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β-Glucan Supplementation on Repairing of Phenol-Induced Vaginal Mucosal Epithelium Damage in Rats
1
作者 Song Fei Weidong Wu +2 位作者 Ying Wang Dan Li Bo Ji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4期535-546,共1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β-glucan on the repair of damaged vaginal mucosa,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the inflammatory factor-6 (IL-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β-glucan on the repair of damaged vaginal mucosa,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the inflammatory factor-6 (IL-6) in vaginal tissues. Methods: Thirty-six adult female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grad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phase groups with 12 rats each. Vaginal inflammation ra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phenol gel into the vagina of each rat at a dose of 0.1 ml/100g body weight. After modeling,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ased o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test ag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0.5 ml of saline, experimental group A was injected with 0.375 ml saline 0.125 ml β-glucan, experimental group B was injected with 0.25 ml saline 0.25 ml β-glucan, and experimental group C was injected with 0.50 ml β-glucan. The injection sites were selected at the 3 o’clock and 9 o’clock positions of the vagina.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7-, 14-, and 28-days post-injection, and tissu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jection sites and prepared for histological analysis. New blood vessels and fibroblast numbers in the tissues were observed after Hematoxylin-eosin (HE)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and IL-6 in the tissues were measured using quantificational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Result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vaginal tissue specimens at 7-, 14-, and 28-days post-injection showed that on day 7,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on days 14 and 28,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showed more new blood vessels, macrophages, and fibroblasts with increased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in vaginal tissues were elevated on days 14 and 28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comparison of IL-6 levels in vaginal tissues on day 28 showed that serum IL-6 levels returned to normal,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 In the 3 experimental phases, the increase in VEGF levels in vaginal tissues on day 14 post-injection was more pronounced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β-glucan, and IL-6 levels returned to normal on day 28. β-Glucan can enhance VEGF levels in damaged vaginal tissues, promote the repair of damaged vaginal tissues,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β-glucan have a better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LUCAN Vaginal mucosa damage Repair
下载PDF
Stomach and duodenum
2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1995年第2期96-98,共3页
950320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histochemicalstudies on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isoenzymes ingastric cancer.SU Yinghao(苏英豪),et al.DeptPathol,Anhui Med Univ,Hefei,230032.Chin J Pathol1994;23(6):338-340.By u... 950320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histochemicalstudies on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isoenzymes ingastric cancer.SU Yinghao(苏英豪),et al.DeptPathol,Anhui Med Univ,Hefei,230032.Chin J Pathol1994;23(6):338-340.By using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histochemi-cal techniques,the activit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ALPisoenzymes in gastric cancers and benign gastric dis-eases were examined.The results showed:Nagao,Re-gan and Kasahara isoenzymes,which were not ex-pressed in normal gastric mucosa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odenum mucosa Hefei alkaline ANHUI microscopic moderately METAPLASIA invasion DIFFERENTIATED
下载PDF
12.2.Stomach and duodenum
3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199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920323 The effect of EC-DOPAR on thehealing of acetic acid ulcer in rats.DONGXiuyun (董秀云),et al.Dept Gastroenterol,3rdAffil Hosp,Beijing Med Univ.Chin J Digest 1991;
关键词 DIGEST duodenum acetic METAPLASIA Shandong ESTROGEN soybean ATRA mucosa metastasis
下载PDF
糖萼损伤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4
作者 张乐丹 靳明星 刘艳迪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手术等手段缓解症状,延缓和减少复发,因此对疾病活动度的监测至关重要。糖萼是覆盖于血管内皮细胞管腔侧的多糖蛋白复合物,对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具有支持作用,而炎症会导致其结构受损。该文... 炎症性肠病(IBD)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手术等手段缓解症状,延缓和减少复发,因此对疾病活动度的监测至关重要。糖萼是覆盖于血管内皮细胞管腔侧的多糖蛋白复合物,对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具有支持作用,而炎症会导致其结构受损。该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IBD在实验室检测中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了血清糖萼损伤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硫酸乙酰肝素、透明质酸对IBD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肠黏膜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硫酸乙酰肝素 透明质酸 糖萼损伤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无水乙醇致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香草酸亚型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蛋白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兰永利 霍新慧 +2 位作者 李盼 阿斯卡尔•牙生 韦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 探讨针灸预处理抗无水乙醇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2只SD大鼠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预灸组和预针刺组,每组13只。针灸预处理中脘、足三里,20分钟/穴、1次/天,连续7天,无水乙醇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评估胃... 目的 探讨针灸预处理抗无水乙醇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2只SD大鼠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预灸组和预针刺组,每组13只。针灸预处理中脘、足三里,20分钟/穴、1次/天,连续7天,无水乙醇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评估胃黏膜损伤(ulcer index, UI)指数,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观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胃黏膜组织香草酸亚型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UI指数评分升高,胃黏膜组织表面出现充血、糜烂等病理表现,提示模型制备成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NF-α、IL-6浓度上升(P<0.05);EGF浓度下降(P<0.05);TFF1浓度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RPV1、CGRP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预灸组和预针刺组大鼠TNF-α、IL-6浓度下降(P<0.05);EGF水平上升(P<0.05);TFF1浓度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灸组和预针刺组大鼠TRPV1、CGRP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预针刺组相比,预灸组大鼠TNF-α、IL-6浓度下降(P<0.05);EGF水平上升(P<0.05);TFF1浓度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RPV1、CGRP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针灸预处理可能是通过调节TRPV1、CGRP蛋白表达水平实现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保护效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胃黏膜损伤 治未病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2
6
作者 辛小敏 朱薇 +4 位作者 陈楚弟 郭文 彭阳 潘德寿 智发朝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GM)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患者多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慢性胃炎症状,临床上容易漏诊。该实验通过对135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病例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有FD或慢性胃炎症状... 目的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GM)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患者多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慢性胃炎症状,临床上容易漏诊。该实验通过对135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病例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有FD或慢性胃炎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发现十二指肠HGM病变行内镜切除并作病理检查,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采用Glasgow评分对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4 650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HGM患者134例,胃镜检出率为2.9%。患者主要表现上腹隐痛不适、反酸或腹胀等症状。按罗马Ⅲ标准分类,其中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者92例(69.2%)、上腹痛综合征(EPS)43(31.8%)。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HGM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球部(93.3%),降段较为少见(6.7%)。形态上主要分为4种类型:以多发结节样隆起最为多见,占57%;其次为单发息肉或多发颗粒状隆起(34.1%)。少见的还有溃疡及肿块型,分别占6.7%和2.2%。这两型由于形态不典型,极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或肿瘤。超声内镜(EUS)对不典型的十二指肠HGM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表现为黏膜下层低回声光团,内有无回声区,但这些特征有时也易误诊为异位胰腺。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HGM对症状改善有帮助。结论十二指肠HGM是部分FD或慢性胃炎症状反复发作的原因,内镜下治疗HGM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黏膜异位 内镜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下载PDF
+Gz值暴露后大鼠胃十二指肠粘膜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钟学军 吴战军 +3 位作者 孙延平 许刚 徐奎诰 田广庆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Gz值暴露对大鼠胃十二指肠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5Gz值组,+10Gz值组,重复暴露组。对照组不受加速度作用,+5Gz值组,+10Gz值组各连续暴露5min,重复暴露组亦为连续暴露:+5G... 目的观察+Gz值暴露对大鼠胃十二指肠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5Gz值组,+10Gz值组,重复暴露组。对照组不受加速度作用,+5Gz值组,+10Gz值组各连续暴露5min,重复暴露组亦为连续暴露:+5Gz值2min,+10Gz值2min,+5Gz值2min。每组下离心机后即时乙醚麻醉取胃窦、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用放免法测定粘膜SS含量。结果1)对照组、+5Gz值组胃、十二指肠粘膜光滑,完整;+10Gz值组肉眼见胃窦、十二指肠粘膜散在小出血斑;重复暴露组胃底、胃窦、十二指肠粘膜均可见散在出血斑及小溃疡,光镜下见粘膜下血管充血、粘膜上皮的完整性破坏,糜烂及溃疡形成。2)+Gz值暴露使胃窦、十二指肠粘膜SS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Gz值暴露使胃窦、十二指肠粘膜SS含量显著升高。SS含量显著升高可能在胃粘膜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GZ暴露 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 粘膜
下载PDF
乙醇性胃粘膜损伤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雅博 阮研硕 +1 位作者 赵晓红 刘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239-1245,共7页
本文主要对乙醇的特点及其在胃肠道中的代谢,乙醇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对胃粘膜防御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胃粘膜保护机制,以及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乙醇 胃粘膜 损伤 保护 药物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黏膜屏障和肝脏功能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娜 赵玉民 +6 位作者 陈正元 王碧君 罗霞 王青 何国林 熊天琴 桑传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8-1287,共10页
为了观察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模型中肠黏膜屏障和肝脏功能的动态变化,采用头孢曲松钠复制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分别于造模处理的第3天、第6天、第10天取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基因测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 为了观察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模型中肠黏膜屏障和肝脏功能的动态变化,采用头孢曲松钠复制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分别于造模处理的第3天、第6天、第10天取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基因测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回肠组织紧密连接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回肠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阳性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肠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同时检测肝脏功能指标,包括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头孢曲松钠处理3、6或10 d后,模型组小鼠肠道中除金黄杆菌属、普氏菌属、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步上升外,芽孢杆菌属、Lo-tus、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步下降。模型组小鼠回肠组织中ZO-1阳性表达和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随着头孢曲松钠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含量在菌群失调初期(头孢曲松钠处理3、6 d时)无显著变化(P>0.05),菌群持续失调(头孢曲松钠处理10 d时)后其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同时,菌群持续失调会累及肝脏,表现为模型组肝组织匀浆中ALT、AST活性较正常组极显著上升(P<0.01),肝细胞肿胀,肝索结构紊乱。以上结果提示,长时间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稳态被破坏,表现为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加重,肠道中炎症因子的含量逐渐上升,同时肝脏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肠道菌群失调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肝脏损伤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对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予 张燕 杜楠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余40只灌服阿司匹林300mg/kg,5h后分为4组:造模验证组(以裸眼可见胃黏膜出现溃疡长径≥10mm或黏膜出血为造模成功)、自然恢复[...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余40只灌服阿司匹林300mg/kg,5h后分为4组:造模验证组(以裸眼可见胃黏膜出现溃疡长径≥10mm或黏膜出血为造模成功)、自然恢复[生理盐水15mL/(kg.d)灌胃6d]组、加味四君子汤[15mL/(kg.d)灌胃6d]组和思密达[0.6g/(kg.d)灌胃5d]组。给药完成后的第1天,摘眼球取血标本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脱臼处死后取胃黏液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果:5组血清IL-1β和TNF-α以及胃黏液中NO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41、18.232和14.562,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验证和自然恢复组IL-1β、TNF-α和NOS水平升高(P<0.05);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对阿司匹林造成的胃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加味四君子汤 阿司匹林 大鼠
下载PDF
硒对氟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凌飞 王阅春 +1 位作者 黄闽 陈建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 :研究硒对氟中毒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氟中毒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 (NaF)的蒸馏水溶液 ,硒氟联合作用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NaF)和 2mg·L-1亚... 目的 :研究硒对氟中毒诱导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氟中毒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 (NaF)的蒸馏水溶液 ,硒氟联合作用组大鼠饮用含 15 0mg·L-1氟化钠(NaF)和 2mg·L-1亚硒酸钠 (Na2 SeO3 )的蒸馏水溶液 ,染毒 4周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 :氟中毒能明显诱导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的DNA损伤 ,总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5 0 .2 0 %和 4 4 .80 % ,而硒对氟造成的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总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4 .6 0 %和 12 .6 0 %。结论 :硒对氟中毒引起的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DNA损伤 口腔粘膜 肝细胞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汝俊 傅定中 +1 位作者 邵庭荫 王建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3年第2期5-7,共3页
补中益气汤水煎剂预先灌胃大鼠,能有效地预防无水乙醇、0.6N HC1、0.2N NaOH和消炎痛对大鼠胃粘膜的急性损伤作用。该方有提高正常大鼠以及消炎痛处理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和腺胃部组织PGE_2含量的作用。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胃粘膜损伤 胃粘液 前列腺素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尼美舒利治疗鼻咽癌放化疗中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奕宇 邓瑾 +2 位作者 杨文 唐武兵 伍楚蓉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尼美舒利治疗鼻咽癌放化疗中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因同期化放疗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及中-重度疼痛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患者,单一用药组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尼美舒利治疗鼻咽癌放化疗中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因同期化放疗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及中-重度疼痛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患者,单一用药组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尼美舒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24小时后疼痛缓解的有效率,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最大维持剂量为50μg.h-1,尼美舒利的最大剂量为400mg.d-1。单一用药组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平均维持剂量为35.8μg.h-1,而联合用药组为26.6μg.h-1,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P<0.01)。单一用药组治疗12小时、24小时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80%;而联合用药组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0%,90%,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此外,两组患者均见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和便秘的不良反应,但联合用药组仅头晕的发生率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尼美舒利治疗鼻咽癌放化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引起的疼痛疗效较单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更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芬太尼透皮贴剂 尼美舒利 口腔黏膜损伤 疼痛
下载PDF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Ⅲ、党参部位Ⅶ中的分离物抗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良 王建华 +2 位作者 胡燕 侯宁 陈嘉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5期20-23,共4页
用三种不同工艺流程均可从党参部位Ⅶ中得到抗大鼠胃粘膜损伤的有效分离物,从而进一步说明党参部位Ⅶ是党参抗胃粘膜损伤的有效部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党参 抗胃粘膜损伤 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
下载PDF
应激状态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损伤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黎云 贾克然 +5 位作者 王缚鲲 李玮 张然 汤菲 贺政新 程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9期2714-2716,共3页
目的研究应激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兵60名,在其军训前后进行血清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14 C-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检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部分受试者行胃镜... 目的研究应激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兵60名,在其军训前后进行血清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14 C-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检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部分受试者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分析。结果心理调查问卷分析中,军训后较军训前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偏执分明显升高,与军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训后新兵的血清COR和CA水平分别为(276.64±156.89)μg/dL、(320.76±123.75)pg/mL,明显高于军训前的(8.28±2.43)μg/dL、(18.69±5.9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检查显示军训后胃黏膜炎症积分和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明显升高。结论应激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且加重了机体Hp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应激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十二指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秀琴 朱琳 +4 位作者 刘英琴 杨进 李玲风 韩秀兰 刘绍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十二指肠,Bouin液固定,制石蜡切片,进行了以下染色.(1)H.E染色(2)按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粘膜的胃泌素(G)细胞、生长抑素(D)细胞和5-HT细胞....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十二指肠,Bouin液固定,制石蜡切片,进行了以下染色.(1)H.E染色(2)按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粘膜的胃泌素(G)细胞、生长抑素(D)细胞和5-HT细胞.在光镜下按照半定量法将细胞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观察并记录每组动物切片中各级活性细胞数和计算各级细胞的百分比.(3)从正常对照组,脾虚组各随机选择5例动物,对D细胞和5-HT细胞进行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1)脾虚组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变化.(2)内分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G细胞、5-HT细胞内反应物含量减少,表明分泌功能增强.D细胞内反应物含量增多,表明分泌功能减弱.统计学分析表明以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与自然恢复比较,治疗组接近对照组.本文结果提示,脾虚证的发病与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变化有密切关系;四君子汤对脾虚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十二指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琳娜 张甜 +4 位作者 石磊 张志培 李诗草 关波 张文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Rheum tanguticum polysaccharides,RTP1)对辐射所致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RTP1灌胃给药(剂量200、400、800 mg/kg)7 d后,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接受10.0 Gy/只一次性全腹均匀X射线照射1...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Rheum tanguticum polysaccharides,RTP1)对辐射所致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RTP1灌胃给药(剂量200、400、800 mg/kg)7 d后,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接受10.0 Gy/只一次性全腹均匀X射线照射1次,3 d后处死动物,观察小肠黏膜病理形态改变,测定肠黏膜屏障功能、小肠组织氧化还原酶活性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RTP1预处理后可以改善肠黏膜损伤,升高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MDA水平,抑制血浆中DAO、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与I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1通过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护辐射所致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多糖 辐射损伤 放射性肠炎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IL-1β、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歆 柯晓 +2 位作者 陈锦团 高尤亮 周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检测IL-1β和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评价炎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及湿热证UC模型Ⅰ(3d)组、Ⅱ(7d)组、Ⅲ(14d)组、Ⅳ(21d)组,每... 目的检测IL-1β和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评价炎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及湿热证UC模型Ⅰ(3d)组、Ⅱ(7d)组、Ⅲ(14d)组、Ⅳ(21d)组,每组均10只大鼠。除正常组在自然环境饲养外,其余各湿热证UC模型组均置于高脂高糖饮食及高温高湿环境中,喂养4周后,用TNBS-乙醇灌肠法诱发湿热证UC。检测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IL-1β及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湿热证UC模型Ⅰ、Ⅱ、Ⅲ组大鼠DAI、CMDI、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模型Ⅱ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血清IL-4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模型Ⅱ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模型Ⅳ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湿热型UC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且IL-1β上升及IL-4下降水平同炎症严重程度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可作为炎症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DAI)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IL-1Β IL-4
下载PDF
胃康颗粒抗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饶梅冰 杜洁华 +2 位作者 周瑞玲 陈玉兴 戈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胃康颗粒对大鼠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应激、幽门结扎、口服乙醇致大鼠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观察胃康颗粒3个剂量组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胃康颗粒能明显对抗大鼠应激型溃疡、结扎胃幽门型溃疡,对乙醇所... 目的探讨胃康颗粒对大鼠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应激、幽门结扎、口服乙醇致大鼠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观察胃康颗粒3个剂量组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胃康颗粒能明显对抗大鼠应激型溃疡、结扎胃幽门型溃疡,对乙醇所致大鼠实验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能增加大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生成。结论胃康颗粒对胃黏膜损伤确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胃壁血循环、提高PGE2含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康颗粒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文颖 杨贤 +3 位作者 曹珂璐 谷瑞增 潘兴昌 孙桂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7,共7页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灌胃剂量均为20 mg/(kg·d)]。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大鼠处死前,用非甾体类药物灌胃损伤大鼠胃肠2次。取大鼠血清、胃和小肠黏膜组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胃肠病理切片、小肠黏膜抗氧化酶和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非甾体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小肠黏膜的氧化应激水平,小麦低聚肽能上调小肠黏膜中GSH-Px的活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能够减轻胃肠黏膜损伤。小麦低聚肽还可以显著降低了血清中TNF-α含量,下调mu-阿片受体mRNA的表达。说明非甾体类药物可以诱导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模型,小麦低聚肽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胃肠黏膜损伤。低剂量小麦低聚肽组作用最强,效果优于谷氨酰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低聚肽 谷氨酰胺 非甾体类药物 胃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