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Metabolites and Macro- and Micro-elements in Hungarian Potatoes under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
1
作者 Rita Tomoskozi-Farkas Nora Adanyi +6 位作者 Magdolna Gasztonyi-Nagy Maria Berki Viola Horvath Tibor Renkecz Kinga Simon Zoltan Fabulya Zsolt Polga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6年第2期83-92,共10页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ultivation system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on potato tuber components, 42 parameters (anti-nutritives, micro- and macro-elements and 23 metabolites) were studied in three multi-resistant ...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ultivation system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on potato tuber components, 42 parameters (anti-nutritives, micro- and macro-elements and 23 metabolites) were studied in three multi-resistant Hungarian potato varieties for three years in 2007-2009.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data proved that all investigated factors (farming technology, genotype and season/year)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metabolites.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DAD, HPLC-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methods have been adapted to quantify the major components, i.e., steroidal alkaloids, nitrite, nitrate, sugars, amino acids and micro-elements, in potato tubers. The absolute amount and changes of tuber components were influenced differentially by the technology, genotype and season in a complex manner. Any examined component, except nitrate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or lower consistently in relation to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rganic or conventional) during the three years trials. Under the examined circumstances, no consequent positive effect of organic fanning on the total amount of anti-nutritive components, vitamins or micro- and macro-elements of potato tubers could be pro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organic farming conventional fanning metabolomics macro- and micro-elements.
下载PDF
Sustainable Mangement of Drainage Water of Fish Farms in Agriculture as a New Source for Irrigation and Bio-Source for Fertilizing
2
作者 Abdelraouf Ramadan Eid Essam Mohamed Hoballah Sahar E. A. Mosa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8期730-742,共13页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growing seasons 2011 and 2012. It was executed in research farm of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in Nubaryia region, Egyp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rrigation systems, fertigatio...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growing seasons 2011 and 2012. It was executed in research farm of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in Nubaryia region, Egyp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rrigation systems, fertigation rates by using the wastewater of fish farms “WWFF” in irrigation of potato. Study factors were irrigation systems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SIS” and trickle irrigation system “TIS”), water quality (traditional irrigation water “TIW” and WWFF) and fertigation rates “FR” (20%, 40%, 60%, 80% and 100% NPK).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tudy factors: 1) Calculating the total amount of WWFF per season;2)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scription of WWFF;3) Clogging ratio of emitters;4) Yield of potato;5)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potato “IWUEpotato”.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aximum values were obtained of yield under SIS × FR100% NPK × WWFF, also,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yield values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IS × FR100% NPK × WWFF > SIS × FR80% NPK × WWFF > SIS × FR60% NPK × WWFF > TIS × FR100% NPK × TIW. This means that, using WWFF in the irrigation can save at least 40% from mineral fertilizers and 100% from irrigation water under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of Fish farms potato ARID Regions FERTIGATION Rates IRRIGATION Systems
下载PDF
天水旱作区马铃薯氮磷钾效应模型构建及其施肥指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颉炜清 郭华春 +5 位作者 方彦杰 徐银萍 佘永新 吕汰 李芳弟 王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8-1680,共13页
为研究天水旱作马铃薯主产区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施肥指标,采用3年肥料试验,明确土壤基础养分状况、校正系数、养分利用率等参数,探索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和相对产量及推荐施肥量,构建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土壤有效养分校... 为研究天水旱作马铃薯主产区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施肥指标,采用3年肥料试验,明确土壤基础养分状况、校正系数、养分利用率等参数,探索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和相对产量及推荐施肥量,构建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推荐施肥量函数方程及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并研究肥料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水旱作马铃薯主产区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低氮、中磷、高钾、低有机质,微偏碱。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著幂指数负相关关系。试验区土壤地力贡献率均值为54.39%,氮、磷和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77.64%、87.57%、84.22%,氮、磷和钾养分增产率分别为30.74%、16.68%、23.08%,氮、磷和钾养分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2.58%、16.32%、45.40%,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氮0.56、磷0.48、钾0.35,100 kg块茎所吸收N、P_(2)O_(5)、K_(2)O养分的量分别为0.4、0.15、0.9 kg。本试验条件下,氮、磷和钾增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单因素及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以N_(2)P_(2)K_(2)氮磷钾配施组合产量最高。最高产量下的氮磷钾施肥用量为N∶P_(2)O_(5)∶K_(2)O=1∶0.97∶0.92(N:165 kg·hm^(-2)),产量为24860.32 kg·hm^(-2),施肥利润为34472元·hm^(-2);经济最佳产量下的氮磷钾施肥用量为N∶P_(2)O_(5)∶K_(2)O=1∶1.04∶0.79(N:154 kg·hm^(-2)),产量为24774 kg·hm^(-2),施肥利润为34603元·hm^(-2)。本研究结果可为天水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上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马铃薯 效应模型构建 施肥指标 产量
下载PDF
旱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品质评价与分析
4
作者 田甲春 田世龙 +3 位作者 李守强 葛霞 李梅 程建新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13-318,共6页
为评价天薯12号、定薯4号、庄薯3号、希森6号和青薯10号5个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品质,以同一条件下生产的品种为试材,采用分级指数法对参试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和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 为评价天薯12号、定薯4号、庄薯3号、希森6号和青薯10号5个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品质,以同一条件下生产的品种为试材,采用分级指数法对参试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和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进行综合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条件生长的不同马铃薯品种其田间表现和采后营养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参试的5个品种中,青薯10号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说明其综合品质最好;其余品种按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定薯4号、天薯12号、庄薯3号、希森6号。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的贮藏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区 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永永 赵婧 +5 位作者 赵贵宾 李星 司怀军 谢奎忠 陈超 边彩燕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进一步做好富锌马铃薯的示范推广工作,增强甘肃省马铃薯市场竞争力,实现由马铃薯大省向强省转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的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作为核心技术,综合配套富锌马铃... 为进一步做好富锌马铃薯的示范推广工作,增强甘肃省马铃薯市场竞争力,实现由马铃薯大省向强省转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的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作为核心技术,综合配套富锌马铃薯品种、锌肥基施与喷施、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同时对富锌马铃薯生产中使用的所有废旧地膜进行全部回收再利用,以减少地膜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富锌马铃薯 高质高效 生产技术
下载PDF
陇中旱作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鸿雁 席旭东 +1 位作者 梁平 孛娟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432-436,共5页
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为筛选出陇中旱作区优质抗旱的淀粉加工型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3号为对照品种,在陇中旱作区对引进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8个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比... 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为筛选出陇中旱作区优质抗旱的淀粉加工型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3号为对照品种,在陇中旱作区对引进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8个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6号、陇薯17号、甘农薯9号这3个品种生育期长(120~125 d),为晚熟或中晚熟品种;出苗率高,植株生长旺盛,主茎数多,大中薯率均高于80%;薯形为圆形或长卵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食味优(蒸煮食味综合评分分别为7.00、7.50、6.63分);干物质含量高,分别为253.0、243.2、249.0 g/kg,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加6.0、-3.8、2.0 g/kg;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70、1.40、1.10 g/kg;折合产量分别为29670、30855、3105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5.62%、9.84%、10.56%,可作为陇中旱作区全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种植。由于陇薯16号淀粉含量高达232.0 g/kg,也可作为陇中旱作区优质的高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加工型马铃薯 新品种 品种筛选 陇中
下载PDF
春收温室有机土豆播种方案设计及效益分析
7
作者 帅泽宇 庹家豪 +3 位作者 屈成 万宏伟 关列梅 徐曼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2期52-55,共4页
土豆生长期一般为90~120 d,即早熟品种在90 d左右,迟熟品种需120 d左右,但由于季节期较强,导致在常德地区通常只能种一季(12月上旬播种,翌年4—5月进行采摘),同时土豆病虫害较多,尤其以地下害虫为主,以至于农药残留量高。利用温室播种... 土豆生长期一般为90~120 d,即早熟品种在90 d左右,迟熟品种需120 d左右,但由于季节期较强,导致在常德地区通常只能种一季(12月上旬播种,翌年4—5月进行采摘),同时土豆病虫害较多,尤其以地下害虫为主,以至于农药残留量高。利用温室播种可以促进土豆早熟,供应春季和五一蔬菜市场淡季的需求,进行有机种植可以解决农药残留量高的问题。常德郑太有机农场设计春季温室有机土豆播种技术,主要包括土豆播种期的确定、土壤的选择与处理、播前处理、土豆的播种和播后管理等。该技术可解决常德地区传统土豆种植中存在的种植时间受限、土豆病虫害多、残留农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土豆产量和质量,并满足当地市场对土豆的需求。同时,有机土豆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但生产成本较高,需要品牌营销、技术升级、增值服务等方式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生产方面需要考虑成本和环保可持续发展,销售方面需注重全面的销售策略和市场定位,同时实现对生态的影响控制,全方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太有机农场 土豆 温室 有机 农药残留
下载PDF
Effect of Japanese knotweed(Fallopia japonica)Mulching on Continuous Potato Cropping:Modern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Knotweed-mulch Farming in Nishi-Awa Steep Slope Land Agriculture System,Japan 被引量:1
8
作者 INAGAKI Hidehiro UNNO Nahoko +2 位作者 SAKAKIBARA Takumi KUBOTA Sakiko HASEGAWA Kana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Poaceae species such as silver grass or reed are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mulch farming in Japan,where the Nishi-Awa area is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site.Farmers here have traditio... Poaceae species such as silver grass or reed are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mulch farming in Japan,where the Nishi-Awa area is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site.Farmers here have traditionally used silver grass for mulch farming;furthermore,local farmers have learned from long-standing experience that Japanese knotweed(Fallopia japonica,Polygonaceae)is better for cultivation of solanaceous crops in this area.However,it is unclear why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 is beneficial for cultivation of solanaceous crops.Thus,in this study,we hypothesized that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 may be effective in avoiding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continuous potato cropping,as native potato used to be cultivated twice a year in the past.Therefore,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 on continuous potato cropping and after tomato cropping,which is another solanaceous crop species.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018.First,we compared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silver grass mulching and no grass mulching(control)in a soil under continuous potato cultivation and in an uncultivated soil.As a result,the extent of the potato yield decrease was reduced by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Secondly,we compared Japanese knotweed-mulching and no grass mulching in a soil after a tomato crop and in an uncultivated soil.The extent of decrease in potato growth and yield was also reduced by Japanese knotweed mulching.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ulching with Japanese knotweed helped to avoi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continuous potato cro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cropping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Japanese knotweed mulch farming potato traditional farming
原文传递
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颖慧 蒙美莲 +3 位作者 陈有君 张静 王朝霞 崔成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为探讨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平作行上覆膜、双垄全膜覆盖、起垄行上覆膜及起垄覆膜膜侧播种5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 为探讨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平作行上覆膜、双垄全膜覆盖、起垄行上覆膜及起垄覆膜膜侧播种5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提高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单株结薯数。与露地平播相比,4种覆膜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分别变化在6.71%~83.57%、12.04%~135.36%。同种覆膜方式下,施用抗旱剂较未施抗旱剂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其提高幅度分别变化在4.24%~37.11%、0.59%~23.24%。由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看出,覆膜具有明显的集雨效果,双垄全膜覆盖能有效增加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起垄覆膜膜侧播种能使2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处于较高水平;施用抗旱剂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下渗,使水分更多的保存在0~40cm土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作 覆膜方式 产量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宁南旱区沟垄覆盖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马铃薯产量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荣 王艳丽 +4 位作者 吴鹏年 孙瑞萍 仇佳欣 苏梅 侯贤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175,共8页
垄覆塑料地膜沟内覆盖集雨种植模式可影响土壤水热状况,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旱作条件下沟垄二元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效果,于2015年在宁南旱区设置垄覆地膜沟内覆盖不同材料(普通塑料地... 垄覆塑料地膜沟内覆盖集雨种植模式可影响土壤水热状况,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旱作条件下沟垄二元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效果,于2015年在宁南旱区设置垄覆地膜沟内覆盖不同材料(普通塑料地膜、玉米秸秆、生物降解膜、麻纤维地膜及液态地膜),以垄覆地膜沟不覆盖为对照,研究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耕层土壤温度、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处理在马铃薯前期、中期土壤蓄水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土壤蓄水量最高(P<0.05)。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处理增温效果明显,马铃薯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而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植株株高和茎粗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增产效果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最为显著,较对照增产56.1%(P<0.05),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81.1kg/(hm2·mm))。总之,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对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效果显著,建议在宁南旱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温度 秸秆 旱作区 沟垄二元覆盖 马铃薯产量
下载PDF
微垄覆膜沟播对阴山丘陵旱作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杨 贾立国 +1 位作者 秦永林 樊明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马铃薯产量的形成,是同化产物积累的结果。研究了微垄覆膜沟播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的变化及产量。结果表明,微垄覆膜沟播可明显提高马铃薯地上部、块茎及全株干物质累积速度和积累量,且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与马铃薯产量呈极显著... 马铃薯产量的形成,是同化产物积累的结果。研究了微垄覆膜沟播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的变化及产量。结果表明,微垄覆膜沟播可明显提高马铃薯地上部、块茎及全株干物质累积速度和积累量,且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与马铃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微垄覆膜沟播模式的马铃薯产量,比平地覆膜增加了14.6%,比露地平作增加了27.9%。基于微垄覆膜沟播模式可明显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及块茎产量,可以将其作为雨养区马铃薯栽培的重要技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马铃薯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微垄覆膜沟播对阴山丘陵地区旱作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杨 樊明寿 高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4,共4页
阴山丘陵地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限制该地区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对天然降雨进行高效、永续利用,提高马铃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该地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战略考虑.本研究提出了微垄覆膜沟播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微垄覆膜沟播种... 阴山丘陵地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限制该地区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对天然降雨进行高效、永续利用,提高马铃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该地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战略考虑.本研究提出了微垄覆膜沟播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模式明显提高土壤0 ~60 cm土层贮水量,在马铃薯需水关键时期,出苗后35 d和55 d,微垄覆膜沟播土壤贮水量分别比平作覆膜和露地平作提高25.68%、14.26%和28.92%、18.47%.(2)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模式可明显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对降雨的利用效率.(3)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模式下的马铃薯每公顷吸收的水分数量比平作覆膜和露地平作分别高25.70%和33.52%.因此,微垄覆膜沟播种植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可作为发展内蒙古阴山丘陵地区旱作马铃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马铃薯 土壤水分 产量
下载PDF
宁夏旱作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进勤 陈智君 +2 位作者 桂林国 王天宁 黄建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1,共6页
以马铃薯品种、膜色以及覆膜方式为处理,研究宁夏中南部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全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半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地温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膜色对马铃薯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影响不大;相同覆... 以马铃薯品种、膜色以及覆膜方式为处理,研究宁夏中南部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全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半膜覆盖(黑膜或白膜)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地温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膜色对马铃薯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影响不大;相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温度白膜高于黑膜;南部山区以黑膜或白膜全膜覆盖+庄薯3号栽培模式产量最高,中部干旱带以黑膜全膜覆盖+冀张薯8号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旱作 马铃薯 栽培模式
下载PDF
马铃薯旱作栽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25
14
作者 高聚林 刘克礼 +4 位作者 盛晋华 任珂 温喜金 隋启君 姜波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1期9-15,共7页
对内蒙古呼盟与乌盟旱作马铃薯优化栽培下的干物质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 ,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 ,干物质积累百分率以块茎增长后期至淀粉积... 对内蒙古呼盟与乌盟旱作马铃薯优化栽培下的干物质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 ,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 ,干物质积累百分率以块茎增长后期至淀粉积累期较高 ;马铃薯生育期间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中心依次为叶片、地上茎、块茎 ;两地区不同品种优化栽培下的各项栽培生理指标均优于一般生产田和不施肥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作栽培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 产量 生育期
下载PDF
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颖慧 蒙美莲 +1 位作者 张静 王朝霞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6期336-340,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平作行上覆膜、双垄全膜覆盖、起垄行上覆膜及起垄覆膜膜侧播种五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结果表...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平作行上覆膜、双垄全膜覆盖、起垄行上覆膜及起垄覆膜膜侧播种五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四种覆膜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旱作马铃薯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维持植株正常的生长代谢,其中以起垄覆膜膜侧播种和双垄全膜覆盖两种覆膜方式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作 覆膜方式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旱作区马铃薯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汰 王鹏 +5 位作者 郭天顺 李芳弟 齐小东 颉炜清 窦俊焕 罗照霞 《中国马铃薯》 2020年第4期200-206,共7页
马铃薯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而优良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为了筛选适宜天水旱作区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试验引进11个马铃薯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薯16号... 马铃薯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而优良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为了筛选适宜天水旱作区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试验引进11个马铃薯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薯16号’和‘陇薯13号’产量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2%以上,且产量差异极显著,综合农艺性状好,建议在天水旱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马铃薯 品种 筛选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庄浪)旱作马铃薯全膜覆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立功 马淑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2,共9页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度、垄型、覆膜时...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是全膜覆盖的关键因素,起垄高度在干旱年对产量影响明显。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次序为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起垄高度。覆盖度显著影响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覆盖优于半覆盖,半覆盖优于露地栽培。全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21.2%,大中薯重提高23.6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19%,半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16.1%,大中薯重增加10.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6.62%。垄型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明显,“凹”型双垄优于“弓”型单垄,其垄内0~60 cm的土壤储水量比“弓”型垄提高3.46%,其中20~40 cm增加10.58 mm,提高4.48%,增产16.9%,大中薯增加26.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8.20%。“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3个覆盖时期,以秋覆膜最佳,比播前覆膜产量增加15.31%,水分利用率提高14.56%,顶凌覆膜次之,较播前覆膜增产9.54%,水分利用率提高8.98%。“低垄”、“中垄”、“高垄”3个起垄高度,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降雨偏多的年份高垄栽培利于增产,降雨较少的年份低垄栽培为佳,各年度平均显示,低垄型和中垄型分别比高垄型增产1.72%和1.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和2.76%。在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地膜全覆盖栽培以中垄型双垄垄播秋覆全膜栽培为最佳模式,较露地栽培增产49.16%,纯收益增加78.0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79%,较全膜垄作侧播增产23.07%,纯收益增加43.9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25%,实现了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垄垄播 中垄型秋季覆膜 地膜全覆盖 黄土丘陵区 旱作 马铃薯
下载PDF
旱作区不同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及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伟琴 郭黎明 李继明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5期273-281,共9页
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在安定区马铃薯生产上的降解情况和增产效果,减少地膜对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安定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选择全生物黑色降解地膜6号、7号、8号、9号、11号,以普通黑色地膜覆盖为对照(CK)进行降解膜的降解特点... 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在安定区马铃薯生产上的降解情况和增产效果,减少地膜对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安定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选择全生物黑色降解地膜6号、7号、8号、9号、11号,以普通黑色地膜覆盖为对照(CK)进行降解膜的降解特点及对马铃薯的保墒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降解膜的保温保墒效果、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不如黑色全膜覆盖(CK),各处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各处理的降解都没有达到完全崩解期和完全降解期。各处理以降解膜9号处理的产量为最高,为36261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4078kg/hm^2,减产率为10.11%;其次是降解膜6号处理,产量为34128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6211kg/hm^2,减产率为15.40%;最低是降解膜11号处理,产量为27756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12583kg/hm^2,减产率为31.19%。因此,在安定区应继续加大对降解膜的降解机理和对马铃薯增产效果试验研究,减少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马铃薯 降解地膜 产量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庭院式生产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大吉 殷红清 +4 位作者 帅超群 马进 黄建民 李梁俊 黄毅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通过试验,研制成功一种适用于集中与分散经营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庭院式生产模式".该模式以间歇式升降营养液深度技术为基础,结合不同海拔区域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自然调节和通气度、营养液配方人工调节的措施,采取无干... 通过试验,研制成功一种适用于集中与分散经营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庭院式生产模式".该模式以间歇式升降营养液深度技术为基础,结合不同海拔区域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自然调节和通气度、营养液配方人工调节的措施,采取无干扰多次收获的方法延长马铃薯结薯期限,从而提高微型薯生产能力.试验表明:该生产模式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产量2518~3002个/m2(100株/m2),年生产能力约为100~120万个/667m2(平均400 m2有效生产面积).供种系数为1∶250~300.微型薯生产成本为0.04~0.05元/个,平均直径(≥5 cm/个)为5.07~6.65cm,平均重量(≥5 g/个)为5.13~7.54 g/个,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作为原种进行继代繁殖,亦可直接作为生产用种进行商品薯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薯 庭院式 生产模式
下载PDF
高海拔生境下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块茎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明华 谭鑫 +5 位作者 郑亚娇 徐迎昕 邱梦琴 曾清华 蔡红 陈荣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0-1339,共10页
为探究高海拔生境下怀玉山高山马铃薯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以怀玉山高山马铃薯(麻籽洋芋)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的采后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怀玉山高山马铃薯上调的差异基因956个,下调的差异基因2 262个,总数为3 218个;怀... 为探究高海拔生境下怀玉山高山马铃薯的适应机制,本研究以怀玉山高山马铃薯(麻籽洋芋)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的采后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怀玉山高山马铃薯上调的差异基因956个,下调的差异基因2 262个,总数为3 218个;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与叶绿素结合、光系统Ⅰ、光合作用和光捕获、光系统Ⅱ、血红素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光合系统相关的GO term富集显著;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与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丙烷合成、光合作用、苯丙氨酸代谢等Pathway也富集显著,说明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在怀玉山高海拔生境下主要是涉及到光合作用基因的差异表达。本研究结果为怀玉山高山马铃薯适应高海拔生境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生境 怀玉山高山马铃薯 怀玉山本土农家薯 块茎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