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是锦囊,皆为妙计?——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早中期小说的“信中信”现象
1
作者 万海松 《北方论丛》 2024年第5期96-107,共12页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870年前的早中期小说如《穷人》《双重人格》《九封信组成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等中,普遍存在“文中信”“文中文”和“信中信”的形式(本文统称为“信中信”现象)。这些在文体上属于书信的内容,...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870年前的早中期小说如《穷人》《双重人格》《九封信组成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等中,普遍存在“文中信”“文中文”和“信中信”的形式(本文统称为“信中信”现象)。这些在文体上属于书信的内容,叙事的层级等次不一,功能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它们虽然并非都是提供现成答案的“锦囊妙计”,但确实有利于操控叙事进程:有的是为了设置更多的复杂线索、转移叙事的核心,有的则是为了避开焦点、混淆视听、制造冲突,在故意设置的混乱背景中立体展现主人公的心理和思想。作为套叠叙事、亚文本或次亚文本的“信中信”现象,既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独特的书信体和类书信体书写,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一种力求创新突破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早中期小说 “信中信” 类书信体书写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浩帆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50,共6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和镇压的命运相反,小说事业却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清末民初的小说有80%登载在报刊上,民初的登载率又远高于清末。除小说专门杂志外,文艺报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综合性报刊也大量登载小说。其中,小说产量与小说杂志数量的走势基本吻合,这说明小说杂志始终是小说和小说理论发表的最主要阵地。以小说杂志为代表的近代报刊业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小说传播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小说 报刊业 小说杂志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林纾抄本小说《明时演义》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宝 陈金林 刘永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清末民初 报章小说 明时演义 抄本
下载PDF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与欧洲感伤主义思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木青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共9页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在文学主张、情感色调、创作方法上均受到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清末民初翻译大潮传入中国,为鸳鸯蝴蝶派所接受。鸳鸯蝴蝶派翻译了大量带有感伤主义元素的作品,它们非常符... 清末民初哀情小说在文学主张、情感色调、创作方法上均受到18世纪欧洲感伤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感伤主义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清末民初翻译大潮传入中国,为鸳鸯蝴蝶派所接受。鸳鸯蝴蝶派翻译了大量带有感伤主义元素的作品,它们非常符合时代的感伤氛围和时人的情感需求,因而对文坛产生巨大冲击力。鸳鸯蝴蝶派在选择、借鉴、模仿的过程中,也创作了具有中国化背景的感伤主义作品,规模化地表现了对封建专制婚姻的不满与反抗,充满悲剧气氛,一些小说有意识地打破传统的连贯叙事框架,采用多种手法表达内心感受,促进了传统小说内容、形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鸳鸯蝴蝶派 哀情小说 感伤主义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的传统与新变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迪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9-94,共6页
随着小说界革命的势力减弱,清末至五四之前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言小说大繁荣。宏观上看,这批小说仍在继承着古典文言小说的艺术规范,沿袭着文言书面语的传统修辞。但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新变:文言翻译小说、变异... 随着小说界革命的势力减弱,清末至五四之前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言小说大繁荣。宏观上看,这批小说仍在继承着古典文言小说的艺术规范,沿袭着文言书面语的传统修辞。但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新变:文言翻译小说、变异骈体小说、文言章回体小说增多。与古典文言小说表现个人情怀及神怪、传奇不同,此期的文言小说包容更加广阔的社会时事内容,语言也呈现浅白化、驳杂化、新词汇涌现等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言小说 传统 新变
下载PDF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抗战小说巡礼
6
作者 陈思广 张博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9,共6页
1937年7月7日至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时期,我们称之为全面抗战初期。从初期以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崇拜的激昂情怀颂扬英雄,到触目战争的惨烈埋下血染河山的悲情记忆以及传递仁人志士所应有的民族情怀与精神救赎... 1937年7月7日至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时期,我们称之为全面抗战初期。从初期以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崇拜的激昂情怀颂扬英雄,到触目战争的惨烈埋下血染河山的悲情记忆以及传递仁人志士所应有的民族情怀与精神救赎,再到暴露大后方的种种积弊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反思、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性格的重塑,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抗战小说与现实同步,与沉思同行。更令人振奋的是,产生了《在其香居茶馆里》这样"伟大的作品"与邢幺吵吵这一"不灭的典型",这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抗战小说创作中人物塑造最为突出的成就;长篇抗战小说不再势单力薄,而是开始大量涌现,齐同、张恨水、陈瘦竹等的抗战小说在这一时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抗战小说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承前启后,稳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初期 中国抗战小说 巡礼 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社会言情小说的启蒙思想
7
作者 刘明坤 范修华 《唐都学刊》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追求。在这过渡时代的背后,走出了具有朦胧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开始了近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尽管还体现着幼稚和不成熟,但启蒙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这段时期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新的小说形式——社会言情小说来表达的。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这个时代就不能疏忽这一时期的小说,而社会言情小说,以它思想的深刻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社会转型 社会言情小说 知识分子 启蒙思想
下载PDF
最后的盛宴:晚清前期女性弹词小说的创作与探索
8
作者 胡丽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晚清前期(1840-1902)的女性弹词小说虽已呈衰落之势,但晚清女作家们在继承弹词小说叙事传统的同时,也于实际创作中自主地带上了求新求变的意识,这是对弹词小说文体本身所做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和努力。本文从晚清前期的代表性作品入手,... 晚清前期(1840-1902)的女性弹词小说虽已呈衰落之势,但晚清女作家们在继承弹词小说叙事传统的同时,也于实际创作中自主地带上了求新求变的意识,这是对弹词小说文体本身所做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和努力。本文从晚清前期的代表性作品入手,探析女性弹词小说在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弹词小说 晚清前期 创作与探索
下载PDF
反省与批判——台湾光复初期本省籍作家黄昆彬小说作品简论
9
作者 隋欣卉 《闽台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光复初期,针对台湾文坛的语言问题,杨逵曾特别倡议:应翻译台湾作家以日文写成的文艺作品。这一提议很快得到报刊编辑和作者的积极回应。以黄昆彬的四篇小说为例,管窥光复初期台湾本省籍作家的创作状况。
关键词 台湾光复初期 小说创作 黄昆彬
下载PDF
丁玲小说的新女性形象——从“女儿”到“女人”
10
作者 刘瑜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87-91,共5页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自审意识确立、异性形象审视、同性情谊书写等方面对丁玲早期精典文本进行解读,凸显出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丁玲笔下塑造了一批具有真正性别内涵的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 丁玲 早期小说 新女性 女性形象 自审意识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医学小说与中国医学的现代转型
11
作者 董健鑫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6,共10页
清末民初之际,在“西医东渐”的背景下,分布在商业报纸、医药专刊和文学期刊上的医学小说成为独特的文学类型。区别于作为象征的医学书写,这类小说摒弃了医学的隐喻传统,转而回归纯粹的医学题材,其创作意图在于鼓吹科学与变革,进而配合... 清末民初之际,在“西医东渐”的背景下,分布在商业报纸、医药专刊和文学期刊上的医学小说成为独特的文学类型。区别于作为象征的医学书写,这类小说摒弃了医学的隐喻传统,转而回归纯粹的医学题材,其创作意图在于鼓吹科学与变革,进而配合现代医学在中国的确立,具有浓烈的工具论意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文学和医学的互动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清末民初的医学小说分别通过揭批医界时弊、联合媒介权力普及细菌学常识和描绘美好的乌托邦世界等途径,实现了情感动员、知识生产和共识的凝聚,从而建构了一套迥异于传统的现代医学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医学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报刊 医学小说 中国医学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遁世与迷狂:清前期长篇小说中科举失意者的另类追求
12
作者 杜明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清代前期有一批白话长篇小说涉及到了文人科举现象,并塑造了一批科举失意的文人主人公,表现出了科举失败后对人生道路的另类追求。《镜花缘》中的唐敖通过修仙访道方式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是一种纯粹的遁世;《绿野仙踪》冷于冰在修仙访... 清代前期有一批白话长篇小说涉及到了文人科举现象,并塑造了一批科举失意的文人主人公,表现出了科举失败后对人生道路的另类追求。《镜花缘》中的唐敖通过修仙访道方式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是一种纯粹的遁世;《绿野仙踪》冷于冰在修仙访道同时在人间的绿野上实现了大济天下的梦想,是一种济世修道;而《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面对科举的失败,并没有看破人间富贵功名,而是在近乎狂想的非现实情景中实现了致君泽民、名垂千秋的文人梦。之所以有如此现象,与清代前期的科举背景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有着作家自己的理想寄托。对抑郁人生宣泄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作家对一个理想、清平世界的强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长篇小说 文人形象 科举 另类追求 创作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