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Absorption Capcapabil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Seasonal Changing of Salt-Crust in Lop Nur Dry Lake
1
作者 KONG Deyong LI Baoguo +3 位作者 MA Lichun JIANG Ping'an WU Hongqi LIU Hongp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83-184,共2页
The Lop Nur dry salt lake,Xinjiang province,is charactered by typical physiognomy salt-crust,located in39.6-41.3N.latitude and 89.6-91.4E.longitude.The thickness of salt-crust is about from 20 cm to 100 cm,and
关键词 Lop Nur dry Lake Salt-crust Moisture Content Water Absorption Capcapability
下载PDF
共和盆地干热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保建 雷玉德 +5 位作者 赵振 唐显春 罗银飞 王贵玲 高俊 张代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01,共18页
共和盆地干热岩是我国首次钻获的干热岩,围绕其成因机制还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前人资料和我们的热物性测试、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探测成果,通过综合研究,阐述了共和盆地干热岩成因机制与地球动力学过程:(1)印度与欧亚板块晚碰撞及后碰撞... 共和盆地干热岩是我国首次钻获的干热岩,围绕其成因机制还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前人资料和我们的热物性测试、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探测成果,通过综合研究,阐述了共和盆地干热岩成因机制与地球动力学过程:(1)印度与欧亚板块晚碰撞及后碰撞等一系列构造活动,导致了青藏高原北部的隆升和软流圈上涌、热侵等深部动力过程,在高原隆升蓄积的重力势能及其导致的重力浮力、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侧向挤压应力、地幔拖曳力、软流圈热物质上侵热力等综合作用下,壳幔通道流沿岩石圈薄弱层(带)整体自西南向青藏高原东北部和共和盆地东北部流动。(2)板块(地块)缝合带、塑性流变韧性剪切带或高导低速体、深大走滑断裂带及其交汇部位等岩石圈薄弱层(带),是深部热物质自深至浅运移的壳幔通道。(3)深部地质结构的不均一使来自深部的热量在地壳浅部形成不均一性的聚集;岩石圈浅部的地下水活动、沉积/剥蚀作用与深部的岩石圈变形以及岩浆热对流等物质运动方式对热流的扰动;深部热流向热导率高的花岗岩类侧向运移等这些岩石圈热量自深至浅的不均一分配。本文突破了以往单因素和少数控热因素的共和盆地干热岩成因认识,阐明了由源(热源、力源)、通道到储、盖(层)的干热岩综合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综合成因机制 地球动力学 壳幔源通道流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和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巨浩羽 邹燕子 +3 位作者 肖红伟 张卫鹏 于贤龙 高振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240,共9页
为揭示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和表面水分蒸发的影响,以及物料表面结壳的成因,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时,研究了恒定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20%、30%、40%和50%)、第一阶RH 50%保持不同时间(10... 为揭示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和表面水分蒸发的影响,以及物料表面结壳的成因,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风速3.0 m/s时,研究了恒定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20%、30%、40%和50%)、第一阶RH 50%保持不同时间(10、30、60和90 min)而后降为20%,以及基于物料温度自动控制相对湿度干燥条件下的内部水分迁移量(D)、表面水分蒸发量(E)、表面水分累积量(Q)、物料微观结构和复水率。结果表明,恒定RH干燥条件下,D随干燥时间逐渐增大而后趋于稳定,E随干燥时间逐渐增大而后降低。RH越高,物料升温速率越快,D越大;RH越低,E越大。RH为20%、30%和40%时,Q=0的时间分别为1.11、1.36和1.70h,并在此时刻之后物料表面出现明显结壳现象,且RH越大,出现结壳时机越晚;RH为50%时未出现Q<0,可能未出现明显的结壳现象。Q>0时,干燥速率与Q值变化趋势一致;Q<0时,对应干燥速率减小。RH为50%保持30 min后降为20%时,Q=0的时间为1.39 h,相对于RH 20%的干燥条件能够提高物料温度和内部水分迁移速率,延迟结壳发生的时机,干燥时间缩短了18.5%。自动控湿干燥条件下,Q在0~0.25 h内迅速增大,对应干燥速率迅速升高。在0.25~0.50 h内逐渐下降,在0.78~2.00 h内,Q值共出现3个零点,且在Q=0处上下波动。此RH调控方式使得内部迁移至表面的水分会及时蒸发,并未在表面产生积累,对应物料温度呈现出阶梯上升的变化趋势,延缓了结壳出现时间,保留了较多的水分迁移孔道,干燥时间最短,为6.1 h,复水比最高为(4.39±0.07)g/g,收缩率最低为28.55%±1.71%,为最优的阶段降湿干燥方式。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水分的内部迁移和表面蒸发过程,表面结壳的成因及优化调控相对湿度控制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相对湿度 内部水分迁移 表面水分蒸发 水分累积量 结壳
下载PDF
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扩散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晓谋 尉学勇 +1 位作者 魏进 牛有来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硬壳层厚度、变形模量和路堤等效荷载的宽度对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扩散的影响,并计算出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软土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结果表明:竖向附加应力扩散范围随硬壳层的厚度而扩大,随着硬壳层变形模量...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硬壳层厚度、变形模量和路堤等效荷载的宽度对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扩散的影响,并计算出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软土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结果表明:竖向附加应力扩散范围随硬壳层的厚度而扩大,随着硬壳层变形模量的增加而扩大;当硬壳层厚度和变形模量一定时,随着荷载作用宽度的增加,其扩散竖向附加应力的作用在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地基 硬壳层 竖向附加应力 应力扩散 有限元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曹海莹 刘云飞 +1 位作者 任晓军 李雨浓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动力分析功能,编制了计算模型构建与求解的程序,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展开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表现出以下特征:不同埋深处,应力时程曲线波动出现...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动力分析功能,编制了计算模型构建与求解的程序,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展开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表现出以下特征:不同埋深处,应力时程曲线波动出现短暂的滞后现象;应力水平的高低以及有无硬壳层对于动应力衰减速率影响较大,动应力衰减速率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动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率较静应力明显迅速;上覆硬壳层的存在增大了动应力的影响扩散半径,且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扩散路径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硬壳层 交通荷载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封闭作用对双层地基临塑荷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问延煦 周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5-689,共5页
当硬壳层相对较薄而下卧软土处于流塑状态,硬壳层/荷载宽度的比值小于"地基基础规范02"的0.25下限值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测得软土层表层一点水平向土压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限于目前的实验条件,无法同时测得地基中一点的水... 当硬壳层相对较薄而下卧软土处于流塑状态,硬壳层/荷载宽度的比值小于"地基基础规范02"的0.25下限值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测得软土层表层一点水平向土压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限于目前的实验条件,无法同时测得地基中一点的水平向应力和竖向应力,故无法透彻对封闭作用的力学本质进行分析。利用PFC程序建立了力学模型,分析了封闭作用下软土层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弹性阶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应力路径的分析方法,从机理上阐明封闭作用对双层地基临塑荷载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硬壳层的封闭作用,软土层表层的K0值增加,推迟了软土层进入塑性阶段的荷载,从而提高了双层地基的临塑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层 流塑状态 封闭作用 力学模型 临塑荷载
下载PDF
地表硬壳层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建霖 张甲林 +1 位作者 李坚卿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04-1510,共7页
在已有柔性基础复合地基解析法的基础上,考虑地表硬壳层存在对复合地基体系受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能够考虑硬壳层作用的解析方程,并利用上下层土体的变形协调条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分析硬壳层存在对软土复合地基体系力学性状的影响。通过算... 在已有柔性基础复合地基解析法的基础上,考虑地表硬壳层存在对复合地基体系受力特性的影响,建立能够考虑硬壳层作用的解析方程,并利用上下层土体的变形协调条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分析硬壳层存在对软土复合地基体系力学性状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不同硬壳层厚度、模量和抗剪强度对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硬壳层的存在会影响复合地基中性面位置、桩顶刺入量、等沉面高度等,合理利用硬壳层可以改善复合地基体系的受力状态,减小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层 复合地基 解析法 应力扩散
下载PDF
考虑硬壳层作用的软土地基临塑荷载计算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晓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0-730,共11页
应用土力学理论和叠加原理,深入分析了软土地基上硬壳层的作用,推导出考虑硬壳层厚度和强度影响的软土地基临塑荷载计算公式,并提出了该公式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界限,从而可保证这一公式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可靠性。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硬壳层 临塑荷载
下载PDF
罗布泊干盐湖表层盐壳含水率季节性变化及吸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孔德庸 李保国 +3 位作者 马黎春 蒋平安 武红旗 刘洪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根据罗布泊遥感影像图,在干盐湖区域选择"黑纹"和"白纹"观测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表层盐壳含水率、地下水位埋深、气象参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1年多的系统观测,结果发现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的季节含水率存在一定的... 根据罗布泊遥感影像图,在干盐湖区域选择"黑纹"和"白纹"观测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表层盐壳含水率、地下水位埋深、气象参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1年多的系统观测,结果发现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的季节含水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吸附水含水率均大于结晶水含水率,两观测区的吸附水含水率差异在1%左右,但黑纹观测区盐壳结晶水含水率是白纹观测区的3倍以上;黑纹观测区的地下水水位埋深相对稳定,表层盐壳的吸附水变化与地下水水位变化无明显的直接关系。另在高湿度、不同温度的野外环境和室内模拟环境下开展的盐壳吸水能力实验都发现,黑纹观测区盐壳的吸水能力明显强于白纹观测区,甚至达到10倍以上的差异,分析表明这和表层盐壳盐类矿物成分(如硫酸镁)的差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干盐湖 盐壳 含水率 吸水特征
下载PDF
基于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的硬壳层软土地基承载力公式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江平 刘雯支 杨继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31-2337,共7页
硬壳层软土地基与均质地基不同,由于其封闭作用和扩散作用,其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与均质地基的有较大差异,将三剪统一强度理论运用到双层地基分析计算中,并考虑静止侧压力系数不为1的情况,以及硬壳层应力扩散作用和封闭作用对地基的... 硬壳层软土地基与均质地基不同,由于其封闭作用和扩散作用,其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与均质地基的有较大差异,将三剪统一强度理论运用到双层地基分析计算中,并考虑静止侧压力系数不为1的情况,以及硬壳层应力扩散作用和封闭作用对地基的影响,得出硬壳层软土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同时,通过系数b,c的变化,得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莫尔–库仑理论下的地基承载力公式,并将3种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参数b,c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均会增加,同时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解以及Mohr–Coulomb解均为三剪统一强度理论解的特例,三剪应力统一理论解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层软土地基 三剪应力统一强度理论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本津 刘厚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51,共6页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腹心地区。区内独特的生态环境、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21世纪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存在诸多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相对稳定...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腹心地区。区内独特的生态环境、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21世纪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存在诸多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相对稳定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全覆膜方式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智建奇 胡奋山 +3 位作者 武海丽 马淑文 贾志森 郑义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43-545,共3页
针对山西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等问题,在山西忻州进行了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顶凌全地膜覆盖的产量最高,为11 926 kg/hm2,比对照增产4 426 kg/hm2,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顶... 针对山西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等问题,在山西忻州进行了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顶凌全地膜覆盖的产量最高,为11 926 kg/hm2,比对照增产4 426 kg/hm2,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顶凌全地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可有效利用冬春降雨,解决春旱难题,是解决山西省旱地玉米高产稳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顶凌全覆盖 沟播 增产效应
下载PDF
漳州盆地精细壳、幔异常结构与潜在干热岩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滕吉文 司芗 +2 位作者 庄庆祥 闫雅芬 郑霜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3-1632,共20页
漳州盆地与相邻地带的地质构造复杂,水热活动强烈,且伴随着小地震的频频发生.为厘定该盆地深部是否存在潜在的干热岩体,则必须对其壳、幔精细结构和介质物理属性进行探查、研究与探讨.基于漳州盆地壳幔速度结构的格局发现:(1)"灵... 漳州盆地与相邻地带的地质构造复杂,水热活动强烈,且伴随着小地震的频频发生.为厘定该盆地深部是否存在潜在的干热岩体,则必须对其壳、幔精细结构和介质物理属性进行探查、研究与探讨.基于漳州盆地壳幔速度结构的格局发现:(1)"灵霄—漳州—安溪"地带的深处存在一低速层,且在漳浦—长泰之间呈现出一"扁豆状"低速体;(2)该低速体北侧为一伸抵上地幔顶部、且向北倾的深大断裂带,若该"扁豆状"低速体为潜在的干热岩,则该深大断裂带可能为深部热液物质上涌与热源补给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盆地 壳、幔结构 低速体 干热岩 热液上涌通道
下载PDF
柔软型干法贴膜坯革的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闻欣 杨明来 《皮革化工》 2004年第5期34-37,44,共5页
牛二层蓝湿革各体形部位的组织结构、厚度、水分含量、含铬量等均不一致 ,因此要严格挑选组批、回软 ,要彻底回湿、匀湿并脱脂 ,调节好 pH值 ;复鞣以铬复鞣为主 ,配合使用醛鞣剂和具有发泡效果的马来酸酐与乙烯基类单体的共聚物鞣剂 ;... 牛二层蓝湿革各体形部位的组织结构、厚度、水分含量、含铬量等均不一致 ,因此要严格挑选组批、回软 ,要彻底回湿、匀湿并脱脂 ,调节好 pH值 ;复鞣以铬复鞣为主 ,配合使用醛鞣剂和具有发泡效果的马来酸酐与乙烯基类单体的共聚物鞣剂 ;中和时以中和复鞣剂为主 ,羧酸盐、小苏打配合使用 ;采用聚氨酯树脂浆液手工刷浆填充 ;用亚硫酸化鱼油、亚硫酸化植物油、亚硫酸化合成加脂剂以及柔软性能良好的天然磷酯和磷酸化合成加脂剂、合成柔软剂等配伍 ,进行多油量、多次分步加油 ;贴板、挂晾、绷板相结合干燥 ;做软采用振荡拉软、局部拉软、转鼓摔软。从而制得比较理想的柔软坯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型 贴膜革 坯革 工艺
下载PDF
大冰期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树庄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4,294,共4页
大冰期的形成不仅需要气温低,而且需要大量海水转移到大陆上形成冰川。元古代晚期全球规模白云岩建造形成之后,火山作用在洋壳和陆壳上的表现大不相同:洋壳型火山作用是岩浆静静涌出,大量蒸发海水;陆壳型火山作用是猛烈爆发,烘烤碳酸盐... 大冰期的形成不仅需要气温低,而且需要大量海水转移到大陆上形成冰川。元古代晚期全球规模白云岩建造形成之后,火山作用在洋壳和陆壳上的表现大不相同:洋壳型火山作用是岩浆静静涌出,大量蒸发海水;陆壳型火山作用是猛烈爆发,烘烤碳酸盐岩层产生二氧化碳喷发形成“干冰制冷机制”,使大气降温。洋壳型火山与陆壳型火山共同作用形成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后开始了显生宙。大冰期与生物的演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冰期 成因 洋壳型与陆壳型 火山作用 干冰制冷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深部热储潜能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滕吉文 司芗 +5 位作者 庄庆祥 刘有山 闫雅芬 赵彬彬 郑霜高 刘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38,共33页
中国东南陆缘福建省境内地热资源丰富,近地表主要属于中、低温和中温水热存储。这种清洁的绿色资源如何有序规划与高效利用是福建地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地球物理场和壳幔介质物理属... 中国东南陆缘福建省境内地热资源丰富,近地表主要属于中、低温和中温水热存储。这种清洁的绿色资源如何有序规划与高效利用是福建地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地球物理场和壳幔介质物理属性与结构环境分析和研究提出:(1)福建省大量的浅层水热资源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民用中可形成一个中、低温及中温长期利用的网络平台;(2)探查福建陆缘地域地下是否存在热岩体乃能否有效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的核心;(3)福建热田区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和壳幔介质属性与空间结构是探索与厘定地下热能能否稳定、安全、可靠和长期供给的基石;(4)漳州盆地深部可能存在干热岩的背景和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壳幔结构 低速层(体) 干热岩 热能潜力
下载PDF
干法贴膜坯革的生产技术
17
作者 李闻欣 杨明来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4-27,共4页
根据干法贴膜革的生产质量要求及二层蓝湿革本身的特点 ,讨论了干法贴膜坯革的生产工艺 。
关键词 干法贴膜革 质量要求 二层蓝湿革 坯革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考虑硬壳层抗剪作用的软土地基极限荷载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亮 刘长武 +1 位作者 康亚明 陈云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中,把基础两侧基底平面以上的土层,简单地当作上部荷载,而忽视作为荷载土层的抗剪能力,必然要低估地基的承载力。应用静力平衡原理和土体极限平衡条件,考虑基础两侧基底平面以上土层的抗剪能力,深入分析软土... 在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中,把基础两侧基底平面以上的土层,简单地当作上部荷载,而忽视作为荷载土层的抗剪能力,必然要低估地基的承载力。应用静力平衡原理和土体极限平衡条件,考虑基础两侧基底平面以上土层的抗剪能力,深入分析软土地基土硬壳层的抗剪作用,推导出考虑硬壳层抗剪影响的软土地基极限荷载计算公式。该公式可用于均质和非均质软土地基极限荷载计算,能更准确反映地基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层 软土地基 极限荷载 抗剪作用 承载力
下载PDF
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德仁 黄海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适宜的方法测定苔藓结皮层物理性指标,并进一步评价其对生物结皮层物理性能的评价。[方法]在借鉴相关土壤物理特性指标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差减法、室内浸泡法、链条法分别测定了苔藓生物结皮层的容重、吸水速率、生物量及... [目的]研究适宜的方法测定苔藓结皮层物理性指标,并进一步评价其对生物结皮层物理性能的评价。[方法]在借鉴相关土壤物理特性指标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差减法、室内浸泡法、链条法分别测定了苔藓生物结皮层的容重、吸水速率、生物量及其持水特征和表面糙度等。[结果]苔藓生物结皮层容重为0.95 t/m^3,对照纯沙土为1.52 t/m^3;苔藓生物结皮层吸水2 min时其吸水速度为0.23 g/(g·min),吸水60 min时其吸水速度仅为0.01 g/(g·min);苔藓结皮层表面糙度为5.0,藻类结皮层表面糙度为11.2;苔藓生物结皮层生物体干重为689.69 g/m^2,植物体持水量为283.03%。[结论]该研究采用的相关测定方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简便等特点,而且测定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特性指标,对指导生物结皮层物理性能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物理特征 表面糙度 测定方法 生物体干重
下载PDF
单液滴干燥过程中阿拉伯胶乳液的干燥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叶 朱雪梅 +1 位作者 陈婷婷 熊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喷雾干燥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设施,难以对干燥过程中的液滴取样分析。本试验以阿拉伯胶包埋油脂的水包油(O/W)型乳液为样液,采用单液滴干燥技术(SDD)模拟喷雾干燥条件,通过分析乳液液滴在干燥过程中的形态收缩和干燥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探... 喷雾干燥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设施,难以对干燥过程中的液滴取样分析。本试验以阿拉伯胶包埋油脂的水包油(O/W)型乳液为样液,采用单液滴干燥技术(SDD)模拟喷雾干燥条件,通过分析乳液液滴在干燥过程中的形态收缩和干燥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探究干燥气流速度和乳液中固形物含量对颗粒的表面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70,0.90,1.10 m/s 3种干燥气流速度下乳液液滴的干燥行为差异很大。在1.10 m/s的干燥气流速度下,液滴水分蒸发最快,表壳形成最早,最终所得颗粒收缩率最小。乳液总固形物含量对液滴干燥行为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随着总固形物含量的增高,乳液液滴水分蒸发越慢,表壳形成越早,最终所得干燥颗粒形态越大。本试验对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和喷雾干燥产品品质的改善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单液滴干燥技术(SDD) 干燥行为 表壳形成 阿拉伯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