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D7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鹰 朱诗国 +5 位作者 张必成 李忠花 向娟娟 周鸣 李小玲 李桂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负相关基因BRD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I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BRD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RD7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BR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鼻咽... 目的:探讨鼻咽癌负相关基因BRD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I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BRD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RD7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BR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鼻咽癌细胞系HNE1,Southern杂交和RT-PCR分别检测外源性DNA的整合和BRD7基因的表达,并借助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流式细胞计数和裸鼠接种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检测。结果:转染BRD7基因的 HNE1生长倍增时间为53 h,较HNE1(23.9h)和空载体转染 HNE1(24.1h)明显延长,流式细胞仪表明,BRD7表达升高延缓细胞由G0-G1期进人S期,BRD7转染HNE1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裸鼠接种试验显示BRD7基因转染细胞HNE1生长速度受到抑制。结论:BRD7基因重表达有助于HNE1的恶性表型的逆转;BRD7是一个鼻咽癌相关的抑瘤基因良好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BRD7 抑瘤基因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HNE1 NPC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玲 杨兰 +7 位作者 孙振柱 张海洋 任涛 田秀云 庞丽娟 常彬 李洪安 李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45-447,共3页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的总感染率,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1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石蜡包埋组织中HPVDNA的...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的总感染率,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1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石蜡包埋组织中HPVDNA的感染情况,其中117例用直接裂解法制备样本DNA,201例用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PCR产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应用BLAST在线分析,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HPV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PVDNA总检出率为64.5%(205/318),其中直接裂解法组HPVDNA检出率为82.9%(97/117),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组HPVDNA检出率为53.7%(108/20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对哈萨克族ESCC样本DNA中HPV总感染率进行分析发现,高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3.2%,中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9.8%,低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50.0%,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HPVDNA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食管癌 PCR 哈萨克族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20例初步结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海梁 叶定伟 +4 位作者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沈益君 朱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之一,以往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效果欠佳。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提高了的肾细胞癌的疗效。本研究初步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6年3月—2007年4月,...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之一,以往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效果欠佳。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提高了的肾细胞癌的疗效。本研究初步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6年3月—2007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2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30~72岁(中位年龄53岁)。所有患者曾接受原发肿瘤切除。17例曾接受免疫治疗和(或)化疗。透明细胞癌19例,乳头状癌1例。转移灶部位:肺转移16例,肝转移2例,骨转移5例,腹膜后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至少有1处可测量病灶。治疗时间1~12个月。结果:全组无CR或PR。15例SD(其中3例稳定时间已经近1年),其中肿瘤较治疗前缩小者有11例。2例PD(1例出现新的腹膜后淋巴结,1例出现肺部新病灶)。3例服药仅1个月,尚未评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反应、脱发、腹泻和高血压。结论:索拉非尼对晚期肾癌的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其毒副作用相对全身化疗为轻,患者多可很好地耐受,可推广应用于KPS评分较差的患者。其远期疗效和副作用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转移 索拉非尼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蚯蚓纤溶酶对裸鼠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CD44v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娟 陈洪 +1 位作者 季红 张治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对裸鼠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FE组、5-Fu组及联合用药组,计算抑瘤率及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oe... 目的探讨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对裸鼠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FE组、5-Fu组及联合用药组,计算抑瘤率及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 interaction,CDI),并行血常规检测评价EFE的副反应。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EFE组及生理盐水组瘤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EFE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20.53%和23.07%;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54.20%,且CDI<1。血常规检测提示EFE对造血系统无明显副反应。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FE组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分别下调47.16%、28.37%(P<0.05)。RT-PCR结果表明,EFE组CD44v6 mRNA的表达水平亦较生理盐水组低,下调16.44%(P<0.05)。结论蚯蚓纤溶酶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5-Fu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并可以抑制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纤溶酶(EFE) 肝癌 移植瘤 黏附分子 CD44V6 转移
下载PDF
82例巨大原发性肝癌的伽玛刀放射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党亚正 张红宾 +3 位作者 陆婉玲 吴发伟 雷续虎 白海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伽玛刀放射治疗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82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伽玛刀治疗,按照UICC分期(2002),其中T2... 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伽玛刀放射治疗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82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伽玛刀治疗,按照UICC分期(2002),其中T2期21例,T3期33例,T4期28例,均为N0,合并有门脉癌栓(PVTT)35例,根据Chind-Pugh肝硬化分级,A级60例,B级22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10±213)cm3,(510-1532)cm3,每次分割剂量4-8Gy,照射次数为(10±2)次(8-14)次,肿瘤剂量(50.4±5.8),每周2-5次。结果:11例患者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1%(36/71),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24%和19%。T分期、门脉癌栓、TACE和分割剂量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Chind-Pugh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1,相对危险度=2.513)。结论:伽玛刀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Chind-Pugh分级是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治疗 伽玛刀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判断 被引量:17
6
作者 程万里 刘光华 韩希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判断及其意义。方法: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扫描后,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胰周主要血管CTA三维成像。以三维图像为主,对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进行判别及评价,并与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判断及其意义。方法: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扫描后,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胰周主要血管CTA三维成像。以三维图像为主,对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进行判别及评价,并与手术对照。结果:其中手术病人42例,CTA显示血管受侵28例,术中所见血管受侵29例。CTA判断血管受侵敏感性为96.43%,特异性为85.71%,χ2=0.333,P=0.564>0.05,胰周血管是否受侵术前CTA判断与手术判断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结论:术前CTA判断胰腺癌的胰周血管是否受侵对手术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CTA) 胰周血管
下载PDF
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柏冬 张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影像学检查共有40例原发病灶,32例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影像学检查共有40例原发病灶,32例密度不均匀,30例形态不规则,28例边缘模糊,19例钙化,25例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8例乳头状癌、15例未分化癌、6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22例出现肿瘤侵犯周围器官;CT影像学检查准确度88.10%~95.24%,灵敏度75.00%~93.75%,特异度91.30%~100.00%。结论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存在一定关系;CT在组织结构浸润检查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主要征象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群 李坤成 +1 位作者 杨磊 王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特点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采用螺旋CT增强17例,平扫13例。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分布、内...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特点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采用螺旋CT增强17例,平扫13例。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分布、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并评价其征象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单发结节型18例,实变型9例,弥漫小结节型3例。单发结节型主要征象:胸膜牵引征9例(50%),磨玻璃征16例(88.8%),支气管征10例(55.5%),空泡征14例(77.7%)。实变型主要征象:枯树枝征6例(66.6%),蜂房征4例(44.4%),碎路石征3例(33.3%),血管造影征2例(22.2%),弥漫小结节型主要征象:两肺不对称、不均匀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结节融合倾向,伴有母瘤2例(66.6%)。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对各型的征象深入细致地分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过上调Snail促进HepG2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蔡逊 马丹丹 +3 位作者 金炜东 梅洪亮 叶家欣 邵俊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59-463,共5页
目的上皮-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实体瘤原发灶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的基础。缺氧诱导前列腺癌、肾癌、卵巢癌的EMT过程已得到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在这些过程中... 目的上皮-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实体瘤原发灶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的基础。缺氧诱导前列腺癌、肾癌、卵巢癌的EMT过程已得到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在这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HIF-1α和肝癌细胞EMT之间的关系目前并不清楚。本文探讨HIF-1α在肝癌EMT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可调控HIF-1α表达的肝癌HepG2Tet-on-HIF-1α细胞系,在排除缺氧其他反应干扰的情况下研究HIF-1α在肝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过表达HIF-1α促进HepG2肝癌细胞EMT,下调HIF-1α表达可以抑制HepG2肝癌细胞EMT。HIF-1α促进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结论 HIF-1α通过上调Snail来促进HepG2肝癌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上皮-间充质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SNAIL HEPG2
下载PDF
乳腺导管癌的乳腺钼靶与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涟 王洪雁 赵玉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对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导管癌,所有病例均行FFDM、MRI增强检查。观察X线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对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导管癌,所有病例均行FFDM、MRI增强检查。观察X线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级,3级及以下的级别考虑为良性,4A级及以上的为恶性;MRI根据病灶增强表现,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病灶的良、恶性。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二者对导管癌的检出情况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30例乳腺导管癌中,FFDM检出13例肿瘤呈单纯结节或肿块,肿块伴有的钙化12例,5例病灶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7例。FFDM诊断4A以上病例26例,3级及以下的病例4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或结节27例,发现钙化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10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8例呈Ⅱ型曲线,22例呈Ⅲ型曲线。FFDM正确诊断乳腺导管癌24例,MRI增强扫描正确诊断为26例,二者结合正确诊断27例。FFDM、增强MRI及FFDM+增强MRI对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86.7%、90%。结论 FFDM操作简单,对导管癌的簇状钙化检出率高于增强MRI,诊断敏感性较高,是筛查乳腺导管癌,尤其导管原位癌的首选,增强MRI对乳腺导管癌肿块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检出情况高于FFDM,在乳腺导管癌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乳腺导管癌进行术前评价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导管癌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癌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癌中cyclin D1和cyclinE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伟 杜成友 徐尔侃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研究cyclinD1和cyclinE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 5 0例 ,癌旁组织 2 2例 ,正常肝组织 9例中cyclinD1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和cyclinE只在肝癌中有过度表达 ,其过度表达与肿瘤... 目的 :研究cyclinD1和cyclinE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 5 0例 ,癌旁组织 2 2例 ,正常肝组织 9例中cyclinD1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和cyclinE只在肝癌中有过度表达 ,其过度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肝内转移相关。结论 :本试验表明 :cyclinD1和cyclinE过度表达可反应肝癌的侵袭力 ,它们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庖癌 CYCLIN D1 CYCLIN E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儿童鼻咽癌50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少俊 韩露 廖希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3-93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鼻咽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10~18岁的鼻咽癌患者资料。鼻咽部放疗采用60Co或60MV光子线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为54.4~74Gy,平均剂量(67.8±4.0)Gy;颈部采取切线野照射至45~5... 目的分析儿童鼻咽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10~18岁的鼻咽癌患者资料。鼻咽部放疗采用60Co或60MV光子线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为54.4~74Gy,平均剂量(67.8±4.0)Gy;颈部采取切线野照射至45~50Gy后,转移淋巴结补充剂量至56~66Gy。其中37例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化疗。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9.7%及6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P=0.038)、临床分期(P=0.035)及是否化疗(P=0.043)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仅N分期影响预后。结论N分期是影响儿童鼻咽癌的重要预后因素,N2以上患者建议选择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儿童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在cN_0期口腔鳞癌分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勇 布静秋 +3 位作者 田嘉禾 步荣发 徐白萱 邵明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0-643,共4页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淋巴结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在口腔鳞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N0期口腔癌患者31例,分别采用蓝染法、SPECT淋巴显像法、术中γ探测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淋巴结常规病理检...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淋巴结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在口腔鳞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N0期口腔癌患者31例,分别采用蓝染法、SPECT淋巴显像法、术中γ探测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同时对常规切片阴性者采用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AE1/AE3免疫组化检测。评价其对cN0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意义。结果:蓝染法、γ探测、SPECT淋巴显像三种方法分别检测出25(80%)、31(100%)、30(96.5%)例,SLN55枚,平均每例1.4(1~3)枚。非SLN1302枚。常规病理检查SLN转移阳性6枚/6例,其中1例伴有非SLN转移阳性。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检出1例SLN转移阳性。连续切片+AE3免疫组化染色,检出2例SLN转移阳性。未发现单独的NSLN阳性病例。结论:使用连续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SLNB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前哨淋巴结 微转移 连续病理切片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虞桂平 陈国强 +2 位作者 黄斌 吴松 沈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64-65,67,共3页
目的研究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在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1月我院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实验组)65例和传统围术期处理(对照组)45例,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在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1月我院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实验组)65例和传统围术期处理(对照组)45例,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入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存在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效果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协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 食管癌 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播散性低分化腺癌并发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建新 高洪文 +2 位作者 杨凌伟 姜萍 张民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报告1例播散性低分化腺癌并发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患者男,23岁。躯干、头面部、四肢出现黄豆至鸽卵大结节2个半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胶原纤维间及皮下组织内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真皮胶原纤维被破坏,肿瘤细胞体积较大,... 报告1例播散性低分化腺癌并发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患者男,23岁。躯干、头面部、四肢出现黄豆至鸽卵大结节2个半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胶原纤维间及皮下组织内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真皮胶原纤维被破坏,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略空,并见瘤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LCA、CK7、CD138均(-),CK20(+)。诊断:低分化腺癌并发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患者于皮肤转移癌出现后8个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印戒细胞 皮肤转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田 葛海波 张久荣 《西部医学》 2010年第4期616-618,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方法48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甲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乙组为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甲组疼痛缓解率79.2%,乙组45.8%。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方法48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甲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乙组为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甲组疼痛缓解率79.2%,乙组45.8%。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甲组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明显高于乙组(P<0.05)。骨病灶控制总有效率,甲组为54.2%,乙组为20.8%(P<0.05)。两组肺部原发病灶有效率,甲组为41.7%,乙组为33.3%,中位生存期甲组9.6个月,乙组8.8个月。结论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对NSCLC骨转移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有提高化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潜在获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骨癌骨转移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 治疗
下载PDF
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FP-L3含量在PHC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5 位作者 寇永妹 陈晖 韩龙才 刘志伟 马龙滨 韩素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4期672-674,共3页
目的通过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其中106例具CT增强扫描的资料)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 目的通过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其中106例具CT增强扫描的资料)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FP-L3的含量,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137例病例均具有CT或CT增强扫描资料,回顾分析137例患者总共164个PHC病灶的增强扫描经后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而诊断,探讨采用血清AFP-L3含量与CT增强扫描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PHC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3.69%(77/92),特异度为88.88%(40/45)。联合运用血清AFP-L3含量以及CT扫描两种技术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5.57%、特异度为88.57%。结论联合运用ELISA法检测AFP-L3含量及CT增强扫描两种技术对PHC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对血清AFP-L3含量低的PHC患者诊断中行CT增强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CT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偶发癌病理分级与患者生存期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素侠 王业勇 任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探讨病理分级与治疗方法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因BPH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510例资料中发现IDPC68例,...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探讨病理分级与治疗方法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因BPH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510例资料中发现IDPC68例,按Mostofi′s分级:Ⅰ级24例,Ⅱ级34例,Ⅲ级10例。睾丸切除术56例,睾丸切除加内分泌治疗48例,单纯内分泌治疗6例,观察等待6例。结果:65例随访1~10年,失访3例,因癌死亡9例,Mostofi′sⅢ级者5例,Ⅱ级者4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0.8个月和28个月。非癌死亡30例,平均生存期52.6个月。结论:据国内外文献报告IDP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IDPC患者术后生存期与病理分级直接相关。本组Mostofi′sI级患者中未发现有因癌死亡者,5年生存期达50.0%,3年生存期达75.0%;Mostofi′sⅢ级患者中5例因癌死亡,5年生存期为0,3年生存期仅为40.0%;Mostofi′sⅠ级和Ⅱ级患者,其5年生存期分别为33.3%和29.0%,3年生存期分别为75.0%和74.2%。IDPC的后继治疗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主要应是患者的病理分级与预期寿命,其次是患者的经济情况和心理因素。睾丸切除术应为首选治疗方法。对Mostofi′sⅢ级和Ⅱ级患者,预期寿命在5年以上者,可争取施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偶发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膀胱体操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汤雯倩 彭莉贞 姚力诺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膀胱体操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麻痹的疗效。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1周自尿试验失败的61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个组。观察组30例进行规范化膀胱体操(健康宣教,引流管管理,腹部B超测残余尿量同时做尿细菌培养监测,指导... 目的探讨规范化膀胱体操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麻痹的疗效。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1周自尿试验失败的61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个组。观察组30例进行规范化膀胱体操(健康宣教,引流管管理,腹部B超测残余尿量同时做尿细菌培养监测,指导饮水及排尿);对照组31例行传统的膀胱体操。对比2组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为10.1天;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为16.29天.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通过规范化膀胱体操,可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提高自尿试验测定的成功率,减少泌尿道感染,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膀胱麻痹 膀胱体操
下载PDF
P-糖蛋白表达在食管贲门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韶辉 王静 +1 位作者 孟宪利 刘宁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P-gp在32例食管鳞癌和32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gp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P-gp在食管癌中的阳性...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P-gp在32例食管鳞癌和32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gp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P-gp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贲门癌中为65%,并且P-gp在食管贲门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P-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组织中P-gp有先天性高表达,这是造成食管癌化疗效果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P-gp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P-糖蛋白 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