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内外流特性
1
作者 何敬玉 杨志晨 +2 位作者 梁温馨 欧平 董金刚 《气体物理》 2024年第5期54-64,共11页
对二元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内流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一种简化的飞机后体模型,利用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后机身一体化设计对矢量喷管内外流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矢量喷流干扰效应对飞机后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 对二元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内流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一种简化的飞机后体模型,利用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后机身一体化设计对矢量喷管内外流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矢量喷流干扰效应对飞机后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在喷管空腔内的分离导致了喷管上下壁面的压力差,而该压力差是双喉道喷管推力矢量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二次流流量的增加,喷管上下壁面压差逐渐变大,喷管推力矢量角增加。无来流时,在主喷管落压比NPR=4.0,二次流落压比NPR s=4.8时,双喉道喷管具有的最大矢量角为16.6°;在来流Mach数Ma=0.4时,具有的最大矢量角为11.2°。喷管外罩表面声载荷频率主要集中在900 Hz以下,并且外罩型面变化剧烈处具有最高的噪声幅值。喷流矢量角的变化对噪声峰值频率没有影响,仅对下壁面1000 Hz以下幅值有影响,噪声最大频谱幅值影响量为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喷管 推力矢量 声载荷 基频 落压比
下载PDF
双轴承旋转喷管型面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瑶 徐惊雷 +2 位作者 潘睿丰 张玉琪 黄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6,共12页
针对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高机动飞行的迫切需求及其矢量喷管机械结构复杂笨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设计的双轴承旋转喷管,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和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相结合的方式,减少驱动结构,使喷管能更高效、轻... 针对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高机动飞行的迫切需求及其矢量喷管机械结构复杂笨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设计的双轴承旋转喷管,通过采用双轴承结构和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相结合的方式,减少驱动结构,使喷管能更高效、轻便地实现短距/垂直起降,并且赋予了飞行器平飞模态高机动飞行的潜力。基于典型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构型,开展了双轴承旋转喷管的型面设计和运动规律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开展关键设计参数对喷管流场的影响研究,获得喷管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短距/垂直起降模态下,典型构型的双轴承旋转喷管推力矢量角最大可达108°,满足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对喷管的要求。凹腔段的长短轴比值对喷管短距/垂直起降模态的性能影响较大,相同落压比条件下,长短轴比值越大,喷管的总推力系数越低,推力矢量角越大,并且推力矢量角最大差值达到41°。本文所提出的双轴承旋转喷管可为未来具备短距/垂直起降、高机动性能的飞行器动力系统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垂直起降 双轴承旋转喷管 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DRC的矢量推力双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
3
作者 蔡少泓 院老虎 赵维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针对矢量推力双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过程中存在强耦合、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线性自抗扰姿态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针对矢量推力双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过程中存在强耦合、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线性自抗扰姿态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提高对总扰动的实时观测精度,根据姿态角的误差及其变化率引入模糊控制思想对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在线参数整定,最后以矢量推力双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比PID和常规LADRC对外界扰动的抗扰效果,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好估计补偿系统的总扰动,具有更好的抗扰性能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推力双旋翼 线性自抗扰控制 姿态控制 抗扰能力
下载PDF
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流动参数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耀华 李建强 +2 位作者 杨党国 张诣 周清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动参数对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Dual-throatfluidic Thrust-vecto-ringNozzle,DTN)内流特性和推力矢量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TN在非推力矢量情况下,NPR在3~4范围时,推力系数较大,达到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动参数对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Dual-throatfluidic Thrust-vecto-ringNozzle,DTN)内流特性和推力矢量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TN在非推力矢量情况下,NPR在3~4范围时,推力系数较大,达到0.968,而流量系数较小,仅为0.93;NPR再增大,推力系数迅速下降。在推力矢量情况下,落压比一定时,随着次流流量比的增加,推力矢量角增加,而流量系数、推力系数、推力矢量效率减小;次流流量比一定时,随着落压比的增加,推力矢量角减小,系统推力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流量系数略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 射流推力矢量 推力矢量喷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单缝和双缝射流注入对二元喷管推力矢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相毅 王如根 +1 位作者 周敏 徐学邈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利用RNGk-ε湍流模型,求解二维N-S方程对开缝注入射流后的二元收敛-扩散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单缝和双缝射流对喷管推力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固定射流总流量的前提下,较好的双缝射流方案在小落压比状态下得到的矢量效率... 利用RNGk-ε湍流模型,求解二维N-S方程对开缝注入射流后的二元收敛-扩散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单缝和双缝射流对喷管推力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固定射流总流量的前提下,较好的双缝射流方案在小落压比状态下得到的矢量效率要优于单缝射流方案;而在大落压比下单缝和双缝射流方案得到的矢量效率和推力系数基本相同;前后射流流量的分配对喷管矢量性能有着适度的影响,当将较多的流量分配在扩散段后缝处时,喷管可以获得更多的推力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位置 单缝 双缝 推力矢量
下载PDF
基于RBF和PSO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正科 杨青真 +1 位作者 施永强 李岳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1-456,共6页
本文探索了一种能多变量综合优化的方法,即对喷管进行参数化设计后,用均匀试验设计(UED)将试验样本均匀散布在设计区间内,求出各性能参数后,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试验样本进行拟合,再用粒子群算法(PSO)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寻优... 本文探索了一种能多变量综合优化的方法,即对喷管进行参数化设计后,用均匀试验设计(UED)将试验样本均匀散布在设计区间内,求出各性能参数后,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试验样本进行拟合,再用粒子群算法(PSO)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寻优,找出了更好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设计参数组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的矢量角有了明显提高。试验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具有很好的优化能力,可以用来对喷管几何外形进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 矢量优化 均匀试验设计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合成双射流矢量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雄 夏智勋 +1 位作者 罗振兵 王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138,共8页
为了拓展合成双射流作动器在无人机推力矢量控制方面的应用,需要对合成双射流作动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矢量性能。通过分析合成双射流的特性,引入了以射流冲程为基础的无量纲距离,建立了射流矢量角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采用单... 为了拓展合成双射流作动器在无人机推力矢量控制方面的应用,需要对合成双射流作动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矢量性能。通过分析合成双射流的特性,引入了以射流冲程为基础的无量纲距离,建立了射流矢量角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合成双射流作动器无量纲结构参数对射流矢量角的影响机制和规律。利用极差分析法获得了各参数对射流矢量角影响的显著程度:出口宽度>出口长度>出口间距>出口深度>腔体高度,提出了作动器结构参数设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射流推力矢量 评价指标 射流矢量角
下载PDF
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 杨永 李喜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4-759,共6页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展开研究,探讨了双喉道喷管产生推力矢量的原理,通过与实验的比较,验证了采用数值算法进行射流推力矢量研究的可行性,并在多个主喷流压比NPR=2、4、7下,系统考察了次流注入角度、空腔收...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展开研究,探讨了双喉道喷管产生推力矢量的原理,通过与实验的比较,验证了采用数值算法进行射流推力矢量研究的可行性,并在多个主喷流压比NPR=2、4、7下,系统考察了次流注入角度、空腔收敛角、上游喉道高度等喷管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这些设计变量的参数化研究得出的规律,确定了一个相对较优的双喉道喷管参数组合方案:l=2.6hdt,hut=0.96hdt,1θ=10°,2θ=40°,=130,°在NPR=4,3%次流注入量时,该方案喷管产生的推力矢量偏角是14.65,°矢量效率是9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喷管 射流推力矢量 主喷流压比NPR 矢量效率
下载PDF
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谭慧俊 陈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8-1684,共7页
对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设计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腔长度、空腔扩张角、空腔收敛角、上游喉道高度等设计参数对喷管的推力系数、矢量效率以及内部流态均有着显著影响.研究中获得的较优的参数组合方案为:空腔长度2... 对二元双喉道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设计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腔长度、空腔扩张角、空腔收敛角、上游喉道高度等设计参数对喷管的推力系数、矢量效率以及内部流态均有着显著影响.研究中获得的较优的参数组合方案为:空腔长度2.61,空腔扩张角10°,空腔收敛角30°,上游喉道高度1.0,次流注入角150°(长度尺度以下游喉道高度无量纲化).当主流压比为4、次/主流压比为1.08、次流量为主流的2.5%时,该方案获得了14.34°的矢量角,且推力系数为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推力矢量 喷管 双喉道 射流
下载PDF
非对称腔体合成双射流矢量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林 罗振兵 +2 位作者 刘冰 夏智勋 王德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6,共7页
利用合成射流全流场计算X-L模型,对非对称腔体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射流矢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励器不同腔体体积比、不同振动膜速度、不同频率下的合成双射流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励器两腔体不对称时,所形成的合成双射流不... 利用合成射流全流场计算X-L模型,对非对称腔体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射流矢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励器不同腔体体积比、不同振动膜速度、不同频率下的合成双射流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励器两腔体不对称时,所形成的合成双射流不再垂直向下游流动,而是会发生偏转,即射流具有矢量特性,偏转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激励器工作条件进行调节。其机理是振动膜对大小不同的两腔体的相对压缩量不同,使得两出口处所形成射流的能量和低压区不再对称,因此导致合成双射流向低能量(大腔体)一侧偏转。振动膜振幅和频率的提高对低压区大小分别起到增加和减弱的作用,所以偏转角度又随着振动膜最大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工作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非对称腔体 矢量特性 X-L模型+
下载PDF
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雪峰 高峰 +1 位作者 黄桂彬 杨文佳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3期249-255,298,共8页
推力矢量喷管能够大幅提升飞行器的机动性,传统机械式矢量喷管因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而使用受限,相比之下,气动矢量喷管的综合性能更为突出,已发展出多种类型,包括激波控制型、双喉道型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气动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现... 推力矢量喷管能够大幅提升飞行器的机动性,传统机械式矢量喷管因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而使用受限,相比之下,气动矢量喷管的综合性能更为突出,已发展出多种类型,包括激波控制型、双喉道型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气动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矢量效果最好的双喉道喷管在二元、轴对称模型气动特性和构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基于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喷管 推力矢量 气动特性 构型优化
下载PDF
扩张段射流对旁路式双喉道喷管矢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雪峰 高峰 +1 位作者 张倩 马岑睿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探究腔体扩张段射流对旁路式双喉道喷管气动矢量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喷管在不同次流入射位置和次流压比下的内流情况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扩张段引入次流能够改善喷管内流性能,随着次流入射位置后移,推力矢量角先增大... 为探究腔体扩张段射流对旁路式双喉道喷管气动矢量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喷管在不同次流入射位置和次流压比下的内流情况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扩张段引入次流能够改善喷管内流性能,随着次流入射位置后移,推力矢量角先增大后减小,推力系数逐渐增大且增幅渐缓;随着次流压比增加,喷管推力矢量角逐渐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推力系数先增加后快速下降,而矢量效率先急剧上升后趋于平稳;改进后的喷管在最佳算例中得到推力矢量角为27.59°,推力系数为0.956,矢量效率3°/1%次流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路式双喉道喷管 次流 推力矢量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旁路式双喉道喷管气动矢量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雪峰 高峰 黄桂彬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4期423-430,共8页
旁路式双喉道喷管(BDTN)通过设置旁路通道即可实现稳定的推力矢量,无需增加额外的高压气源和次流系统,研究其推力矢量特性对于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方法对BDTN在不同落压比下的内外流场及其在高温高压环境... 旁路式双喉道喷管(BDTN)通过设置旁路通道即可实现稳定的推力矢量,无需增加额外的高压气源和次流系统,研究其推力矢量特性对于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方法对BDTN在不同落压比下的内外流场及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内流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BDTN的流场结构与普通双喉道喷管(DTN)相仿,但矢量效果更好,可在推力系数为0.966的同时获得24.6°的推力矢量角;落压比(NPR)大于4时,随着入口总压的增加,喷管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系数均逐渐减小;在入口总温为3 000K、落压比为100时,喷管的推力矢量角减小至12.75°,推力系数减小至0.882,即高温高压的内流环境对喷管矢量性能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路式双喉道喷管 推力矢量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的双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业兵 鞠玉涛 +1 位作者 郑健 顾卫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693,共6页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控制器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无位置传感器的双模控制器方案,分析了双模控制器的原理与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模式下的转子位置检测技术,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过零点获取电机转子位置信息的方法...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控制器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无位置传感器的双模控制器方案,分析了双模控制器的原理与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模式下的转子位置检测技术,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过零点获取电机转子位置信息的方法,设计了分压电路、带通滤波器、比较器构成的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电路,通过电动伺服机构平台的试验验证,表明采用双模控制器的电动伺服机构能独立工作或自动平滑切换工作,克服了单一工作模式的不足之处,节约了冗余设计的空间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机构 推力矢量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 双模控制器 滤波器
下载PDF
扩张段注气对扩张型双喉道喷管起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健 额日其太 《航空工程进展》 2011年第3期318-322,329,共6页
扩张型双喉道喷管存在起动问题,使喷管推力性能显著下降。为此,提出了扩张段注气解决喷管起动问题的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二元扩张型双喉道喷管,研究了扩张段注气压比、注气位置等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段... 扩张型双喉道喷管存在起动问题,使喷管推力性能显著下降。为此,提出了扩张段注气解决喷管起动问题的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二元扩张型双喉道喷管,研究了扩张段注气压比、注气位置等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段注气可以产生斜激波系和大的分离区,改变了扩张型双喉道喷管主气流通道的形状,减小了激波损失,解决了喷管的起动问题,并使喷管性能显著提高;注气缝位于扩张段中间时,容易形成连续扩张的主流通道,有利于主流的加速和产生推力,因此其推力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喷管 双喉道喷管 扩张段注气 射流控制
下载PDF
次流通道对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志鹏 徐惊雷 郭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4-1180,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次流通道对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Dual Throat Nozzle,DTN)气动矢量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DTN喷管构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收扩的次流通道相对于平直的次流通道不会改善DTN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随着次流流量增... 为了进一步了解次流通道对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Dual Throat Nozzle,DTN)气动矢量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DTN喷管构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收扩的次流通道相对于平直的次流通道不会改善DTN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随着次流流量增加,DTN的推力矢量角存在一个最大值,超过该值各推力矢量性能均会降低;次流通道宽度对DTN喷管推力矢量性能影响显著:(1)次流宽度不影响所能达到的最大推力矢量角;(2)小的次流宽度在进口总压较高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推力矢量角;(3)增大次流宽度能降低次流总压,但达到的矢量角会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 次流管道 次流百分比 推力矢量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二元推力矢量取向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干预模式
17
作者 罗雨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22-26,59,共6页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师干预模式对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以二元推力矢量取向理论为指导,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采用"预设→过程修正→导向"的教师干预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师干预模式对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以二元推力矢量取向理论为指导,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采用"预设→过程修正→导向"的教师干预模式,去解决一些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验表明:1)二元推力矢量取向的教师干预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动力;2)该模式下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材选取、案例分析、教学互动、实验实训方面取得较好效果;3)在该模式下,学生的中心意识、主动学习、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加强,融英语语言信息采纳、英语交际交流、英语应用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语言技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4)二元推力矢量取向的教师干预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涉外综合应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能力 涉外综合应变能力 二元推力矢量取向 教师干预
下载PDF
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敬玉 陈强 +2 位作者 董金刚 欧平 唐亚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23,共8页
对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的流动特性和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有无推力矢量情况下,双喉道喷管的主流落压比(Nozzle pressure ratio,NPR)和二次流流量对喷管的气动性能与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推力矢量状态下... 对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的流动特性和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有无推力矢量情况下,双喉道喷管的主流落压比(Nozzle pressure ratio,NPR)和二次流流量对喷管的气动性能与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推力矢量状态下,双喉道喷管在落压比NPR=3.0~4.0之间具有最优的推力系数和流量系数,分别为0.974和0.935。在有推力矢量状态下,双喉道喷管在NPR=4.0时具有最优的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系数,其推力矢量角最高为16.1°。当二次流流量为4%时,推力矢量角为14.6°,推力系数为0.95。随着二次流流量的增加,双喉道喷管的推力矢量角逐渐增加,但是当增加到一定值之后,推力矢量角会逐渐减小。在相同的二次流流量下,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矢量效率逐渐降低。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双喉道喷管的推力系数逐渐升高,在NPR=4.0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流量系数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逐渐增大,但是在NPR=4.0以后,流量系数的变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喉道喷管 推力矢量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落压比
下载PDF
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内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卿太木 王恒 廖华琳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0,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就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主要几何参数对喷管内特性(气动矢量角、气动矢量效率、推力系数、流量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组内特性较优的喷管几何参数。结果表明,次流注入角、空腔收敛角、空腔长度等几何...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就轴对称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主要几何参数对喷管内特性(气动矢量角、气动矢量效率、推力系数、流量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组内特性较优的喷管几何参数。结果表明,次流注入角、空腔收敛角、空腔长度等几何因素对喷管矢量特性影响较大,次流注入角、空腔扩张角等对喷管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优选后的喷管矢量角可达15.5°,矢量效率达5.70°/1%,喷管推力系数为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气动矢量喷管 轴对称 双喉道 几何参数 内特性 第四代战斗机
下载PDF
双矢量推力旋翼机建模与操纵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俊林 孙瑜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9年第3期83-88,100,共7页
随着部队的急难险重任务的日益增多,任务载荷功能与质量逐渐增长,导致事发地应急通信组网难以有效展开。常规自转旋翼机的巡航速度低且机动性差,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受到限制,故无法满足急难险重任务下的指挥控制无人机通信组网要求。为... 随着部队的急难险重任务的日益增多,任务载荷功能与质量逐渐增长,导致事发地应急通信组网难以有效展开。常规自转旋翼机的巡航速度低且机动性差,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受到限制,故无法满足急难险重任务下的指挥控制无人机通信组网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具备结构简单、机动性强、巡航速度快及超短距离起飞等特性的双矢量推进旋翼机。为了对该旋翼机进行有效控制并提高其飞行性能,分析了该旋翼机的特点,建立了该旋翼机的操纵特性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从工程应用出发,通过吹风试验获取了机体模型参数拟合曲线。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机体操纵响应特性,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机 矢量推力 无人机 数学建模 指挥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