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eismic Event Detection of Hot Dry Rock based on the Gated Recurrent Unit Model and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1
作者 SUN Feng HU Haotian +4 位作者 ZHAO Fa YANG Xinran CHEN Zubin WU Haidong ZHANG Linyo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40-1947,共8页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echnologies that guide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t dry rock resource developmen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equires high precision dete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echnologies that guide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t dry rock resource developmen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equires high precision dete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s with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Because of this requirement, we propose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model named gated recurrent unit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GRU;VM). The proposed model ensures high accuracy while reducing the parameter number and hardware requirement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Since micro-seismic events in hot dry rock produce large wave amplitudes and strong vibr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reverse the onset of each individual event. In this study, we utilize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as a classifier to improve the micro-seismic event detection accuracy. To validate the methodology, we 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hort-term-average to the long-term-average(STA/LTA) method with GRU;VM method by using hot dry rock micro-seismic event data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Our proposed method has an accuracy of about 95% for identifying micro-seismic events with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 By ignoring smaller micro-seismic events, the detection procedure can be processed more efficiently, which is able to provide a real-time observation on the type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h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dry rock micro-seismic detection gated recurrent unit support vector machine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Quantity of Fines on the Atterberg Limits and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2
作者 Abdalhamid Musbah Muad Mohammed Adem Alfghia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4年第2期258-276,共19页
Because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that come into play in natural soil formation, the impact of varied proportions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fines amount on Atterberg limits and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is no... Because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that come into play in natural soil formation, the impact of varied proportions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fines amount on Atterberg limits and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is not well known. Three distinct soil samples were u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e effect of varied mineral composition proportions and fines amount on the liquid limit, plastic limit, and plasticity index as assessed by the Casagrande test and hand-rolling method. The fluctuation of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optimal moisture content with these three soils has also been studied. Furthermore, corre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indicate the compa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amount of minerals and particles in the soil. The data show that the mineral content of the soil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tterberg limits and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s containing larger percentages of expansive minerals, such as montmorillonite, have more flexibility and volume change capability. Mineral composition influences comp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maximum dry density, ideal water content, axial strain, and axial stress. Soils with a larger proportion of fines, such as Soil 2 and Soil 3, have stronger flexibility and lower compaction qualities, with higher ideal water content and lower maximum dry density. Soil 1 has moderate flexibility and intermediate compaction qualities due to its low fines percentag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fines on the Atterberg limits and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compacted soils encounter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 reducing the time and effort required to assess soil suitability for engineering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rberg Limit Mineral Composition Quantity of Fines Maximum dry unit Weight Optimum Water Content
下载PDF
某银行大楼双冷源(集中式)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炜 毛轶 +1 位作者 王俊杰 张银安 《暖通空调》 2023年第4期48-53,83,共7页
介绍了某银行大楼的空调冷热源及末端机组设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舒适性要求,分析了室内热湿负荷分布与构成,结合双冷源(集中式)温湿度分控技术,实现了高温冷源承担新风预冷负荷及室内显热负荷,低温冷源承担新风除湿负荷及室内... 介绍了某银行大楼的空调冷热源及末端机组设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舒适性要求,分析了室内热湿负荷分布与构成,结合双冷源(集中式)温湿度分控技术,实现了高温冷源承担新风预冷负荷及室内显热负荷,低温冷源承担新风除湿负荷及室内潜热负荷的冷热源方案。探索了双冷源(集中式)新风机组+干式风机盘管+主动式冷梁末端的应用。从空调系统的选择、温湿分控运行策略、技术经济比较等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适用性、节能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双冷源 干式风机盘管 主动式冷梁 新风机组 末端机组
下载PDF
标准风机盘管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秀平 潘云钢 +4 位作者 田旭东 杜立卫 贾磊 冯旭伟 宋有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49,共6页
阐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空调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干式风机盘管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对标准风机盘管机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大量实验研究,讨论该类产品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适应性,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的产品研发和温湿度独立控... 阐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空调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干式风机盘管的技术要求,并通过对标准风机盘管机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大量实验研究,讨论该类产品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适应性,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的产品研发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标准风机盘管 干式风机盘管 适应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用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旭东 张秀平 +2 位作者 杜立卫 宋有强 吴俊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对其末端设备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特殊需求,建立了该类产品的模拟计算模型。对依据模拟计算结果试制出的干式显热风机盘管产品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了大量制冷试验研究,以期为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产品研... 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THICS)对其末端设备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特殊需求,建立了该类产品的模拟计算模型。对依据模拟计算结果试制出的干式显热风机盘管产品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了大量制冷试验研究,以期为干式显热风机盘管的产品研发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干式显热风机盘管 模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标准中名义工况温度条件和产品基本规格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秀平 徐北琼 +3 位作者 田旭东 潘云钢 姚勇 吴俊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3,81,共6页
阐述了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产品设计需求,针对正在起草中《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标准中名义工况温度条件和产品基本规格,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大量实验研究,以期为干式风机盘管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 标准名义工况条件 基本规格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干工况风机盘管加冰蓄冷新风系统空调过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俊凯 周伟坤 陈国邦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
采用冰蓄冷装置作为新风系统处理机组 ( AHU )的冷源 ,结合设计实例 ,提出了干工况风机盘管加冰蓄冷新风系统空调设计方案 ,并就冰蓄冷新风系统 ( AHU )及风机盘管末端 ( FCU )的选择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夏季 空调 过程设计 干工况 风机盘管 加冰蓄冷新风系统
下载PDF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呼吸道门诊及病区通风空调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寿炜炜 宋静 朱学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1-95,共5页
呼吸道传染病房采用新风加带高效过滤器的高余压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空调形式,呼吸道门诊、检验科均采用独立设置的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针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采用了房间负压控制、合理的气流分布、高效过滤排风等技术,取得了... 呼吸道传染病房采用新风加带高效过滤器的高余压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空调形式,呼吸道门诊、检验科均采用独立设置的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针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采用了房间负压控制、合理的气流分布、高效过滤排风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 干式风机盘管 高效过滤 负压
下载PDF
新疆某电厂办公区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工程应用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伟 黄翔 +4 位作者 孙铁柱 吴生 于优城 唐永戬 杨晓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4,62,共5页
介绍了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对应用在新疆某电厂办公区的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三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将室外干球温度为35℃,湿球温度为19.8℃的空气,处理至干球温度为15℃低温空气... 介绍了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对应用在新疆某电厂办公区的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三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将室外干球温度为35℃,湿球温度为19.8℃的空气,处理至干球温度为15℃低温空气送入室内。蒸发冷却高温冷水机组制取干球温度为17℃的冷水,完全满足干式风机盘管的要求。整个半集中式蒸发冷却串联系统中,风机盘管回水在高温表冷器中可以将室外空气的温度降低7℃以上,形成了冷量的多重利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实例设计过程分析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干式风机盘管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温湿度独立控制
下载PDF
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空调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伟程 滕汜颖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99,5,共5页
以上海虹桥产业楼空调系统为例,介绍了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干式末端设备、冷热源主机、地埋管系统、空调水系统及自控系统设计的要点。根据实际运行调试情况,对冷热源水系统、干式风机盘管、高温型地源热... 以上海虹桥产业楼空调系统为例,介绍了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干式末端设备、冷热源主机、地埋管系统、空调水系统及自控系统设计的要点。根据实际运行调试情况,对冷热源水系统、干式风机盘管、高温型地源热泵机组、免费冷热源板式换热器、地源热泵与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及生活热水应用进行了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调湿 新风 干式风机盘管 地源热泵 土壤热平衡 自控
下载PDF
干工况风机盘管机组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裴清清 周智明 +1 位作者 陈煜健 许贵泉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共4页
采用焓差法对某风机盘管机组在供水温度为14~18℃、供回水温差为3℃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了露点温度附近干、湿工况分界区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被测机组的供冷量随供水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随送风量减少而下降。干工况风机盘管机... 采用焓差法对某风机盘管机组在供水温度为14~18℃、供回水温差为3℃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了露点温度附近干、湿工况分界区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被测机组的供冷量随供水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随送风量减少而下降。干工况风机盘管机组的最佳供水温度为17℃,宜采用高挡风量运行。风机盘管干工况运行供冷量比标准工况下降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盘管机组 干工况 供水温度 送风量 供冷量
下载PDF
“干盘管”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殷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9,108,共6页
根据试验研究、系统分析和产品成本核算,认为由于设计方法的欠缺,目前国内流行的"干盘管"不是一种节能产品,采用"干盘管"作为显冷设备的独立新风系统也不节能。提高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导致COP的上升无法弥补系统中&qu... 根据试验研究、系统分析和产品成本核算,认为由于设计方法的欠缺,目前国内流行的"干盘管"不是一种节能产品,采用"干盘管"作为显冷设备的独立新风系统也不节能。提高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导致COP的上升无法弥补系统中"干盘管"总风量和能耗的增加。"干盘管"的成本高于普通风机盘管。采用"干盘管"作为显冷设备的独立新风系统的水系统复杂,一次投资明显增加。"干盘管"较适合于医院、高级宾馆等特殊场合应用,但是其设计方法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盘管” 风机盘管 干工况 节能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干工况风机盘管-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志湘 黄翔 +1 位作者 兰治科 狄育慧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将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和风机盘管结合在一起,形成干工况风机盘管-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分析了该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指出温湿度独立控制原理和DOAS的关系.讨论了干工况风机盘管的几种型式,归纳得出了简单的冷量分配计算公式,并在... 将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和风机盘管结合在一起,形成干工况风机盘管-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分析了该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指出温湿度独立控制原理和DOAS的关系.讨论了干工况风机盘管的几种型式,归纳得出了简单的冷量分配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新风比较系数的概念,以期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干工况风机盘管 半集中式
下载PDF
干式风机盘管翅片管换热器流动换热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俊峰 张秀平 +2 位作者 王雷 戴琳 武亚伟 《制冷与空调》 2010年第5期59-62,67,共5页
利用CFD软件对干式风机盘管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干式风机盘管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干式风机盘管 换热器 流动特性 换热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干盘管”误解剖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殷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54,共11页
认为人们对目前国内主推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之一的"干盘管"存在误解,其中有概念上的、空气处理过程上的、经济上的以及控制方法上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剖析了导致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干盘管”干工况 空气换热器 风机盘管机组 误解剖析
下载PDF
独立新风系统(DOAS)研究(3):常规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 被引量:16
16
作者 殷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6,共8页
分析了以风机盘管机组为空调末端装置,以普通冷水机组为冷源的独立新风空调 系统的特点。结合设计实例,介绍了该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实现风机盘管 的干工况运行。
关键词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系统 空调末端 空调系统 冷源 冷水机组 设计实例 DOAS 装置 运行
下载PDF
发电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的变负荷仿真对比及投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云龙 姚灏 +1 位作者 王迪 杨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71-179,共9页
褐煤发电机组效率低,采用褐煤预干燥并燃用预干燥褐煤是实现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该文按照某典型600MW机组热平衡图,利用Ebsilon建立机组变工况仿真模型,对比不同设计煤种的褐煤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的变负荷特性、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褐煤发电机组效率低,采用褐煤预干燥并燃用预干燥褐煤是实现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该文按照某典型600MW机组热平衡图,利用Ebsilon建立机组变工况仿真模型,对比不同设计煤种的褐煤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的变负荷特性、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热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此外,也进行预干燥投资经济性分析。旨在为现有褐煤机组在生产实际中燃用预干燥褐煤的变负荷运行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预干燥投资参考。仿真结果表明: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的变负荷规律与直接燃用优质煤的机组基本一致;以含水量较低的褐煤为设计煤种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在负荷降低时,锅炉效率下降的程度稍大,说明设计煤种水分高的褐煤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在变负荷下锅炉适应性更好;以含水量较高的褐煤作为设计煤种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不同工况下均可降低标准煤耗率5~7g/kW·h,虽然在负荷降低时机组热经济性提升效果下降,但仍可带来可观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发电机组 预干燥褐煤 Ebsilon 变负荷 投资经济性
下载PDF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加干工况风机盘管系统设计方法及软件开发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翔 周彤宇 +1 位作者 吴志湘 兰治科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
介绍了该空调系统的原理、设计方法和计算软件的开发。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软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蒸发冷却 新风机组 干工况 风机盘管 设计 软件
下载PDF
蒸发冷却+干式风机盘管的空调系统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兰治科 黄翔 狄育慧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7年第4期41-44,75,共5页
本文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原理基础之上,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将干式风机盘管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目前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风管尺寸大、难以分室控制等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系统的设... 本文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原理基础之上,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将干式风机盘管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目前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风管尺寸大、难以分室控制等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使用蒸发冷却+干式风机盘管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比直流式全新风系统节省能耗21.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干式风机盘管 温湿度独立控制
下载PDF
一种红树林活性成分在红鱼干贮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杏洲 邓楚津 +2 位作者 胡雪琼 何红 王海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78,共3页
以菌落总数、脂肪氧化的POV值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了一种红树林活性成分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对红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7周,其50%和10%溶液的抑茵效果与400IU/g Nisin溶液和0.1%的山梨酸钾溶液相当;50%和10%溶液抗氧... 以菌落总数、脂肪氧化的POV值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了一种红树林活性成分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对红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7周,其50%和10%溶液的抑茵效果与400IU/g Nisin溶液和0.1%的山梨酸钾溶液相当;50%和10%溶液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02%的BHT溶液,但随后均减弱。感官检验表明,采用红树林活性成分50%和10%溶液喷涂处理红鱼干制品,可以获得较好的保鲜效果,使它的保质期由对照的6个月延长到9~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鱼干 贮藏 POV值 菌落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