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human的人机工程仿真与分析的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朱传敏 袁双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8期57-60,共4页
基于人机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背景,首先介绍eM-human的功能特点以及其所涉及到的三个人机工程评价分析方法,然后以某汽车缸盖生产线的一机加工工位为实例,描述在eM-human中实现人机工程仿真与分析的过程,最后讨论eM-human在我国的... 基于人机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背景,首先介绍eM-human的功能特点以及其所涉及到的三个人机工程评价分析方法,然后以某汽车缸盖生产线的一机加工工位为实例,描述在eM-human中实现人机工程仿真与分析的过程,最后讨论eM-human在我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eM—human 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软件
下载PDF
从身体到类身体:具身学习的后人类叙事——基于技术变迁视角
2
作者 杨霞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技术的发展变迁拓展了人类身体的感知和经验,给具身学习带来了更多机遇。技术变迁塑造了具身学习中的不同身体现象。就其中身体的出场形式而言,学习者的身体经历了“在场—缺席—在场”的往复过程;就身体的视觉面向而言,学习者的身体视... 技术的发展变迁拓展了人类身体的感知和经验,给具身学习带来了更多机遇。技术变迁塑造了具身学习中的不同身体现象。就其中身体的出场形式而言,学习者的身体经历了“在场—缺席—在场”的往复过程;就身体的视觉面向而言,学习者的身体视觉历经了“注视—远视—共视”的变迁过程;就身体的交互形态而言,学习者的身体交互历经了“人人—人机—体感”的演变过程。智能技术使学习方式变得更多元,学习时空变得更自由。智能技术在塑造学习场域的后人类具身学习“景观”的同时,使学习者身体的物质属性受到挑战,身体的道德文化价值也逐渐丧失。为免于学习者深陷“身体异化”的境地,保障学习者身体的完整性,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需要积极建构技术与身体的共生关系,重申身体之于学习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类身体 具身学习 后人类 技术变迁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戴昂 张佐 +2 位作者 李天鸽 裴钰琳 陈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相关性不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Exo-spinTM技术从10例健康育龄女性(H-EVs组)和10例EMs相关性不孕患者(E-EVs组)阴道黏液中分离EVs。以磷酸... 目的探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相关性不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Exo-spinTM技术从10例健康育龄女性(H-EVs组)和10例EMs相关性不孕患者(E-EVs组)阴道黏液中分离EVs。以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为对照(PBS组,n=10),将人类精子分别与H-EVs、E-EVs和PBS共培养,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和伊红染色评估3组精子活力。以10只正常雌性小鼠为空白对照(NC组),将含有60μL PBS、60μL H-EVs溶液、60μL E-EVs溶液的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分别送入模型组(M组,n=10)、H-EVs阴道移植组(H-EVs-VT组,n=10)和E-EVs阴道移植组(E-EVs-VT组,n=10)雌鼠阴道,持续1个月;再将雌雄性小鼠同笼配对(雌雄比例4∶1),并在妊娠第9天收集雌鼠子宫、卵巢组织,通过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反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比较4组雌鼠的生育力。结果人EVs形态呈直径为50~200 nm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E-EVs可降低精子运动能力及存活率,而H-EVs能增加精子运动能力及存活率(P<0.05)。动物实验显示:与NC组比较,E-EVs可诱导促炎因子TGFβ1、IL-6、IL-17A和转录因子ROR-γt的释放导致Th17/Treg失衡,降低EMs小鼠的妊娠率及胚胎着床数目(P<0.05);而H-EVs可增加抗炎因子IL-10和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从而缓解Th17/Treg失衡,增加EMs小鼠的妊娠率及胚胎着床数目(P<0.05)。结论阴道黏液EVs可调控精子活力,并介导EMs相关的炎症因子释放来调节Th17/Treg平衡,从而影响生育能力,这为EMs相关性不孕的机制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细胞外囊泡 人类精子 TH17/TREG 动物 实验 EMs小鼠
下载PDF
EMS人机界面输入端设计准则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全胜 刘娆 李卫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5-49,共5页
提出了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界面设计需遵循的3个要素,即操作效率、认知负荷和自然性。其中,操作效率和认知负荷一直以来就是界面设计所参照的重要因素,自然性则是符合当前计算机发展水平的新要素。基于这3个要素,在EMS输入端设计方面... 提出了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界面设计需遵循的3个要素,即操作效率、认知负荷和自然性。其中,操作效率和认知负荷一直以来就是界面设计所参照的重要因素,自然性则是符合当前计算机发展水平的新要素。基于这3个要素,在EMS输入端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6项设计准则,这些准则要求在界面设计时既要平衡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又要为调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输入环境,并且通过新旧输入工具之间的配合以及新算法的介入,提高人机界面的整体输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EMS) 人机界面 输入端 设计准则
下载PDF
EM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桂儒 李卫东 +2 位作者 刘典婷 吴敏 崔满丰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6-199,共4页
EM算法是求解GMM参数的传统算法,当样本数据规模比较大、GMM高斯成分数量比较高时,EM算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收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M算法,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利用改进后的EM算法求解GMM参数,相比原EM算法在运行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EM算法是求解GMM参数的传统算法,当样本数据规模比较大、GMM高斯成分数量比较高时,EM算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收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M算法,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利用改进后的EM算法求解GMM参数,相比原EM算法在运行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结合GMM超向量以及SVM分类器,将改进后的EM算法应用到对KTH人体行为数据库的识别中,相比原EM算法识别准确率只受到了很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分布 EM算法 行为识别
下载PDF
EMS人机界面及其交互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全胜 刘娆 李卫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81,共5页
人机界面是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的重要一环,利用若干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对EMS输入端、输出端2方面进行了改进。输入端在原有的交互工具上加入语音识别,从而和鼠标、键盘形成一个多模式的输入界面。该输入界面能够减少命令输入时间以及... 人机界面是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的重要一环,利用若干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对EMS输入端、输出端2方面进行了改进。输入端在原有的交互工具上加入语音识别,从而和鼠标、键盘形成一个多模式的输入界面。该输入界面能够减少命令输入时间以及实现多命令并行输入等。输出端引入关联多屏显示技术,并将2-D可视化和3-D可视化结合使用,在听觉输出上使用语音合成技术。这些综合输出方式的结合使用能够将系统信息以更加合理、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调度员更加快速地把握系统的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EMS 交互技术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可视化
下载PDF
型建模及其对单极与螺旋天线手机辐射特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晓明 赖声礼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本研究基于医学解剖学的核磁共振(MRl)技术,建立适合于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手机辐射问题的人体几何电磁模型,通过与实验测量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在900MHz工作频率下模拟计算了人体与单极天线和螺旋天线手机系统的辐射方向... 本研究基于医学解剖学的核磁共振(MRl)技术,建立适合于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手机辐射问题的人体几何电磁模型,通过与实验测量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在900MHz工作频率下模拟计算了人体与单极天线和螺旋天线手机系统的辐射方向图,比较了人体模型对这两款手机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辐射 人体模型FDTD建模 天线辐射方向图
下载PDF
基于FMM的图像建模与语义对象分割
8
作者 朱仲杰 王玉儿 +1 位作者 蒋刚毅 梁丰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混合模型(FMM)的图像自动建模与语义分割方法。算法采用分水岭算法进行预分割,以给FMM模型设定合适的初始参数。同时针对传统EM算法的不足,对其分类结果自动执行合并与分裂操作以获得最佳分类数并跳出局部极值点。实验...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混合模型(FMM)的图像自动建模与语义分割方法。算法采用分水岭算法进行预分割,以给FMM模型设定合适的初始参数。同时针对传统EM算法的不足,对其分类结果自动执行合并与分裂操作以获得最佳分类数并跳出局部极值点。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能获得较精确的具有良好视觉感知的语义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图像分割 统计建模 改进EM算法 视觉感知
下载PDF
提高紧急情形下EMS人机交互能力的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全胜 李卫东 +1 位作者 刘娆 孙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1-95,共5页
紧急情形下,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的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该矛盾影响到调度员解决系统问题的工作绩效。为提高紧急情形下EMS人机交互能力,文中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调度员心理应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 紧急情形下,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的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该矛盾影响到调度员解决系统问题的工作绩效。为提高紧急情形下EMS人机交互能力,文中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调度员心理应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提出利用输入冗余的引入提高输入可靠性的观点;提出人工智能和自适应人机界面相互融合的观点;建议通过利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加强调度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在现有计算机水平前提下,以上方法的实现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紧急情形下EMS的人机交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能量管理系统 紧急情形
下载PDF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EMS人机交互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全胜 刘娆 李卫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5-48,100,共5页
通过剖析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端,比较几种输入工具的特点,提出引入语音识别技术。在改进后的人机界面中,对语音、鼠标和键盘3类输入工具进行了新的输入任务分配,使其协同工作,在命令控制上形成了以语音和鼠标相互配合... 通过剖析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端,比较几种输入工具的特点,提出引入语音识别技术。在改进后的人机界面中,对语音、鼠标和键盘3类输入工具进行了新的输入任务分配,使其协同工作,在命令控制上形成了以语音和鼠标相互配合为主体的输入模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相比较,改进后的人机界面在操作效率、输入的自由度和输出端的显示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实验验证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人机界面 输入端 EMS
下载PDF
基于GMM超向量的行为识别研究
11
作者 赵桂儒 刘典婷 +1 位作者 崔满丰 李丽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对UCF11体育运动数据库提取SIFT和STIP特征,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利用训练样本数据估算GMM参数以建立GMM-UBM,进一步通过MAP自适应算法得出GMM超向量。以GMM超向量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VM分类器在UCF11数据库上进行实际验证,实... 通过对UCF11体育运动数据库提取SIFT和STIP特征,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利用训练样本数据估算GMM参数以建立GMM-UBM,进一步通过MAP自适应算法得出GMM超向量。以GMM超向量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VM分类器在UCF11数据库上进行实际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行为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M超向量 EM算法 行为识别
下载PDF
如何让员工“爱司所爱,行司所行”?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绿色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贵瑶 陈琳 +1 位作者 孙玮 陈梦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5-191,I0033,I0034,共9页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绿色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两家大型化工企业中245名员工的调研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感知,正向影响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绿色行为;(2)企业的...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绿色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两家大型化工企业中245名员工的调研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感知,正向影响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绿色行为;(2)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环保热情,从而对员工绿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3)主管支持感正向调节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环保热情之间的关系,员工感知到的主管支持程度越高,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越能激发其环保热情。本研究揭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员工绿色行为过程中,员工环保热情的中介作用及主管支持感的调节作用,为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促进组织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环保热情 主管支持感 员工绿色行为
下载PDF
在线多线索动态手势识别
13
作者 赵莹 迟冬祥 +1 位作者 胡静 李菁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将运动和肤色特征相融合的多线索识别方法,利用差分运动检测降低复杂背景干扰,利用肤色在HSV空间中的聚类特性,采用多高斯模型,对每一个输入视频,将前50帧作为学习样本,在线学习出该视频的肤色分类器,解决了泛化性能低的问... 文章提出一种将运动和肤色特征相融合的多线索识别方法,利用差分运动检测降低复杂背景干扰,利用肤色在HSV空间中的聚类特性,采用多高斯模型,对每一个输入视频,将前50帧作为学习样本,在线学习出该视频的肤色分类器,解决了泛化性能低的问题;利用手势固有形状特征进行静态手势分割,采用基于仿射变换的块匹配法对动态手势进行跟踪。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光照及复杂背景,同时满足实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手势识别 肤色检测 EM聚类 查找表 人机交互
下载PDF
调度自动化系统新型人机界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林 赵家庆 +3 位作者 钱科军 吕洋 丁宏恩 张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93-3198,共6页
为使调控人员能更加便捷地利用触摸屏幕调阅电网监控所需的各类画面,使平面矢量图形画面、GUI控件画面、虚拟现实三维画面等调度自动化相关图形画面能够一体化地协同展示,提出了基于触摸操作方式的新型三维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思路及软... 为使调控人员能更加便捷地利用触摸屏幕调阅电网监控所需的各类画面,使平面矢量图形画面、GUI控件画面、虚拟现实三维画面等调度自动化相关图形画面能够一体化地协同展示,提出了基于触摸操作方式的新型三维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思路及软件架构,并对其运行时所依赖的硬件环境进行了说明。对三维空间中画中画显示技术、通用GUI图形控件界面的触摸操作技术、立体翻页效果优化技术以及虚拟现实三维空间图像嵌入及操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发完整的基于触摸操作方式的调度自动化人机界面做了技术储备,同时也为调控中心大屏幕显示内容的随需快速切换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触摸操作 三维人机界面 GUI组件 虚拟现实 EMS 电网监控
下载PDF
基于时空自适应图卷积网络的跌倒检测算法
15
作者 刘鹏飞 李伟彤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6,共7页
针对现有图卷积网络(GCN)需要预先定义人体骨架拓扑图和模型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空自适应图卷积网络(ST-AGCN)的跌倒检测算法。该网络包括3个部分:利用HRNet姿态估计算法从视频中提取人体骨架点序列,并预处理成四维张量;引入归一化... 针对现有图卷积网络(GCN)需要预先定义人体骨架拓扑图和模型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空自适应图卷积网络(ST-AGCN)的跌倒检测算法。该网络包括3个部分:利用HRNet姿态估计算法从视频中提取人体骨架点序列,并预处理成四维张量;引入归一化嵌入式高斯函数通过学习(无需人工预定义)得到人体拓扑图,利用空间自适应图卷积获取人体关联特征;利用多尺度卷积提取时间运动特征,提高模型获取动态信息的能力。在公开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仿真,准确率分别达95.45%和99.55%。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目前GCN方法,参数量只有后者的1/4甚至更少。本文算法还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跌倒检测 图卷积网络 人体姿态估计 嵌入式高斯函数
下载PDF
环境医学:人类生存发展战略的大课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承鳌 《四川环境》 1997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章用大量翔实数据,分析论证:人类由于淡化环境意识,坚持急功近利的片面发展观,造成整个地球环境质量正在全面下降和恶化,全球已有1/5的人口受到环境污染之害的基点上,作者提出了只有跳出以自我生存为中心的狭隘圈,确立发展... 文章用大量翔实数据,分析论证:人类由于淡化环境意识,坚持急功近利的片面发展观,造成整个地球环境质量正在全面下降和恶化,全球已有1/5的人口受到环境污染之害的基点上,作者提出了只有跳出以自我生存为中心的狭隘圈,确立发展环境医学为主体的预防医学战略,并提示要遵循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论概念和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巨系统方法论”在当代科技领域进行“天地生人巨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树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运”的自然生态观,为创建“生物心理社会自然”为模式的全科新医学,这是实现21世纪“人类健康工程”的开拓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医学 环境污染 天人合一论 天地生人巨系统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and Thermal Simulations of Human Neurons for SAR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7
作者 Felipe Perez Gilbert Millholland +6 位作者 Seshasai Vamsi Krishna Peddinti Ashok Kumar Thella James Rizkalla Paul Salama Maher Rizkalla Jorge Morisaki Maher E. Rizkalla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9期437-444,共8页
The impac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EM) on human neurons (HN) has been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decades, in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ell phones (radiation) on human health, or radiation absorption by H... The impac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EM) on human neurons (HN) has been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decades, in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ell phones (radiation) on human health, or radiation absorption by HN for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earch issues including the wave frequency, power intensity, reflections and scattering, and penetration depths are of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search study. In this study,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the EM exposure to HN was studied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the upper limits of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ies, power consumption, reflections and transmissions, and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resulting from the power absorption by human neurons. Both high frequency structural simulators (HFSS) from ANSYS software, and COMSOL multi-physics were us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EM transmissions and reflections, and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within the cells, respectively. For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estimation, the study considers an electrical source of 0.5 watt input power, 64 MHz. The EM simulation was looking into the uniformity of the fields within the sample cells. The size of the waveguide was set to be appropriate for a small animal model to be conducted in the future. The incident power was fully transmitted throughout the waveguide, and less than 1% reflection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simulation. The minimum reflected power near the sample under investigation was found to be with negligible reflected field strengths.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resulting from the COMSOL simulation was found to be near 0.25 m°K, indicating no change in temperature on the neuro cells under the EM exposure. The paper detail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the EM response determined by HFSS, and temperature profile simulated by COM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Electromagnetic) 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MSOL HFSS HN (Human Neuron)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hMLH1表达缺陷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莉莉 乐爱文 +2 位作者 卓蓉 肖天慧 王中海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hMLH1(human mutL homolog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这种差异表达与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hMLH1(human mutL homolog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这种差异表达与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3例的异位内膜标本纳入EMs组(所有患者术前未经激素治疗)。选择同期在本院行节育术和子宫脱垂手术患者20例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标本中hMLH1的表达,并从标本中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ity PCR,MSP)检测hMLH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比较两组hMLH1的表达情况及甲基化状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EMs组hMLH1表达阳性率为65%(15/23),对照组为95%(19/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Ms组中,hMLH1启动子区完全和部分甲基化率为39%(9/23),对照组仅1例为部分甲基化,占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MLH1无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导致hMLH1表达缺陷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免疫组化 甲基化
原文传递
Interference of human's ankle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near surface WUSN
19
作者 LI Li WU Wei +1 位作者 CHEN Jian-ya LIU Yun-jie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o on, wireless underground sensor network(WUSN) has been research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and most impo...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o on, wireless underground sensor network(WUSN) has been research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and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of WUSN to terre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is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which determines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 of electromagnetic(EM) wave in the near surface WUSN is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path loss model of it is given.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human's ankle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near surface WUSN is investigated by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alysi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A novel path loss model of near surface WUSN which takes the interference of human's ankle into consideration is proposed.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existing of human above the WUSN system may cause additional attenuation to the signal of near surface WUSN which propagates as lateral wave along the ground. Moreover, the relation of the attenuation and operating frequency is deduced, which gives a reference to extend the frequency band applied in WU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SN lateral wave human tissue path loss model EM wave attenu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