国工业题材影视剧之株洲形象建构及改进策略
14
作者 阳海洪 顾晴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当代中国工业题材影视剧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凸显冲突的画面构图和强化真实的视听策略,建构了株洲“宜居之城”“动力之都”和“科创之都”的工业城市形象,但这类工业题材影视剧中建构的株洲形象,也存在内涵缺乏城市个性、叙事消... 当代中国工业题材影视剧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凸显冲突的画面构图和强化真实的视听策略,建构了株洲“宜居之城”“动力之都”和“科创之都”的工业城市形象,但这类工业题材影视剧中建构的株洲形象,也存在内涵缺乏城市个性、叙事消解恋地情结以及传播缺乏清晰形象等问题。缘于此,株洲市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通过加强“产业规划+政府联动”的顶层设计、倡导“工业题材+类型创作”的本土化影视创作、强化“工业优势+互动传播”的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中国工业题材影视剧在“城影互动”的文化逻辑中,建构更具文化魅力的株洲影像,实现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题材 影视剧 株洲形象 顶层设计 本土化影视创作 宣传推广
下载PDF
延拓与苏息:略论戏曲类综艺节目的 创新策略与破域之径 ——以山东卫视《戏宇宙》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存杰 于特浩 《民族艺林》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中国戏曲为代表的国粹是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的热点元素与热门题材。其中口碑较佳的戏曲类综艺节目层见迭出。2022年山东卫视的戏曲类综艺节目《戏宇宙》依托地域优势,首播立即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戏曲类综艺节目的整体发展仍... 以中国戏曲为代表的国粹是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的热点元素与热门题材。其中口碑较佳的戏曲类综艺节目层见迭出。2022年山东卫视的戏曲类综艺节目《戏宇宙》依托地域优势,首播立即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戏曲类综艺节目的整体发展仍面临部分困境。因而,在总结创新策略的同时,仍应回归一般层面。论文试以《戏宇宙》作为主要典例,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从历史梳理、策略研讨和思辨展望三个层面,用由点及面、史论结合的方式论述我国电视戏曲类综艺节目整体的破域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戏曲艺术 电视节目创作
下载PDF
地域性、传统性、现代性的有机融合——孙国亮剧作探析
16
作者 王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48,共8页
孙国亮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知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以闽西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对闽西山村巨变的描写,歌颂了国家领导、党员干部、红军战士等人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作者注... 孙国亮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知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以闽西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对闽西山村巨变的描写,歌颂了国家领导、党员干部、红军战士等人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作者注重人物性格的发展,形象典型生动,反映时代风气;利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白交叉等艺术手段来建构剧情。舞美方面,他利用戏曲歌舞来热闹场面,利用灯光技术、地域性景观营造舞台氛围,有着良好的戏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国亮 戏剧创作 思想主题 舞台设计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文化调适与冲突:以林纾戏曲创作为中心
17
作者 李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20-425,共6页
以林纾“传奇三部曲”戏曲创作为中心,对角色扮相、曲牌唱腔等进行考察,辨析其“戏剧小说化”翻译并非“文体不通”的谬误,而是顺应国情实际、符合国民阅读体验与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亦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阶段和文学变革的思潮背景... 以林纾“传奇三部曲”戏曲创作为中心,对角色扮相、曲牌唱腔等进行考察,辨析其“戏剧小说化”翻译并非“文体不通”的谬误,而是顺应国情实际、符合国民阅读体验与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亦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阶段和文学变革的思潮背景下,以“小说开民心、启民智”的文体观念实践。而剧本内容的“传奇”性质,体现了林纾努力传承弘扬传统道义美德,感化人情、聚合民心、整肃秩序的文化调适。然而在以报刊为主的现代媒介生态环境下,“传奇三部曲”传统的时政隐喻功能,以及影射的修辞手法、讥讽的戏谑风格、不加节制的情感宣泄等,不仅难以收获广大受众市场,而且存在被误读和曲解的可能,最终导致林纾成为新文化人集中攻击的对象,反映了特殊历史阶段新旧文化思潮的激烈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戏曲创作 文化调适 文化冲突
下载PDF
现代戏创作的“盐城现象”论纲
18
作者 李晓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
新时期以来,作为地级市的盐城在现代戏创作方面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地位,为每一阶段的戏剧创作、演出都提供了标志性的重要作品,在全国性的戏剧创演大赛和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包括政府文华大奖和曹禺戏剧大奖,实现了由“高原... 新时期以来,作为地级市的盐城在现代戏创作方面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地位,为每一阶段的戏剧创作、演出都提供了标志性的重要作品,在全国性的戏剧创演大赛和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包括政府文华大奖和曹禺戏剧大奖,实现了由“高原”向“高峰”的历史性突破,以其丰硕而优异的创作实绩,被业内专家誉为现代戏创作的“盐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创作 盐城现象 论纲
下载PDF
论戏剧创作案头工作及其对演员塑造人物的意义
19
作者 姜殊祯 《凯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13,共7页
戏剧实现排演之前,演员需要阅读剧本、分析剧本以及与其他演员交流认识,完成人物的再度创作。这些工作包括演员所做的剧本分析、事件梳理、角色塑造等,我们统称为案头工作。案头工作的着力点是从剧本中挖掘人物的外部形象,进行人物形象... 戏剧实现排演之前,演员需要阅读剧本、分析剧本以及与其他演员交流认识,完成人物的再度创作。这些工作包括演员所做的剧本分析、事件梳理、角色塑造等,我们统称为案头工作。案头工作的着力点是从剧本中挖掘人物的外部形象,进行人物形象的构思和角色创造的剧情人物探索,从生活中迈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案头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促进角色深入理解和把握;第二,促进对人物形象塑造和刻画;第三,促进剧情的深入理解和构思;第四,促进主题的时代把握和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案头工作 塑造人物
下载PDF
论昭君题材历史剧的创作模式——从元杂剧《汉宫秋》到当代“昭君戏”
20
作者 郑世鲜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模式——从《汉宫秋》延续下来的“昭君怨”的传统模式,以及曹禺作品影响下形成的“昭君颂”模式。两种模式的共性:没有脱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个体意识与家国诉求、文化记忆与时代重构的三重维度,围绕这三重维度进行的取舍、考量和重塑不仅在昭君历史题材剧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而且许多同类型的历史题材戏曲作品也具有同样的创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戏 历史剧 创作模式 《汉宫秋》 曹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