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金安区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1
作者 朱义 田国林 黄德国 《地下水》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地质灾害分布于低山丘陵区,而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出露多为中生界地层。对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居民对金安区地质灾害的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收集金安区地质灾害... 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地质灾害分布于低山丘陵区,而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出露多为中生界地层。对中生界地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居民对金安区地质灾害的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收集金安区地质灾害发育基础资料,对研究区中生界地层中发育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其孕灾地质条件、形成机理与成灾模式,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结果认为:(1)金安区现有地质灾害点32处,其中21处灾害点发育于中生界地层,占灾害点总数的65.63%,其中滑坡17处,崩塌4处,金安区灾害点有一半以上分布于中生界地层中。(2)区内灾害点的治理措施及工艺相对成熟,以“减载工程+支挡工程+排水工程”与“减载工程+防护工程+排水工程”为主;(3)该地层中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等控制。金安区中生界地层中仅存在发育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两种地质灾害的破坏模式有所不同,滑坡地质灾害破坏模式多为突滑+毁伤模式,崩塌灾害成灾模式主要为滑移或倾倒+毁伤模式和崩落+毁伤模式。(4)结合既有治理区的工程经验及本次研究成果,认为通过加强切坡建房中的防护,做好切坡后相应的排水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对坡面采用植被护坡、种草籽、喷浆等手段,可达到护坡的作用。研究结论对同类型切坡建房灾害的防治可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地层 地质灾害 发育规律 形成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下我国《防震减灾法》修改研究
2
作者 李一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3,共8页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新安全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由《防震减灾法》予以规定。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逐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防震减灾工作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现行法律已实施十余...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新安全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由《防震减灾法》予以规定。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逐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防震减灾工作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现行法律已实施十余年,在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新理念衔接不畅、部分内容滞后于实践、一些规定操作困难、法律责任偏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需要。研究认为应通过贯彻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回应社会需求和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补充空缺制度和加强涉外条款、提升法治要素含量和提高违法成本,及时修改完善《防震减灾法》,不断提高新安全格局下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防震减灾法 修改
下载PDF
2013—2022年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分布、成因及对策
3
作者 罗守敬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2期56-62,67,共8页
北京市现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8 186处,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受极端天气影响,为落实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要... 北京市现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8 186处,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受极端天气影响,为落实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要求,减轻地质灾害危害,搜集整理了2013—2022年北京市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4种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分别细化研究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格局,总结出降雨、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两大诱发因素,并提出“提高调查精度、开展早期识别、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完善斜坡类灾害专业监测及做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5个方面针对性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地质灾害 分布格局 危害特征 诱发因素 防治对策 北京市
下载PDF
我国洪水风险分布特征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鹏 施文婧 +1 位作者 万冰清 杨其曈 《中国水利》 2023年第8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洪水风险区划及灾害防治区划编制有关成果,对我国洪水风险分布总体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洪水风险分布特点及其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洪水风险及灾害防治等级较高区域主要位于江河湖泊未达标治... 介绍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洪水风险区划及灾害防治区划编制有关成果,对我国洪水风险分布总体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洪水风险分布特点及其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洪水风险及灾害防治等级较高区域主要位于江河湖泊未达标治理河段两岸、部分国家蓄滞洪区以及广大山地洪水威胁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应重点针对这些区域加快推进河湖堤防达标建设、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强化洪水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力度,提升“四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区划 洪水灾害防治区划 分布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洞庭湖退田还湖区避灾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景保 朱翔 蔡炳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鉴于洞庭湖区1998年冬至2000年春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后水面扩大,耕地减少的问题,围绕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应用种植业、养殖业生态工程原理,分别在单退垸、双退垸区建立了数年一淹区、常年淹水区、季节性淹水区、渍水低... 鉴于洞庭湖区1998年冬至2000年春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后水面扩大,耕地减少的问题,围绕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应用种植业、养殖业生态工程原理,分别在单退垸、双退垸区建立了数年一淹区、常年淹水区、季节性淹水区、渍水低湖田等多种避灾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对策,以合理利用退田还湖区的资源与空间,尽快形成具有避洪耐渍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现代农业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退田还湖 避灾生态农业模式 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我国泥石流防治进展 被引量:84
6
作者 崔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7-13,31,共8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西部开展了交通沿线和典型区域的泥石流综合科学考察,进行了东川蒋家沟、波密古乡沟、武都火烧沟等10余处泥石流定点观测,在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大型模...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在西部开展了交通沿线和典型区域的泥石流综合科学考察,进行了东川蒋家沟、波密古乡沟、武都火烧沟等10余处泥石流定点观测,在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大型模拟实验室。针对山区公路、铁路、航道、矿山、城镇、农田、水电工程、风景区等建设与保护中的防灾减灾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泥石流监测和预警仪器,建立了单沟和区域泥石流预测预报模型,实现了泥石流预报的气象业务作业;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泥石流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方法;发展了岩土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泥石流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出城镇、道路、农田、矿山、风景区等泥石流防治模式,构建了系统的泥石流防治理论与技术,实施了大量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减灾实效。我国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增加,使得泥石流防治任务愈加艰巨,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做好泥石流防治工作,应该加强泥石流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基于泥石流形成理论的机制预报模式,提高泥石流预报精度;改进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完善灾害防治技术规程;加强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注重地震区泥石流风险预测;同时,认识泥石流的资源化属性,开发资源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 预测预报 防治技术 治理模式 中国
下载PDF
基于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以重庆市罗田镇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段炼 雷娜 +1 位作者 李云燕 胡上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2期82-87,共6页
针对我国山地村镇普遍存在生态安全格局水平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的现实,从灾害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界定了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通过对西南山地村镇的考察,发现山地村镇在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所呈现的基础特征规律,揭示山地... 针对我国山地村镇普遍存在生态安全格局水平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的现实,从灾害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界定了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通过对西南山地村镇的考察,发现山地村镇在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所呈现的基础特征规律,揭示山地城镇呈现这种特征规律的机制,以此为基础分析山地村镇灾害与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山地村镇在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防灾减灾对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 山地村镇 防灾减灾 对策
下载PDF
灾害救助网络动员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岚 李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2,共5页
网络动员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动员模式中公众信息素养提升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并存,网络舆论动员与网络行动动员共举的现状,提出建构灾害救助网络动员的理想模式需要培养多... 网络动员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动员模式中公众信息素养提升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并存,网络舆论动员与网络行动动员共举的现状,提出建构灾害救助网络动员的理想模式需要培养多元化与权威性的网络动员主体,把握网络动员主体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份,建立法律依据、政策监管、公众监督和媒体干预的立体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救灾 社会动员 网络动员 动员模式
下载PDF
防灾公园防火树林带的设计与防火功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卫国 陈建伟 苏幼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41,共5页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防灾公园的防火功能,有效阻隔火灾蔓延、抵御外火入侵,宜在其周边栽植防火树林带。本文通过对防灾公园中防火树林带的规划设计与防火功能分析,提出了提高其防火功能的主要措施,...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防灾公园的防火功能,有效阻隔火灾蔓延、抵御外火入侵,宜在其周边栽植防火树林带。本文通过对防灾公园中防火树林带的规划设计与防火功能分析,提出了提高其防火功能的主要措施,即形成防火规模、选择防火性能好及辐射热遮蔽率高的树种和适宜的栽植模式并设置水雾喷洒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防火树林带的防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公园 防火树林带 防火功能 辐射热遮蔽率 栽植模式
下载PDF
广东省高要地区“八卦”形态聚落生成内因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彝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11,共5页
广东省高要地区有多个"八卦"形态的聚落,长期以来,官方宣传与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聚落的营造理念来源于太极八卦思想,认为它们是模拟太极八卦。通过空间观测技术,本文初步定义了"八卦"形态聚落的概念,统计出高要地区&q... 广东省高要地区有多个"八卦"形态的聚落,长期以来,官方宣传与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聚落的营造理念来源于太极八卦思想,认为它们是模拟太极八卦。通过空间观测技术,本文初步定义了"八卦"形态聚落的概念,统计出高要地区"八卦"形态聚落的数量与方位,描绘出其分布范围与总平面图。通过田野调研和图解分析,发现"八卦"形态聚落的道路、建筑、数理、方位等与八卦图式皆有大量不符之处,模仿八卦图式的传说有穿凿附会之嫌。"八卦"形态聚落有明显的防灾和适应社会形态的优势。其生成有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内因,在发展过程中适应了社会形态,并受太极八卦与风水观念等影响,形成了当前的这种特殊形态。营造最优生存环境是"八卦"形态聚落的本质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形态聚落 聚落形态 生成 内因 防御灾害 社会形态
下载PDF
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智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1-1422,共2页
以深部开采底板承压超过5 MPa的特殊条件为研究对象,围绕复杂结构底板隔水层采动破坏及其诱发高承压突水这一核心问题,以大量突水资料为背景,分析了底板突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水岩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及规律,总结了底板突水的两类基本模... 以深部开采底板承压超过5 MPa的特殊条件为研究对象,围绕复杂结构底板隔水层采动破坏及其诱发高承压突水这一核心问题,以大量突水资料为背景,分析了底板突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水岩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及规律,总结了底板突水的两类基本模式,即完整型底板突水模式和断裂构造型底板突水模式。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物理模拟等手段,揭示了深部开采条件下底板隔水层的采动破坏规律,即在底板承压超过5 MPa条件下,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受超前应力破坏明显,深度一般在25 m左右;在相同底板隔水层结构和开采条件下,随着水压的升高,底板破坏深度及范围不断增大;工作面底板不同位置的破坏范围具有差异性,从工作面正下方往采空区方向由"倒马鞍形"逐步过渡到"倒梯形"。利用高承压矿井突水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单一结构、多层组合结构以及断裂结构底板隔水层条件的底板高承压突水模拟试验,揭示了不同底板结构模型突水的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引起的底板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呈周期性波动,与工作面推进距离有关。突水通道形成过程中,各参数均表现为较大幅度升高并剧烈波动;通道一旦形成并发生突水时,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均急剧下降,并稳定在某一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底板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信息是较为理想的底板突水监测预报信息源。以典型底板隔水层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深部高承压厚隔水层条件下安全开采评价方法以及薄隔水层条件下"底板富水性探查-注浆改造-物探钻探验证-安全开采评价-回采"的决策及实践范例;发现了豫中矿区寒武系石灰岩上段20~30 m层段岩溶不发育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分析了该层段隔水性的地质成因,将寒武系石灰岩上段岩溶不发育段作为隔水层考虑,并成功应用于马陵山井田井巷工程布置,实现了-350 m上车场进入寒武系石灰岩上段垂深55.5 m,合计320 m长度巷道的安全施工并投入使用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隔水层破坏 高承压水突水模式 前兆信息 模型试验 岩溶 水害防治
下载PDF
整合多重生态保护目标的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姜虹 张子墨 +4 位作者 徐子涵 丹宇卓 叶玉瑶 李家志 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1-1992,共12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空间途径。但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于强调综合,简单叠加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忽视了不同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难以直接支撑不同目标下的生态保...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空间途径。但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于强调综合,简单叠加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忽视了不同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难以直接支撑不同目标下的生态保护决策。以广东省为例,重点关注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粮食生产、土壤保持、洪水调节、沿海灾害缓解七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面向生物多样性保育、水资源利用、粮食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等单一生态保护目标分别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面向生物多样性保育目标的生态安全格局呈“双屏障带”式分布,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粤北生态发展区;面向水资源利用目标的水安全格局呈“五江一带”式分布,重点保护区主要位于河湖水库及周边绿地;面向粮食生产目标的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西两翼;面向自然灾害防范目标的生态源地在珠三角、湛江市、汕头市少有分布,集中在粤北生态发展区。基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综合重要性判定生态源地,并整合单一生态保护目标下的多重源地,识别综合生态源地共49536.10 km^(2),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外围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模型,识别了总长度2268.07 km的生态廊道;夹点共32处,主要分布在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惠州市廊道中电流值较大的12处狭窄区;障碍点共44处,主要分布在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门市、惠州市的19处,覆盖了廊道的大部分面积。整合多重生态保护目标,广东省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的制定需要高度关注粤北生态发展区的生境质量提升,河湖水库及河岸带、库滨带的水生态安全,湛江市、汕头市的耕地保护和国土综合整治,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防范,同时积极开展珠三角的生态夹点保护和障碍点修复,重点提升生态廊道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多样性保育 水资源利用 粮食生产 自然灾害防范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构建
13
作者 王志涛 赵晓彤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5期20-22,共3页
构建安全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是通过空间治理模式以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关键环节。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于推进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 构建安全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是通过空间治理模式以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关键环节。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于推进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发挥着战略引领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城市防灾设施体系,为实现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提供些许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设施 全生命周期 时空格局
下载PDF
风沙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及防沙治沙安全格局的构建
14
作者 杨兴学 《价值工程》 2011年第8期326-326,共1页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 防沙治沙 安全格局
下载PDF
基于防灾避险功能的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配置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巩爱娜 胡希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以植物特有的防灾避险功能为基础,从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角度分析了长沙居住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借鉴"FPS"防灾林带配置模式,提出城市居住小区防灾避险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以期提高居住小区的防灾避险功能。
关键词 居住小区 防灾避险绿地 植物配置 防灾林带配置模式
下载PDF
基于内涝灾害防控的厦门雨洪安全格局模拟与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锶湲 曾穗平 田健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3期118-122,共5页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合理搭建区域雨洪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生活和居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合运用SCS-CN水文模型和GIS空间耦合方法,确定淹没区空间定位,划定保障城市安全的红线区域、预防缓解城市危险的缓...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合理搭建区域雨洪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生活和居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合运用SCS-CN水文模型和GIS空间耦合方法,确定淹没区空间定位,划定保障城市安全的红线区域、预防缓解城市危险的缓冲区、城市弹性空间和生态涵养区。评价河流水域的安全空间,构建"点状水源+淹没斑块+河流廊道"的雨洪生态安全格局网络。选取厦门市为研究对象,提炼出雨洪安全格局数值模拟及评价指标,提出高、中、低层级雨洪安全格局的防控方案。同时,在城市规划层面,提出控制红线边界与保护利用、提升空间格局上的集约性规划布局、优化生态水生环境建设,以及加强雨洪管理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安全格局 内涝灾害防控 城市内涝 城市防灾规划
下载PDF
基于水基底识别的水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黎秋杉 卡比力江·吾买尔 小出治 《地理信息世界》 2019年第6期14-20,共7页
对水安全格局的解析是城市规划以及城镇科学开发建设的基础,是强化防灾减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性与保障规划实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与评价指标,基于地理学中基底的概念对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安全格局、雨洪调蓄... 对水安全格局的解析是城市规划以及城镇科学开发建设的基础,是强化防灾减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性与保障规划实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与评价指标,基于地理学中基底的概念对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安全格局、雨洪调蓄安全格局、水生环境安全格局以及综合水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空间解析,并以行政区作为最小统计单位对各镇(乡)安全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都江堰水安全格局在空间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各镇(乡)水安全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相似性,可归纳为三类:1)倒"V"型,区域整体以较低和中等安全区为主,存在部分潜在高风险区,为低安全空间格局;2)正"M"型,潜在风险区与安全区占比大致相同,中等安全区域占地较少,为中安全空间格局;3)斜"L"型,整体水安全水平较高,镇(乡)域范围内多为安全区域,潜在水灾害风险小,为高安全空间格局。此外,针对研究结果对都江堰不同特征的水域安全环境营建提出了规划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格局 水生态 基础设施 防灾控灾
下载PDF
韧性城市视角下防灾减灾与安全格局专项规划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晓明 王晓朦 《小城镇建设》 2021年第11期35-42,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总要求下,文章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出发,结合城市用地安全评估、综合防灾减灾的规划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防灾减灾与安全格局专项规划"整体框架,明确其与总规、详规的关系,并... 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总要求下,文章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出发,结合城市用地安全评估、综合防灾减灾的规划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防灾减灾与安全格局专项规划"整体框架,明确其与总规、详规的关系,并提出具有良好实操性的规划规程。该专项规划框架的建立对于维护和控制特定地段的土地利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具备防灾用途或者承担防灾功能的空间格局的规划提出要求,为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执行方法的支撑与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防灾减灾 安全格局 灾害评估 规划框架
下载PDF
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模式研究
19
作者 蒋拉弟 李松 《甘肃地质》 2023年第4期48-58,共11页
兰州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灾害类型多样且点多面广,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对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特征研究较多,而对灾害防治对策及模式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归类分析,系统总... 兰州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灾害类型多样且点多面广,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对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特征研究较多,而对灾害防治对策及模式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归类分析,系统总结以往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力求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并对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质灾害 防治模式 兰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20
作者 彭建 刘焱序 +3 位作者 潘雅婧 赵志强 宋治清 王仰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6-1196,共11页
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日趋受到关注。城市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城市生态风险及可持续研... 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日趋受到关注。城市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城市生态风险及可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明晰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基本概念内涵及单一、综合自然灾害作用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城市地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过程之间的逻辑关联,综合探讨了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及其在城市生态风险评价、自然灾害生态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索、景观时空尺度分异与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情景模拟等三大重大研究趋向,以期实现基于景观优化的城市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防范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景观 综合生态风险 自然灾害防范 不确定性分析 城市景观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