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s of drug efficacy and time-effect among magnesium valproate,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and depakine chrono for epilepsy An experiment of determining cortical convulsive threshold in rats undergo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1
作者 Leiyu Geng Yuxi Liu Shurong Yan Jiali X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32-735,共4页
BACKGROUND: Schola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dynamics between valproate and its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only from the angl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r clinical practice. ... BACKGROUND: Schola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dynamics between valproate and its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only from the angl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r clinical practice. Whether the fact that differences in drug efficacy and time-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valproat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ustained-release valproate tablet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can be quantitatively reflected by determining the changes in convulsive threshold pre- and post-administration in rat models of determining the convulsive threshold developed by direct cortic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emains unclear.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drug efficacy and time-effect among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and depakine chrono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by determining the convulsive threshold of rat models created by direct cortic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human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 DESIGN: A controlled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SETT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pilepsy,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MATERIALS: Adult health male SD rats of clean grade, weighing 200 - 220 g, provided by the Laboratory Animal Center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protocol wa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requests from Animal Ethics Committees for guidance. Magnesium valproate (Lot No. 041004) and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Lot No. 050501) were produced in Hunan X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for Epilepsy,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June and August 2005. (1)All the SD rats were created into models for determining cortical convulsive threshol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20 rats in each: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depakine chrono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being modeled, the rats in the first 3 group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rated with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and depakine chrono,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rated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2)Convulsive threshold of each fasting rat was determined 0.5 hour before, and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and 24 hours after single administration, separately. (3) Convulsive threshold was determined repeatedly 2 weeks after single administration. Each rat was administrated two times daily successively. Convulsive threshold was determined 0.5 hour before, and 0.5, 2.5, 7 and 12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 separately. (4)Hepatic and renal tissues were harveste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fter 1 month of administration. (5)Nine healthy voluntary medical stuff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s of experiment were obtained each involved subject. The study was given an approval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the 9 voluntee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3 groups, in which, volunteers were asked to take magnesium valproate 500 g,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500 g and depakine chrono 500 g, respectively, in the mor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sting.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of each drug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MAIN OUTCOME MEASURES: (2) Rat convulsive threshold after single and repeated administrations. (2)Hepatic and ren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3)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in vivo. RESULTS:(4)Rat convulsive threshold after single and repeated administrations: Drug efficacy in th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reached to a peak level 1 to 2 hours after single administration, an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1 hour after administration (P 〈 0.05). Drug efficacy in the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and depakine chrono group both reached to a peak level 7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s, the average peak valley deviation of the convulsive threshold in th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was 120- 150 μ A, which was 2 and 2.5 times as that in the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and depakine chrono group, respectively.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s for 10 times, convulsive threshold was increased by 440 μ A in the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group, and by 230 μ A in the depakine chrono group in comparison with before administration. (2) Hepatic and ren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hepatic and renal impairment were found among the 4 groups after I month of administration successively. (3)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in vivo: Serum-drug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valproate was increased fast and reached to a peak level 0.5 - 2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stable level 2 - 4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 and then was slowly decreased. The drug efficacy of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and depakine chrono was slowly released 1 - 6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 reached to a peak level at about 7 hours, and could last for about 16 hours. CONCLUSION: Magnesium valproate has a rapid onset and offset of action.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has a slow onset but long duration of drug efficacy. Depakine chrono can be easier to be absorbed than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but its long-term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convulsive threshold is inferior to sustained-release magnesium valproate tab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EPSY valproate convulsive threshold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精神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中实验室警戒值分析
2
作者 李萍 张少川 +3 位作者 槐艳 黄秋燕 雷颖佳 邱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5-10,16,共7页
目的分析医院精神科药物浓度超警戒值情况,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LIS信息检索系统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1月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原始数据、监... 目的分析医院精神科药物浓度超警戒值情况,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LIS信息检索系统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1月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原始数据、监测次数等。纳入该时间段服用精神科药物期间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超过警戒值的803例次TDM结果作为研究数据,超实验室警戒浓度的TDM原因分析则通过查询电子病例系统和LIS系统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和服用药物情况。采用Excel软件汇总门诊和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和血药浓度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TDM结果、合并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21年1月—2023年11月总共完成检测83838例次,涉及精神科药物28种,其中门诊患者27141例次,住院患者56697例次。检测例数最多的为喹硫平(11902例次),其他依次为奥氮平(7185例次)、丙戊酸(6397例次)、氯氮平(5552例次)、阿立哌唑(3997例次)、碳酸锂(3986例次)、舍曲林(3597例次)等。监测结果超过实验室警戒值803例次(0.96%),其中男236例次,女567例次,相较于男性,女性患者出现实验室警戒浓度的概率显著更高(1.14%vs.0.69%,P<0.05);出现实验室警戒浓度的平均年龄为(30.58±20.14)岁,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实验室警戒浓度的概率不同,但无显著差异(P>0.05);超过实验室警戒浓度的住院患者中与联合用药相比,单用1种精神科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实验室警戒浓度的概率更低,占4.93%。结论警戒浓度的出现与性别和联合用药有关,因此,适当增加女性和联合用药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次数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出现TDM异常值时,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积极寻找异常原因,同时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历分析原因给予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建议,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监测意识,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警戒值 精神科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莱文斯坦距离的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及软件实现
3
作者 陈杨 淡重辉 +3 位作者 何瑶 阮一 陈肖 郑晓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99-1904,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的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易混淆药品目录管理系统,以此提升对易混淆药品目录的管理效率。方法本研究以莱文斯坦距离算法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易混淆药品组的自动识别机制以及相似性阈值筛选方...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的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易混淆药品目录管理系统,以此提升对易混淆药品目录的管理效率。方法本研究以莱文斯坦距离算法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易混淆药品组的自动识别机制以及相似性阈值筛选方法,进而构建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在系统开发层面,本研究采用Visual Basic.NET作为编程语言,结合SQL Server 2008 R2 Express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开发易混淆药品目录管理系统。结果相似性阈值δ是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的关键参数,随着δ的逐渐增大,易混淆药品的总数逐渐减少,而易混淆药品组数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药品的通用名或品种名构建易混淆药品目录,对应的相似性阈值可取0.75和0.83。此外,本课题组开发的易混淆药品目录管理系统将原本耗时约1周的目录建立时间缩短至不到1 h,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易混淆药品目录自动生成算法高效快速,为易混淆药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发的易混淆药品目录管理系统极大地减轻了目录建立和维护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对易混淆药品目录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混淆药品 莱文斯坦距离 药品目录 相似性阈值
下载PDF
日本成本-效用评估制度对我国医保目录药品准入定价的启示
4
作者 王琳宁 杨盟雨 +1 位作者 虞杰 路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1-905,共5页
日本于2019年开始正式对药品施行成本-效用评估政策,实现了不同品种的价格定量化调整。在评估品种上,日本采用分级分类手段遴选预计年销售额较大的品种,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阈值对现有价格构成中的溢价部分和利润部... 日本于2019年开始正式对药品施行成本-效用评估政策,实现了不同品种的价格定量化调整。在评估品种上,日本采用分级分类手段遴选预计年销售额较大的品种,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阈值对现有价格构成中的溢价部分和利润部分进行调整,从而解决了由主观差异导致的调整标准和幅度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该政策对部分药品进行了特殊考量,给予评估豁免或提高ICER阈值的激励措施。在价格调整机制上,日本针对药品价格加算部分和营业利润部分,结合阶梯式ICER阈值和量化公式,构建了有升有降的价格调整机制。我国在医保目录准入环节,仍存在部分药品价格形成的量化机制不够明确、价格修正措施不完善、沟通环节滞后等问题。建议我国可在医保准入阶段提高特殊人群用药的ICER阈值,量化调增、调减的标准和幅度,对提交高质量疗效证据的企业给予价格激励,前置企业沟通环节,就降价幅度过大的准入品种探索建立价格兜底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医保目录准入过程中药品定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目录 药品准入 定价 医保谈判 成本-效用评估 阈值
下载PDF
江苏省HIV耐药警戒线的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羊海涛 肖占沛 +4 位作者 还锡萍 胡海洋 徐晓琴 李雷 郭宏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耐药毒株的传播情况和亚型分布。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7~25岁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品,测定HIV-1pol区编码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的序列,提交到斯坦福大学HIV在线耐药数据库中鉴定耐药位点... 目的:了解江苏省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耐药毒株的传播情况和亚型分布。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7~25岁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品,测定HIV-1pol区编码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的序列,提交到斯坦福大学HIV在线耐药数据库中鉴定耐药位点。用MEGA4.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亚型。结果:47份样品中,没有发现HIV-1的耐药株。共有CRF01_AE、B、CRF07_BC和CRF08_BC 4种亚型流行,CRF01_AE是主要流行的亚型,占59.6%,其次为B亚型,占25.5%。结论:江苏省还未发现耐药株的传播,个体治疗前尚不需要进行耐药性检测。在江苏省流行的HIV-1亚型与2006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掌握目前江苏省HIV-1的亚型分布,应对近2年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耐药警戒线 亚型
下载PDF
2015年江苏省HIV耐药警戒线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莹 徐晓琴 +4 位作者 卢静 张之 王金格 傅更锋 还锡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传播型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2015年调查对象的序列成功获得率为100%(47/47),亚型以CRF01_AE亚型为主(59.6%),其次依次为CRF07_BC(25.5%)、C亚型(6.4%例)和B亚型(2.1%),并在亚型分析中发现3例URFs。江苏省HIV耐药传播水平为低流行,47份样本中发现1份样本存在传播型耐药位点突变,为蛋白酶区耐药位点突变(M46I)。该例耐药个体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亚型为CRF01_AE。此次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6.8%(22/47),已超过商业服务人员29.8%(14/47)的比例。传播途径除1例异性传播外,其余均为同性传播。结论:江苏省首次发现传播型耐药1例,说明耐药株已开始传播。虽仍为低流行,但应密切关注耐药株传播水平的趋势变化。学生逐渐成为25岁以下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扩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咨询干预工作应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男男性行为做好预防措施,是控制耐药株传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IV亚型 耐药警戒线调查
下载PDF
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杀卵剂的药效实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大勇 吕龙石 +3 位作者 朴锦 吴松权 太万石 金得灿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在18~30℃范围内研究了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常温条件下采用5种螨类杀卵剂对这2种螨卵进行了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86℃和10.78℃,有效积温分别为48.84℃·d... 在18~30℃范围内研究了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常温条件下采用5种螨类杀卵剂对这2种螨卵进行了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86℃和10.78℃,有效积温分别为48.84℃·d和76.45℃·d;在叶背喷雾法中,尼索朗、黑杀手和毒螨恶对这2种螨卵的平均药效分别为100.00%、97.60%和95.02%;在叶面喷雾法中,药效最高的尼索朗对这2种螨卵的平均药效只有1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形叶螨 二斑叶螨卵 发育起点温度 杀卵剂 药效实验
下载PDF
陕西省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HIV耐药警戒线调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任强 付钰淋 +4 位作者 李华 邹扬帆 张梦妍 张超 常文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新发现且尚未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群的耐药基因序列,了解陕西省HIV耐药毒株的传播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艾滋病病毒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HIVDR-TS),对47例16~25岁新确证HIV感染者的阳性血清,用In-h... 目的分析新发现且尚未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群的耐药基因序列,了解陕西省HIV耐药毒株的传播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艾滋病病毒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HIVDR-TS),对47例16~25岁新确证HIV感染者的阳性血清,用In-house方法测定pol基因区部分序列,采用在线CPR软件判断是否存在传播性耐药基因突变,并提交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在线耐药数据库中进行耐药程度分析,使用MEGA5.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亚型。结果 47份样本中没有发现传播性耐药基因突变,但有14份样本发现有与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包括蛋白酶区的T69N,E138A和V179D/E突变位点,反转录酶区的A71T/V和L10I/V突变位点;其中在CRF01_B亚型的一份样本中出现了K103R位点,其与V179E存在协同作用,导致对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等药物的中度耐药。其余13份样本中发现的突变位点或可引起部分药物的低度潜在耐药,没有实际临床意义。基于pol区基因型分型,共有四种亚型,其中以CRF01_AE为主(26/47),其次为CRF07_BC(17/47)。结论陕西省HIV耐药株流行率<5%,属于低度流行水平,个体治疗前尚不需要进行耐药性检测,同时还需定期进行耐药警戒线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耐药基因 耐药警戒线 亚型
下载PDF
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的抗惊厥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正 刘玉玺 +4 位作者 武冬梅 孙晓飞 孙美珍 李俊奎 牛拴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21-223,303,共4页
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EBLE)两种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对抗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抗惊率分别为53%和63%。EBLE 亦能提高戊四唑、印防己毒素所致惊厥发作和电刺激大鼠皮层运动区诱发惊厥发作的惊厥阈值。同时降低戊四唑惊厥小鼠的... 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EBLE)两种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对抗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抗惊率分别为53%和63%。EBLE 亦能提高戊四唑、印防己毒素所致惊厥发作和电刺激大鼠皮层运动区诱发惊厥发作的惊厥阈值。同时降低戊四唑惊厥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印防己毒素惊厥小鼠的存活时间。在上述动物惊厥模型中,丙戊酸钠的抗惊厥作用较 EBLE 强。测得灌胃小鼠 EBLE 的最大耐受量为145.38g/kg。由此可见,EBLE 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而几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抗惊厥药物 惊厥阈值 最大电休克
下载PDF
高分子药物缓释材料 被引量:21
10
作者 唐明义 耿奎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9期26-28,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分子药物缓释材料的分类,然后着重叙述了两类热敏性药物缓释材料的研究概况及性能特点,最后讨论了药物缓释过程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药物缓释 缓释材料 高分子材料 制药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对机器人肝胆手术高血压患者每搏量变异度预测输液反应和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喆 吕雪彩 +3 位作者 傅强 刘毅 刘荣 米卫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对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预测输液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使用乌拉地... 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对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预测输液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泵速为6.0~7.0μg/(kg.min),降压范围为10%≤Δ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AP)≤20%],并按照是否有原发性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25)和非高血压组(n=38)(剔除了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下建立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心率(heart rate,HR),S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量(stroke volume,SV),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和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以SVI变化百分比ΔSVI≥10%为有反应,绘制SVV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及气腹条件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使用乌拉地尔后SVV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和诊断阈值。结果:在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中,高血压组SV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诊断阈值为13.5%;非高血压组SV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诊断阈值为15.5%。结论: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和固定气腹压下应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后,SVV均能准确预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容量状况,其中非高血压组的SVV诊断阈值高于高血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物 乌拉地尔 高血压 阈值 机器人 反Trendelenburg体位
下载PDF
双乌镇痛胶囊对小鼠痛阈和压痛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少君 王希东 张正臣 《河北中医》 2014年第8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双乌镇痛胶囊的主要药效学镇痛作用。方法取ICR雌性小白鼠50只,根据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0、0.4、0.16 g/kg),各组均10只,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分别再测痛阈... 目的研究双乌镇痛胶囊的主要药效学镇痛作用。方法取ICR雌性小白鼠50只,根据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0、0.4、0.16 g/kg),各组均10只,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分别再测痛阈,以药后应用热板法测定痛阈,进行组间比较。另取ICR小白鼠5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10只,5组动物分别灌服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和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以药后测定小鼠尾尖压痛阈值。结果双乌镇痛胶囊各剂量组依赖性地提高热板法的小鼠痛阈、显著提高物理刺激引起的小鼠痛阈,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的痛阈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阈 药物作用 止痛剂(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大学生阈下抑郁的成因及非药物干预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维春 王慧 +1 位作者 叶苏颖 王伟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抑郁是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但学校和社会更加关注确诊的抑郁症大学生患者,而对于数量更多、增长飞快的阈下抑郁者,则很少关注。在此聚焦于阈下抑郁者,从抑郁自测量表(SDS)问卷调查入手,分析了大学生阈下抑郁的主要成因。... 抑郁是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但学校和社会更加关注确诊的抑郁症大学生患者,而对于数量更多、增长飞快的阈下抑郁者,则很少关注。在此聚焦于阈下抑郁者,从抑郁自测量表(SDS)问卷调查入手,分析了大学生阈下抑郁的主要成因。然后,提出了阈下抑郁的非药物自我干预与学校干预策略,对大学生阈下抑郁做到早教育、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使大学生回归心理健康,这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校园和谐及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非药物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药品包装生产线自动检测系统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姿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65-169,共5页
目的提高包装药品效率,保证包装过程的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在充分研究药品包装生产线现状的基础上,将机器视觉应用于药品包装生产线药品的自动检测,采用基于最大熵阈值,设计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同时采用自适应高斯引导图像滤波算法,设计... 目的提高包装药品效率,保证包装过程的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在充分研究药品包装生产线现状的基础上,将机器视觉应用于药品包装生产线药品的自动检测,采用基于最大熵阈值,设计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同时采用自适应高斯引导图像滤波算法,设计一种图像去噪算法。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药品包装生产线的自动检测,并能自动剔除不合格药品,保证生产安全。结论研究的药品包装生产线自动检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药品包装 检测 图像去噪 阈值分割
下载PDF
羟自由基致痛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丽 方明 +2 位作者 戴俐明 陈志武 宋必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羟自由基 (·OH)参与疼痛调控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Ca2 +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Ver)及N 甲基 D 天 (门 )冬氨酸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氨酮 (Ket)预处理观察·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与Ca2 + 、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 ... 目的 探讨羟自由基 (·OH)参与疼痛调控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Ca2 +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Ver)及N 甲基 D 天 (门 )冬氨酸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氨酮 (Ket)预处理观察·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与Ca2 + 、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 ;并测定小鼠疼痛过程中脊髓、脑、血中前列腺素(PGs)的含量。结果 Ver(5mg/kg ,ip)、Ket(30mg/kg ,ip ;0 5mg/kg ,ith)可拮抗·OH的致痛敏作用 ,但icv·OH后不影响PGs的含量。结论 ·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高钙及NMDA受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致痛作用机制 药理学 疼痛调控 维拉帕米 N_-甲基-D-天(门)冬氨酸 前列腺素E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制定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聂晓璐 彭亚光 +1 位作者 孙子墨 彭晓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3期244-247,258,共5页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DILI)诊断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制定现状,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内外DILI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和卫生行业标准,对DILI最新发病机制分类、诊断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制定进展进行梳理...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DILI)诊断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制定现状,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内外DILI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和卫生行业标准,对DILI最新发病机制分类、诊断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制定进展进行梳理。结果明确目前国际DILI生化诊断标准为满足任一血清生化检验实验室标准之一可定义为DILI,相关标准有: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倍正常值上限(ULN);②ALT≥3×ULN,同时总胆红素(TBL)>2ULN,不伴有碱性磷酸酶(ALP)升高;③ALP≥2×ULN,特别是伴有5'-核苷酸酶升高,但没有骨病者(即ALP升高原因由肝脏引起)。DILI诊断相关生化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在儿童阶段呈现年龄依赖趋势。结论在开展DILI相关研究时,特别是针对儿童人群开展研究时,DILI相关生化指标阈值应选取各年龄相对应的参考区间加以确定,提高结局判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生化指标 诊断阈值 指南 参考区间 监测
下载PDF
M胆碱受体拮抗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广杰 卓婕 +3 位作者 王扬 罗秀芳 胥杰 陆吉贤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COPD患者的呼吸肌和外周肌肉的功能状态,评价M胆碱受体拮抗药对呼吸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2例COPD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测定静态肺功能和最大吸气压力和最大呼气压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无创气体交换方法求取无氧阈。COPD患者... 目的探索COPD患者的呼吸肌和外周肌肉的功能状态,评价M胆碱受体拮抗药对呼吸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2例COPD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测定静态肺功能和最大吸气压力和最大呼气压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无创气体交换方法求取无氧阈。COPD患者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每日120μg,分3次吸入,4周后再次测定肺功能和呼吸肌力指标。结果 COPD组的PI max为4.8±2.1kPa,低于健康人组的PI max7.1±2.4kPa;PEmax为7.2±3.9kPa,与健康人组的PEmax7.6±3.5kPa没有差别;AT为15.8±3.5 ml/(min·kg),低于健康人组19.6±3.1 ml/(min·kg)。COPD患者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4周前后FEV,分别为1.48±0.39L,1.61±0.43L;V_(50)分别为0.88±0.22L/min,1.21±0.31L/min;PImax分别为4.8±2.1kPa,5.9±2.0kPa,均明显改善。结论 COPD患者不仅存在着肺部阻塞性通气功能降低,也存在呼吸肌肉和外周肌肉的功能降低,最大吸气压力PI max和无氧阈AT可以作为康复运动设计的呼吸生理学指标。M胆碱受体拮抗药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最大吸气压力 无氧阈 M胆碱受体拮抗药
下载PDF
理气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明金 曹洪斌 申晓芬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9期974-976,共3页
目的讨论理气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类中药的复方组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中药药性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应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当选取阈值λ≤0.45时,所有23种药物聚为一类。当λ为0.5~0.6时,所有药物分为二类... 目的讨论理气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类中药的复方组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中药药性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应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当选取阈值λ≤0.45时,所有23种药物聚为一类。当λ为0.5~0.6时,所有药物分为二类。当λ=0.65时,所有药物分为三类。当λ=0.70时,所有药物共分为九类。结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有类似功效的药物归类,有利于讨论理气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研究该类中药的性质和临床用药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中药性味 量化处理 阈值 模糊聚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收涩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明金 曹洪斌 陈丽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5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收涩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类中药的复方组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中药药性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应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鸡冠花与其它收涩药物的药性差异较大;敛肺涩肠药中五倍子、罂粟壳和诃子;固精缩尿药中... 目的:探讨收涩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类中药的复方组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中药药性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应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鸡冠花与其它收涩药物的药性差异较大;敛肺涩肠药中五倍子、罂粟壳和诃子;固精缩尿药中的山茱萸与覆盆子、桑螵蛸和海螵蛸、莲子与芡实在药性上具有较高的等价性。结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有类似功效的药物归类,有利于讨论收涩类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研究该类中药的性质和临床用药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涩类中药 药性 量化处理 阈值 模糊聚类
下载PDF
普罗帕酮对“犬”的起搏阈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军亚 赵玉娟 蔡伟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逐步加大普罗帕酮剂量后对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动物(犬,n=12)麻醉后,维持自主呼吸。放置心房和心室起搏电极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普罗帕酮,比较用药前后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以及血压、心率等参... 【目的】观察逐步加大普罗帕酮剂量后对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动物(犬,n=12)麻醉后,维持自主呼吸。放置心房和心室起搏电极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普罗帕酮,比较用药前后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以及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普罗帕酮剂量依次是3.1、3.1、4.65、4.65 mg/kg和6.2mg/kg。每次用药后5 min测定上述指标,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罗帕酮的血清浓度。【结果】普罗帕酮剂量增至6.2 mg/kg时,心房起搏阈值从(0.98±0.36)V增加至(8.25±1.92)V(P<0.01),增加幅度与普罗帕酮血清浓度呈正相关,r=0.826,P=0.029。心室起搏阈值从(0.55±0.35)V增加至(2.30±1.78)V(P<0.01),增加幅度与普罗帕酮血清浓度无明显相关,r=0.375,P=0.265。P波振幅从(4.8±1.3)mV降至(1.6±0.7)mV(P<0.01),R波振幅从20mV降至(18.3±2.2)mV,(P<0.05)。平均动脉压(MBP)从(142±11)mmHg降至(67±12)mmHg,心率从(163±13)降至(90±10)次/min,(均为P<0.01)。PR间期从(98±10)ms延长至(159±28)ms,QRS间期从(40±5)ms至(102±22)ms,QTc间期从(315±32)ms至(366±18)ms,(均为P<0.01)。【结论】随着普罗帕酮剂量逐渐增加,起搏阈值明显增加,心房起搏阈值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起搏阈值 电生理指标 血清药物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