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 Use Change During 1960~2000 Period and its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a Case Study in YiliangCounty,Yunnan,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Zisheng LIANGLuohui +1 位作者 LIUYansui HEYim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4年第3期250-263,共14页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is a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are the most ecologically fragile mountainous area in China as wel...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is a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are the most ecologically fragile mountainous area in China as well as one of the areas in China with most notable LUCC, have been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list of priorit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trend of LUCC and th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ising from it,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tur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Yiliang County. Based on the county's land use/cover maps in 1960, 1980 and 2000 drawn with the aid of aerial photograph interpret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IS based spatial-temporal data analysis, LUCC during 1960~2000 period and th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ising from it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arkv model, the paper brings out a forecast of what the county's LUCC would be like if the county's current land use continue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storing degraded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驱动力 经济环境效益 生态安全 扬子江 上游河段
下载PDF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ulative Measures 被引量:2
2
作者 Zhang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7,共10页
Acting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hange of the regional land use,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som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se inf... Acting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hange of the regional land use,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som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se influence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im- provemen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earth.Taking Chu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on the basis of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 ent industry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build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 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on the eco- 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huzhou City from 1974 to 1995. Studies show that,during the analysed period,Chuzhou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markedly,having undergone two transformations.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from 1974 to 1995 increased as a whole,while from 1996 to 2004,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 vironment decreased year-on-year.These changes indicate that the regional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ults in better ecological effects.Finally,we propos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measures ac- cording to our research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 中国 工业结构 区域经济
下载PDF
Effects of converting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on ecosystem respiration: a case study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Meng LI Xiaobing +3 位作者 WANG Hong DENG Fei LI Xu MI Xue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38-50,共13页
With increasingly intensifying degradation of natural grasslands and rapidly increasing demand of high quality forages, natural grasslands in China have been converted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 With increasingly intensifying degradation of natural grasslands and rapidly increasing demand of high quality forages, natural grasslands in China have been converted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conversion in Inner Mongolia is among the national highest where the areal extent of planted grasslands ranks the second in China. Such land-use changes(i.e., converting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carbon stocks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converting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including Medicago sativa, Elymus cylindricus, and M. sativa+E. cylindricus) on ecosystem respiration(F_(eco)) i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Diurnal F_(eco) and its components(i.e., total soil respiration(F_(ts)),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F_(sh)) and vegetation autotrophic respiration(F_(va))) were measured in 2012(27 July to 5 August) and 2013(18 July to 25 July) in the natural and planted grasslands. Meteorological data, aboveground vegetation data and soil data were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piration flux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ose grasslands. In 2012, the daily mean F_(eco) in the M. sativa grass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and the daily mean F_(va) was higher in all planted grasslands(i.e., M. sativa, E. cylindricus, and M. sativa+E. cylindricus) than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In contrast, the daily mean F_(ts) and F_(sh) were lower in all planted grasslands than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In 2013, the daily mean F_(eco), F_(ts) and F_(va) in all planted grasslan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and the daily mean F_(sh) in the M. sativa+E. cylindricus grass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The two-year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can generally increase the F_(eco) and the increase in F_(eco)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the plantation becomes more matur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F_(sh) contributed more to F_(eco) in the natural grassland whereas F_(va) contributed more to F_(eco) in the planted grasslands.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at climate factors(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and soil properties(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strongly affected respiration fluxes in all grasslands. However, our observation period was admittedly too shor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uch land-use changes(i.e., converting natural grasslands into planted grasslands) on respiration fluxes, longer-term observations are badly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呼吸 天然草原 种植园 内蒙古 中国 土地利用变化 紫花苜蓿 天然草地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4
作者 周振宏 周敏 +3 位作者 刘东义 胡琦 汤伟宏 王诗琪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前景分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5
作者 孟瑞芳 杨会峰 +3 位作者 包锡麟 徐步云 李磊 李谨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规水资源供水方向、开发利用模式和供水规模分类数据统计,依据各省(直辖市)非常规水资源供水规划及配置目标,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该区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微咸水、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洪水,其中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等地,供水前景为5.43×10^(8)m^(3);再生水利用以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及工业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34.22×10^(8)m^(3);淡化海水利用以天津等滨海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4.19×10^(8)m^(3);雨洪水利用较分散。[结论](1)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土壤盐渍化风险,需加强水盐调控。(2)再生水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沿线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体未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浅埋区开展再生水灌溉,会增加硝酸盐污染风险;建议将高风险的新兴污染物纳入再生水利用监控体系。(3)海水淡化尾液浓盐水、冷却热水可能改变天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构成与多样性,应予以关注。(4)雨洪水利用可降低污水入河的水质风险,但过度利用可能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城市区适度扩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资源 微咸水 再生水 海水淡化 雨洪水 开发利用模式 供水规模 生态环境效应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京津冀平原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生态环境法典中的立法表达
6
作者 刘超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0,共11页
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既要实现环境立法的体系化,也要吸纳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制度成果,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双碳”目标,“降碳”是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重点路径。“双碳”法治建设应秉持整体论法治... 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既要实现环境立法的体系化,也要吸纳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制度成果,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双碳”目标,“降碳”是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重点路径。“双碳”法治建设应秉持整体论法治理念、重视调整对象的关联性、彰显治理制度的协同性。现行减污降碳法律规范体系未确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整体性法治理念,未将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调整对象,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制度阙如,亟待予以针对性制度创新,同时也要回应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多层次复合关系。生态环境法典污染控制编应从更新立法理念、完善污染控制一般制度和大气污染控制专章制度等方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法典 污染控制编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磊 罗格平 +1 位作者 许文强 张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9,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查,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耕地减少,园地、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强度明显提高,城市... 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查,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耕地减少,园地、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强度明显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过于集中,引起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质恶化,大气污染严重,热岛效应显著,地质灾害频发等。但在个别区域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取代了生态价值较低的未利用地,使得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议对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不必强调集中连片扩展,可采取分散集中布局的模式,将耕地或果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加以保护,继续加强周边荒山的绿化,以缓解建设用地和绿色用地的矛盾,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绿洲城市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振亚 姬宝霖 +2 位作者 宋小园 李超 乔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43-150,共8页
[目的]对区域综合治理现状进行评估,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将DPSIR概念模型引入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法和TOPSIS法对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现状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结果]... [目的]对区域综合治理现状进行评估,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将DPSIR概念模型引入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法和TOPSIS法对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现状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结果]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现状评价值由高到低为:罕台川>西柳沟>哈什拉川>呼斯太河>毛不拉>木哈尔河>东柳沟>卜尔嘎色太沟>黑濑沟>壕庆河。综合效应指数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仅罕台川等级为Ⅱ级,其他孔兑都为Ⅳ级,各孔兑整体上生态环境效应指数较低,综合治理现状较差。[结论]DPSIR-TOPSIS模型内部结构清晰,较好地解释了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与环境—经济—社会系统间的内在联系,评价方法采取了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也更为合理,为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综合治理 十大孔兑 生态环境效应 DPSIR模型 AHP-熵权法 TOPSIS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9
作者 李晶 陈松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福州市“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生态空间分布最广泛呈缩减趋势,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呈扩张趋势,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呈先减后增趋势。(2)“三生空间”的转换以生态空间的转出、生活空间的转入为主,转入量和转出量并不平衡,转换较为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其他地区转换较为零散。(3)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退化趋势并存,但两者发生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重叠,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显著,高值区主要位于永泰县,低值区集中于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以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为主,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福州市
下载PDF
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晶 侯兰功 +2 位作者 何小勤 刘涛 邓莹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0-368,共9页
[目的]分析与测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2019年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 [目的]分析与测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2019年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9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呈现典型“四增两减”特征,其中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分别为建设用地(增加1704.59 km^(2))和耕地(减少911.04 km^(2));此外,建设用地以及水域动态变化明显。(2)2000—2019年,林地是成都平原城市群最为重要的生态用地,其重要程度高达53.81%,而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均未超过2%;在城市扩展状态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草地4类用地变动对该区域生态影响较大,合计用地变动生态价值贡献率为94.76%。(3)在研究期间,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指数呈先降后升的特征。总的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着动态稳定,2015年后呈现相对上升的趋势。[结论]政府应该管控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着重落实保护林草地政策,恢复和改善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以便有效提升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快速城镇化 成都平原 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城市扩张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婷 邓伟 +3 位作者 周渝 苏丽萍 齐静 罗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0,共9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耦合关系,开展城市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厘清"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有效手段。以5期连续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借助"P-S-R"模型构...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耦合关系,开展城市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厘清"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有效手段。以5期连续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借助"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2011~2015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时空分异特征,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其分类原则揭示二者协调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城市扩张的社会经济压力和土地状态指数总体较低,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维持在中等水平。②重庆市城市扩张的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效应指数总体轻微下降,整体和局部变化幅度均不超过10%,且空间差异不显著。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压力、土地利用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三者效益叠加,相互制约和促进。③全市"社会经济-土地-生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皆呈波动下降态势,协调度均值在0.543~0.581之间,处于勉强协调阶段。④主城九区及涪陵、万州、永川城市扩张属于经济先行型发展模式,土地利用严重滞后是制约其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除城口外其余25个区县属于生态先行型发展模式,其中渝东南和渝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是导致系统失调的重要因素,主城东和主城西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均相对滞后的是制约其协调发展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生态环境效应 耦合协调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演变的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以滇池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4 位作者 陈云娟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李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65-2275,共11页
【目的】综合研究高原湖泊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滇池流域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模型,结合探索性空间... 【目的】综合研究高原湖泊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滇池流域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模型,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热点分析(Getis-Ord Gi~*)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对其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0—2018年,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城镇生活空间共增加272.88 km^(2),生活空间的增加挤占大量生态、生产空间,流域三生空间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威胁。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以较高质量为主,但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城镇生活空间的快速增加使得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滇池沿岸形成团块状分布的特点。在空间关系上,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冷热点区差异明显,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以城镇生活空间为主的主城区,热点区域则多分布在流域四周的林地、草地生态空间。人口密度成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导因子,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滇池流域三生空间变化剧烈,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显著。【结论】协调好三生空间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构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态环境效应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高原湖泊流域
下载PDF
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渭-库绿洲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古丽波斯坦·巴图 丁建丽 李艳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1,共9页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得到2期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在空间尺度上将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级处理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并从时空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区域环境质量... 利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得到2期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在空间尺度上将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级处理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并从时空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区域环境质量3个方面进行生态效应研究,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从而获得区域环境质量指数,最终建立渭-库绿洲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水体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此相反,草地、林地和盐渍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10年间渭-库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3.90亿元增加到5.50亿元,总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渭-库绿洲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38上升至0.43。生态环境质量在维持着相对平衡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上升态势。本文通过对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性定量分析,有助于干旱区生态脆弱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GIS空间分析方法 -库绿洲
下载PDF
鸭绿江流域水沙输运的“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燕 陈斌 +1 位作者 印萍 刘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77,共16页
以鸭绿江流域为尺度,对鸭绿江流域上中下游水沙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流域径流量中游比上游年径流量增加一倍左右,下游比上游的年径流量增加倍数为一个数量级以上;大部分年份下游的年输沙量小于上游;随着中下游水利工程... 以鸭绿江流域为尺度,对鸭绿江流域上中下游水沙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流域径流量中游比上游年径流量增加一倍左右,下游比上游的年径流量增加倍数为一个数量级以上;大部分年份下游的年输沙量小于上游;随着中下游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鸭绿江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有阶段性的减少,年际径流量和年际输沙量差异幅度逐渐增大,且输沙量减小的幅度和年际差异幅度比径流量更大,尤其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影响比较显著。结合ENSO事件特征,指出气候变化引起的降雨量的减少是直接影响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域输沙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 水沙输运“源-汇”特征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演变 国际河流
下载PDF
沙漠旅游生态内疚感与重游意愿--基于亲环境行为的遮掩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雨晨 焦育琛 周文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情绪动机理论为依据,选择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案例地,构建了一个带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沙漠旅游情境下游客生态内疚感对重游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生态内疚感负向影响重游意愿,但正向影响... 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情绪动机理论为依据,选择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案例地,构建了一个带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沙漠旅游情境下游客生态内疚感对重游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生态内疚感负向影响重游意愿,但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正向影响重游意愿;游客亲环境行为在生态内疚感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中发挥遮掩效应,即亲环境行为会削弱生态内疚感对重游意愿的负向影响;游客地方依恋正向调节亲环境行为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并且强化了亲环境行为在生态内疚感与重游意愿之间的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内疚感 亲环境行为 重游意愿 地方依恋 遮掩效应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敦煌市
下载PDF
制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实效性的因素及其消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起军 何双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实效性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重要评价指标。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立法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实效性的发挥仍面临磋商主体设置合理性不够、磋商程序设计可操作性不强、磋商内容设定科学性不足等诸多制约因素。为... 实效性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重要评价指标。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立法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实效性的发挥仍面临磋商主体设置合理性不够、磋商程序设计可操作性不强、磋商内容设定科学性不足等诸多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实效性,未来应以制定国家层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专门性规范文件为基础,重塑磋商的主体格局、优化磋商的程序规则、完善磋商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磋商制度 实效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措施——以南阳市农村地区为例
17
作者 张洋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调研发现,南阳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生活垃圾处置不当、“厕所革命”尚未成功、面源污染治理乏力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农村生态...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调研发现,南阳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生活垃圾处置不当、“厕所革命”尚未成功、面源污染治理乏力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修复目标规划不科学、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淡薄。据此提出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一要建立政府主导的部门协作治理制度,二要健全农村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三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四要加强资源投入落实长效管护。多元共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治理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生态、有机、安全”美丽宜居的农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多元共治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下载PDF
基于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的郑州市“三生空间”模拟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昕彤 翟石艳 +3 位作者 王铮 刘欢 陈静 朱悦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225-6242,共18页
本文选取郑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方法,分析2010—2020年“三生空间”格局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采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以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准... 本文选取郑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方法,分析2010—2020年“三生空间”格局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采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以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准,结合自然发展情景、生产优先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三种情景,模拟2035年“三生空间”格局发展,并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生态贡献率。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郑州市生产空间占地面积持续下降,生活空间不断增加,生态空间先增加后减少。(2)201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3097持续降至0.3058,低质量区域不断扩张。农业生产用地的缩小,以及其他和水域生态用地被占用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3)自然发展情景下,生活空间存在扩张趋势,而生产和生态空间却不断下降,而生产优先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活空间缩减,生产和生态空间不断上升。(4)三种情景中,生态保护情景下郑州市203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且在该情景下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研究模拟未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将有利于优化现有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 生态环境效应 郑州市
下载PDF
南海大气沉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建伟 宋金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9,共21页
海–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导致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作为我国和西北太平洋最大的陆架边缘海,南海的大气沉降在其外源输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南海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为源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向海洋的... 海–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导致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作为我国和西北太平洋最大的陆架边缘海,南海的大气沉降在其外源输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南海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为源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向海洋的输送日益增强,势必会对南海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近30年来南海生源要素、微痕量元素以及新污染物微塑料大气沉降的研究报道,本文系统总结归纳了南海大气干湿沉降物浓度、干湿沉降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大气颗粒物浓度相较我国东部近海要低,且基本没有酸雨的沉降,但受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和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影响,南海大气碳质气溶胶浓度和沉降量处于较高水平;(2)南海大气干湿沉降营养盐中均以氮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各形态氮的比例在不同海域存在较大差异,沉降物的营养盐结构严重失衡;(3)气溶胶中人为源金属元素的溶解度较高,多数成分以湿沉降为主,大气微塑料多以纤维形态存在,气象条件(降水量、风速等)、源排放强度是控制大气成分浓度和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4)大气氮沉降约占南海表层氮输入总量的20%,大气氮的输入会加重海域的低氧和酸化,且营养物质沉降对浮游植物的爆发性增殖有重要作用,大气沉降会对南海这一寡营养生态系统产生多重复杂影响,这与海域水文条件、初始营养状况、浮游植物类群以及大气成分和沉降特征等密切相关。今后应注重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持续发力,聚焦各类大气成分尤其是有机态氮磷和新污染物干湿沉降的精准化常态化监测,从多学科交叉角度深入探明生源要素和微痕量元素大气沉降与南海生态系统之间的影响与反馈机制。大气沉降是南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一环,对南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未来南海陆源物质大气沉降作用的持续增强,这一影响必将更趋复杂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生源要素 微痕量元素 微塑料 影响因素 初级生产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门限效应及空间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佳亮 王兆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环境规制手段与环境规制水平的动态调整是引领旅游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熵值法和非径向SBM模型解读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愿型3种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综合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 环境规制手段与环境规制水平的动态调整是引领旅游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熵值法和非径向SBM模型解读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愿型3种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综合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面板门限回归辨析3种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命令控制型表现为“U”形演变轨迹并呈“西部高值集聚、东部与中部低值集聚”的空间格局,市场激励型由东至西呈梯度递减特征,且随时间推移愈发显著,公众自愿型则先震荡下跌后缓慢提升。(2)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均值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仍有29.6%的改善空间;纯技术效率均值高于规模效率,是促进旅游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3)命令控制型与旅游生态效率呈正线性关系;市场激励型与公众自愿型分别产生单门限与双门限的非线性影响,随环境规制水平提升均呈“负向效应逐渐减弱、正向效应开始显化”特征,并存在“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生态效率 绿色发展 SBM模型 门限效应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