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海门县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丁维 李正方 +2 位作者 王长永 盛锦石 严冠忠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 江苏省海门县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珂珊 《当代经济管理》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①提高思想认识;②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③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④采取合理的措施;⑤健... 文章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①提高思想认识;②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③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④采取合理的措施;⑤健全保障机制;⑥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坡耕地 土壤侵蚀 种草种树 生态环境 发展思路 黄土高原地区
下载PDF
工业化与城镇化演进中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康杰 马瑞婕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1-58,65,共9页
理论分析认为,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环境污染存在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初期城乡生态环境呈现"同步污染、城镇突出";工业化中期,城乡生态环境特征转向"城镇治理、农村加剧";工业化后,期城乡生态环境逐渐"同步治理... 理论分析认为,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环境污染存在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初期城乡生态环境呈现"同步污染、城镇突出";工业化中期,城乡生态环境特征转向"城镇治理、农村加剧";工业化后,期城乡生态环境逐渐"同步治理、城乡一体"。城乡生态环境关系存在与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案例研究发现,随着进入工业化后期,太原市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已经由重视城区向"城乡一体"转变,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汾河流域治理、资源型重工业企业的搬迁治理、矿区乡村生态环境修复是太原市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特色,而雾霾污染治理则是太原城乡要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城镇化 工业化 太原市
下载PDF
我国近海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生源要素驱动机制及健康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建伟 宋金明 +7 位作者 袁华茂 李学刚 段丽琴 曲宝晓 王启栋 马骏 王越奇 戴佳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4-576,共13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下发生重大变化,以赤潮和绿潮为代表的有害藻华发生次数和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海水低氧和酸化等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迫切需要探明海洋生态环境灾害的发生机制和防... 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下发生重大变化,以赤潮和绿潮为代表的有害藻华发生次数和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海水低氧和酸化等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迫切需要探明海洋生态环境灾害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本文首次阐明“海洋生态环境灾害”概念的内涵,并从营养物质外源输入、海洋有机质矿化分解与营养盐再生、近海水体营养盐结构异常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我国近海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生源要素驱动机制,指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引发的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剧增以及生源要素入海后的复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共同导致近海生态环境灾害的频发。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海水生源要素管理的近海生态环境健康调控思路。即基于陆海一体化战略,通过技术手段,从陆源减排、海岸带缓冲和近海治理链条式降低陆源污染物特别是无机氮的排放强度,并通过人为调控技术促进近海海水营养盐结构的正常化,从而达到降低和控制近海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目的,改善和提升近海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灾害 营养盐调控 陆海统筹 生态环境健康 中国近海
原文传递
大型博览会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规划与建设 被引量:9
5
作者 巢耀明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6-29,共4页
从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选址的争论与变迁、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会场规划布局、环境低负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世博会的生态环境策略等方面,探讨大型博览会建设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揭示了之所以称爱知世博会为环境世博会的原因。
关键词 世博会 可持续发展 博览会 生态环境 日本 规划 建设 低负荷 自然 选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