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四十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1
作者 柴建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问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实践,为未来新中国戏剧现代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下载PDF
一个艰难终结的时代——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现实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福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75-80,共6页
中国现时期的戏剧仍属于近代性质,实现中国戏剧的现代性,是中国戏剧不可回避的道路。中国戏剧曾走过百余年的改良和变革的里程,在今天的审美环境中,戏剧理应摆脱非艺术因素的影响,回到自身,走向成熟,创造新的戏剧形态,发挥戏剧的审美功... 中国现时期的戏剧仍属于近代性质,实现中国戏剧的现代性,是中国戏剧不可回避的道路。中国戏剧曾走过百余年的改良和变革的里程,在今天的审美环境中,戏剧理应摆脱非艺术因素的影响,回到自身,走向成熟,创造新的戏剧形态,发挥戏剧的审美功能,实现人们今天的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改良运动 戏剧的现代性 古典戏剧 近代戏剧
下载PDF
东北解放区“新型评戏”的生成机制与历史价值--以《戏曲新报》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陈劲松 姜岩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阶级觉醒与信仰重塑;其次,通过剧目座谈、编剧竞赛、节庆会演等方式进行打磨,使其从文本到演出全部经过群众检验;最后,各种身份的观众,以剧评的形式,集体参与“群众改编旧剧运动”,作为共享文化空间的“新型评戏”由是形成并不断更新。“新型评戏”远不止于一种改良形态,它是新生政权政策实践的首批成果,代表“旧剧新生”的成功尝试,为新中国“戏改”运动提供经验借鉴与有力背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新型评戏 《戏曲新报》 旧剧改革运动
下载PDF
中国戏曲导演意识的现代转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种洁 周靖波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5期95-102,共8页
在中国历史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向中所呈现出的全新时代精神对作为封建社会主要宣传载体的传统戏曲的发展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在客观上以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姿态导入新的创作理念,除带来戏曲题材及表现手法上的转变外,还在一定程度使... 在中国历史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向中所呈现出的全新时代精神对作为封建社会主要宣传载体的传统戏曲的发展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在客观上以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姿态导入新的创作理念,除带来戏曲题材及表现手法上的转变外,还在一定程度使对戏曲创作主体的认识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类导演职能的戏曲创作实践,通过有机融合古今中西有益的表现元素,将传统戏曲创作推进到新编古装戏阶段,令中国戏曲中的导演意识自此产生了明确的现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改良运动 时装新戏 行动分析方法
下载PDF
从《中山狼》剧本的改编看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舟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它在催生新剧的同时,也极力改编旧剧,使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根据明代康海所作杂剧《中山狼》改编的新剧,就很好地体现了戏曲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研究该...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它在催生新剧的同时,也极力改编旧剧,使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根据明代康海所作杂剧《中山狼》改编的新剧,就很好地体现了戏曲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研究该剧新旧剧本的异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狼》 建国初期 戏曲改革运动
下载PDF
近代中日女性表演之比较
6
作者 张雯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6-80,共5页
在近代的中国与日本,曾被清政府与江户幕府封禁的女性表演逐渐复活,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开始有女伶演出,而日本的新式女优也开始登台表演新派剧。日本女优的出现可以说是"演剧改良运动"的结果,诞生于新式演剧之中并发展至今,但... 在近代的中国与日本,曾被清政府与江户幕府封禁的女性表演逐渐复活,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开始有女伶演出,而日本的新式女优也开始登台表演新派剧。日本女优的出现可以说是"演剧改良运动"的结果,诞生于新式演剧之中并发展至今,但在歌舞伎等传统演剧中却始终没有出现女性表演。而中国的"戏剧改良运动"虽受日本影响,但因国情不同并没有产生推动女性表演进一步发展的局面。近代中国的女性表演在传统戏剧内部产生,后来逐渐普及至电影、歌舞剧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表演 日本女性 戏剧改良运动 传统戏剧
下载PDF
从技术到制度:18至20世纪男旦跷功兴废与社会变革
7
作者 姚春敏 孟梓良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1-178,共8页
跷功,作为男旦表演女性的辅助工具,经历从清代中期的风靡一时,到清末民初被推到了舆论巅峰,再到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废除的曲折历程。男旦跷功这一原本属于技术文化层面的戏剧功法,在二百余年的时空发展历程中,其复杂性超过了其他戏曲道... 跷功,作为男旦表演女性的辅助工具,经历从清代中期的风靡一时,到清末民初被推到了舆论巅峰,再到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废除的曲折历程。男旦跷功这一原本属于技术文化层面的戏剧功法,在二百余年的时空发展历程中,其复杂性超过了其他戏曲道具,为我们从新文化史视角来反观大时代变迁对文化的影响,探索社会变革风潮如何起于青萍之末,时代的大背景又如何一步一步地影响到了技术和工具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清末民初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致使男旦跷功这个曾经的戏班法宝,走到了技术性失语和审美鄙弃的双重窘界,最终在新中国文化变革的浪潮中被正式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史 男旦 跷功 戏曲改革 社会变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