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ed Binding Energies of Drug-Like and Nondrug-Like Molecules in the Active Site of HIV-1 Integrase, 1BIS.pdb, and Two Mutant Models: Y143R and N155H
1
作者 Julie B. Ealy Noorhaan Abouomar +6 位作者 Justin Cogan Paolo Flauta Liliana Nassar Matthew Mekolochik Sarah Ramzy Christopher Shannon Habib Yazg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7年第5期163-183,共21页
Lipinski’s “Rule of Five” was introduced for predict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to describe drug-like molecule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ules were used to separate potential inhibitors of HIV-1 integrase... Lipinski’s “Rule of Five” was introduced for predict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to describe drug-like molecule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ules were used to separate potential inhibitors of HIV-1 integrase (1BIS.pdb) into two groups: drug-like and nondrug-like. If one of Lipinski’s “Rule of Five” was not followed the potential inhibitor was classified as nondrug-like. Thirty molecul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literature, twenty-four drug-like and six nondrug-like, that were docked into the active site of 1BIS.pdb (considered the non-mutated protein) and two mutant models, Y143R and N155H. These are two of the mutations that have led to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HIV-1 integrase drugs such as raltegravir and elvitegravir. The computational software, ICM-Pro (Molsoft L.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stimated binding energy (EBE) of the drug/protein complex. It was found that the nondrug-like molecules generally had a more negative EBE, that is, tighter binding with 1BIS. pdb, though there were several exceptions in the drug-like group. With the protein mutant model Y143R, the majority of drug-like (58%) and nondrug-like molecules (67%) had tighter binding. However, for the mutant model N155H, there was the same percent (46%) of drug-like molecules with tighter binding with the mutant model as with 1BIS.pdb. The drug-like molecules were used when there was a ≥1 kcal/mole difference between 1BIS.pdb and either of the two mutant models to suggest a pharmacophore with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nski’s “Rule of Five” drug-like and Nondrug-like MOLECULES HIV-1 INTEGRASE Estimated Binding Energy PHARMACOPHORE
下载PDF
Chemical Reactivity Properties, Drug-Likeness Features and Bioactivity Scores of the Cholecystokinin Peptide Hormone 被引量:2
2
作者 Norma Flores-Holguín Juan Frau Daniel Glossman-Mitnik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science》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Five density functionals, CAM-B3LYP, LC-ωPBE, MN12SX, N12SX and ωB97X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ef2TZVP basis set were assessed together with the SMD solvation mode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olecular and chemical... Five density functionals, CAM-B3LYP, LC-ωPBE, MN12SX, N12SX and ωB97X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ef2TZVP basis set were assessed together with the SMD solvation mode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olecular and chemical reac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Cholecystokinin peptide hormone (CCK-8)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ll the chemical reactivity descriptors for the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via Conceptu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DFT). The potential bioavailability and druggability as well as the bioactivity scoresfor CCK-8 were predicted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alread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hich have been previously validated during the study of different peptidic systems.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CCK-8 peptide will be moderately bioactive regarding all the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CYSTOKININ Peptide HORMONE (CCK-8) Conceptual DFT Chemical Reactivity drug-likeNESS FEATURES Bioactivity SCORES
下载PDF
Scalable direct N-methylation of drug-like amines using 12CO2/13CO2 by simple inorganic base catalysis
3
作者 Chunlei Lua Zetian Qiu +1 位作者 Yiling Zhu Bo-Lin Li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723-729,共7页
With the growing urgency of potential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s due to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numer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protocols using CO2 as a building block in organic r... With the growing urgency of potential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s due to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numer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protocols using CO2 as a building block in organic reactions, but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to complex drug-like substrates remains a challenge.We develop a general protocol for scalable direct N-methylation of a wide-scope drug-like amines using CO2 and polymethylhydrosiloxane-a nontoxic, aerobically-stable hydrosilane considered as an industrial waste-via simple inorganic base catalysis. A rare application of the Sabatier principle in organic chemistry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cheap, nontoxic K3PO4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Preparations of a wide-scope drug-like amines with carbon-isotope label were also successfully achieved, enabling direct use of CO2 in studies of drug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ETHYLATION Sabatier principle 12CO2/13CO2 drug-like AMINES INORGANIC base CATALYSIS
原文传递
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
4
作者 张蕊娜 吴明明 +5 位作者 王会名 顾军 方红 林有坤 朱慧兰 李邻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面部皮炎(FD)、手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AD),并且处方中含有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的患者病历。记录治疗前与第14天随访时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面部皮炎(FD)、手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AD),并且处方中含有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的患者病历。记录治疗前与第14天随访时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湿疹患者自我检查评分量表(POEM),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伴随疾病、合并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9例患者,其中FD 77例,手湿疹49例,AD 93例。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对3种皮炎/湿疹在改善EASI评分、IGA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有效(P<0.05)。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F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50 (-0.67,-0.29),0.63 (-0.8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湿疹患者中,EASI、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20 (-0.63,-0.04),0.63 (-0.78,-0.39),IGA评分下降分别为0.25 (-0.33,0.00),0.50 (-0.5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OEM评分下降情况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实世界中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可以改善3种皮炎/湿疹的严重程度及瘙痒。枸地氯雷他定相较于西替利嗪,在改善FD、AD的EASI评分方面占有优势,两种药物对FD、手湿疹、AD的止痒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湿疹 抗组胺药物 西替利嗪 枸地氯雷他定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致患儿过敏样反应2例分析
5
作者 赵杰 高明娥 +1 位作者 常虹 范惠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样症状的不良反应,为研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导致同父同母姐弟2例患儿过敏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检索同类文献病例,提出用药建议。结果2...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样症状的不良反应,为研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引起过敏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导致同父同母姐弟2例患儿过敏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检索同类文献病例,提出用药建议。结果2例患儿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同时出现过敏样症状,停用该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分析其因果关系,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病例报告,提示2例患儿出现该不良反应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很可能相关。结论这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过敏反应呈家族聚集性,可能与特定基因位点相关,需进一步研究其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关联。提示肠镜操作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散剂进行肠道清洁时有引起过敏反应风险,需告知患者尽量避免自行服用,如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聚乙二醇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样症状 儿童
下载PDF
黑色素瘤SENP1蛋白质参与达卡巴嗪耐药性的探究
6
作者 赵蓓 施小琪 +1 位作者 唐雪梅 程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系中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及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ting,WB)等对变化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了黑色素瘤耐药细胞株:通过DTIC小剂量逐步增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耐药型的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与M14,通过计算其对DTIC的半抑制浓度值(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确定了细胞对DTIC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耐药的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显著抗DTIC引发的凋亡的能力。(2)发现了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利用建立的耐DTIC的黑色素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转录测序和分析,发现了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高表达和蛋白激酶Hippo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相关。(3)SENP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TIC耐药:WB检测野生型和耐药型黑色素瘤细胞系发现在耐药的细胞中,SENP1与YAP表达都上调。(4)通过基因敲除证实SENP1参与DTIC耐药,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初步证实SENP1对YAP存在去泛素化调控作用。结论SENP1与DTIC耐药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异常上调可能导致Hippo信号通路发生变化使得黑色素瘤对DTIC耐受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耐药性 转录物组学 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Hippo信号通路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银屑病样皮疹1例
7
作者 李洁 汪荣华 谢晓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89-1195,共7页
1例69岁男性肝细胞癌患者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接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免疫治疗,治疗20 d后患者腹部出现红斑、丘疹,部分皮疹有白色鳞屑,伴瘙痒,未进行处理,皮疹逐渐扩大至躯干及四肢,瘙痒加重并影响正常生活,皮肤活检提示表皮角化亢进... 1例69岁男性肝细胞癌患者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接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免疫治疗,治疗20 d后患者腹部出现红斑、丘疹,部分皮疹有白色鳞屑,伴瘙痒,未进行处理,皮疹逐渐扩大至躯干及四肢,瘙痒加重并影响正常生活,皮肤活检提示表皮角化亢进,棘层略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对症治疗,15 d后原皮疹逐渐消退,无瘙痒,无新发皮疹。患者在约4个月后再次接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免疫治疗,随访无不适。采用Naranjo's评估量表对不良反应与替雷利珠单抗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为“很可能有关”。替雷利珠单抗说明书中有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记载,临床应用时应予重视,注意早期鉴别诊断,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银屑病样皮疹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张璐 范丹 +1 位作者 岳珊 马界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糖尿病病患者随机分为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和降糖药组3组,观察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变化。结果: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糖尿病病患者随机分为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和降糖药组3组,观察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变化。结果: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与穴位埋线组、降糖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对比三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GLP-1水平,评判治疗效果,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有效率92.00%,穴位埋线组有效率66.67%,降糖药组有效率80.00%。降糖药加穴位埋线组有效率高于穴位埋线组、降糖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降糖药对糖尿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这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降糖药 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下载PDF
转录因子7-like 2在宫颈癌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关系研究
9
作者 冯敏娟 蔡东阁 李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7-like 2(TCF7L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和68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留取两组晨起静脉血样用于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测定。分析...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7-like 2(TCF7L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和68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留取两组晨起静脉血样用于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测定。分析血清中TCF7L2和β-catenin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CF7L2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FIGO分期Ⅳa期、肿瘤低分化者血清中TCF7L2、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FIGO分期Ⅱb期、Ⅲ期和肿瘤高分化者,FIGO分期Ⅲ期明显高于FIGO分期Ⅱb期,出现淋巴转移者高于无淋巴转移者(均P<0.05);同时顺铂化疗不敏感者血清TCF7L2、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TCF7L2、β-catenin高表达是顺铂化疗不敏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TCF7L2异常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可能是导致患者顺铂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顺铂 转录因子7-like 2 预后 耐药性
下载PDF
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10
作者 刘亚平 程平 张淑平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56-61,I0003,共7页
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对33个已报道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进行3D-QSAR模型建立,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设计出7个喹啉酮... 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对33个已报道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进行3D-QSAR模型建立,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设计出7个喹啉酮类抑制剂。结果表明,建立的CoMFA(q^(2)=0.926,r^(2)=0.997,r^(2)_(pred)=0.744)和CoMSIA(q^(2)=0.939,r^(2)=0.991,r^(2)_(pred)=0.78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模型设计的7个新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具有高活性,并对其进行ADMET性质评价和类药性分析。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改造和开发更加有效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酮 BRD4抑制剂 3D-QSAR COMFA COMSIA ADMET 类药性
下载PDF
病毒样颗粒常用表达系统及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舒星富 陈遥 +4 位作者 苏津贤 马小梅 柏家林 马忠仁 张海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4-2201,共8页
病毒样颗粒(VLPs)是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结构蛋白自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这些结构蛋白可以排列成几层,也可以包含脂质外膜。由于缺乏遗传物质,因此VLPs无法感染宿主细胞,但其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不同于常规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VLP... 病毒样颗粒(VLPs)是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结构蛋白自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这些结构蛋白可以排列成几层,也可以包含脂质外膜。由于缺乏遗传物质,因此VLPs无法感染宿主细胞,但其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不同于常规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VLPs可利用包括细菌、酵母、植物、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等多种系统进行生产。与传统疫苗相比,VLPs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受欢迎。迄今为止,已开发出一系列基于VLPs的候选疫苗,用于免疫和预防各类传染病。同时,最近VLPs因在靶向药物传递和基因治疗的成功应用而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VLPs的常用表达系统及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样颗粒 表达系统 疫苗 药物传递
下载PDF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12
作者 蔡秋裕 杨子涵 裴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探寻有助于鉴别诊断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判读结果量化分析AIH、PBC和OS之间及AIH和DI-AILH之间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差异;并针对DI-AILH和AIH之间显著性差异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组织学评估中,AIH出现显著的界面性肝炎、Rosette花环形成、界板处成簇的浆细胞浸润;PBC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明显的淋巴细胞性小叶间胆管炎;OS出现更高的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分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显示,AIH和PBC在汇管区和界板处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AIH出现IgG小叶内和汇管区沉积、PBC出现IgA沿小叶间胆管线状沉积。DI-AILH和AIH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界板处炎症差异明显,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0。结论 尽管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存在重叠,AIH、PBC和AIH-PBC OS仍存在有助于各自诊断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荧光特点,根据肝组织损伤模型,病理医师也可以给出关于AIH和DI-AILH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样症状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分析
13
作者 刘邦杰 丁岩冰 +2 位作者 吴克艳 王张瑜 张桓语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样症状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消化内科门诊以胃食管反流样症状为主诉且完善内镜检查及食管24 h pH值监测的患者200例,统计患...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样症状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消化内科门诊以胃食管反流样症状为主诉且完善内镜检查及食管24 h pH值监测的患者200例,统计患者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PPIs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结果200例患者中,使用PPIs患者有182例,其中102例(56.04%)患者长期服用PPIs时间超过3个月,服用的PPIs中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占比较重,其次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182例患者中有111例不合理用药者(占比60.99%),包括71例预防用药不合理者(占比39.01%)和40例治疗用药不合理者(占比21.98%);111例不合理用药的症状分布中以反流、烧心为主要症状的有63例,占比较重,为56.76%,其次为胸骨后不适、嗳气、腹痛、咳嗽等相关症状;182例使用过PPIs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74例(40.66%),仅12例(6.59%)在服用PPIs前进行了^(13)C呼气试验的检测,明确了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论某院普遍存在PPIs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因此,应加强PPIs的科普与规范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样症状 用药分析 合理性 规范性
下载PDF
甲基对苯醌的理化性质及类药性预测研究
14
作者 施正梅 王琪 +4 位作者 陆西星 曾虹萍 肖怀 张成桂 刘衡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26-32,共7页
目的:测定甲基对苯醌的平衡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并分析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摇瓶法-HPLC法测定甲基对苯醌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色谱条件:采用Eco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测定甲基对苯醌的平衡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并分析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摇瓶法-HPLC法测定甲基对苯醌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色谱条件:采用Eco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利用SwissADME和pkCSM预测药物的类药性,采用MTT法分析甲基对苯醌对HT29、CT26、Caco-2、Hela、HepG25株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甲基对苯醌在pH为1.2、2.0、5.0、6.7、7.0、7.4的溶液中,12 h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7.65、8.05、9.31、8.43、9.33、7.93 mg/mL,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78、0.80、0.83、0.82、0.77、0.82,SwissADME预测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均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预测结果发现,甲基对苯醌具有较好的类药性以及较弱的血脑屏障透过性。甲基对苯醌对5株细胞的IC50依次为7.98、3.21、8.96、7.96、6.31μmol/L。结论:测定甲基对苯醌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摇瓶法-HPLC法简单可行,且在pH 5.0~7.0的溶液条件下能够适当增强甲基对苯醌的溶解度,同时药物的ADME/T在线预测软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甲基对苯醌对HT29、CT26等多株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苯醌 油水分配系数 类药性 平衡溶解度 细胞毒性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分析
15
作者 张景 王可 来利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68-173,共6页
冠心病(CH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刺激和斑块聚集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威胁着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通过介导免疫激活参与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进而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复杂的双向调节作用。靶向TLR... 冠心病(CHD)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刺激和斑块聚集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威胁着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通过介导免疫激活参与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进而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复杂的双向调节作用。靶向TLRs的治疗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本文就TLRs信号在CHD中的作用机制及TLRs相关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TOLL样受体 免疫 炎症 靶向药物
下载PDF
miR-141-3p、KLF9异常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靶向关系
16
作者 刘彼得 靳宏勇 +2 位作者 王书恒 李循 李九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miR-141-3p、Krüppel样因子9(KLF9)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验证miR-141-3p、KLF9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探讨miR-141-3p、KLF9对PCa药物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激素敏感且表达AR的L... 目的观察miR-141-3p、Krüppel样因子9(KLF9)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验证miR-141-3p、KLF9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探讨miR-141-3p、KLF9对PCa药物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激素敏感且表达AR的LNCaP细胞株。将细胞分为miR-141-3p低表达组、miR-141-3p正常组、KLF9过表达组、KLF9正常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miR-141-3p-inhibitor、inhibitor阴性对照物(inhibitor-NC)、KLF9过表达质粒、空白质粒。上述各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0、25、50、75、100µmol/L)比卡鲁胺或(0.5、1.0、2.5、5.0 nmol/L)多西他赛后培养48 h,检测各组细胞OD值,计算细胞增殖率(反映药物敏感性)。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R及AR-V7。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1-3p与KLF9是否存在结合位点,然后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KLF9的靶向调控关系[将LNCaP细胞株分别分为A、B、C、D组,A组先后转染野生型KLF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KLF9-WT)、inhibitor-NC,B组先后转染KLF9-WT、miR-141-3p-inhibitor,C组先后转染突变型KLF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KLF9-Mut)、inhibitor-NC,D组先后转染KLF9-Mut、miR-141-3p-inhibitor,转染24 h后检测各组荧光素酶活性]。通过细胞功能回复实验进一步验证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KLF9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将LNCaP细胞株分别分为a、b、c、d组,a组先后转染si-KLF9阴性对照(si-Ctrl)、inhibitor-NC,b组先后转染si-Ctrl、miR-141-3p-inhibitor,c组先后转染si-KLF9、inhibitor-NC,d组先后转染si-KLF9、miR-141-3p-inhibitor,转染24 h后分别使用75µmol/L比卡鲁胺或2.5 nmol/L多西他赛处理细胞48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OD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LNCaP细胞培养48 h,在无药物加入时,miR-141-3p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KLF9正常组(P均<0.05);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各组细胞增殖率呈下降趋势(P均<0.05);在同等药物浓度情况下,miR-141-3p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低于KLF9正常组(P均<0.05)。LNCaP细胞培养48 h,与不加入药物的miR-141-3p正常组相比,加入75、100µmol/L比卡鲁胺的miR-141-3p正常组AR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加入50、75、100µmol/L比卡鲁胺的miR-141-3p正常组AR-V7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加入0.5、1.0、2.5、5.0 nmol/L多西他赛的miR-141-3p正常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miR-141-3p低表达组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低于加入同药物浓度的miR-141-3p正常组(P均<0.05),KLF9过表达组的AR及AR-V7相对表达量低于加入同药物浓度的KLF9正常组(P均<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1-3p与KLF9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B组的相对荧光活性高于A组、C组及D组(P均<0.05)。功能回复实验结果显示,d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b组(P均<0.05),低于c组(P均<0.05),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1-3p低表达、KLF9过表达均可增强LNCaP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并可抑制LNCaP细胞株AR和AR-V7的表达,miR-141-3p和KLF9存在靶向关系,miR-141-3p可靶向KLF9抑制LNCaP细胞药物敏感性,可能是通过促进AR-V7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1-3p Krüppel样因子 药物敏感性 比卡鲁胺 多西他赛能 雄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李天丹 胡绍燕 +6 位作者 翟宗 陈广华 卢俊 何海龙 肖佩芳 李捷 王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具有治疗靶点的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的临床特点、分子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且具备靶向药物治疗靶点的儿童Ph-like ALL共27例,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探讨具有治疗靶点的儿童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的临床特点、分子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且具备靶向药物治疗靶点的儿童Ph-like ALL共27例,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遗传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改变、化疗方案、给予不同靶向药物、d 19微小残留病(MRD)、d 46 MRD、是否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资料,归纳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7例患儿均根据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MRD水平调整化疗强度,10例在治疗过程中加用靶向药,3例患儿桥接HSCT,其中1例死亡,2例存活。24例未行HSCT患儿中,1例患儿出现复发,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27例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95.5±4.4)%,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5.0±4.9)%,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0.7±6.3)%。结论:基于MRD监测的危险度分层化疗可改善Ph-like ALL患儿预后,对化疗效果欠佳的患儿联合靶向药可尽快完全缓解,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MRD持续阳性的Ph-like ALL患儿序贯CAR-T和HSCT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靶向药 CAR-T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348例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分析
18
作者 林翼旻 张纾 +1 位作者 张玲萍 黄榕珍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分析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04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引起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的:分析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04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引起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48例ADR报告,其中男性130例,女性218例,男女比例为0.6∶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272例,78.16%);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中(302例,86.78%);348例ADR报告共涉及临床表现622例次,累及血管及淋巴管类疾病(247例次,39.71%)、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209例次,33.60%)等,其中新的ADR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333例次,53.54%),已知ADR主要表现为潮红、眩晕、恶心等(289例次,46.46%);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112例,32.18%)或好转(236例,67.82%)。结论:临床应加强银杏内酯注射液的用药监测,用药过程中需重视其引起的ADR并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样反应 临床用药 监测
下载PDF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相关性
19
作者 孙任成 于渊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与乳腺癌他莫昔芬(TAM)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KLF8 mRNA在TAM敏感与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KLF8 mRNA对接受TAM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运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与乳腺癌他莫昔芬(TAM)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KLF8 mRNA在TAM敏感与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KLF8 mRNA对接受TAM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运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CF-7与LCC2细胞中KLF8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检测97例Luminal A/B亚型接受TAM治疗乳腺癌中KLF8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沉默及过表达KLF8后在不同浓度TAM作用下细胞增殖变化。结果:TAM耐药细胞中KLF8表达水平高于TAM敏感细胞,接受TAM治疗Luminal A/B亚型乳腺癌患者中,KLF8高表达者预后差,过表达KLF8后细胞对TAM耐药性增强,而沉默KLF8后细胞对TAM耐药性减弱。结论:KLF8高表达与乳腺癌TAM耐药正相关,在Luminal A/B亚型的乳腺癌中,KLF8高表达TAM治疗效果差,KLF8或可成为TAM疗效判断及逆转耐药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他莫昔芬 耐药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陈坤 王聪颖 +4 位作者 孙鑫 李少杰 谷剑 陈淑霞 王立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心力衰竭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通过介导不同的炎症因子,对心肌造成损害。因此近期发现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用于预测心... 心力衰竭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通过介导不同的炎症因子,对心肌造成损害。因此近期发现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可用于预测心力衰竭及其合并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同时也可作为许多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的靶点,改善症状,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现就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上述两方面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心力衰竭 疾病预后 药物靶点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