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and mapping of QTLs on chromosome 2D for grain size and yield traits using a mutant line induced by EMS in wheat 被引量:6
1
作者 Guizhi Zhang Yingying Wang +3 位作者 Ying Guo Yan Zhao Fanmei Kong Sishen Li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Production of mutants with altered phenotypes i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genes in an organism. In this study, a high-grain-weight mutant line M8008 was identified from a library... Production of mutants with altered phenotypes i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genes in an organism. In this study, a high-grain-weight mutant line M8008 was identified from a library of mutants of the common wheat cultivar YN15 treated with 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 F2 and F2:3generations produced from crosses of M8008 × YN15(MY) and M8008 × SJZ54(MS) were used for genetic analys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8008 and YN15 in plant height(PH), spike length(SL),fertile 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FSS), grain width(GW), grain length(GL), GL/GW ratio(GLW), and thousand-grain weight(TGW). Most sim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significant for the investigated traits, suggesting that the correlative mutations occurred in M8008. Approximately 21%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s showed polymorphisms between M8008 and YN15, indicating that EMS can induce a large number of mutated loci. Twelv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forming QTL clusters(one in MY and two in MS) were detected. The QTL clusters coinciding with(MY population) or near(MS population) the marker wmc41 were associated mainly with grain-size traits, among which the M8008 locus led to decreases in GW, factor form density(FFD), and TGW and to increases in GLW. The cluster in the wmc25–barc168 interval in the MS popul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yield traits, for which the M8008 locus led to decreased PH, spike number per plant(SN), and 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WHEAT mutant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grain size TRAIT Yield TRAIT
下载PDF
The mitochondria-localized protein OsNDB2 negatively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weight in rice 被引量:1
2
作者 Mingxin Guo Jiajia Liu +4 位作者 Linlin Hou Suna Zhao Nana Zhang Lili Lu Xusheng Zhao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819-1824,共6页
Grain size is a determinant of rice grain yield.In plants,mitochondria supply energy for cellular metabolism via the mitochondrial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Here we report that OsNDB2,which encodes a putative rotenone-... Grain size is a determinant of rice grain yield.In plants,mitochondria supply energy for cellular metabolism via the mitochondrial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Here we report that OsNDB2,which encodes a putative rotenone-insensitive typeⅡNAD(P)H dehydrogenase(ND),negatively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weight in rice.Six ND members representing three major types of rice were identified,and the predicted OsNDB2 protein was localized to mitochondria.Contents of OsNDB2 transcripts were higher in young panicles and leaf blades.OsNDB2 overexpression reduced grain length,grain width,and 1000-grain weight and moderately influenced plant height,while knockout of OsNDB2 increased grain size and 1000-grain weight.Allelic mutations of OsNDB2 were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grain appearances.Cellular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variations in grain size of transgenic lines were caused by change in cell expansion but not cell proliferation in spikelet hulls.Our study sheds light on OsNDB2 function and provides a new potential breeding approach for increasing rice grain size and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sNDB2 TypeⅡNAD(P)H dehydrogenase Allelic mutants grain size
下载PDF
一个新的玉米Miniature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3
作者 王娟 徐相波 +8 位作者 张茂林 刘铁山 徐倩 董瑞 刘春晓 关海英 刘强 汪黎明 何春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88-2096,共9页
籽粒发育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还相当不完善。我们在田间筛选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突变体,表现为籽粒灌浆不充分,胚和胚乳变小,成熟籽粒干瘪或“空果皮”。该突变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 籽粒发育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还相当不完善。我们在田间筛选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突变体,表现为籽粒灌浆不充分,胚和胚乳变小,成熟籽粒干瘪或“空果皮”。该突变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式将候选突变基因定位到2号染色体1.1 Mb的区间内,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区间内Miniature1(Mn1)基因在第1个外显子处发生hAT转座子插入,导致Mn1基因表达下调和无义突变。此插入突变与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表型完全连锁,该突变体被命名为mn1-m2。通过与mn1-89突变体进行等位测验,确认mn1-m2即为Mn1基因的等位突变体。因此,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mn1等位突变体,其突变位点及方式与已知mn1突变体均不相同,完善了玉米籽粒突变体的种质资源信息,也为Mn1调控籽粒发育机制的解析提供新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MN1 突变体
下载PDF
EMS诱导粒用高粱的突变体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淼 陈冰嬬 +5 位作者 石贵山 冯咏琪 杨永志 李海青 唐玉劼 王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确定粒用高粱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创制粒用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粒用高粱亲本系2055B和1012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调查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叶色、叶形、穗型、育性及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 为确定粒用高粱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创制粒用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粒用高粱亲本系2055B和1012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调查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叶色、叶形、穗型、育性及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粒用高粱亲本系的出苗率、幼苗成活率、结实率均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突变率则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水平EMS处理对两亲本的抑制作用不同,恢复系10125的出苗率、成苗率、结实率受抑制作用均小于保持系2055B。综合考虑出苗率、结实率和突变率等数据,2055B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为14 h和0.25%,10125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是14 h和0.3%。通过对诱变后M2代进行表型观察、鉴定和筛选,获得了早熟、矮秆、分蘖等性状的突变材料,初步构建了粒用高粱EMS突变体库,为开展高粱育种和功能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种质和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高粱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 筛选
下载PDF
磷素水平对小麦突变体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贾子颖 白阳 +3 位作者 李刚 刘翔宇 李诚 李春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3-892,共10页
为丰富磷高效小麦遗传资源,分析了小麦纤维素相关基因突变体(ZC5和ZC7,为郑麦9023经EMS诱导的脆杆小麦)及其野生型(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三种磷素水平下(0、105、210 kg·hm^(-2))、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关生理指标和成熟期农艺和品质性... 为丰富磷高效小麦遗传资源,分析了小麦纤维素相关基因突变体(ZC5和ZC7,为郑麦9023经EMS诱导的脆杆小麦)及其野生型(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三种磷素水平下(0、105、210 kg·hm^(-2))、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关生理指标和成熟期农艺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基因型、磷水平和基因型与磷水平互作均对旗叶叶面积、旗叶SPAD值和籽粒淀粉含量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因生育时期而异。不同处理小麦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生长规律,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基因型和磷水平均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全磷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基因型对成熟期株高、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籽粒渐增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旗叶SPAD值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渐增期、快增期持续时间和淀粉含量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ZC5为磷敏感材料,施磷能提前ZC5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期,提高其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且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和全磷含量增加。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对旗叶SPAD值、叶面积、籽粒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全磷含量、株高、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存在显著影响。通过化学诱变改良小麦细胞壁成分可为小麦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磷素 灌浆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小麦耐低肥Taaap3突变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艳 陈艳艳 +5 位作者 华夏 方宇辉 王玉民 巩晨 齐学礼 胡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41,共9页
为了创制耐低肥、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种质,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小麦中氨基酸透性酶基因TaAAP3,明确突变体类型,并分析突变体在低肥条件下的产量,筛选耐低肥、高产小麦新材料。结果表明,共获得了1个小麦TaAAP3基因单... 为了创制耐低肥、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种质,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小麦中氨基酸透性酶基因TaAAP3,明确突变体类型,并分析突变体在低肥条件下的产量,筛选耐低肥、高产小麦新材料。结果表明,共获得了1个小麦TaAAP3基因单亚基因组纯合突变体和2个三亚基因组纯合突变体,主要发生的突变是单个碱基的插入和小片段DNA的插入、缺失,其导致了移码突变,使翻译提前终止,造成蛋白质序列完全被改变。突变体Taaap3幼苗叶片中TaAAP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且TaAAP3在三突变类型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突变类型。低肥条件下,3个Taaap3突变体产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且TaAAP3基因表达水平越低,增产幅度越大。综上,在小麦中敲除TaAAP3基因后,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低肥条件下籽粒产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AAP3 突变体 基因表达 籽粒产量 CRISPR/Cas9
下载PDF
T-DNA插入产生的水稻小粒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向前 朱海涛 +1 位作者 邹金松 曾瑞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3期63-66,91,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grain shape mutant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in rice.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ion of 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grain shape mutant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in rice.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ion of T-DNA tag lines, the progeny of homozygous plants carrying T-DNA insertion were screened for mutants with mutated phenotypes.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utant and test for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mutated phenotype and the T-DNA inser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its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 In the present study, a grain shape mutant induced by T-DNA insertion in rice was identified, which showed small grain.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utant showed that the two types of phenotype, normal and small grain in the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T-DNA heterozygotes, fit the ratio of 3∶1. Test for Basta resistance showed that all the mutants were resistant while the normal plants segregated for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by the ratio of 2∶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nt phenotype cosegregated with Bar gene. The small grain mutant caused by T-DNA inser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iming at T-DNA. [Conclusion] The grain shape mutant is useful for isolation of the tagged gene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grain shape mutant T-DNA INSERTION
下载PDF
水稻稳定高垩白率突变体的获得与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金田蕴 李辉 +4 位作者 郭涛 刘晓璐 苏宁 吴赴清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也是通过水稻的生理过程起作用的。本实验经过多年多点种植,从日本晴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6份稳定高垩白率的突变体材料。检测了可能影响淀粉的合...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也是通过水稻的生理过程起作用的。本实验经过多年多点种植,从日本晴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6份稳定高垩白率的突变体材料。检测了可能影响淀粉的合成及淀粉体的精细结构,导致稻米亚垩白的产生和品质下降的蔗糖合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淀粉分支酶、淀粉去分支酶等酶活性的变化,试图从籽粒灌浆过程及淀粉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变化与成熟籽粒品质的相关性来解释垩白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突变体 淀粉合成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建龙 王俊敏 +3 位作者 骆荣挺 张铭铣 蒋兴村 李金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1-433,共3页
对粳稻农垦58经空间诱变产生的大粒型突变体进行大粒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型突变体的籽粒大小(以籽粒体积表示)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大粒型突变体谷粒细长,具馨香味,外观品质优,对粳稻的亲和性好... 对粳稻农垦58经空间诱变产生的大粒型突变体进行大粒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型突变体的籽粒大小(以籽粒体积表示)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大粒型突变体谷粒细长,具馨香味,外观品质优,对粳稻的亲和性好,是一个罕见的优质米资源。以大粒型突变体为供体,高产、外观米质差的晚粳推广品种为受体,采用不饱和回交结合分离世代糙米外观品质鉴定的方法,将大粒型突变体的优质性状导入晚粳背景,选育出外观米质优的晚粳新品系。对采用不饱和回交方法改良数量性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水稻 大粒型突变体 遗传育种
下载PDF
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忠明 王秀娥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量比原品种减产8.7%。并通过M2、M3、M4代该性状分离表现,初步推测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有趣的是,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粤泰A、广占63s分别配制的F1,与原来组合两优培九、粤优938、丰两优1号相比,不仅千粒重有明显增加,穗长和每穗颖花数有不同程度提高,而着粒密度和其它主要性状未发生劣变,因而单株产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该突变体在粒重增加的同时,配合力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改良 优势 水稻 EMS诱变 培矮64s 广占63S 粤优938 丰两优1号 每穗颖花数 突变体 性状分离 两优培九 主要性状 单株产量 千粒重 9mm 产量比 粤泰A 配合力 增幅 密度 cm 大粒 种子 粒长 减产 穗长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花生EMS诱变条件分析及突变系筛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富军 王绍伦 +6 位作者 高华援 刘海龙 周玉萍 李春洁 朱统国 孙晓苹 李晓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778-11781,共4页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花生最佳甲基硫酸乙酯(EMS)诱变条件,以"四粒红"和"白沙1016"花生品种为材料,在0.30%、0.90%EMS溶液中浸泡3、5、7和9 h,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以致死量达到50%为标准,多粒型花生的最佳处理条件...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花生最佳甲基硫酸乙酯(EMS)诱变条件,以"四粒红"和"白沙1016"花生品种为材料,在0.30%、0.90%EMS溶液中浸泡3、5、7和9 h,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以致死量达到50%为标准,多粒型花生的最佳处理条件是0.90%EMS溶液诱变7h,珍珠豆型花生则为0.90%EMS溶液诱变9 h,多粒型花生对EMS响应明显。在M3、M4代突变系中,多粒型筛选出YD35、YD3、和YD223个高产株系,最高增产565 kg/hm2,珍珠豆型筛选出YZ4、YZ2和YZ13个高产株系,最高增产57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多粒型 珍珠豆型 EMS诱变 突变系
下载PDF
低植酸突变体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与茎鞘物质转运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宁春 韦克苏 +2 位作者 吴殿星 张其芳 程方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77-1984,共8页
以协青早(XQZ)及其低植酸突变系(os-lpa1)为材料,通过对灌浆过程籽粒中植酸含量、蔗糖和淀粉积累变化动态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叶、茎、鞘等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籽粒淀粉合成代谢有关关键酶生理活性的测定,对os-lpa1灌浆充实不良、千... 以协青早(XQZ)及其低植酸突变系(os-lpa1)为材料,通过对灌浆过程籽粒中植酸含量、蔗糖和淀粉积累变化动态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叶、茎、鞘等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籽粒淀粉合成代谢有关关键酶生理活性的测定,对os-lpa1灌浆充实不良、千粒重明显降低的生理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os-lpa1剑叶、茎、鞘等器官中的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亲本XQZ,但os-lpa1籽粒中的淀粉积累量却明显降低。胚乳中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淀粉磷酸化酶(SPase)的活性降低,可能是os-lpa1灌浆充实不良、籽粒淀粉积累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os-lpa1灌浆期间叶鞘中的蔗糖磷酸合酶(SPS)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也显著低于其相应灌浆期的对照亲本XQZ,导致茎鞘等器官中淀粉积累量增多和"流"不畅,这可能也是其产量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酸突变 淀粉积累 酶生理
下载PDF
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潇湘矮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余应弘 吴云天 +1 位作者 曾翔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0,共4页
潇湘矮是在杂交籼稻组合93d72//湘/晚籼1号//桂朝2号/鉴7-4后代分离群体中发现的水稻矮秆小粒新突变体,株高55 cm左右,千粒重11 g左右,每穗总粒数198粒,结实正常,苗期对外源赤霉素(GA3)敏感,抽穗期不敏感。遗传分析表明,潇湘矮的矮生性... 潇湘矮是在杂交籼稻组合93d72//湘/晚籼1号//桂朝2号/鉴7-4后代分离群体中发现的水稻矮秆小粒新突变体,株高55 cm左右,千粒重11 g左右,每穗总粒数198粒,结实正常,苗期对外源赤霉素(GA3)敏感,抽穗期不敏感。遗传分析表明,潇湘矮的矮生性由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半矮秆基因控制,其中1对为已知的半矮秆基因sd-1,另1对为未知的sd-t4。sd-t4单独存在时植株表现为半矮秆小粒,与sd-1共同存在时植株表现为矮秆小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秆小粒突变体 潇湘矮 半矮秆基因 遗传
下载PDF
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关庭 刘庆龙 +1 位作者 王贤裕 吴国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6,共5页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 1 1个优质早籼品种 (系 )及从其中诱变获得的 1 9个突变体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辐射诱发突变体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淀粉...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 1 1个优质早籼品种 (系 )及从其中诱变获得的 1 9个突变体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辐射诱发突变体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淀粉粘滞性谱 (RVA谱 )发生了明显或比较明显的变化 ;大多数突变体同时在一个或多个主要品质性质上产生了正向和负向变异 ,少数突变体基本保持了原亲本的稻米品质 ,个别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还有若干品质性状得到显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突变体 稻米品质变化 水稻 RVA谱
下载PDF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琳琳 叶清青 +1 位作者 许佳斌 吴贻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千粒重下降与其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方法]用Richards方程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明恢86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供试材料的灌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胚突变体的起始灌浆潜势大于野生... [目的]探讨水稻巨大胚突变体千粒重下降与其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方法]用Richards方程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MH-ge1及其野生型明恢86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供试材料的灌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胚突变体的起始灌浆潜势大于野生型MH86,但最大生长速率、平均生长速率均较小于野生型,且突变体的最终生长量小于野生型。[结论]突变体的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从而造成巨胚稻突变体籽粒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巨大胚突变体 灌浆特性
下载PDF
水稻小粒矮突变性状与T-DNA插入标签的共分离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玉银 张亚芳 +6 位作者 潘存红 李爱宏 吴旭江 左示敏 陈宗祥 吴昌银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1-577,共7页
从T-DNA水稻标签系中发现1个标签系中出现了小粒矮(sgd)突变性状的分离。为克隆该突变基因和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该标签系存在多个插入事件,且T3代发现目标突变性状分离系中,另一个非目标插入事件已经纯合,故特... 从T-DNA水稻标签系中发现1个标签系中出现了小粒矮(sgd)突变性状的分离。为克隆该突变基因和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该标签系存在多个插入事件,且T3代发现目标突变性状分离系中,另一个非目标插入事件已经纯合,故特异PCR检测不能确认小粒矮突变性状与T-DNA插入共分离。但通过TAIL-PCR方法,获得了插入点侧翼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并证实该侧翼序列与小粒矮突变性状共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标签技术 侧翼序列 共分离 水稻 小粒矮突变
下载PDF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臻 王庆国 +1 位作者 刘炜 潘教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6-22,共7页
利用不同技术创制突变体是作物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强磁场对水稻品种圣稻15进行辐射诱变,在构建水稻突变体库的基础上,经多年种植及筛选,获得93份在性状上与对照有明显差异的突变体。其差异表型主要集中... 利用不同技术创制突变体是作物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强磁场对水稻品种圣稻15进行辐射诱变,在构建水稻突变体库的基础上,经多年种植及筛选,获得93份在性状上与对照有明显差异的突变体。其差异表型主要集中在叶色、叶片形态、株高、抽穗期、穗型、粒型等方面。这些材料作为新的种质资源,将有助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及遗传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诱变 叶色 株高 穗型 粒型
下载PDF
大粒突变体浙恢7954-BG3的表型、遗传及配组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出 童川 +3 位作者 李梅 施聪 徐林峰 沈圣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用350Gy60Coγ射线辐照浙恢7954干种子,在诱变后代中筛选到大粒型突变体浙恢7954-BG3。研究表明,浙恢7954-BG3的谷粒明显变大,粒重显著增加,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均与原浙恢7954较为相似;遗传分析表明,浙恢7954-BG3的大粒突... 用350Gy60Coγ射线辐照浙恢7954干种子,在诱变后代中筛选到大粒型突变体浙恢7954-BG3。研究表明,浙恢7954-BG3的谷粒明显变大,粒重显著增加,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均与原浙恢7954较为相似;遗传分析表明,浙恢7954-BG3的大粒突变性状受显性单基因控制;与3份骨干不育系所配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大区多点产量鉴定结果表明,浙恢7954-BG3既保持了原浙恢7954的高配合力,同时通过增加粒重而显著提高杂交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诱变育种 大粒突变体 浙恢7954-BG3
下载PDF
ph突变体和电离辐射在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中的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伟华 李集临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58-70,共13页
太谷核不育小麦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核不育小麦与“中国春”ph突变体杂交的方法,选育带ph突变基因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并以蓝粒小麦为供体,利用电离辐射方法对核... 太谷核不育小麦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核不育小麦与“中国春”ph突变体杂交的方法,选育带ph突变基因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并以蓝粒小麦为供体,利用电离辐射方法对核不育小麦籽粒附加标记性状进行了初步探索,统计了携带Tal基因的4D染色体和控制篮胚乳性状的4E染色体在双单体情况下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同时对蓝粒小麦、太谷核不育小麦、“中国春”ph突变体及杂交各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性的原因以及在诱发染色体易位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中,利用ph突变体和电离辐射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有育小麦 Ph突变体 电离辐射
下载PDF
水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特征
20
作者 赵宁春 叶胜海 +3 位作者 陆艳婷 唐绍清 金庆生 张小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以‘浙粳22’内稃突变体为材料,采用与野生型品种相比较的方法,研究内稃突变体水稻的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内稃突变体植株的株高、穗长与野生型植株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单穗重、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二次枝梗上则差异... 以‘浙粳22’内稃突变体为材料,采用与野生型品种相比较的方法,研究内稃突变体水稻的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内稃突变体植株的株高、穗长与野生型植株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单穗重、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二次枝梗上则差异明显,约为野生型植株的一半左右。与对照‘浙粳22’相比,籽粒粒长相近,粒宽明显减小,‘浙粳22’长宽比只有内稃突变体的2/3。籽粒垩白率和垩白度较好,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对照相近。RVA谱特征值(最高粘度、热浆粘度、最终粘度、消碱值和回复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稃突变体 稻米 品质 RV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