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实现对规划替代方案的比选,建立起规划环评中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技术框架,进而应用于大连森林公园东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区域景观格局和功能的改善,但会导致人类对景观干扰和胁迫加重.采用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1),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以生态优先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2),景观向整合集约化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格局 CLUE—S模型 大连森林公园东区
下载PDF
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喜露 王晓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430-437,共8页
当前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各类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别,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代表性。选取华东地区199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理和空间分析。结果发... 当前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各类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别,其空间演变特征具有代表性。选取华东地区1992-2017年国家森林公园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理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1)1992-2017年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经历了由离散到集聚的过程,2005年以后集聚性减弱并趋于稳定;(2)分布重心向偏南方向移动,并稳定在宣城市西部;(3)核密度整体不断增强,高密度区域主要在北部和中部,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南部核密度增幅较大,高密度区域较少。文章建议加强省际合作,协调华东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打造南部特色森林旅游品牌,合理规划和完善交通设施,增强竞争力。研究结果对促进森林公园合理规划和森林资源有序开发、推动森林旅游市场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空间分布 特征演变 华东地区
下载PDF
浅析太原东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太原市锦林生态园为例
3
作者 李萍萍 《山西科技》 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
太原市锦林生态园拟建设集森林旅游、避暑纳凉、度假疗养、探险猎奇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近郊型大型森林公园,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域,又是广大市民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定位和依据,从8个方面阐述了公园的... 太原市锦林生态园拟建设集森林旅游、避暑纳凉、度假疗养、探险猎奇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近郊型大型森林公园,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域,又是广大市民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定位和依据,从8个方面阐述了公园的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环境 太原东山地区
下载PDF
大连湾森林公园生态恢复性规划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秀英 刘海燕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年第6期11-14,共4页
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基本概念、过程与途径以及大连湾森林公园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规划与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生态恢复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次生演替不同,生态恢复强调人类的主动作用,它包括人类的需求观、生态学方法的应... 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基本概念、过程与途径以及大连湾森林公园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规划与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生态恢复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次生演替不同,生态恢复强调人类的主动作用,它包括人类的需求观、生态学方法的应用、恢复目标和评估成功的标准、以及生态恢复的各种限制,如恢复的价值取向、社会评价、生态环境等基本成分,为今后森林公园生态恢复性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森林公园 生态建设 大连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