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表示“科举及第”意义的典故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科举考试兴盛于唐宋时期,开通了平民入仕的道路。读书人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创造了一些雅致的表示科举及第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出自《尚书》,有的来源于《庄子》和其他古代诗文。本文以时代为线索,对这些典故词进行了初步分析。了解这... 科举考试兴盛于唐宋时期,开通了平民入仕的道路。读书人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创造了一些雅致的表示科举及第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出自《尚书》,有的来源于《庄子》和其他古代诗文。本文以时代为线索,对这些典故词进行了初步分析。了解这些词汇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进一步探求科举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典故词 及第
下载PDF
明代东莞地区的科举群体及其历史贡献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培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明代东莞共考出举人529名、进士76名,在广东各州、县排名中皆为第四;考出庶吉士6名,与南海县并列第三;六次摘取解元桂冠,在各州县名列第五;还出现了18个三代之内至少产生了两个以上举人的科举家族,排名第四;另外,东莞举人在明代初期、... 明代东莞共考出举人529名、进士76名,在广东各州、县排名中皆为第四;考出庶吉士6名,与南海县并列第三;六次摘取解元桂冠,在各州县名列第五;还出现了18个三代之内至少产生了两个以上举人的科举家族,排名第四;另外,东莞举人在明代初期、中期和后期广东举人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反映了科举实力的不断加强。明代东莞科举群体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任官行政、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东莞 科举
下载PDF
唐代举子及第登科等第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勋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4-110,共7页
本文通过征稽史书典籍、文献碑志,来考证论述唐代进士、明经、制科、博学宏词科和书判拔萃科的及第登科等第。
关键词 唐代 及第登科 等第
下载PDF
唐代进士入仕的主要途径及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俞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4-102,共9页
唐代举子进士及第后,只是获取了入仕前的一种身份。若要得到官资,必须先通过关试,再由吏部铨选、制举、吏部科目选以及使府辟署等途径入仕。吏部铨选为通常仕进之路,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为快速仕进之道,使府辟署为回旋仕进之途。多种渠道... 唐代举子进士及第后,只是获取了入仕前的一种身份。若要得到官资,必须先通过关试,再由吏部铨选、制举、吏部科目选以及使府辟署等途径入仕。吏部铨选为通常仕进之路,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为快速仕进之道,使府辟署为回旋仕进之途。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是唐代选官体制的基本特点,修业奋进跻身官场是唐代进士及第者的普遍心态,由此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影响着有唐一代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进士 关试 吏部 铨选 使府辟署
下载PDF
浅述中国古代的科举谶兆类型——以福建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振祯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6-23,共8页
所谓科举谶兆,是指能够预示科举信息的征兆迷信。本文所探讨的科举谶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物兆,即来自周边景物的异常征兆;二是语谶,即语言文字征兆;三是梦兆,即与事实巧合的早期梦境。本文以科举人文较为兴盛的福建为例,对中国古代... 所谓科举谶兆,是指能够预示科举信息的征兆迷信。本文所探讨的科举谶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物兆,即来自周边景物的异常征兆;二是语谶,即语言文字征兆;三是梦兆,即与事实巧合的早期梦境。本文以科举人文较为兴盛的福建为例,对中国古代的科举谶兆类型逐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谶兆文化 语谶 梦兆 迷信
下载PDF
张九龄进士中举时间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效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张九龄进士中举时间,新旧唐书张九龄本传无明确记载。历来主要有长安二年说、景龙元年说。今人又提出神功元年说,三说各有影响。本文追根寻源,梳理三说来源,进行考辨,指出景龙元年说和神功元年说致误之由,确定张九龄长安二年中进士举之... 张九龄进士中举时间,新旧唐书张九龄本传无明确记载。历来主要有长安二年说、景龙元年说。今人又提出神功元年说,三说各有影响。本文追根寻源,梳理三说来源,进行考辨,指出景龙元年说和神功元年说致误之由,确定张九龄长安二年中进士举之说证据来源最为可靠,可为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科举 进士 长安二年 中举
下载PDF
清代科举人才与地方社会关系之探析——以清代《郯城县志》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桂秋 张奎华(编辑)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清代地方科举人才与所处的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数量总体偏少和波浪式出现是清代山东郯城科举人才集团最突出的特点。郯城科举人才数量总体偏少与清代郯城的经济状况不佳密切相关;科举人才波浪式出现的特点主要源于特定时期内官员... 清代地方科举人才与所处的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数量总体偏少和波浪式出现是清代山东郯城科举人才集团最突出的特点。郯城科举人才数量总体偏少与清代郯城的经济状况不佳密切相关;科举人才波浪式出现的特点主要源于特定时期内官员的重视及其家族影响的推动。清代郯城科举人才积极参与到家乡教育、社会公益等具体事务中去。虽然清代科举人才思想中不乏忠君等封建糟粕成分,但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乡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科举人才与地方社会的良好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郯城 科举人才 地方社会
下载PDF
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关于“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几点说明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其内容主要包括:整理、研究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整理、研究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等。第一辑共17种,近3 000万字。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其内容主要包括:整理、研究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整理、研究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等。第一辑共17种,近3 000万字。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科举制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更有足资借鉴的意义。整理与研究历代科举文献,其意义也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加以说明:一方面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让这份丰厚的遗产充分发挥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让它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重放异彩,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科举文献 整理 研究 传承文明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与宋元明文学的流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对于科举礼部试来说,唐宋解试是一种资格考试,而明清乡试是一种科名考试。宋元明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使参加礼部试的解额,从应届的考试资格变为永久的社会身份,进而改变了近世人才及文学流动的基本模式。在阶层流动上,从唐宋的循环式流... 对于科举礼部试来说,唐宋解试是一种资格考试,而明清乡试是一种科名考试。宋元明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使参加礼部试的解额,从应届的考试资格变为永久的社会身份,进而改变了近世人才及文学流动的基本模式。在阶层流动上,从唐宋的循环式流动,变为明清的进阶式流动;在地理流动上,从唐宋的直线式流动,变为明清的折线式流动。由此推动了两个重大的社会变化,即举人阶层的形成和省城文化圈的兴起。它们分别从阶层和地域两个维度,促进了近世文学的转型与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落第再试 社会流动 举人阶层 省城文学
下载PDF
清代一甲进士有免于朝考的特权吗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金星 《教育与考试》 2011年第2期40-42,68,共4页
朝考制度是清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制度,也是从新进士中选拔庶吉士的必由之路。清代一甲进士是否有免于参加朝考的特权,学术界分歧很大。本文利用《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记录一甲进士亲身参加科举考试的硃卷履历,对这个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 朝考制度是清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制度,也是从新进士中选拔庶吉士的必由之路。清代一甲进士是否有免于参加朝考的特权,学术界分歧很大。本文利用《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记录一甲进士亲身参加科举考试的硃卷履历,对这个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一甲进士 朝考
下载PDF
“及第团圆”一解——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龙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6-98,共3页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古代中国人的惩恶扬善的道德追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及第团圆 才子佳人小说 叙事模式
下载PDF
李之仪小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嘉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9-71,79,共4页
关于李之仪生平行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争议未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考辨认为:李之仪及第时间当从《全宋诗》定为熙宁六年(1073),其任县令的万全县当为万泉县,从军 延时间当为元丰四年(1081)九月,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年... 关于李之仪生平行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争议未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考辨认为:李之仪及第时间当从《全宋诗》定为熙宁六年(1073),其任县令的万全县当为万泉县,从军 延时间当为元丰四年(1081)九月,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年底被辟出使高丽,次年初正式出发,元丰八年(1085)回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之仪 及第 任职万全 从军鄜延 出使高丽 回京任职
下载PDF
论宋明时期福建科举士子的祈梦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恒恺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9-70,共2页
祈梦是科举士子最为常见的祈愿行为。通过梳理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中关于宋明时期福建科举士子祈梦活动的记载,分析这一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关键词 宋代 明代 福建 科举 祈梦
下载PDF
崔致远登第年龄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诸祖煜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2-37,共6页
崔致远中第年龄有十八、十九 (岁 )两说 ,本文对此表示置疑 ;并在考辨资料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新罗 崔致远 登第年龄
下载PDF
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培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7,12,共4页
两宋时期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文化的崛起,是整体勃兴中最为灿烂的一支。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闽北民居的砖雕图案中可以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入仕的梦想,即希望晚辈通过读... 两宋时期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文化的崛起,是整体勃兴中最为灿烂的一支。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闽北民居的砖雕图案中可以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入仕的梦想,即希望晚辈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进入仕途,加官晋爵。反映出人们求进取的美好向往和读书起家的思想始终在激励着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民居 砖雕图案 乡村百姓 科举的梦想
下载PDF
《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作者辨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化兵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5期84-86,共3页
黄宗羲编选《明文海》、《明文授读》时,误将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徐显卿所作的《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一文置于成化至正德时期的徐祯卿名下,后来许多研究者便据此认为徐祯卿的诗文理论"充满悖论",并试图为他这种根本不存在的所... 黄宗羲编选《明文海》、《明文授读》时,误将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徐显卿所作的《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一文置于成化至正德时期的徐祯卿名下,后来许多研究者便据此认为徐祯卿的诗文理论"充满悖论",并试图为他这种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悖论"强行解释,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 徐祯卿 徐显卿 黄宗羲
下载PDF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订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寄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堪称金代科举史纲要,简括清楚为其特点。但也存在着诸如遗漏、舛误、浑漫之类的问题,凡18处。对此予以订补,自会使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得到进一步开掘和利用。
关键词 《续文献通考·选举考·金登科总目》 订补 18处
下载PDF
清末科举:实践背离严密制度的困局——以一个应会试的书院老师的视角
18
作者 李兵 邹艳妮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共6页
丁治棠曾经求学于成都锦江书院,先后任四川尊经书院分教,合州瑞山、合宗两书院山长。丁治棠虽然在经学方面较有建树,但他仍然热衷于科举功名,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会试的全过程,所... 丁治棠曾经求学于成都锦江书院,先后任四川尊经书院分教,合州瑞山、合宗两书院山长。丁治棠虽然在经学方面较有建树,但他仍然热衷于科举功名,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会试的全过程,所记科举实施情况与清代统治者规定的科举制度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的实施环节甚至完全背离了科举严密的制度。这使得晚清科举陷入到既无法达到统治者的预期值,亦无法吸引读书人积极应试的困境之中。而清末统治者既无力,也无心重整科举,因此其走向停废似乎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丁治棠 举人 科举制度 废止
下载PDF
中国科举制度与道教——以梓潼梦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张泽洪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0,192,共9页
梓潼梦是古代士人祈求梓潼神保佑中举的梦境。梓潼神主管科举桂禄的神格衍生出梓潼梦的仙话传说,是揭示道教与中国梦文化关系值得研究的问题。史籍中关于梓潼梦的各种灵验故事,是士人企盼科举成功心态的社会记忆。唐宋时期蜀中士人的各... 梓潼梦是古代士人祈求梓潼神保佑中举的梦境。梓潼神主管科举桂禄的神格衍生出梓潼梦的仙话传说,是揭示道教与中国梦文化关系值得研究的问题。史籍中关于梓潼梦的各种灵验故事,是士人企盼科举成功心态的社会记忆。唐宋时期蜀中士人的各种梓潼梦故事,丰富了中国梦文化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华文昌文化的思想内涵。梓潼梦所彰显的文昌帝君司禄主功名的神格,奠立了士大夫阶层崇拜文昌帝君的格局。梓潼梦故事在科举制度下的流行,反映了道教对科举制度的神学影响。唐宋以来社会上流传的梓潼梦故事,是中国科举制度与道教神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宋代道教宗师通过编撰褒扬梓潼帝君灵验的经书、用于祭祀梓潼帝君的斋醮科仪、供信仰梓潼神的文士受箓所用的文昌箓,对梓潼神进行道教神学的提升,以彰显梓潼梦的感应功能。通过一系列对梓潼神的道教化改造,宋代以后道教已建构起文昌帝君信仰体系。道教对梓潼梦灵验故事的特殊建构,道教的梓潼神成为中国社会专掌司禄的文化大神,深刻影响了古代拳拳于科举的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潼梦 文昌信仰 梓潼神 科举制度 梦文化 道教
下载PDF
梦的解析:明人科举梦兆迷信述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16,33,共6页
明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与之相应的是明人科举梦兆迷信的泛滥。士子往往将考前梦中所见之神灵、鬼魂等神秘力量与考试结果相附会,以梦象作为预兆考试结果的前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梦兆情结和宋元以来的科举定命论,是明人科举梦... 明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与之相应的是明人科举梦兆迷信的泛滥。士子往往将考前梦中所见之神灵、鬼魂等神秘力量与考试结果相附会,以梦象作为预兆考试结果的前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梦兆情结和宋元以来的科举定命论,是明人科举梦兆迷信泛滥的历史原因;而明代科举竞争之激烈与残酷,则是催生明人科举梦兆迷信的现实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兆迷信 科举 明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