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OLOXIFENE枸橼酸盐的工艺改进及其新的生物活性
1
作者 陈瑛 夏鹏 +3 位作者 张倩 郑云红 夏奕 杨征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 探索droloxifene的合成方法 ,并对其新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和结果 以甲氧基苯和苯乙酸为原料 ,经酰氯化、付 克反应、烷基化、去甲基化、醚化、格氏加成、消除脱水、构型转化及成盐共 9步反应 ,得droloxifene枸橼酸盐 ,8... 目的 探索droloxifene的合成方法 ,并对其新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和结果 以甲氧基苯和苯乙酸为原料 ,经酰氯化、付 克反应、烷基化、去甲基化、醚化、格氏加成、消除脱水、构型转化及成盐共 9步反应 ,得droloxifene枸橼酸盐 ,8步收率 14 7% (9 2 % [1] )。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其具有缓解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和诱导黄体细胞凋亡的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结论 本文对droloxifene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反应步骤缩短两步 ,异构体分离、转化方法简便 ,原料及试剂易得 ,操作简便。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的发现对新药研究及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loxifenE 枸橼酸盐 抗癌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芯片对汉防己甲素单用及与屈洛昔芬伍用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宝安 杜鹃 +3 位作者 张春秀 程坚 高峰 陆祖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蛋白质芯片检测汉防己甲素(Tet)单独及与屈洛昔芬(Drol)伍用对作用的白血病细胞表面的耐药蛋白,包括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作用,为逆转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蛋白质芯片检测汉防己甲素(Tet)单独及与屈洛昔芬(Drol)伍用对作用的白血病细胞表面的耐药蛋白,包括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作用,为逆转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位于膜表面Pgp、MRP1、BCRP耐药蛋白及其相应的抗体为研究体系,制备蛋白芯片,直接对逆转剂作用12、24和48小时的K562/A02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et和Drol联合作用24小时时检测到Pgp表达下调(Tet+Drol组:85.27±3.095,对照组:93.67±2.748,P<0.05)。经逆转剂单独及联合作用K562/A02细胞48小时时均检测到Pgp表达下调,且联合应用两药对Pgp表达下调作用明显(Tet+Drol:82.62±3.227,Tet:86.44±2.906,Drol:87.23±2.049,对照组:93.67±2.748,P<0.05)。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逆转剂Tet和Drol对K562/A02细胞的Pgp下调呈时间依赖性。联合作用24小时时出现下调Pgp表达,单独作用48小时均下调Pgp表达,联合用药时下调作用明显。不同检测时间均未见下调MRP1和BCR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蛋白质芯片 K562/A02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K562/ A02细胞耐药与诱导凋亡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云 陈宝安 +5 位作者 董颖 张鹏 程坚 盛茗 王婷 高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1-32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oxifene ,DRL)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逆转作用与诱导凋亡有无相关性。采用AnnexinV PI法测定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oxifene ,DRL)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逆转作用与诱导凋亡有无相关性。采用AnnexinV PI法测定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发现 0 .6 2 μg ml汉防己甲素或 1.94 μg ml屈洛昔芬单独作用于K5 6 2细胞 4 8小时后均可诱导一定比例的细胞凋亡 ,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两者联合应用作用增强。 0 .6 2 μg ml汉防己甲素或 1.94 μg ml屈洛昔芬单独作用于K5 6 2 A0 2细胞均不能诱导细胞凋亡 ,两者联合应用 72小时可诱导小部分细胞凋亡。结论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逆转耐药的机理与诱导K5 6 2 A0 2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K562细胞 A02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细胞内钙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宝安 周云 +5 位作者 程坚 董颖 钱习军 盛茗 王婷 高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发生及其逆转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用甲基四唑蓝法(MTT)测定柔红霉素 (daunomycin ,DNR)的细胞毒性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 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 2的静息 [Ca2 +]i水平 ,并观...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发生及其逆转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用甲基四唑蓝法(MTT)测定柔红霉素 (daunomycin ,DNR)的细胞毒性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 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 2的静息 [Ca2 +]i水平 ,并观察了柔红霉素及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屈洛昔芬 (droloxifene,DR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1μmol/LTet,5 μmol/LDR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IC50 (半数抑制量 )分别为 ( 7.2 8± 2 .0 6 ) μg/ml,( 7.5 8± 3.4 4 ) μg/ml,逆转倍数为 2 .94和 2 .82倍。两药联合作用明显增强 ,IC50 为 ( 1.6 6± 0 .4 1) μg/ml,逆转倍数达 12 .9倍。静息状态下K5 6 2 /A0 2细胞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K5 6 2细胞。 1μmol/LTet,5 μmol/LDRL单独作用于K5 6 2 /A0 2细胞引起 [Ca2 +]i的明显升高 ,两者联合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 :K5 6 2 /A0 2细胞内Ca2 +浓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其耐药的原因之一 ,但耐药调节剂Tet,DRL对耐药细胞 [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I 多药耐药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K562细胞 A02细胞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宝安 钱习军 +1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L)对K5 6 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Tet(1μmol L)和DRL(5 μmol 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 6 2细胞一定时间后 ,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L)对K5 6 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Tet(1μmol L)和DRL(5 μmol 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 6 2细胞一定时间后 ,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bcr abl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Tet和DRL单独应用对K5 6 2细胞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 ,两药联合应用于 4 8小时K5 6 2细胞bcr ablmRNA表达开始下调 ,K5 6 2细胞P2 1 0 BCR ABL蛋白表达于 72小时开始下调。结论 :Tet和DRL联合应用可下调K5 6 2细胞bcr abl的表达 ,这可能是两药联用逆转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BCR/ABL基因 P^210BCR/ABL蛋白 K562细胞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宝安 董颖 +5 位作者 张鹏 程坚 周云 盛茗 王婷 高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对耐药细胞系K5 62 /A0 2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柔红霉素 (DNR)的细胞毒性。结果 :1μmol·L-1Tet、5 μmol·L-1Dro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对耐药细胞系K5 62 /A0 2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柔红霉素 (DNR)的细胞毒性。结果 :1μmol·L-1Tet、5 μmol·L-1Dro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系K5 6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半数抑制量 (IC50 )分别为 (7.2 8± 2 .0 6)mg·L-1和 (7.5 8± 3 .44 )mg·L-1,逆转倍数分别为 2 .94和2 .82倍。两药联合应用后作用明显增强 ,IC50 为 (1.66± 0 .41)mg·L-1,逆转倍数达 12 .9倍。结论 :单独应用Tet、Drol可部分逆转K5 62 /A0 2细胞的耐药性 ,两药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抗药性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K562细胞系
下载PDF
耐药逆转剂对耐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云 陈宝安 +5 位作者 程坚 董颖 钱习军 盛茗 王婷 高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耐药逆转剂对耐药细胞K5 62 A0 2内游离钙离子 ( [Ca2 + ]i)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2的静息 [Ca2 + ]i水平 ,并观察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屈洛昔芬 (Drol)单独... 目的 :探讨耐药逆转剂对耐药细胞K5 62 A0 2内游离钙离子 ( [Ca2 + ]i)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2的静息 [Ca2 + ]i水平 ,并观察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屈洛昔芬 (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内 [Ca2 + ]i浓度的变化。结果 :静息状态下K5 62 A0 2细胞的 [Ca2 + ]i浓度显著高于K5 62细胞。 1μmol·L- 1 Tet或 5 μmol·L- 1 Drol单独作用于K5 62 A0 2细胞引起 [Ca2 + ]i浓度的明显升高 ,两者联合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 :K5 62 A0 2细胞内 [Ca2 + ]i浓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其耐药的原因之一 ,但耐药调节剂Tet、Drol对耐药细胞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逆转剂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荧光分光光度法 测定 肿瘤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屈洛昔芬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弘纲 孙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介绍新一代的雌激素激动/拮抗剂屈洛昔芬。方法:通过复习近15年来的文献对屈洛昔芬的药理、药代动力学、毒理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屈洛昔芬对雌激素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具有抗雌激素和雌激素样作用。对乳腺癌及绝经后妇... 目的:介绍新一代的雌激素激动/拮抗剂屈洛昔芬。方法:通过复习近15年来的文献对屈洛昔芬的药理、药代动力学、毒理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屈洛昔芬对雌激素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具有抗雌激素和雌激素样作用。对乳腺癌及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具有治疗作用。结论:屈洛昔芬是一个内分泌治疗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洛昔芬 药理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屈洛昔芬抑制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9
作者 梁欣 程能能 +3 位作者 陈斌艳 王永铭 夏鹏 陈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屈洛昔芬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屈洛昔芬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增殖抑制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Tunel法检测屈洛昔芬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屈洛昔芬显著抑制bEnd.3细胞增... 目的研究屈洛昔芬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屈洛昔芬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增殖抑制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Tunel法检测屈洛昔芬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屈洛昔芬显著抑制bEnd.3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24、36、48、60、72h的IC50分别为20.31、16.91、12.36、10.66、9.22、8.72μmol·L-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Tunel法检测均可见典型的凋亡阳性细胞。结论屈洛昔芬体外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且该抑制作用至少部分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洛昔芬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宝安 周云 +5 位作者 程坚 董颖 钱习军 盛茗 王婷 高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在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及其逆转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耐药细胞株K562/A02及其敏感株K562的静息PKC活性水平,并观察了柔红霉素(daunomycin,DNR)以及耐药调节剂粉防己碱(tetrand...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在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及其逆转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耐药细胞株K562/A02及其敏感株K562的静息PKC活性水平,并观察了柔红霉素(daunomycin,DNR)以及耐药调节剂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屈洛昔芬(droloxifene,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PKC活性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PKC活性显著高于敏感株K562,有效调节浓度的Tet、Drol单独作用于K562、K562/A02细胞均可显著下调其PKC活性,联合应用有显著协同性。1μg/mLDNR可显著下调K562细胞的PKC活性,部分下调K562/A02细胞的PKC活性,有效调节浓度的Tet、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加强其作用。结论PKC参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形成,Tet、Drol逆转K562/A02细胞的MDR可能与下调其PKC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多药耐药 粉防己碱 屈洛昔芬 细胞系 K562
原文传递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 K562A02 细胞耐药与诱导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宝安 董颖 +5 位作者 张鹏 程坚 周云 盛茗 王婷 高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逆转作用及其与诱导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四唑蓝法 (MTT)测定柔红霉素 (DNR)的细胞毒性 ;采用DNA凝胶电泳法观察Tet、Dro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K5 6 2 A0 ...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逆转作用及其与诱导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四唑蓝法 (MTT)测定柔红霉素 (DNR)的细胞毒性 ;采用DNA凝胶电泳法观察Tet、Dro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K5 6 2 A0 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结果  0 .6 2μg mlTet、1.94 μg mlDrol均能增加DNR对K5 6 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其半数抑制量IC50 分别为 7.2 8±2 .0 6 μg ml和 7.5 8± 3.4 4 μg ml,逆转倍数分别为 2 .94倍和 2 .82倍。两药联合作用明显增强 ,其IC50为 1.6 6± 0 .4 1μg ml,逆转倍数达 12 .9倍。 0 .6 2 μg mlTet、1.94 μg mlDrol单独及联合应用均不会诱导K5 6 2 A0 2细胞凋亡。结论 单独应用Tet、Drol可部分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耐药性 ,两药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应。Tet、Drol逆转耐药的机理与诱导K5 6 2 A0 2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多药抗药性 K562/A02细胞株 细胞凋亡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和K562/A02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爱玲 陈宝安 +13 位作者 黄成垠 高峰 程坚 许文林 沈惠玲 孙新臣 成红艳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陈宁娜 赵慧慧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和屈洛昔芬(DRL)单独及联合用药后对K562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et(1...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和屈洛昔芬(DRL)单独及联合用药后对K562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et(1μmol/L)、DRL(5μmol/L)单独及联合作用于K562和K562/A02细胞后NF-κB核转位水平和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K562/A02细胞NF-κB核转位水平[(65.0±4.2)%]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3.545±0.219)明显高于K562细胞[(39.6±0.9)%和2.366±0.141](P〈0.01);②Tet、DRL单独及联合作用6、12h,对K562细胞NF-κB核转位水平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③两药单独及联合作用6、12h,可明显降低K562/A02细胞NF-κB蛋白核转位水平和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和P〈0.01),两药联合作用增强(P〈0.05),作用12h较作用6h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K562/A02细胞的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562细胞,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K562/A02细胞耐药的发生;抑制NF—κB活化可能参与了Tet和DRL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药 汉防己甲素 屈洛昔芬 核因子NF-ΚB
原文传递
双炔失碳酯、屈洛昔芬、诺美孕酮及米非司酮对离体培养大鼠黄体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颖 杨波 +1 位作者 曹霖 顾芝萍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研究双炔失碳酯、屈洛昔芬、诺美孕酮和米非司酮是否可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凋亡,方法: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经各种药物作用后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数,结果... 目的:研究双炔失碳酯、屈洛昔芬、诺美孕酮和米非司酮是否可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凋亡,方法: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经各种药物作用后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数,结果:四种药物均降低细胞存活率,屈洛昔芬诱导细胞凋亡,其它三种药物引起细胞坏死.细胞经屈洛昔芬作用后发生DNA断裂,电泳后显示典型的“DNA ladder",屈洛昔芬1.25,2.5或3.75 mg·L^(-1)分别引起15.4%,75.4%或90.5%的细胞凋亡,结论:屈洛昔芬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黄体细胞凋亡,而双炔失碳酯、诺美孕酮和米非司酮诱导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细胞 细胞凋亡 诺美孕酮 米非司酮 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