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OOP DRAWBEAD RESTRAINING FORCE MODEL IN SHEET METAL DEEP DRAWING PROCESS 被引量:13
1
作者 Y.J. Luo, S.P. Li, J.F. Zheng, D.N. He, Y.Q. Zhang, J.L. Cheng and J. Y. Jiang 1)National Mold & Die CA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200030, China 2)Shanghai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mpany Ltd.(SVM), Shanghai 201805,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0-386,共7页
In sheet metal forming, drawbeads are often used to control uneven material flow which may cause defects such as wrinkles, fracture, surface distortion and springback. Appropriate setting and adjusting the drawbead ... In sheet metal forming, drawbeads are often used to control uneven material flow which may cause defects such as wrinkles, fracture, surface distortion and springback. Appropriate setting and adjusting the drawbead for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 rameters in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 control. This paper derives the model of loop drawbead restraining force (DBRF) using plastic forming theory, and gives the min imum blankholding forc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DBRF model.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s and experiments data justi- fies the proposed loop drawbead restraining for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wbead restraining force sheet metal deep drawing
下载PDF
Effect of drawbead on forming performance of subsequent sheet
2
作者 李群 郭宝峰 +1 位作者 金淼 孙成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01-305,共5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plastic performance of sheet going through the drawbead and the simple tensile test of sheet, the influence of drawbead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sheet performance and the subsequent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plastic performance of sheet going through the drawbead and the simple tensile test of sheet, the influence of drawbead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sheet performance and the subsequent performance of the sheet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eet through different drawbead structures, and also the influences of drawbead structures and geometry parameters on pre-deformation and subsequent forming characters of shee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eform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ound corner radius, the pre-deformatio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ight of drawbead, and the subsequent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sheet going through drawbead are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undeformed sheet and these differences heavily depend on the pre-deformation. With the increases of pre-deformation, the yield ratio increases, but the subsequent elongation exponential decreases. These means deformability of the sheet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the structure of drawbead changes,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in different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s also change. For the BUFDE+Z deep drawing steel sheet, the subsequent performance of the sheet is hardened when the pre-deformation is greater than 0.044. For the DC52D+ZF hot-galvanize steel sheet, the subsequent performance of the sheet begins to harden when the pre-deformation is greater than 0.079, and it presents that the pre-deformation is not bigger than 0.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wbead subsequent PERFORMANCE PRE-DEFORMATION CYCLIC loading
下载PDF
Analysis of Drawbead Resistance by Elastico-plastic FEM
3
作者 邢忠文 徐宏志 +1 位作者 杨玉英 邹丽华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With the drawing force acting on the blank across drawbead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the elastico-plastic large deformation FEM, not only the distribution of drawing force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blank as it passes ... With the drawing force acting on the blank across drawbead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the elastico-plastic large deformation FEM, not only the distribution of drawing force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blank as it passes through drawbeads during the deformation, but also the approximate drawbead resistance force and punch force can be seen so that drawbead resistance force and parameters of drawbeads can be separately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wbead drawbead RESISTANCE elastico-plastic FEM
下载PDF
Inner wrinkling control in hydrodynamic deep drawing of an irregular surface part using drawbeads 被引量:14
4
作者 Meng Bao Wan Min +3 位作者 Wu Xiangdong Yuan Sheng Xu Xudong Liu Ji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97-707,共11页
Inner wrinkling phenomenon i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uring hydrodynamic deep drawing (HDD) of complicated component-forms due to the higher demand for controlling deformation sequenc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co... Inner wrinkling phenomenon i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uring hydrodynamic deep drawing (HDD) of complicated component-forms due to the higher demand for controlling deformation sequenc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control of inner wrinkling for an irregular surface part featured with both concavity and convex,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drawbead parameters to change the material flow.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inner wrinkling, optimizing cavity pressure only is unreasonable to form a wrinkle-free deep-drawn part, so semi-circular drawbeads are employed. The effects of layout and height of drawbeads on forming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a process window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anti-wrinkle coefficient and the minimum wall thickness.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process window, and the wall thickness and the wrinkle height a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find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wrinkle ability of drawbeads weakens with increasing oblique angle and distance from the die center, while the wall thickne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blique angle and distance, and the inner wrinkling can be completely suppressed by drawbeads arranged in zones I and II with optimum pene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part manufacturing drawbead Hydrodynamic deep drawing Irregular surface part Numerical simulation Sheet metal WRINKLING
原文传递
基于AutoForm的Z向拉延筋截面参数理论求解 被引量:2
5
作者 丁顺风 张胜利 刘庆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解决AutoForm拉延筋截面参数在3D软件设计中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推算了在3D软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Z向拉延筋截面参数求解公式,主要有流入、流出侧Z向立面与拉延筋中心线的距离、凸筋圆角、凹筋圆角。使用CATIA软件设计的拉延筋与AutoF... 为解决AutoForm拉延筋截面参数在3D软件设计中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推算了在3D软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Z向拉延筋截面参数求解公式,主要有流入、流出侧Z向立面与拉延筋中心线的距离、凸筋圆角、凹筋圆角。使用CATIA软件设计的拉延筋与AutoForm自动生成的拉延筋进行模拟对比,得到了理想的验证结果,其中筋宽误差和筋高误差均控制在小于0.05 mm,拉延流入量误差控制在小于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AUTOFORM 截面参数 冲压成形 CATIA
下载PDF
基于CAE汽车前地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拉伸模设计
6
作者 郝军伟 《模具制造》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对某车型汽车前地板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进行分析,并对该双动拉伸模的设计过程作了一定的阐述。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制件在拉伸工序因深度过大造成的制件中部无法正常拉伸成形,拉伸模压料圈在中部位置设计了预成形部件,实现了... 通过对某车型汽车前地板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进行分析,并对该双动拉伸模的设计过程作了一定的阐述。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制件在拉伸工序因深度过大造成的制件中部无法正常拉伸成形,拉伸模压料圈在中部位置设计了预成形部件,实现了板料在拉伸过程中在中部的预成形,后端中段水平压料面处增加了搓板式纵向吸料筋,顺利实现拉伸成形。拉伸模状态稳定,制件尺寸合格,外观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经过了批量生产的考验,工艺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地板 预成形 模具 吸料筋 冲压工艺
下载PDF
轿车侧围提高材料利用率工艺方案探讨
7
作者 魏家欣 孙驰骋 曹东辉 《汽车科技》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本文主要着重讨论轿车侧围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问题。针对的问题点在于轿车侧围顶盖侧和门槛侧、拉延筋工艺方案、板料开卷棑样方案。之所以选择顶盖侧和门槛侧做为提升材料利用率的重点,因为顶盖侧工艺方案的选择、拉伸深度、开卷棑... 本文主要着重讨论轿车侧围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问题。针对的问题点在于轿车侧围顶盖侧和门槛侧、拉延筋工艺方案、板料开卷棑样方案。之所以选择顶盖侧和门槛侧做为提升材料利用率的重点,因为顶盖侧工艺方案的选择、拉伸深度、开卷棑样等对整个零件的品质和材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于模具的设计制造调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围 工艺 凹模口 敞口拉延 拉延筋 材料利用率
下载PDF
等宽拉深筋截面参数生成机理与参数化设计
8
作者 丁顺风 刘庆 张胜利 《模具工业》 2023年第12期6-11,共6页
介绍了无论Z向等宽拉深筋还是法向等宽拉深筋,在筋高较低时,其截面参数不再是给定的数量值,主要体现为凸筋圆角会随着筋高的降低而增加。在分析总结Z向拉深筋和法向拉深筋在截面参数生成时的不同几何约束条件后,建立了各自的数学理论求... 介绍了无论Z向等宽拉深筋还是法向等宽拉深筋,在筋高较低时,其截面参数不再是给定的数量值,主要体现为凸筋圆角会随着筋高的降低而增加。在分析总结Z向拉深筋和法向拉深筋在截面参数生成时的不同几何约束条件后,建立了各自的数学理论求解公式,根据理论求解公式可以准确地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建立拉深筋模型,且不受三维建模软件种类的限制。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拉深筋参数化设计,将理论公式编程至CATIA中,应用CATIA-Power Copy功能构建可随时更改参数的拉深筋设计系统,提高了拉深筋的设计效率,并以某车型后背门内板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外侧流入量误差最大为2.65 mm,板料内侧的落料孔流入量最大误差为3.15 mm;拉深减薄率及最大失效误差均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筋 截面参数 理论公式 CATIA Power Copy
下载PDF
板料成形技术中拉深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余海燕 陈关龙 +1 位作者 张卫刚 李淑慧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7-81,共5页
本文在阐述拉深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对板料成形技术中拉深筋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拉深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并指出了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和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拉深筋 拉深筋阻力 成形性 板料成形
下载PDF
板料形状、压料筋的设置对汽车覆盖件成形中起皱和未充分拉深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必友 殷国富 +2 位作者 赵侠 李海庆 方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工艺中,无论是对外观还是对功能的要求,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是不允许出现的,因此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的预测和防止显得非常重要的。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在模具设计初期预测产品的几何形状,从而优化工艺参数以便获... 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工艺中,无论是对外观还是对功能的要求,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是不允许出现的,因此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问题的预测和防止显得非常重要的。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在模具设计初期预测产品的几何形状,从而优化工艺参数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成品。文章以eta/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DDQS钢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相应的FLD曲线、起皱和未充分拉深区域。重点探讨了板料形状和压料筋的设置对起皱和未充分拉深区域的影响,得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压料筋 起皱 未充分拉深
下载PDF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拉延筋参数反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韩利芬 高晖 +2 位作者 李光耀 钟志华 韩旭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以某车型前地板角支撑板的拉延工序为例,讨论BP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在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中的综合应用问题,建立能描述反映成形效果的三个参数与半圆形拉延筋几何参数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 以某车型前地板角支撑板的拉延工序为例,讨论BP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在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中的综合应用问题,建立能描述反映成形效果的三个参数与半圆形拉延筋几何参数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逐次局部密化样本点的样本点设计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加快神经网络的设计进程,提高神经网络的模拟精度。当训练样本数据可通过有限元法自动获得时,使用该方案则更为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参数反求 网络结构优化
下载PDF
半圆形拉深筋尺寸参数对其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淼 郭宝锋 +1 位作者 李硕本 聂绍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半圆形拉深筋的高度、圆角半径等参数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尺寸参数下拉深筋阻力的构成特点。研究表明 ,拉深筋高度和拉深筋圆角半径对阻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拉深筋高度与阻力之间...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半圆形拉深筋的高度、圆角半径等参数对拉深筋阻力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尺寸参数下拉深筋阻力的构成特点。研究表明 ,拉深筋高度和拉深筋圆角半径对阻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拉深筋高度与阻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是控制拉深筋阻力的首选参数。拉深筋的高度变化主要影响拉深筋的摩擦阻力 ,而圆角半径主要影响局部圆角的变形阻力。最后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圆形拉深筋 尺寸参数 阻力 冲压
下载PDF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的变压边力技术 被引量:30
13
作者 罗亚军 郑静风 +1 位作者 张永清 何丹农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压边力是板料成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概述压边力在生产中的主要用途和意义的基础上 ,从压边力的加载模式、理论模型、实验研究变压边力技术与拉延筋、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应用等方面 ,比较全面的综述了压边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 压边力是板料成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概述压边力在生产中的主要用途和意义的基础上 ,从压边力的加载模式、理论模型、实验研究变压边力技术与拉延筋、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应用等方面 ,比较全面的综述了压边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变压边力 拉延筋 人工智能 拉深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 被引量:36
14
作者 郑刚 李光耀 +1 位作者 孙光永 韩利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988-1992,共5页
引入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建立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首先以等效拉延阻力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提取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构造响应面近似模型,并不断优化响应面模型,获取最优等效拉延阻力;然后以最优等... 引入响应面方法和遗传算法建立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首先以等效拉延阻力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提取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构造响应面近似模型,并不断优化响应面模型,获取最优等效拉延阻力;然后以最优等效拉延阻力为约束条件,结合等效拉延阻力计算和小种群遗传算法反求拉延筋几何参数。整个反求过程采用等效拉延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避免有限元模型的网格重划分及由真实拉延筋模型引入的计算效率问题。数值算例表明,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方法可在设计兴趣域内快速寻优,有助于加快模具设计进程,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参数反求 响应面方法 移动最小二乘 小种群遗传算法
下载PDF
板料冲压成形数值模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5
15
作者 徐丙坤 施法中 陈中奎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概括了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中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如材料模型、单元模型、接触摩擦模型、等效拉延筋模型、回弹模型等。介绍了作者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这些模型的一般处理方法。
关键词 冲压成形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边界条件 拉延筋 回弹 板料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和GA-BP的拉延筋参数反求 被引量:27
16
作者 谢延敏 王新宝 +1 位作者 王智 胡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0,共7页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拉延筋阻力的因子进行分析,获得主要的影响因子。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主要因子进行取样,利用DYNAFORM软件对方盒件成形进行仿真,得到样本数据。以成形件中的减薄、增厚和主应变为输入,以拉延筋几何参数...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拉延筋阻力的因子进行分析,获得主要的影响因子。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主要因子进行取样,利用DYNAFORM软件对方盒件成形进行仿真,得到样本数据。以成形件中的减薄、增厚和主应变为输入,以拉延筋几何参数为输出,建立拉延筋参数的反求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权值,通过与单纯使用BP进行映射得出的几何参数预测值进行比较,该模型的精度得到很大提高,表明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模型能极大提高预测能力。基于GA-BP模型,以拉延筋几何参数为输入,增厚为输出目标,利用训练好的优化权值,获得拉延筋几何参数与成形件增厚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式,并再次利用遗传算法对其优化,获得最佳的拉延筋几何参数。通过比较优化前后的数值仿真结果,优化后的拉延筋能极大地提高板料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拉延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反求优化
下载PDF
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淑慧 林忠钦 +2 位作者 包友霞 郭瑞泉 吴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8-56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客货箱右 /左后门柱内板连接板的拉延成形工序进行模具设计和毛坯几何形状的优化。结合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 ,采用非线性约束优化算法对拉延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客货箱右 /左后门柱内板连接板的拉延成形工序进行模具设计和毛坯几何形状的优化。结合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 ,采用非线性约束优化算法对拉延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进行实冲实验可得到质量良好的覆盖件产品 ,并且其典型截面的厚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证明了改进的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能准确反映板料通过拉延筋时的摩擦和弯曲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拉延筋 阻力模型 优化 汽车 车身 冲压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等效拉延筋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金燕 傅建 +1 位作者 彭必友 林南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22,共5页
拉延筋在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拉延筋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和控制板料的变形程度和变形分布,抑制破裂、起皱、面畸变等多种冲压质量问题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拉延筋的设置合理与否将决定覆盖件拉深的成败。文... 拉延筋在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拉延筋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和控制板料的变形程度和变形分布,抑制破裂、起皱、面畸变等多种冲压质量问题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拉延筋的设置合理与否将决定覆盖件拉深的成败。文章借助eta/DYNAFORM软件,模拟某轿车B柱加强板在无/有拉延筋的模具上进行拉深的全过程,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比较,确定拉延筋的合理布局及数量,最后结合正交实验法,优化拉延筋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柱加强板 等效拉延筋 数值模拟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真实拉延筋参数化建模及其在薄板冲压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涛 高晖 +1 位作者 李光耀 左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2-26,共5页
提出一种参数化的拉延筋网格模型建模方法,在自主开发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中,建立了具有真实几何尺寸的半圆形、三角形拉延筋和拉深槛的网格模型,并提供了灵活的拉延筋布置手段。提出一种改进的全四边形网格加密方法,对成形过程中将会流... 提出一种参数化的拉延筋网格模型建模方法,在自主开发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中,建立了具有真实几何尺寸的半圆形、三角形拉延筋和拉深槛的网格模型,并提供了灵活的拉延筋布置手段。提出一种改进的全四边形网格加密方法,对成形过程中将会流过拉延筋区域的板料网格,以及可能与模具上曲率变化大的区域相接触的板料网格进行加密操作,以满足网格的适应性要求。提出一系列的网格拓扑清理模版,对加密后的网格进行拓扑清理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板料网格的质量。大量的算例证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参数化建模 网格加密 拓扑清理
下载PDF
拉延成形多目标序列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光永 李光耀 +1 位作者 郑刚 龚志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为了克服常规响应面法在整个设计空间进行逼近导致精度低和传统的单目标优化设计,只能针对其中的一个目标进行优化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序列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拉延筋几何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缩放等方式在设计空间中不断更新... 为了克服常规响应面法在整个设计空间进行逼近导致精度低和传统的单目标优化设计,只能针对其中的一个目标进行优化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序列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拉延筋几何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缩放等方式在设计空间中不断更新兴趣域,在不同的兴趣域中将实验设计、响应面法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获得了一组最小化起皱、拉裂缺陷的等效拉延阻力非劣解.利用最小距离选解法从非劣解集中挑选出一组成形效果最好的解,并以此解作为下一迭代步兴趣域的中心,直到收敛至一组最优的等效拉延约束阻力.以最优等效拉延阻力为约束条件,利用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拉延筋的真实几何参数进行设计.优化设计的拉延筋几何参数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性能.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延筋 响应面法 多目标 粒子群优化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