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华平 杨兰蓉 +4 位作者 许人骥 魏复盛 孟伟 蔡道基 陆佑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8,72,共7页
175m蓄水后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应对防护林带管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有关库周生态屏障建设的宏观部署提供支持,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咨询项目",组织数十位... 175m蓄水后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应对防护林带管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有关库周生态屏障建设的宏观部署提供支持,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咨询项目",组织数十位院士和专家,深入重庆三峡库区、北京怀柔密云水库、浙江千岛湖、云南滇池、洱海等我国重要水库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在重庆、北京、杭州、昆明等地召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座谈会,邀请相关管理和技术专家介绍当地在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经济的成功经验,对目前三峡库周生态屏障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开展了研讨,形成的对策建议分别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环保部和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项目组综合各相关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巩固和继续加强三峡库区重点生态专项工程建设;减少库区的人口压力,实现库区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一定要与农民的增收致富相结合;加大投入,建设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清洁小流域建设要纳入规划,开展治理试点工作;建立监管目标考核和库区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等6点建议,为各级政府在三峡水库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决策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生态屏障 建设对策
下载PDF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吴绍洪 戴尔阜 何大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走廊,生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及资源保障。该区南北方向"通道"和东西方向"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和人...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走廊,生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及资源保障。该区南北方向"通道"和东西方向"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植被分布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干旱河谷发育,生态脆弱;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格局复杂。"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因素和生态效应亦作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上。研究表明该区跨境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主驱动力: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为了适应该区跨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有一个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作为研究基础。本文以生态地理地域系统为基础,引入社会经济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经济分区,共划分为三个温度带,7个自然地带,19个自然区和55个经济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通道-阻隔”作用 生态效应 跨境生态安全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
下载PDF
基于AnnAGNPS模型的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径流与土壤侵蚀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田耀武 黄志霖 +1 位作者 肖文发 曾立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8,51,共6页
利用调查统计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数据,基于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预测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7条典型农林小流域4种情景模式下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7条流域地表径流量将平均减少40.7mm,土壤侵蚀量将减少5.4... 利用调查统计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数据,基于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预测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7条典型农林小流域4种情景模式下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变化。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7条流域地表径流量将平均减少40.7mm,土壤侵蚀量将减少5.41t·hm-2;流域径流量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林地面积比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农地比率相关性不显著;土壤侵蚀量与林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农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土壤侵蚀量空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60%,为径流量的4.35倍,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远多于径流量;三峡水库屏障区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产业化工程建设后,水土保持功能持续增强。利用AnnAGNPS模型输出的方法能较为客观地计量流域尺度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但该方法所需数据量庞大,可能会限定其他地区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模型 三峡水库屏障区 径流量 土壤侵蚀量 评定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4
作者 肖新成 何丙辉 +1 位作者 倪九派 谢德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0-68,共9页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子价格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强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性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重庆段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进行了测算,结合面板数据随机效应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 9,TN、TP、COD和NH3-N 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 9,0.032 6,0.137 1,0.053 3万元/t;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因此,确保粮食作物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大的农作物种植规模,走"两型农业"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减少和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排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也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生态屏障区 农业面源污染 排放效率 影子价格 方向性距离函数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退耕受偿意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冯琳 徐建英 邸敬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4,共7页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农户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1355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占74%,对未来生计的预期与土地相关性低的农户更愿意退...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农户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1355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占74%,对未来生计的预期与土地相关性低的农户更愿意退耕.受偿意愿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社会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受访者性别、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帮扶形式、是否移民对受偿意愿值具有显著影响.屏障区平均补偿意愿为1014元/(亩a).万州、秭归、渝北的受偿意愿值高于平均水平.建立基于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可以弥补目前均一型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的不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 意愿调查 三峡生态屏障区
下载PDF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志涛 蒋立 +2 位作者 张鑫 张海鹏 郜亮亮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3,共8页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维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的的重要屏障。2010年以来,生态屏障区内开展了以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和三峡库区后续植被恢复项目等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维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的的重要屏障。2010年以来,生态屏障区内开展了以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和三峡库区后续植被恢复项目等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重庆市屏障区内的涪陵、忠县、云阳和奉节等区县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内创新工程营造林机制,经济林产业呈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各级生态建设政策全面保障。政府向退耕农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租地补贴,才能保持生态林现状。从事柑橘生产的农户面临着技术、市场等风险。为了生态屏障区内增绿增收,建议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屏障区内生态建设成果,维护农户利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经济林产业发展,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区 生态建设 区域发展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肖新成 何丙辉 +1 位作者 倪九派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调控关键在农户,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政策的意愿与行为,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利用三峡生态屏障区6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意愿和行为,其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对农户实际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户对周围的农村环境已经有了较高的感知,他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受到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而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因此,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相关职能部门仍需继续关心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进而增强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与行为,巩固和扩大三峡生态屏障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生态屏障区 农业面源污染 参与意愿和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厂建设费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续衍雪 吴熙 +2 位作者 黄一凡 谢阳村 徐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98,102,共5页
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投入,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区域,对长江沿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内乡镇较多,因此选取适用于乡镇级小规模污水... 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投入,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区域,对长江沿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内乡镇较多,因此选取适用于乡镇级小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及确定合理的建设成本范围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污染特征、气候特点、经济能力、处理规模及进出水浓度规律等实际因素,推荐氧化沟、A^2/O、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人工湿地、人工快渗等5种处理工艺可供选择应用,同时通过收集典型建设投资案例数据,分析计算得出各处理工艺不同处理规模的吨水投资,该结果可以有效指导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内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建设费用 小规模污水处理厂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潇然 李阳兵 韩芳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188-194,2,共7页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为库区生态风险评估及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与GIS技术,计算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同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划分高程/坡度带定量评价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生态风险,为库区生态风险评估及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与GIS技术,计算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同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划分高程/坡度带定量评价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带的生态风险情况,划分生态风险等级,并对生态风险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较低生态风险区占比例最大,为36.77%,高生态风险区及较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建设用地及耕地较为集中的区域,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性指数随高程增高逐渐变大,随坡度增大逐渐减小,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分析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局部自相关性。[结论]研究区内生态风险总体呈现较低值,沿江高值区需对土地利用进行重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带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综合模糊评价的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媛 周启刚 张建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266,301,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三峡库区2007、2010年两期遥感数据、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三峡库...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区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三峡库区2007、2010年两期遥感数据、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总体以中度风险为主,2007—2010年有恶化的趋势,其中长寿、奉节、江津、巫溪、云阳的风险等级在升高;仅有石柱以及巫山两个评价单元的生态风险等级降低。三峡库区屏障带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2007—2010年,高风险与较高风险区域扩大,低风险区域消失。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评价 综合模糊评价 三峡库区屏障带
下载PDF
三峡生态屏障区人口生态转移机制与保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馨越 魏朝富 倪九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17-221,共5页
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作用。然而,库区内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尖锐的人地矛盾给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人口转... 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作用。然而,库区内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尖锐的人地矛盾给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迁-安-融"三个方面建立了人口转移的运行机制,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保障的构建。研究表明:迁移阶段主要是权益折算、差额置换构建补偿机制以及重点推进机制;安置阶段主要以货币化等住房方式和就业方式进行安置;融合阶段要从产业化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以及从户籍改革等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同时从就业培训等方面培育安置人口,从而保证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最终实现转移工作对"生态-发展"的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生态屏障区 人口生态转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斌城 邱道持 贾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1-422,446,共3页
阐明了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重大意义,揭示了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存在规划技术体系薄弱、规划成果内容简陋等突出问题,难以保障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科学布设和规划。提出建立和强化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的技术保障和实施保... 阐明了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重大意义,揭示了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存在规划技术体系薄弱、规划成果内容简陋等突出问题,难以保障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科学布设和规划。提出建立和强化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的技术保障和实施保障,以此推进三峡库区国土生态屏障用地规划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用地规划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湖北省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立 王安 +2 位作者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6,共7页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区 生态建设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时空变化与生态屏障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李磊 官冬杰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解译数据,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地形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变化明显,常绿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木林分别...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解译数据,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地形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变化明显,常绿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木林分别减少了321.61 km^2、74.81 km^2和625.47 km^2,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草丛分别增加了642.57 km^2、260.5 km^2和258.86 km^2;(2)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以常绿植被为主,分布在库区腹心东部(巫溪县、巫山县、奉节、云阳县、开州区和万州区)和库区腹心西部(武隆区、石柱县、丰都县和忠县);(3)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分布的海拔梯度规律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被分布 时空分布 地形分异 生态屏障
下载PDF
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培 龚雨薇 +4 位作者 朱占亮 刘目兴 吴宜进 曹隽隽 任斐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5,共8页
通过研究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93年、2006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 通过研究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93年、2006年和2018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变化幅度和转移矩阵等定量指标,对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1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表现为林地、园地和水域的增加,耕地的大幅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增加幅度高达183.0%,而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达68.9%;土地利用转移特征结果显示,水域、园地的增加都主要由耕地、林地转化而来,林地、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而未利用地向各方面用地类型转化;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1993—2006年水域变化程度远大于2006—2018年,其他类型变化幅度相近。总体而言,三峡工程的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是三峡水库坝区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坝区 生态屏障区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影像 驱动因素
下载PDF
Research on barrier function and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vegetation in southern LRGR 被引量:7
16
作者 HAO Chengyuan DAI Erfu +3 位作者 WU Shaohong ZHOU Changhai WANG Hao PAN 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B11期143-153,共11页
关键词 LRGR 障碍函数 EVI 生态效应 时空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三峡工程建设成就与库区发展路径——三峡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17
作者 文传浩 张联君 +3 位作者 李益 赵柄鉴 谢汪莹 张智勇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4,共8页
2022年是三峡工程建设三十周年,总结三峡工程的建设成就,展望三峡库区的发展前景,对于进一步提升三峡工程效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水利水电库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2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三峡大... 2022年是三峡工程建设三十周年,总结三峡工程的建设成就,展望三峡库区的发展前景,对于进一步提升三峡工程效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水利水电库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2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三峡大学、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了“三峡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三峡工程效益、三峡库区生态屏障构筑、人口变迁与移民生计扶持、污染源及风险源治理、景观生态风险防控、国家公园建设、库区工业布局、绿色金融发展、智慧能源开发、消落带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作为“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环保、科技、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功能效益,并有效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我国流域安澜、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构筑初具成效,移民扶持政策和农村电商发展有效提升了移民生计,库区人口发展趋势总体向好,建设三峡国家公园的条件与机遇也得天独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应以生态整治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动力、以协调发展为保障,加快构建三峡库区生态大保护新格局。在生态整治方面,三峡库区应全力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建立和完善污染源及风险源治理体系和机制,积极防控景观生态风险;在绿色发展方面,三峡库区应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算好“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统筹推进绿色发展,并以工业空间布局调整为抓手优化绿色发展格局,以绿色金融发展为重点强化绿色发展支撑,以智慧能源创新体系构建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在协调发展方面,三峡库区需要协调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口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有学者还建议举办“长江三峡国际论坛”,向世界讲好“三峡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三峡库区 生态屏障 生态整治 生态大保护新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下载PDF
林地景观点格局的样带梯度分布与空间聚集特征——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为例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金亮 黄志霖 +1 位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从点格局角度研究林地及其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探求空间异质性在林地景观中的连续变化和分布趋势。选取点格局密度和Ripley K函数,建立重庆库区生态屏障区不同样带和1997-2005年间林地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以此分析林地及... 从点格局角度研究林地及其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探求空间异质性在林地景观中的连续变化和分布趋势。选取点格局密度和Ripley K函数,建立重庆库区生态屏障区不同样带和1997-2005年间林地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以此分析林地及其3种不同类型景观的样带梯度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景观点格局的样带梯度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出空间极不均衡特征,中心点上游林地景观点格局密度呈"双峰"梯度空间分布特征,下游呈"阶梯"梯度空间分布特征;②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屏障区林地景观格局都表现出局部空间聚集分布,与1997年相比,2005年林地分布范围在扩张,且空间分布均匀程度在提高,而空间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减弱;③有林地景观空间聚集特征与整体林地景观接近一致,有林地的基质优势在减弱。灌木林地分布在空间上比有林地更为集聚,在时间上聚集程度也在加强。疏林地由于在空间上扩张速度快致使其空间聚集发生减弱,空间分散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景观 点格局 RipleyK函数 空间聚集 生态屏障区 三峡库区 重庆
原文传递
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健康轨迹评价——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春芬 周仪琪 +3 位作者 段振东 刘扬 王凯 邵景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7,共11页
【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生态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方法】考虑人类活动对生命共同体的影响作用,加入"城"的要素,结合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选取典型代表年,开展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山... 【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生态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方法】考虑人类活动对生命共同体的影响作用,加入"城"的要素,结合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选取典型代表年,开展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健康轨迹评价,利用RAGA-PPCE探寻变化分异格局与健康驱动机制。【结果】1)山水林田湖草·城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且健康状况日趋良好。从2000年至2017年,中度病态占比由27.27%下降至4.45%,仅巫溪县处于中度病态;2)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影响因素为驱动力(0.190)、响应(0.168)和状态(0.143),主要影响因子是城镇化率(0.218)、人口密度(0.210)、绿化覆盖率(0.206)、无害化垃圾处理率(0.193)和林地覆盖率(0.188);3)重庆主城区及附近区(县),需着重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库区腹部侧重生态保护前提下可寻求增值效应。【结论】首次以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尝试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人地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开展生命共同体健康轨迹评价与发展对策,对区域生态建设尤其是三峡库区自然资源国情与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城 生命共同体 健康轨迹评价 三峡库区重庆段 生态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