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China at county level 被引量:27
1
作者 LIU Dong FENG Zhiming YANG Yanzhao YOU Zh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833-844,共12页
A balanc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understanding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 kind.Here,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used for measuring the dependenci... A balanc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understanding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 kind.Here,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used for measuring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China's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widely debated.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Firstly,the ecological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was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and secondly,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ECCI) was derived for each county of China in 2007,and finall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logical deficit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2007 of China at county scale.In general,more than four-fifth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one-third of the land area and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land area was inhabited by less than one-fifth of the popula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demand-supply was unbalanced ranging from significant overloading to affluence from southeastern to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It appeared to be more dominant in regions located at coastal areas which are attracted by migrants and had a generally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rends in China,ecological deficits in these regions will become more sev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supply-demand balance GIS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海西州可持续发展评价
2
作者 贾媛媛 李维德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海西州2005—201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多项指标对海西州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并对海西州...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海西州2005—201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多项指标对海西州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并对海西州未来10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5—2019年海西州的人均生态足迹逐渐上升,并未出现生态赤字,但人均生态盈余呈下降趋势,其中化石能源的过渡消耗是造成人均生态足迹上升的主要原因;(2)万元GDP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海西州近15年的发展速度加快,资源利用率不断升高;(3)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海西州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减少,土地利用的分配不均匀性加强,但其发展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4)海西州生态可持续性指数逐渐下降,2005—2013年的生态环境处于中等可持续性,2014—2019年生态环境处于轻度可持续性,可看出近15年海西州的生态环境虽然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生态压力也在日趋加重,未来10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可持续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可以为海西州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指数 海西州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
3
作者 张智扬 尹海魁 +3 位作者 李新旺 陈亚恒 刘微 王树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碳排放政策。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碳排放评价模型,测算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研究区碳...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碳排放政策。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碳排放评价模型,测算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研究区碳排放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依据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和碳生态承载系数提出碳平衡分区方案及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从9.01×10^(7)t上升到2.75×10^(8)t,2000-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速率快速提升,2010-2020年碳排放量增长相对缓慢。②河北省碳排放强度呈现多圈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以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圈层结构扩散,石家庄和沧州核心市区次圈层结构逐渐显现。③河北省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空间特征呈四周低中间高,碳生态承载系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④基于碳平衡分析将河北省划分为碳汇功能区、低碳保持区、经济发展区、碳汇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生态承载 平衡分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预测——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4
作者 张晚军 张海峰 +1 位作者 杨春月 孙骜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属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是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南州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生态足迹相关模型对海南州环境可持续发...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属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是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南州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生态足迹相关模型对海南州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海南州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海南州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变大,生态安全状态不断恶化。(2)分地域类型,草地生态系统在海南州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占比高,水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恶化明显。(3)根据模型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生活生产方式,海南州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将由2018年的弱不可持续演变为2025年的中等不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下载PDF
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5
作者 高磊 管映兵 李小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的关键农业生产区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当地面临巨大的水资源压力。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为手段,深入剖析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发现,2013—2022年,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显...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的关键农业生产区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当地面临巨大的水资源压力。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为手段,深入剖析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发现,2013—2022年,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显著成果,农业用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关系不平衡,水资源压力指数波动大,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资源集约利用强度 河西地区
下载PDF
The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es on the Carrying Capacit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被引量:4
6
作者 LI Jianlong LU Xiaofei +4 位作者 ZHANG Jingjing MOU Linyun ZHEN Lin XU Zengrang ZHOU Weiho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6期605-613,共9页
Determin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find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 Determin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find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t home and abroad.Through exten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For example,two of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at:1)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are not clear enough,and 2)the research content is not systematic enough.This is followed by a summar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ain calculation methods.Finall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t home and abroad,the possibl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he future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ccounting method green ecological space quantification green quantification index system
原文传递
福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若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47-50,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12—2020年福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运用水资源可持续指数、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水资源负载指数分析福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2012—2020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12—2020年福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运用水资源可持续指数、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水资源负载指数分析福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福州市2012—2020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不大,2020年比2012年上升了1.5%,农业用水足迹和工业用水足迹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人均水资源承载力2020年比2012年降低了80.0%。水资源生态盈余始终存在,但明显减少。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降低,表明福州市水资源利用率在提升。水资源负载指数增加,说明福州市水资源利用潜力在下降,某些年份甚至需要从其他流域调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负载指数 福州市
下载PDF
雄安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8
作者 王秦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通过分析雄安新区的生态状况,基于绿色治理、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三个维度,选择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白洋淀水质达标率等30个基础性评价指标,在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消除信息重复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提炼... 通过分析雄安新区的生态状况,基于绿色治理、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三个维度,选择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白洋淀水质达标率等30个基础性评价指标,在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消除信息重复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提炼新区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确定最终的14个基础性评价指标,构建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新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4—2018年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雄安新区生态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对策:实施白洋淀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发挥白洋淀的生态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的绿色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生态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基于SWAT的沁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及承载程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秦西 张羽 +1 位作者 马军霞 左其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利用SWAT模型输出结果计算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并评估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17×10^(8)m^(3),主要受到降水量影响;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沁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供需矛盾突出;2010—2016年水资源承载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沁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其他流域尺度上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沁河流域
下载PDF
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宁夏地区植被承载力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德政 梅雪梅 +3 位作者 李鹏 张晓明 张国军 任正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基于Eagleson的生态水文最优性理论,从区域尺度上,综合多种环境变量,模拟宁夏地区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植被最优盖度,进而确定植被承载力,并研究在不过分消耗土壤水分的前提下不同植被类型的最优盖度。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2000—2019... 基于Eagleson的生态水文最优性理论,从区域尺度上,综合多种环境变量,模拟宁夏地区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植被最优盖度,进而确定植被承载力,并研究在不过分消耗土壤水分的前提下不同植被类型的最优盖度。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2000—2019年),基于Eagleson生态最优性理论得到的平衡植被覆盖度与实际植被覆盖度相关关系为0.86,模型模拟良好,除去农田,宁夏地区的多年平均植被盖度为0.048~0.984,模拟的平衡植被覆盖度为0.153~0.840,植被盖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南部地区较高,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2)从植被承载力空间分布来看,绝大部分区域实际植被覆盖度与模拟的平衡植被覆盖度的差值小于0.05,未处于超载状态,植被超载区主要位于泾源县。(3)乔灌草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均表现为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从多年平均来看,草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223~0.841,灌木林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186~0.659,而乔木林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153~0.635。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指导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为同类地区生态恢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承载力 生态水文平衡 Eagleson生态最优性理论 宁夏地区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乐晖 金文龙 陈亢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5-732,共8页
基于生态弹性力、承载媒体的支撑力和承载对象的压力3个方面,选取气候条件、水文情况、地物覆被、资源供给、环境治理、社会发展、资源耗损、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和经济增长10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35项指标的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标体... 基于生态弹性力、承载媒体的支撑力和承载对象的压力3个方面,选取气候条件、水文情况、地物覆被、资源供给、环境治理、社会发展、资源耗损、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和经济增长10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35项指标的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评价因子的主、客观权重,以苏州市为例,开展生态承载力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2011—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指数总体趋势平稳,承载力水平处于中承载状态;生态弹性力子系统经历了弱稳定—高稳定—中稳定的演变过程,承载媒体的支撑力子系统经历了低支撑—中支撑—较强支撑—中支撑的演变过程,承载对象的压力子系统经历了较低压—中压—较高压的演变过程。结合苏州市生态承载力障碍因子分析发现,承载媒体的支撑力是苏州市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层,因素层中主要障碍因子有水文情况、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指标层中主要障碍因子有工业烟尘排放量、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研究成果客观反映了苏州市生态承载力状况,对苏州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可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AHP-PCA法 指标体系 障碍因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佳乐 李粉玲 +2 位作者 张晓东 齐雁冰 吕书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171,共8页
为探究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基于生态足迹法,通过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通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定量评价引黄灌区201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状况,并将生态承载力结果与通用因子计... 为探究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基于生态足迹法,通过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通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定量评价引黄灌区201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状况,并将生态承载力结果与通用因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优化后均衡因子的平均值为水域(11.735)>林地(1.561)>草地(0.901)>耕地(0.785)>建筑用地(0.073)>未利用地(0.027),产量因子均值为耕地=建筑用地(1.701)>水域(1.681)>林地(1.680)>草地(0.684),较好地反映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系统提供生产服务的能力和国家水平的差异。(2)2010—2019年,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再提高,生态足迹始终小于生态承载力。(3)研究区内人均生态承载力一直在提高,生态盈余不断扩大,生态质量不断提高。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研究,为区域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生态承载力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敏感性指数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曌 谭炳香 +2 位作者 曹晓明 于航 沈明潭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0,共9页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评价、环境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国土资源优化也具有全面的参考价值。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评价、环境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国土资源优化也具有全面的参考价值。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区的实际生态状况,构建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进而获得地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布及演变格局,并从降雨、温度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对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进行驱动分析。结果表明,1990—2020年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黄河以北的灌区向西南方向的荒漠化区域不断扩张,较高生态承载力的面积占比大幅度增加,高生态承载力面积降低,受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和降雨,而黄河以南的荒漠化区域以中生态承载力为主,在2010年之前大面积转为较低生态承载力,到2020年又恢复到中生态承载力,受温度影响较大,其次是降雨和灌草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生态承载力 综合评价指标 驱动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及可持续能力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晓蕾 王婕 刘若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77-3688,共12页
科学测度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能力,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对我国31个省域地区的“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我国水资源生态压... 科学测度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能力,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对我国31个省域地区的“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我国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小于1,最高值为2011年的0.86,总体水量供给充足,可持续能力强;万元GDP水量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用水效率大幅度提升。(2)2000—2020年,我国水质可持续能力均较强,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状态,水质生态盈余量约2亿hm2;人均水质承载力约为人均水质生态足迹的2倍,且万元GDP产生的污水量呈下降趋势。(3)人均水量生态足迹和万元GDP水量生态足迹的空间重心均位于甘肃省。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高值区,均主要位于“胡焕庸线”西北部,而承载力高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和我国南方地区。(4)我国水量可持续能力处于安全、临界状态和不安全的地区数,分别占55%、6%和39%;水质可持续能力处于安全、临界状态和不安全的地区数,分别占61%、3%和35%;水量及水质可持续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地区数之比,约为6∶4。研究揭示了我国水量及水质风险等级的区域差异,有助于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生态足迹 水质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水环境生态压力指数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贺碧湖 邓明蓉 +4 位作者 谢文海 朱深海 黄承辉 曾晟 李亚辉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37-43,共7页
为了探讨湖南省张家界市各类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生态足迹分析,计算张家界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期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依据标准化生态... 为了探讨湖南省张家界市各类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生态足迹分析,计算张家界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期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依据标准化生态压力指数评判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张家界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增长了52.4%;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生态赤字增长了1.45倍;生态压力指数亦上升,增长了52.2%。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呈波动变化,总体处于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表现为不安全区域与草地和水域重叠,安全区域与林地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压力指数 土地生态安全 张家界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营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谌炜林 赵磊 +3 位作者 张杰 马蕊 肖童超 付保荣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
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水资源状况,采用生态足迹法,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承载力模型,研究了2014—2020年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 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水资源状况,采用生态足迹法,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承载力模型,研究了2014—2020年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对平稳,其中,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总体缓慢升高,工业用水生态足迹下降明显,但有回升趋向。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远高于水资源承载力,表明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赤字现象,但水资源承载力波动上升与水资源负载指数逐渐下降,反映了近几年来水资源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支撑维系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水生态赤字现象有所改善,水资源压力有所减轻。营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水资源生态安全形势依旧严峻,仍需加大调水与节水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负载指数 营口市
下载PDF
中亚5国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监测与驱动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旭 古丽·加帕尔 +2 位作者 于涛 尹瀚民 涂海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4-485,共12页
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研究中亚5国生态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亚5国生态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补给、生态环境状态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像元... 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研究中亚5国生态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亚5国生态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补给、生态环境状态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像元尺度的生态承载力指数,分析中亚5国2001—2019年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亚生态承载力由西南向北部和东部递增;71.56%的地区生态承载力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3.93%的地区呈提升趋势,4.51%的地区呈下降趋势,其中湿地生态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生态承载力在2003、2006、2010和2016年发生4次突变,干旱是引起生态承载力突变和波动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中亚北部雨养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对中亚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影响较大,其影响集中在咸海、哈萨克丘陵、图尔盖洼地及耕作区和绿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综合指标评价 层次分析法 生态承载力 残差分析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陕西段典型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9期44-49,共6页
为研究陕西省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整体状况,首先对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明确;其次结合陕西省黄河流域大型煤矿区特征,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搭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AcrGIS(G... 为研究陕西省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整体状况,首先对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明确;其次结合陕西省黄河流域大型煤矿区特征,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搭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Acr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重分类法,对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7个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分分级。结果显示,铜川煤矿区和韩城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为优秀,分值达到0.75以上;黄陵煤矿区和神府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表现较差,分值在0.25以下。陕西省黄河流域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地理位置影响,差异较大。研究对陕西省煤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大型煤矿区 生态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in the Hainan Island
19
作者 Dun Wang Li-xin Pei +3 位作者 Li-zhong Zhang Xi-wen Li Ze-heng Chen Yue-hu Zhou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The scarcity of water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unique topography and uneven rainfall distribution in Hainan Island has become a major factor restricting lo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r... The scarcity of water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unique topography and uneven rainfall distribution in Hainan Island has become a major factor restricting lo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overall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calculated the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Hainan Island from 2017 to 2021 in detail using methods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Furthermore, a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island's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behind the changes i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LMDI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1)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water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Hainan Island exhibited a slow growth trend, whil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howed a downward tendency.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remain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water consumption per 10 000 yuan GDP in the whole land continues to decrease, indicating that the overall pressure on water resource demand remains high with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accompanied by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steadily improving at the same time;(2) Agricultural water use accounts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the entire water use structure, while ecological water use represents the smallest share,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indicating that Hainan Island highlight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s increasingly consciou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3)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exists in Hainan Island, with the western region being a hot spot aggregation area for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consumption per 10 000 yuan GDP, while it is a cold spot cluster area for per capita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The opposite holds true for the eastern region of Hainan Island;(4)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changes in water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in the designated area. Among them, economic factors drive the growth of the water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Hainan Island, and exacerbate local water resource consumption, while technological factors nega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Hainan Island, indicating that advanced technology has improved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water resource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ater consumption Moran'sⅠindex Cold/hot spot analysis LMDI model
下载PDF
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探讨
20
作者 王翘楚 《海河水利》 2023年第9期17-20,共4页
本次研究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主,物元分析法为辅对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等级呈现出由“一般可承载”向“较强承载”转化的弱增强趋势。其中,水体BOD等6个指标对本溪市水生态... 本次研究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主,物元分析法为辅对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等级呈现出由“一般可承载”向“较强承载”转化的弱增强趋势。其中,水体BOD等6个指标对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等级的保持具有重要贡献。工业氨氮年排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藻类细胞密度等9个指标成为制约本溪市水生态承载力等级提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模型 水生态承载力 指标 本溪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