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回响
1
作者 邹广文 李晓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基于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观、生态重建观三重论域,马克思揭示出自然与社会辩证交互、双向建构的对象性关联,在历史与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基于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观、生态重建观三重论域,马克思揭示出自然与社会辩证交互、双向建构的对象性关联,在历史与价值维度上阐明自然异化的深层成因,探寻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整体性变革路径。马克思的生态文化观拓展了感性-人化-历史贯穿融合的生态哲学视野,确立了哲学-经济学视域复合统一的生态批判范式,指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治理路径,树立起科学与人文交融互构的思想航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文化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跟驰事件下网联混驾编队的运行特征及生态安全影响
2
作者 付强 赵晓华 +2 位作者 李海舰 任文浩 戴义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5,共11页
考虑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和公众接受程度等问题,网联混驾编队模式可能是自动驾驶编队全面普及应用前的可行的过渡模式之一。为研究网联条件和车队形式对网联混驾编队运行特征及生态安全的影响,文中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的网联混驾编... 考虑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和公众接受程度等问题,网联混驾编队模式可能是自动驾驶编队全面普及应用前的可行的过渡模式之一。为研究网联条件和车队形式对网联混驾编队运行特征及生态安全的影响,文中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的网联混驾编队实验测试平台,构建由5辆车组成的“领航车-网联L2级人工驾驶车辆、跟驰车-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网联混驾编队模式,并邀请36名被试开展驾驶模拟实验。考虑时域分析侧重呈现指标的时间维度变化,而频域分析可以挖掘指标的频率分布特性,文中选取速度、加速度指标从时域和频域维度分析车辆运行特征,同时选取油耗、速度安全熵指标评价车辆运行的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网联条件和编队模式均有助于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并显著提升其生态安全性;网联混驾编队的综合效能最佳,相较传统单车模式,油耗可降低10.67%,速度安全熵值可降低73.25%。该研究成果可为自动驾驶企业及行业开展网联人机交互终端设计、领航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网联混驾编队可行性及有效性测试等提供方案借鉴和平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混驾编队 网联人机交互终端 驾驶行为 生态驾驶 驾驶模拟器
下载PDF
基于自然与人文耦合视域的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评价及阻滞因子诊断--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悦 周侃 +1 位作者 湛东升 陈妤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1008,共17页
宜居性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厘清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及其阻滞因子,是精准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内宜居水平并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基于城乡宜居性评价基本范式、顾及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独特性,... 宜居性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厘清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及其阻滞因子,是精准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内宜居水平并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基于城乡宜居性评价基本范式、顾及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独特性,从自然与人文耦合视域构建由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设施环境、社会环境4个维度、8个一级指标及2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寒生态功能区宜居性指标体系,以青海省45个县域单元为例定量评价其宜居性及阻滞因子,并探讨宜居性与生态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交互关系。结果显示:(1)青海省总体宜居水平偏低,并呈现由河湟谷地生态区、柴达木盆地生态区、环青海湖生态区、三江源生态区依次递减的地域分异;(2)宜居水平和生态重要性的空间耦合不协调,三江源生态区等生态重要区的宜居水平低,宜居水平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均成正比;(3)青海省宜居性主要受到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阻滞,生态地理分区层面,在自然因子的主要制约下,三江源生态区、环青海湖生态区、柴达木盆地生态区分别受设施、居住、社会环境的强约束;(4)针对不同生态地理分区宜居性特征提出未来人口引导及宜居性优化模式,即按宜居性及社会经济生态引力明确人口集聚型、疏散型和稳定型3种空间集疏类型,通过人口城镇化、就业移民、教育移民等跨区域移民及就近生态移民增强宜居性与人口分布的空间适配性,以三江源生态区等弱势区域以及饮水设施、道路设施、物流配送、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阻滞因子为重点,提升高寒生态功能区人居系统的设施配置与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性 阻滞因子 自然与人文耦合 生态地理分区 高寒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涛 吕洋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文章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脉络,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起始阶段、推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下,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 文章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脉络,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起始阶段、推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下,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功能,选择适宜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现代技术向生态农业有机融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历程提供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农业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地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径流影响的尺度效应
5
作者 王婧雯 冉佳琳 +5 位作者 吴伟 尚芮岩 张姝涵 张振明 张明祥 刘佳凯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7-765,I0001-I0004,共13页
海河流域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水源供给流域,主要产流集中在上游土石山区。近50 a来该区域的径流量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导致区域水资源危机。选取海河流域山区57个有长时间序列水文和气象数据的子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水文、气象数据,... 海河流域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水源供给流域,主要产流集中在上游土石山区。近50 a来该区域的径流量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导致区域水资源危机。选取海河流域山区57个有长时间序列水文和气象数据的子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K检验分析了径流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内不同尺度流域径流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面积较大的流域径流更容易受到降雨和潜在蒸散发改变的影响,在小尺度和大尺度流域上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显著高于气候变化,在较为干燥的地区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生态水文 多尺度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维审视
6
作者 刘畅 王安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在生态建设领域存在着内源性局限,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性转变需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生态理念在价值基点、思维模式、目标诉求方...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在生态建设领域存在着内源性局限,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性转变需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生态理念在价值基点、思维模式、目标诉求方面都有所区别,在思维维度上实现了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的生态思维模式的转化;在价值维度上实现了从“利益至上”到“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的扬弃;在共同体维度上实现了从“单边主义”到“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格局的超越;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了从资本主义逻辑到社会主义逻辑的生态建设路径的转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全球繁荣发展相统一的中国良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之治的现代化生态文明道路,是中国反馈给世界的社会主义新型现代化生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资本主义 比较视域
下载PDF
中国式花园城市: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薄凡 赵笛 韩瑞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特性包括系统性、人民性、人文性、生态性、强韧性等。在具体构成上以城市要件、环境要件和连通要件为支撑,涵盖微观花园要素、中观花园场景、宏观花园体系三个层次。实践方面可在景观设计上建设开敞花园空间、在空间形态上打造全域花园体系、在功能设置上营造多元花园场景、在治理方式上共享多重花园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花园城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居环境 自然山水观 生态营城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刘鹏翱 麻战洪 +2 位作者 郭胜 胡力 李小马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人类活动既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自然保护地生态质量下降与生态功能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阐明其驱动因素对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株潭... 人类活动既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自然保护地生态质量下降与生态功能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阐明其驱动因素对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采用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折算方法量化人类活动强度,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阐明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呈现“西高中低”的格局。(2)交通便利性、用地混合度、植被覆盖度是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强度 生态绿心地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关联演化认知
9
作者 王军 孙雨芹 +2 位作者 赵财胜 杨智威 彭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9-1296,共8页
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下,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演化机制。通过解析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体,旨在揭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从原始文... 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下,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演化机制。通过解析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体,旨在揭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要素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历史阶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时期的启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研究三者耦合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自然资源禀赋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 关联演化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研究
10
作者 郎廷建 黄咏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零散分布着大量的人与自然关系论述,深蕴极富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这些思想沿着异化劳动的状况描述、成因分析和解决路径展开理论叙事,内容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零散分布着大量的人与自然关系论述,深蕴极富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这些思想沿着异化劳动的状况描述、成因分析和解决路径展开理论叙事,内容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自然界财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维度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三个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整体初成的显性标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极具独特价值。深化相关研究,须要回到文本、深耕细作,整体把握、系统研究,实践导向、知行合一,顺应时代、通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与自然的关系 异化劳动 生态批判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瑞玲 王世杰 张殿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贵州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日益恶化的趋势 ,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阐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深入探讨了人为因素对喀斯特地... 贵州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日益恶化的趋势 ,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甚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阐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深入探讨了人为因素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 ,为防止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 人为因素
下载PDF
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如松 贾敬业 +3 位作者 冯永源 曹明奎 窦贻俭 顾永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在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挖掘资源潜力,调整系统关系,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作者根据多年来在江苏省大丰县开展生态县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县的内涵、指标... 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在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挖掘资源潜力,调整系统关系,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途径。作者根据多年来在江苏省大丰县开展生态县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县的内涵、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学 生态县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生态环境变迁探讨 被引量:41
13
作者 张建平 王道杰 +1 位作者 王玉宽 文安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分析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质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演变及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整治对策。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生态环境变迁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琪 陈立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它具有活力、稳定和自调节能力,是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出病虫杂草生态...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它具有活力、稳定和自调节能力,是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出病虫杂草生态管理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途径,探讨了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和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农业 人类健康 农业生态学 病虫杂草生态管理
下载PDF
从“天人合一”看当代生态旅游发展路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吉信 郭飒飒 王丽娜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一致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和总结,其... 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一致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和总结,其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蕴含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观中。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理念一脉相承。所以,通过分析儒道两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论述,可以探寻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向——以生态伦理为指引,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天人合一 儒家 道家 生态伦理
下载PDF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4
16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6,共9页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外按照"发生的问题—产生的机理—调控的标准—过程模拟—情景预测—响应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围绕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仍难以精确刻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动态模拟和有效预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向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为基础,以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以综合集成的对策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水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钧 吴仁武 +5 位作者 史琰 杨凡 晏海 吴一波 任伟涛 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380,共7页
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人类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竹类植物不仅能够保护、美化以及改善环境,它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促进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改善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释放空气... 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人类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竹类植物不仅能够保护、美化以及改善环境,它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促进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改善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释放空气负离子、固碳释氧等方面对近年来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扩大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研究对象的范围;改进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建立竹类植物生态环境服务的评价体系等是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竹类植物 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功能 人居环境 综述
下载PDF
干旱区生态农业与人地关系协调—以酒泉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普幸 孙小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干旱区农业在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近几十年来在其发展中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干旱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质量下降、人口素质低和人口密度严重超标等 ,导致人地关系极不和谐。本文从实际出发 ,... 干旱区农业在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近几十年来在其发展中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干旱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质量下降、人口素质低和人口密度严重超标等 ,导致人地关系极不和谐。本文从实际出发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 ,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以促进干旱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农业 人地关系 酒泉地区 生态经济
下载PDF
湖南省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亚平 王鹏 +2 位作者 彭补拙 谢庭生 黄贤金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86,共6页
湖南省是长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这取决于该地区的三大背景,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整个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者通过近期收集资料、野外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在本文中概述了该省的水土流失现状特... 湖南省是长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这取决于该地区的三大背景,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整个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者通过近期收集资料、野外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在本文中概述了该省的水土流失现状特征及其原因。第一,湖南省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并且类型多样;第二,自然水土流失正在减弱,而人为水土流失正在增强;第三,土壤侵蚀的总体面积有所减少,而水土流失的程序没有明显下降。作者认为,这种状况目前在南方丘陵山区具有普遍性,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尤其要尽快遏制呈增长趋势的人为水土流失。首先,迫切需要加强现有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机构的主管地位;其次,必须广泛呼吁国家和社会对落后丘陵山区环境与发展的投资与援助;同时,应该积极采取诸如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广泛的社会宣传以及环境教育等各种手段,有效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意识;此外,要加强南方丘陵山区生态建设及其工程治理的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巩固和优化该区水土保持的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土壤侵蚀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泉生 何晓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人性处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人性的进化必然同时带动了法的价值变化。生态人代表了人性在环境时代的一次全新展现,它意味着"自我"认同继续深化成为人与自然一体的"大我",意味着利他精神不仅向后代人扩展... 人性处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人性的进化必然同时带动了法的价值变化。生态人代表了人性在环境时代的一次全新展现,它意味着"自我"认同继续深化成为人与自然一体的"大我",意味着利他精神不仅向后代人扩展,而且还超出了人类范畴而惠及到自然界内的其他生命物种——而生态人所代表的人性在环境时代的种种变化,必然最终带来了法的安全、平等和自由价值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生态人 安全 平等 自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