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白静 严锦钰 +6 位作者 何东进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肖石红 侯栋梁 李威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试图解释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土壤学机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p H值和含水率,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闽东滨海湿地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密切关系,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全磷、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为治理互花米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闽东滨海湿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威威 何东进 +5 位作者 严思晓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侯栋梁 白静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互花米草入侵下的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容重进行对比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数据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在溪南镇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互花... 以互花米草入侵下的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容重进行对比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数据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在溪南镇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互花米草单优势群落,50%秋茄红树林、50%互花米草混合群落,75%秋茄红树林、25%互花米草混合群落,25%秋茄红树林、75%互花米草混合群落这5个群落中,秋茄红树林单优势群落和互花米草单优势群落0~20cm土层深度与40~6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差异,但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未呈显著差异;在50%秋茄、50%互花米草混合群落,40~60cm土层深度与0~20cm土层深度、20~4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均呈显著差异;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闽东滨海湿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而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在不同秋茄-互花米草混合群落中呈现不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土壤含水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容重 闽东滨海湿地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6 位作者 林立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张中瑞 肖石红 郑晓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8-653,共6页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能水平有一定退化,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减弱;尽管1993-2001年和1993-2010年期间各单因子指标变化方向和程度各异,但总体而言这2个时期湿地综合生态脆弱性变化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脆弱性 动态评价 闽东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方怡 张嘉诚 +2 位作者 曹彦 游巍斌 何东进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9-587,共9页
为研究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生态风险,以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运用遥感方法与技术,结合遥感影像、野外实测数据及气象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生态风险评价指标... 为研究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生态风险,以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运用遥感方法与技术,结合遥感影像、野外实测数据及气象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互花米草入侵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生态风险变化趋势来看,2006—2016年霞浦滨海湿地生态风险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后5 a风险增加速度减缓,斑块相对集中。2006—2016年间,极高生态风险面积不断增加,10 a共增加了12583.00 hm^2;高生态风险面积则不断减少,共减少了2509.92 hm^2;中生态风险面积10 a间共增加了4433.04 hm^2;低生态风险分布面积比例最大,面积先减少5593.50 hm^2,后增加990.23 hm^2,共减少4603.28 hm^2;极低生态风险面积不断减少,10 a减少了9912.20 hm^2。从分布范围来看,极高、高和中生态风险主要以研究区域东南部为主,中生态风险集中在中部区域,而低、极低生态风险主要以西北部为主,从西北到东南部大致的分布梯度为极低生态风险、低生态风险、中生态风险、高生态风险、极高生态风险、中生态风险、低生态风险。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溪南镇、松港东部、下浒镇和长春镇的西部、沙江镇和三沙镇的中部。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柏洋乡、崇儒畲族乡、水门畲族乡、松城、牙城镇西部,松港和盐田畲族乡的北部。由此可见,研究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强度、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互花米草 植被入侵 生态风险 评价 闽东滨海湿地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侯栋梁 何东进 +5 位作者 严锦钰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游巍斌 陈晓芳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6,共9页
探讨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闽东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互花米草的入侵机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的群落类型(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 探讨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闽东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互花米草的入侵机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的群落类型(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土壤有机碳(TOC)的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水平变化:4个不同入侵阶段TOC大小次序为: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光滩,且秋茄红树林群落0-6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平均值24.8g·kg^(-1),互花米草群落则为11.73g·kg^(-1),说明互花米草入侵闽东滨海红树林湿地有可能大大削弱该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4个不同群落类型0-20cm土层深度的TOC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20-40cm、40-60cm土层深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垂直变化:除互花米草群落TOC在40-60cm土层达到最大外(P>0.05),其他3个群落类型都是在20-40cm土层深度达到最大(P>0.05);3)相关性: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TOC和土壤容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TOC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滨海湿地 入侵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土壤有机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