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土壤酚酸物质对草珊瑚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吴桐 陆艳武 +3 位作者 徐圆圆 钟连香 韦庆林 杨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1,共13页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含量较高的4种酚酸物质对草珊瑚生长和品质的化感效应,为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利用其化感效应指导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月生草珊瑚为试验材料,分别施加20,40,60,80 mg/L的对羟基...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含量较高的4种酚酸物质对草珊瑚生长和品质的化感效应,为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利用其化感效应指导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月生草珊瑚为试验材料,分别施加20,40,60,80 mg/L的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香草酸和没食子酸处理液,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探究其对草珊瑚幼苗生长(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光合生理(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药用成分(异嗪皮啶、绿原酸、迷迭香酸、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平均敏感指数、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与对照相比,20~60 mg/L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没食子酸总体上对草珊瑚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异嗪皮啶、绿原酸、迷迭香酸和总黄酮单株含量表现出促进作用,而香草酸则仅在质量浓度为20~40 mg/L时表现出促进作用。②与对照相比,4种酚酸在质量浓度为20~40 mg/L时对草珊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20~60 mg/L时对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提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对胞间CO_(2)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③综合分析可知,酚酸处理下草珊瑚的光合生理指标与生长指标、药用成分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在一定阈值内酚酸物质可通过增强草珊瑚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草珊瑚生长及其体内药用成分的累积。【结论】4种杉木土壤酚酸物质对草珊瑚生长和品质整体呈现出低中质量浓度(20~60 mg/L)促进、高质量浓度(80 mg/L)抑制的化感效应,且20 mg/L阿魏酸、60 mg/L对羟基苯甲酸、40 mg/L的香草酸和没食子酸在促进草珊瑚生长和品质提升方面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酚酸物质 草珊瑚 药用成分 林药复合经营模式 化感效应
下载PDF
林麝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
作者 李颖 黄志鑫 +8 位作者 张琰杰 李鹏 李旭鑫 胡清霞 吕妮 李超 谢宏林 李哲 王兴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分析陕西某林麝养殖场林麝死亡原因,剖检死亡林麝,对有明显病变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8株细菌序列... 为分析陕西某林麝养殖场林麝死亡原因,剖检死亡林麝,对有明显病变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8株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为灰白色、透明、湿润黏稠、露珠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确定为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氯霉素、丁胺卡那、哌拉西林、新霉素、麦迪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力,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该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南方地区健康与腹泻林麝肠道菌群特征
3
作者 陆元安 李晓冰 +4 位作者 曾雅婷 王雅婷 林明生 陆林姬 吴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46-735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腹泻对林麝肠道菌群组成和耐药基因的影响。选取36月龄健康林麝(SZ)和腹泻林麝(SF)各3头,采集所有个体粪便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SF组Shannon指数降低,有益菌梭菌属(Clostridium)和Lactonifactor longovifor... 本试验旨在探究腹泻对林麝肠道菌群组成和耐药基因的影响。选取36月龄健康林麝(SZ)和腹泻林麝(SF)各3头,采集所有个体粪便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SF组Shannon指数降低,有益菌梭菌属(Clostridium)和Lactonifactor longoviformis的丰度显著低于SZ组(P<0.05),而致病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丰度显著高于SZ组(P<0.05)。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功能,在CAZy功能分析中,差异显著基因来自糖苷水解酶类、糖基转移酶类、多糖裂解酶类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横块;在CARD抗性基因分析中,林麝主要抗性基因由9大类组成,占比较多的是利福霉素类(45.65%)、林可酰胺类(10.29%)和多肽类(7.11%);抗性基因来源较多的菌门主要有3个,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LEfSe分析显示,SF组显著抗性基因多于SZ组,主要由变形菌门贡献。综上所述,腹泻会导致林麝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肠道致病菌和抗性基因增加,表明临床上对细菌性腹泻治疗要注重细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腹泻 宏基因组测序 肠道菌群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离子通道药物靶点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倩倩 李订芳 章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新药研制成功的关键在于药物靶点的发现和准确定位。在已知的药物靶点中,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类广受欢迎的靶点,它与免疫系统、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对于靶点的发现,传统生物方法成本高、耗时久。因此,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离子通道蛋白... 新药研制成功的关键在于药物靶点的发现和准确定位。在已知的药物靶点中,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类广受欢迎的靶点,它与免疫系统、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对于靶点的发现,传统生物方法成本高、耗时久。因此,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离子通道蛋白药物靶点的挖掘,以加快药物靶点发现过程,节约经费。由于药物靶点相关序列的长度不一致,考虑了蛋白质序列编码的13种特征,它们能将不等长的蛋白质序列转化成等长序列。通过数值实验筛选能够较好地区分靶点和非靶点的特征子集,并采用集成学习的方法整合特征得到预测模型。通过与已有工作的比较表明,提出的集成模型能得到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随机森林 药物靶点 分类器 集成学习
下载PDF
运用随机森林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钱维 王超 +4 位作者 吴骋 许金芳 叶小飞 杜文民 贺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3,216,共6页
目的拟采用随机森林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7年上海等地发生的阿糖胞苷引发肌无力及截瘫的不良反应为例,运用随机森林分析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用于验证随机森林在不良反应数据中应用的可... 目的拟采用随机森林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7年上海等地发生的阿糖胞苷引发肌无力及截瘫的不良反应为例,运用随机森林分析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用于验证随机森林在不良反应数据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通过随机森林综合评价得出的四个重要影响因素:触发时间、用药途径、季节和生产厂家,其均为阿糖胞苷事件的重要特征。且通过随机森林的计算,相比较于其他不良反应,肌无力和截瘫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联可能性更大,提示肌无力和截瘫需重点关注,这也与阿糖胞苷事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结论随机森林的综合评价机制能够从复杂数据中识别出真正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定量估计它们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有助于及时判别药品不良反应的特征、发生机制、危险人群和可能的引发途径,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发现、因果关联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药品不良反应 自发呈报系统 影响因素分析 药物警戒
下载PDF
几种药物对圈养林麝化脓隐秘杆菌菌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瑜 赵克雷 +4 位作者 田永强 李旭鑫 张修月 王红宁 岳碧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3,F0003,共5页
化脓隐秘杆菌是林麝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化脓隐秘杆菌菌膜形成能力,然后测定4种药物处理菌膜后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并对菌膜结构进行镜检。结果表明,91.7%的隐秘化脓杆菌能在48h内形成菌膜;环丙沙星(CIP)可以穿过... 化脓隐秘杆菌是林麝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化脓隐秘杆菌菌膜形成能力,然后测定4种药物处理菌膜后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并对菌膜结构进行镜检。结果表明,91.7%的隐秘化脓杆菌能在48h内形成菌膜;环丙沙星(CIP)可以穿过菌膜有效杀死部分膜内细菌,但对菌膜结构几乎无影响;EDTA可以使菌膜形成泡状结构,但杀菌效果不理想;复合酚(CP)以及环丙沙星和EDTA复合物不仅能够有效的杀死细菌,还能够破坏菌膜结构。这说明环丙沙星和EDTA复合物可以作为彻底杀死化脓隐秘杆菌的有效药物,复合酚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用于日常消毒以消除麝场环境中菌膜的存在,从而有效的阻止化脓隐秘杆菌的传播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化脓隐秘杆菌 菌膜 药物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公安一线拉曼实际样本采样学习及其准确度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志豪 沈俊 +1 位作者 边瑞华 郑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71-2175,共5页
拉曼光谱设备在公安一线中正逐渐得到普及,主要用于检测易燃易爆及易制毒化学品。但在实际应用中,一线人员不会对拉曼设备进行非常准确的使用和操作,不具备专业知识条件的工作人员无法完全按照最佳条件进行检测,经常会发生离焦、偏移、... 拉曼光谱设备在公安一线中正逐渐得到普及,主要用于检测易燃易爆及易制毒化学品。但在实际应用中,一线人员不会对拉曼设备进行非常准确的使用和操作,不具备专业知识条件的工作人员无法完全按照最佳条件进行检测,经常会发生离焦、偏移、采样时间过短等一系列问题,而检测结果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测试库的算法,给最终结果比对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利用五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际检查、办案过程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学习分类,通过比较相应的准确度将最佳算法用于改善一线执法、检查过程中拉曼光谱设备的准确性。采集的数据均来自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自行研制的EVA3000型拉曼光谱仪,该光谱仪目前已在全国各省、市、地、县进行了一定的配备,一线检测人员会定期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回传到EVA3000的后台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在线收集实际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以两类易制毒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化学品为例,随机抽取已定性判定的苯乙酸、二氯甲烷、麻黄碱和硝基苯各40例共计160例,并分别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AdaBoost、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各进行40,60,100,150,200,300和500次的交叉训练、预测、求取平均准确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五种学习算法中,对于实际样本的预测准确度排序大致为随机森林≈AdaBoost>决策树>SVM>人工神经网络。实际测试的结果与实验过程中的平均预测准确度大体一致。其中随机森林与AdaBoost的准确度相近,其原因在于两者的算法本质都是不断构建新的训练数据集并提高对于错误样本在下次学习中的权重,而SVM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本质都是基于感知器的算法。可见目前几种主流学习算法中,采用自举汇聚(bootstrap aggregating)方式的算法更适应于对实际样本的采样学习,其准确度也较高。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将继续优化现有的算法,将其实现在后台管理系统上,并测试算法对于目前检测中无法定性物质的在线检测功能。该结果对于进一步将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实际应用、在线分析,改善一线操作人员非正确使用设备对比对结果造成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易燃易爆及易制毒化学品 决策树 随机森林 ADABOOST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公安一线
下载PDF
森林公园养生项目研究——以海南省南药森林养生公园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殷菲 梁定栽 柏智勇 《热带林业》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养生项目的策划是森林养生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森林环境因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简述了目前森林公园主要的养生项目,并结合海南南药森林养生公园实例,系统探讨养生项目在森林公园中的开发应用,以促进我国森林公园养生休闲旅游的... 养生项目的策划是森林养生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森林环境因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简述了目前森林公园主要的养生项目,并结合海南南药森林养生公园实例,系统探讨养生项目在森林公园中的开发应用,以促进我国森林公园养生休闲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养生项目 南药植物
下载PDF
木材防白蚁药剂研究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眭亚萍 孙芳利 +2 位作者 杨中平 王珊珊 王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以它们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室内装修等领域,然而白蚁的威胁不仅缩短了木材的使用寿命,而且也限制了木材的应用领域。白蚁种类不同对木材的危害情况不一样,不同种类的木材其抗蚁性也有区别。目...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以它们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室内装修等领域,然而白蚁的威胁不仅缩短了木材的使用寿命,而且也限制了木材的应用领域。白蚁种类不同对木材的危害情况不一样,不同种类的木材其抗蚁性也有区别。目前,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白蚁防治剂主要有砷制剂类、金属盐类、无机酸类、有机氯(氟)类、有机磷类、硅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杂环类等。无机白蚁防治剂和有机氯类因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将逐渐遭到淘汰,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是目前世界上白蚁防治剂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药剂,有机杂环类和一剂多效的环保型药剂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对木材进行化学改性也将成为防治白蚁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木材 白蚁 药剂防治 综适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的中药甘味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晗 刘淑明 +2 位作者 王慧 田雪梅 王耘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8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对甘味与非甘味中药的拉曼光谱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建立识别模型并进行评价筛选。方法139种甘味中药及191种非甘味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SEED 3000拉曼光谱仪分析,得到每味中药的拉曼谱图,并以1 cm^(-1)为单位量化;对量化后的拉曼... 目的对甘味与非甘味中药的拉曼光谱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建立识别模型并进行评价筛选。方法139种甘味中药及191种非甘味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SEED 3000拉曼光谱仪分析,得到每味中药的拉曼谱图,并以1 cm^(-1)为单位量化;对量化后的拉曼数据进行特征选取,筛选出与甘味密切相关的特征拉曼位移及其峰强,然后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识别模型。结果相较于非甘味中药,甘味中药在200~3000 cm^(-1)内呈现出低强度的拉曼散射;以基尼系数排名前300拉曼数据所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表现出最佳的分析效果,准确率和精确度大于80.3%,曲线下面积大于0.865。结论中药拉曼谱图与药性甘味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甘味整体量化表征,结合随机森林算法高效、准确地进行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拉曼光谱 药性 甘味 随机森林 特征筛选
下载PDF
黄檗药用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黄檗是珍贵的材、药两用树种,由于不科学的开采和利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本文针对黄檗的药用价值论述了药用林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黄檗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黄檗 药用林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伊敏 金雁海 +1 位作者 郑明军 崔庆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34-39,114,共7页
在大青山干旱阳坡上,通过对油松采用药物拌土、蘸浆、浸根、喷施造林试验表明:选用适量的药物、适宜的处理方法,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发育有极其明显的作用,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简便易行适宜推广的造林新技术。
关键词 油松 药物处理造林 大青山干旱阳坡 造林
下载PDF
林麝肺源ST1249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茜 杨威 +5 位作者 赵位 程建国 罗燕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7,共9页
【目的】对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致病和耐药机制,为林麝PA感染化脓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依次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并通... 【目的】对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致病和耐药机制,为林麝PA感染化脓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依次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群体进化和物种分型分析以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经鉴定与PA相符,命名为FMDP001。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多粘菌素B和林可霉素耐药;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4×105 CFU/mL。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基因组大小为6955100 bp,序列类型为ST1249,与B136-33株同源性最高,且两菌株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值达98.93%;全基因组中共有357个序列编码FMDP001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根据功能分为黏附、铁摄取、胞外毒性蛋白和调控系统;84个序列编码耐药基因,其中多药耐药外排泵为主要成分。【结论】从林麝化脓肺脏中分离到1株致病性较强的PA,并获得ST1249型林麝源PA的全基因组序列,序列显示该菌携带大量药物外排泵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决定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哌拉西林等可作为该类型PA感染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铜绿假单胞菌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林麝肠源和圈舍土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怡瑾 邱宇 +7 位作者 田思璐 周剑婧 曹宇恒 赵位 喻东 杨威 罗燕 程建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2-1501,共10页
为了解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及其与圈舍土源大肠埃希菌的关系。从茂县、都江堰、理县、陕西、泸定、汉源6个林麝养殖场采集66份林麝新鲜粪便及养殖场20份土壤样本,通过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得... 为了解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及其与圈舍土源大肠埃希菌的关系。从茂县、都江堰、理县、陕西、泸定、汉源6个林麝养殖场采集66份林麝新鲜粪便及养殖场20份土壤样本,通过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得到59株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和12株土源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据其结果,设计相关12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对所有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显示,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在所有菌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1.36%、5.08%、13.56%、20.34%和6.78%;土源大肠埃希菌对除氯霉素以外的同种类药物具有较强耐药性,在所有菌株中所占比例为91.67%、16.67%、16.67%、25.00%。PCR结果显示,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7个基因检出率较高;而土源大肠埃希菌3个基因检出率较高。对于同一种耐药基因而言,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检出率普遍高于土源大肠埃希菌,但从耐药基因检测整体结果来看,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与土源大肠埃希菌又存在一致性,这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肠源大肠埃希菌 土源大肠埃希菌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ERα生物活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毅 马双宝 孙彪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4-56,共3页
针对ERα生物活性的检测速度慢且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ERα生物活性预测模型。首先,对ERα生物活性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使用3σ准则去除异常值。其次,利用随机森林重要变量重要度筛选出前20个对生物活性... 针对ERα生物活性的检测速度慢且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ERα生物活性预测模型。首先,对ERα生物活性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使用3σ准则去除异常值。其次,利用随机森林重要变量重要度筛选出前20个对生物活性影响大的变量。随后,基于随机森林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ERα生物活性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017,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乳腺癌药物 生物活性 3σ准则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应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药物分子解离速率常数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敏仪 刘慧思 +1 位作者 林海霞 王任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9-187,共9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的结合动力学性质与其在体内的药效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以改善结合动力学性质为导向的分子设计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工作的研究目标在于得出预测药物分子解离速率常数(koff)的通用型定...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的结合动力学性质与其在体内的药效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以改善结合动力学性质为导向的分子设计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工作的研究目标在于得出预测药物分子解离速率常数(koff)的通用型定量结构-动力学关系(QSKR)模型。我们从文献中收集了406个配体分子的解离速率常数实验值,采用分子模拟方法构建了所有配体与靶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模型。然后基于蛋白-配体原子对描述符,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来构建预测配体分子解离速率常数的QSKR模型。通过探索不同条件(如距离区间,划分区间宽度和特征选择标准)下产生的描述符集合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确定当采用距离阈值为15?、划分区间宽度为3?、特征选择方差水平为2时得到的QSKR模型为最优,在两个独立测试集上获得良好的预测精度(相关系数为0.62)。本工作对预测药物分子解离速率常数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速率常数 配体结合动力学 随机森林模型 蛋白-配体相互作用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下载PDF
基于中药拉曼谱图的寒热药性判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浩 纪徐维晟 +1 位作者 王献瑞 王耘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从中药的整体性出发,开展中药拉曼谱图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分析,并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统计判别研究。本研究选取寒凉性中药109种、温热性中药128种,共计237种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如海光电SEED 3000近红外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得到... 从中药的整体性出发,开展中药拉曼谱图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分析,并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统计判别研究。本研究选取寒凉性中药109种、温热性中药128种,共计237种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如海光电SEED 3000近红外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得到每味中药的拉曼谱图;并对量化后的中药拉曼数据进行特征筛选和统计检验,筛选出与寒热药性密切相关的特征拉曼位移及其峰强,然后基于5种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建模。经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展现出最佳的效果,对测试集判别的正确率高于90%,曲线下面积(AUC)和精确度大于0.90。本研究基于大样本量中药的分析,中药的拉曼数据与其寒热药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药性表征指标,结合RF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拉曼光谱 药性 寒热 随机森林 判别分析 特征筛选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逻辑回归预测抗乳腺癌药物的ADMET性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襄松 高秀秀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81-487,共7页
药物的ADMET性质(即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是影响药物研发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为提高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研发成功率并减少开发成本,针对抗乳腺癌药物ADMET性质预测,采用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逻辑回归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抗乳腺癌药物ADME... 药物的ADMET性质(即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是影响药物研发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为提高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研发成功率并减少开发成本,针对抗乳腺癌药物ADMET性质预测,采用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逻辑回归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抗乳腺癌药物ADMET性质进行预测,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抗乳腺癌药物ADMET性质预测的准确率较高且性能良好,为优化抗乳腺癌药物ADMET性质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ET性质 随机森林 逻辑回归 抗乳腺癌药物
下载PDF
北山林场松皮小卷蛾药物防治试验
19
作者 齐培风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96-98,共3页
松皮小卷蛾幼虫蛀食树干皮层及形成层。为有效防控北山林区松皮小卷蛾虫害,维护林区经济利益,确保林区种苗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北山林场松皮小卷蛾的特征、设置不同药剂对松皮小卷蛾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苦参碱1 000倍液防效最好,希望... 松皮小卷蛾幼虫蛀食树干皮层及形成层。为有效防控北山林区松皮小卷蛾虫害,维护林区经济利益,确保林区种苗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北山林场松皮小卷蛾的特征、设置不同药剂对松皮小卷蛾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苦参碱1 000倍液防效最好,希望对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林场 松皮小卷蛾 药物防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药物ADMET性质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肖成 阮昊 +2 位作者 鹏奕锟 李成堃 陈雪 《微处理机》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抗乳腺癌药物研发中ADMET占据比例过大且难以准确预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候选药物ADMET性质预测模型。模型在保留分子结构信息的前提下,能够减少特征冗余和样本维度,以随机森林算法及特征选择过程结... 针对抗乳腺癌药物研发中ADMET占据比例过大且难以准确预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候选药物ADMET性质预测模型。模型在保留分子结构信息的前提下,能够减少特征冗余和样本维度,以随机森林算法及特征选择过程结合变量重要性评分方法,获取最优分子描述符变量特征。通过改进DNN模型结构中各层之间的快捷连接方式,更有效地保留分子结构信息。在公开数据集中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模型在测试集中5种ADMET性质分类预测平均准确度可达89.15%,优于当前主流模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深度神经网络 分子描述符变量 ADMET性质 药物研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