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Volatile Compounds Jinmudan Oolong Tea 被引量:2
1
作者 Hui-Jing Xu Ying Wu +3 位作者 Qing Wei Fei-Long Cui Jing Zhu Ling-Yun Zhang 《茶叶》 2013年第4期362-369,共8页
Jinmudan,a new tea variety from Fujian Province has an excellent quality with a unique aroma like magnolia frogrance.To monitor the changes in the tea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the Jinmudan Oolong tea manufacturing(dr... Jinmudan,a new tea variety from Fujian Province has an excellent quality with a unique aroma like magnolia frogrance.To monitor the changes in the tea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the Jinmudan Oolong tea manufacturing(drying) process,the volatiles of tea samples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Characteristic volatile compounds in Jinmudan Oolong tea were nerolidol,α-farnesene,linolenic acid,palmitic acid,indole,phenylacetaldehyde,cisjasmone,β-phenylethanol,etc.The content of nerolidol was the highest in four tested samples.The composition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in microwave drying sample was simple,but its concentration was high,in which the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alcohols and esters.The processing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drying craft and modern aroma-improvement technique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the tea aroma,especially in level of epoxy linalool and jasmine lac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化合物 干燥方法 乌龙茶 茶叶香气 橙花叔醇 茶叶品种 苯基乙醇 测试样本
下载PDF
Aluminum Contents in Dry Leaves and Infusions of Commercial Black and Green Tea Leaves: Effects of Sucrose and Ascorbic Acid Added to Infus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Diego Armando Bárcena-Padilla Marisela Bernal-González +2 位作者 Amalia Panizza-de-León Rolando Salvaor García-Gómez Carmen Durán-Domínguez-de-Bazúa 《Natural Resources》 2011年第3期141-145,共5页
Tea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due to its beneficial effects. Results from a lab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crose (5 g per cup, 150 mL) and/or ascorbic acid (2 mL per cup, 150 mL) on dissolved aluminum compounds during t... Tea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due to its beneficial effects. Results from a lab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ucrose (5 g per cup, 150 mL) and/or ascorbic acid (2 mL per cup, 150 mL) on dissolved aluminum compounds during the infusion of two commercial types of dry tea leaves (black, green) with boiling water (5, 15 min infusion time) are presen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esence of dissolved aluminum in the infusions of both tea leaves were infusion time and sugar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scorbic acid and sucrose (p < 0.05). Aluminum contents found after 15 min of infusion were 0.7 mg L–1 for black tea infusions added with sugar, and 0.69 mg L–1 for green tea added with both sugar and ascorbic acid. Both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r than the level accepted in Mexico for drinking water (there is no act concerning tea infusions), that is 0.2 mg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Contents COMMERCIAL BLACK and Green tea dry LEAVES INFUSIONS SUCROSE Ascorbic Acid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Cocoa Butter Replacer by Dry Fractionation, Partial Hydrogenation, Chemical and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of Tea Seed Oil
3
作者 Soheila Zarringhalami Mohammad Ali Sahari +1 位作者 Mohsen Barzegar Zohreh Hamidi-Esfehani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Production of cocoa butter replacer (CBR) from tea seed oil through common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oils (dry fractionation, partial hydrogenation, chemical and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was evaluated. Some physic... Production of cocoa butter replacer (CBR) from tea seed oil through common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oils (dry fractionation, partial hydrogenation, chemical and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was evaluated.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odine, saponification, acid and peroxide value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AC) of modifi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a reference cocoa butter (CB). Solid and liquid fractions for large amount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pprox. 80%) and thereby lower iodine values (81 - 85 gI2/100g) than that of CB (37% and 34 gI2/100 g, respectively), are not suitable as CBR. Among all ratios of chemically and enzaymatically interesterified oil blends (20%, 25% and 30% of hydrogenated tea seed oil with 80%, 75% and 70% of tea seed oil/liquid fraction/solid fraction), the samples with ratio of 30:70 from both chemical and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had FAC and iodine value closer to that of CB. A comparision between chemically and enzymatically interesterified samples (CISs and EIS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solid fat content (SFC)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 SFC values in EIS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CB, but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is sample is comprable to CB at 20℃- 30℃ (sharp melting point of 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a BUTTER Replacer tea SEED Oil dry FRACTIONATION Partial HYDROGENATION nteresterification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油茶粉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官丽 吴秋月 +4 位作者 陈锡霞 伍淑婕 段秋霞 黎小椿 罗杨合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感官得分最高(93),含水量最低(3.78%),色泽较优(ΔE值49.74)。利用SPME-GC-MS技术从3种方式干燥油茶粉中共鉴定出10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影响油茶粉风味的有14种。冷冻干燥的特征风味物质(壬醛、癸醛、(Z)-2-癸醛、(Z)-2-壬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呈现青香、油脂香,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的特有香气均为(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癸醛,呈现青香、果香、蜡香。结论:真空冷冻干燥风味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粉 喷雾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真空干燥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晨昕 赵锋 +3 位作者 林雨 蔡良绥 林智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4,共11页
茶叶利用日光萎凋或干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还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品质。从日晒茶的风味品质特点、风味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其形成的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芳樟醇、香叶醇、1-辛烯-3-醇、癸醛等是日晒茶的关键呈... 茶叶利用日光萎凋或干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还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品质。从日晒茶的风味品质特点、风味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其形成的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芳樟醇、香叶醇、1-辛烯-3-醇、癸醛等是日晒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其中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可能与日晒味有关;合理利用光照及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加工高质量日晒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以及产业层面展望了日晒茶工艺提升和理论挖掘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晒茶 日光萎凋 日光干燥 风味化学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果茶的研制及品质评价
6
作者 王淑娟 张晓晖 +6 位作者 魏丽萍 吕欣然 鲍诗晗 兰天 赵子贤 孙翔宇 马婷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43-150,共8页
为改善黑果腺肋花楸果茶冲泡出色慢、花青素损失较大、口感香气不佳等缺点,该研究通过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和黑果腺肋花楸冻干果浆块复配开发一种黑果腺肋花楸果茶。以果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冲泡特性及总花色苷含量为主要评价依据,优化筛选... 为改善黑果腺肋花楸果茶冲泡出色慢、花青素损失较大、口感香气不佳等缺点,该研究通过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和黑果腺肋花楸冻干果浆块复配开发一种黑果腺肋花楸果茶。以果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冲泡特性及总花色苷含量为主要评价依据,优化筛选出最佳的黑果腺肋花楸果茶生产工艺。黑果腺肋花楸果茶中果渣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烘干温度80℃、果渣粒径20~30目;冻干果浆块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助干剂选择添加量10%(质量比)的麦芽糊精或β-环糊精,香精选择黑加仑香精与蓝莓香精复配,每种香精添加量均为0.05%(质量比)。该文创造性地在黑果腺肋花楸果茶中添加黑果腺肋花楸冻干果浆块,所得黑果腺肋花楸果茶的花青素含量高,茶汤出色更快速,多次冲泡持色更好,口感甜润不酸涩,香气更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果茶 冷冻干燥 花色苷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叶秋萍 余雯 +2 位作者 谢基雄 曾新萍 应梦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0-218,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茉莉花茶挥发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结合电子鼻技术,对经过四种干燥方式包括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处理的茉莉花茶挥发组分进行定...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茉莉花茶挥发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结合电子鼻技术,对经过四种干燥方式包括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处理的茉莉花茶挥发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排名前三的是W1W、W2W、W5S,在不同的干燥处理下,能较好地体现茉莉花茶的挥发性物质的差别。HS-SPME-GC-MS的分析结果显示,茉莉花茶在四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下,鉴定出包括烯烃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其他类等96种挥发性组分,烯烃类种类最多可达37种。冷冻干燥的茉莉花茶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总量最高达到47.382μg/g,其次是热泵干燥的44.429μg/g,其中烯烃类和醇类成分含量较高。热泵干燥处理下茉莉花茶香气指数最高,达到4.766。因此,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可用于区分不同干燥方式下茉莉花茶品质的优劣,为茉莉花茶生产干燥方法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下载PDF
喷雾干燥轻乳茶粉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斌 皇甫智燕 范军营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6期153-158,共6页
本文以脱脂乳粉、乳糖、乳清粉等为原料研制轻乳茶粉,并通过感官评价和稳定性试验探究其质地、风味、口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轻乳茶粉在4 ℃、常温和42 ℃存放7 d时其色泽、组织状态和气味变化较小,制成奶茶的茶香味、奶香味和醇厚度... 本文以脱脂乳粉、乳糖、乳清粉等为原料研制轻乳茶粉,并通过感官评价和稳定性试验探究其质地、风味、口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轻乳茶粉在4 ℃、常温和42 ℃存放7 d时其色泽、组织状态和气味变化较小,制成奶茶的茶香味、奶香味和醇厚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存放180 d时,温度对轻乳茶粉的可溶性固形物(4 ℃:15.60%~16.10%;常温:15.30%~16.10%;37 ℃:15.20%~16.00%)和pH值(4 ℃:7.17~7.24;常温:7.17~7.25;37 ℃:7.10~7.26)影响较小;轻乳茶粉在37 ℃存放180 d时其可溶性固形物(15.70%~16.20%)、pH值(7.11~7.23)、水分(2.22~3.15 g/100 g)、容重(0.59~0.66 g·cm^(-3))、自由密度(0.54~0.58 g·mL^(-1))、菌落总数(≤50 CFU·g^(-1))、大肠菌群(<10 CFU·g^(-1))、霉菌(<10 CFU·g^(-1))和酵母菌(<10 CFU·g^(-1))均在正常范围内。本文可为之后研究制备茶香高昂、奶香自然、清爽顺滑和饮用方便的奶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轻乳茶粉 感官评价 稳定性
下载PDF
茶树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9
作者 陈美链 李杨 +3 位作者 刘淑燕 李金贵 胡汉亮 郭泽镔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69-180,共12页
为探究茶树花真空冷冻干燥最佳工艺并对冻干茶树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福鼎大白茶茶树花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因素(预冻温度、预冻时间、真空度、搁板最大加热温度)对茶树花感官评分和复水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 为探究茶树花真空冷冻干燥最佳工艺并对冻干茶树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福鼎大白茶茶树花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因素(预冻温度、预冻时间、真空度、搁板最大加热温度)对茶树花感官评分和复水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预冻温度-30℃、预冻时间3.5 h、搁板最大加热温度39℃,在此条件下,福鼎大白茶冻干茶树花的感官评分为88.57±1.24,复水比为3.26±0.14。对比冻干前后茶树花生物活性成分和感官指标得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能够较好地保留茶树花的外观形态和活性成分。对冻干茶树花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花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同浓度的VC,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低于同浓度的VC,冻干茶树花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78.85µg/mL、0.55 mg/mL,表明茶树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真空冷冻干燥 感官评分 生物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清肝益阴明目方治疗轻、中度脂质异常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关爱红 韩冰倩 +4 位作者 张南 许家骏 王晓聃 孟悦 冯月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肝益阴明目方治疗轻、中度脂质异常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5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治的轻、中度脂质异常型干眼患者55例(110只眼),证属肝肾阴虚证,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56只眼)和对照组27例(54只... 目的观察清肝益阴明目方治疗轻、中度脂质异常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5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治的轻、中度脂质异常型干眼患者55例(110只眼),证属肝肾阴虚证,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56只眼)和对照组27例(54只眼)。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睑板腺按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肝益阴明目方熏蒸+代茶饮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查受试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前BUT、泪河高度、OS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UT:2组治疗后BU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6.939,P=0.000;t对照组=3.363,P=0.001)。治疗后2组间BUT比较,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P=0.026)。(2)泪河高度:试验组治疗后泪河高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0,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泪河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泪河高度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0,P=0.039)。(3)OSDI评分:2组治疗后OS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17.365、t对照组=12.514,均P=0.000)。治疗后2组间OSDI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7,P=0.000)。(4)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9.770、t对照组=7.174,均P=0.000)。治疗后2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9,P=0.000)。(5)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32,P=0.000)。结论清肝益阴明目方有助于提高患者泪膜稳定性,增加泪河高度,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蒸 代茶饮 脂质异常型干眼 清肝益阴明目方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11
作者 梁贤智 骆妍妃 +4 位作者 阳景阳 农玉琴 陈杏 梁光志 陈远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26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择真空冷冻干燥(预冻2 h,冷冻干燥6、8、10 h,冷阱温度-50℃,处理1、2、3)、热风干燥(处理时间3、4、5 h,烘焙温度75℃,处理4、5、6)及自然干燥处理(CK)3种干燥工艺处理...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择真空冷冻干燥(预冻2 h,冷冻干燥6、8、10 h,冷阱温度-50℃,处理1、2、3)、热风干燥(处理时间3、4、5 h,烘焙温度75℃,处理4、5、6)及自然干燥处理(CK)3种干燥工艺处理,分析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茶树花感官品质、内含物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所制茶树花感官品质最优,均能保留花蜜香,且处理3的茶树花感官审评总分最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较高,总氨基酸、甜味、鲜味、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3种干燥工艺条件下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07种,醇类、烷类及酮类为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HCA)表明,挥发性物质分为4组,与3种干燥工艺相对应。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筛选出变量重要性(VIP)值大于1的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35个,而苏合香醇为CK特有的挥发性成分。综上所述,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处理最能保留茶树花香和内含物,其中处理3综合评价最优。本研究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茶树花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干燥工艺 感官品质 氨基酸组分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一种紫斑牡丹全花茶的制作工艺研究
12
作者 吕小旭 黄文迪 +3 位作者 魏思宇 王大成 江龙龙 关鉴茹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开发提升紫斑牡丹市场价值,研究紫斑牡丹全花茶制作工艺。通过清理、护型、干燥等方法对紫斑牡丹全花进行加工,研究了烘干、微波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紫斑牡丹全花的干燥效果,从紫斑牡丹全花的色泽、形态、气味比较不同制作工艺... 为开发提升紫斑牡丹市场价值,研究紫斑牡丹全花茶制作工艺。通过清理、护型、干燥等方法对紫斑牡丹全花进行加工,研究了烘干、微波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紫斑牡丹全花的干燥效果,从紫斑牡丹全花的色泽、形态、气味比较不同制作工艺,并测定最佳工艺下紫斑牡丹全花茶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选择初花期的紫斑牡丹全花,以纸杯护型的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以程序为冷冻阶段-40℃,9.25 h→-30℃,3 h→-20℃,2 h→-10℃,1.5 h,升华干燥阶段0℃,2.5 h→5℃,2.5 h→10℃,2 h→15℃,2 h→20℃,2 h→30℃,2 h→35℃,2 h→40℃,5 h制得的全花茶效果最佳,其全花色泽靓丽、形态挺立,花茶口感醇正、感官评价高,营养成分丰富,其中可溶性蛋白、总酚、总黄酮、VC及亚麻酸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干燥工艺制作的牡丹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全花茶 真空冷冻干燥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陈凌芝 孔亚帅 +3 位作者 张思萌 苏丹 王杉 陈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37-141,共5页
本文以信阳毛尖半成品(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排把)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烘干,再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官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提香机烘干... 本文以信阳毛尖半成品(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排把)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烘干,再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官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提香机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信阳毛尖锅炒干、电烘笼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茶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较高;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茶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含量较高;提香机烘干与锅炒干相比,前者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后者叶绿素、儿茶素含量较高,其他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电烘笼烘干茶叶与其他几种干燥方式相比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 干燥方式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热图分析
下载PDF
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在腹部肿瘤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施春女 罗鹏珍 +2 位作者 敖琪 龚丽燕 应笑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65,102,共4页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在腹部肿瘤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腹部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进行...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在腹部肿瘤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腹部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进行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比较两组唾液分泌量、口干口渴程度、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口腔异味评分、咽喉舒适度及口腔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静态全唾液流率(UWS)高于干预前,口干口渴程度评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及口腔异味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UWS高于对照组,口干口渴程度评分、唇舌口腔黏膜湿润度及口腔异味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咽喉舒适度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口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肿瘤外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结合口腔喷雾中采用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能够刺激唾液分泌,改善口腔干燥,清新口气,改善口咽舒适度,且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全麻术后患者 药食两用乌梅金银花茶 口腔护理 口腔喷雾 口干口渴程度
下载PDF
冻干白茶甜橙块配方研究
15
作者 张国辉 王朝武 叶雅英 《茶叶学报》 2024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的】目前,白茶主要以冲泡饮用为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白茶食品有限。本研究以速溶白茶粉和甜橙为主要原料,研制一款具有独特风味的新型白茶食品。【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分考察了速溶白茶粉、甜橙果酱和甜橙香... 【目的】目前,白茶主要以冲泡饮用为主,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白茶食品有限。本研究以速溶白茶粉和甜橙为主要原料,研制一款具有独特风味的新型白茶食品。【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分考察了速溶白茶粉、甜橙果酱和甜橙香精对冻干白茶甜橙块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了冻干白茶甜橙块的配方。【结果】冻干白茶甜橙块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速溶白茶粉0.1 g、甜橙果酱5 g、甜橙香精0.5 g、冰糖5 g、白砂糖5 g、糊精5 g、果胶0.5 g和水72 g。【结论】在此配方条件下可制得茶香、橙香和柚香浓郁协调,酸甜可口的冻干白茶甜橙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甜橙 生产工艺 真空冷冻干燥
下载PDF
越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品牌建设对策
16
作者 黄磊 徐春光 +3 位作者 夏小欢 丁旭峰 叶国华 陈旭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39-142,共4页
浙江绍兴生产工夫茶历史悠久,其中越红工夫茶曾被列入全国知名红茶行列。本文介绍了越红工夫茶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总结了其初制加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鲜叶采摘(采摘时间、茶树品种)、运输、贮青、萎凋、揉捻、发酵、干... 浙江绍兴生产工夫茶历史悠久,其中越红工夫茶曾被列入全国知名红茶行列。本文介绍了越红工夫茶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总结了其初制加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鲜叶采摘(采摘时间、茶树品种)、运输、贮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精制等,以规范越红工夫茶加工技术,保持其品质特征,稳定产品质量,同时从定位和目标群体、品牌故事和核心价值观、地理标志打造、包装设计和品牌传播、与消费者互动和建立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越红工夫茶品牌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红工夫茶 加工 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 品牌建设
下载PDF
油茶鲜果预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泽金 吴苏喜 +2 位作者 蒋明芳 管业圣 冯宗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更多地保留活性成分,提高油茶籽油品质,研究了油茶鲜果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剥壳-摊晒、直接摊晒、堆沤-摊晒、剥壳-烘干、直接烘干、堆沤-烘干)对油茶籽主要成分以及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中3种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多环芳烃)和4种微... 为更多地保留活性成分,提高油茶籽油品质,研究了油茶鲜果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剥壳-摊晒、直接摊晒、堆沤-摊晒、剥壳-烘干、直接烘干、堆沤-烘干)对油茶籽主要成分以及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中3种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多环芳烃)和4种微量活性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K_(1)、角鲨烯、多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鲜果预处理方式对油茶籽主要成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影响不大;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微量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剥壳-烘干处理油茶鲜果在油茶籽油的酸值、多环芳烃、维生素E、角鲨烯指标上较其他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优势。综上,采用剥壳-烘干对油茶鲜果进行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茶籽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鲜果 堆沤 剥壳 烘干 低温压榨油茶籽油 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江西绿茶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森旺 徐建国 +1 位作者 顾震 徐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0期125-127,共3页
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热泵-热风联合干燥3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杀青后的绿茶进行干燥,通过测定绿茶维生素C含量及感官审评研究干燥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制作的绿茶在感官上接近传统热风干燥制作的绿茶,... 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热泵-热风联合干燥3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杀青后的绿茶进行干燥,通过测定绿茶维生素C含量及感官审评研究干燥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制作的绿茶在感官上接近传统热风干燥制作的绿茶,在贮藏性能上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制作的绿茶与纯热泵干燥制作的绿茶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干燥方法 品质
下载PDF
冷泡工夫红茶关键加工工艺技术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师大亮 崔宏春 +3 位作者 敖存 赵芸 余继忠 黄伟红 《茶叶》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冷冻时间、不同干燥提香方式加工的冷泡工夫红茶茶样的感官评审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48h冷冻工艺技术处理后的茶样叶底色泽红亮,发酵均匀,且水浸出物含量较对照提高10%-20%;三种不同干燥提香方式...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冷冻时间、不同干燥提香方式加工的冷泡工夫红茶茶样的感官评审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48h冷冻工艺技术处理后的茶样叶底色泽红亮,发酵均匀,且水浸出物含量较对照提高10%-20%;三种不同干燥提香方式的比较结果表明炭焙提香工艺最优,表明采用冷冻48h处理结合炭焙提香的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的冷泡红茶品质最佳,该工艺生产冷泡红茶具有示范推广的可行性,尤其是原料较为粗大的品种采用冷泡红茶工艺技术所制干茶品质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冷冻工艺 干燥提香 品质提升
下载PDF
不同遮荫方式及加工工艺对碾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淋 毛雅琳 +6 位作者 汪芳 郑寨生 胡美娟 傅燕青 金珊 袁名安 许勇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8-126,共9页
为提高碾茶品质,考察遮荫方式(直接覆盖、高棚覆盖和混合覆盖)和遮阴时间(6、10、15、20 d)、杀青机蒸汽流量(60、80、100、120、140 kg/h)和烘干温度(210、220、230、250℃)等关键工艺参数对碾茶感官品质、理化成分的影响,并研究碾茶... 为提高碾茶品质,考察遮荫方式(直接覆盖、高棚覆盖和混合覆盖)和遮阴时间(6、10、15、20 d)、杀青机蒸汽流量(60、80、100、120、140 kg/h)和烘干温度(210、220、230、250℃)等关键工艺参数对碾茶感官品质、理化成分的影响,并研究碾茶加工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方式以混合覆盖加工的碾茶综合品质最佳;直接覆盖6 d、高棚覆盖15 d时加工的碾茶品质均较好。杀青蒸汽流量为120 kg/h时,加工的碾茶酚氨比最小,茶氨酸含量最高,能较好保留茶叶营养成分;烘干温度220℃干燥的碾茶感官品质整体较优,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碾茶感官品质总得分与叶绿素a(r=0.741,P<0.01)、叶绿素b(r=0.767,P<0.01)和总叶绿素(r=0.754,P<0.01)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茶汤浓度与其色差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茶 遮荫 杀青 烘干 茶叶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