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Games and Anima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1
作者 Fan Rong Qu 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1期89-101,共13页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literature not only made itself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animation and the gaming industry,but also boosted the creation of super writers who are now establishing themselves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literature not only made itself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animation and the gaming industry,but also boosted the creation of super writers who are now establishing themselves as IP(intellectual property)producers and providers.Rather than creating literary classics,these writers prefer producing commercial novels targeted at a certain group of readers.Meanwhile,the structure of their works tends to cater to the preferences of online games and animation,with the narrative and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djusting accordingly.These changes have enhance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literature.But an excessive emphasis on IP gradually converts the novels into scripts for games with highly stereotyped content and structure.Fastpaced writing also renders their works with a lack of polish,including such serious problems as mismatched plots and repetitive narratives.Therefore,Internet literature is in urgent need of positive guidance,as its development will be stalled due to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literatur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IMATION online games
下载PDF
A Research on Guiding Effect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on Literary Creation
2
作者 林漫森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393-395,共3页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basic problems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reflects on the phenomen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such as "Human Nature","the...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basic problems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reflects on the phenomen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such as "Human Nature","the Nature of Beauty","Anti-alienation and Aesthetics" as well as "Overall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to demonstrate that with its contemporary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M artistic THEORY literary CREATION
下载PD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ocal Landscape Design:A Case Study of Qili Village,Aijia Town,Dianjun District,Yichang
3
作者 MAO Mao SU Lingju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2期33-38,共6页
In the context of the 2021 No.1 central document released and the year whe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first launched, Qili Village of Aijia Town with rich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convenient location and transp... In the context of the 2021 No.1 central document released and the year whe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first launched, Qili Village of Aijia Town with rich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convenient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and local landscape design idea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and taking “one core, two main lines, five nodes,and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as master plan, it tries to build regional local landscape of “one village, one product” and condense the “nostalgia” artistic conception of Qili Village as the core, protect and repair the liv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reate high-quality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and attract talents to return home and start businesses. It will fully realize the “five revitalization” of Qili Village, thereby 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icha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vitalization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ostalgic artistic conception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环境陶艺的创新发展
4
作者 周耀 顾正鸿 吕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环境陶艺创作,阐释了环境陶艺设计的创新发展原则,以期引发更多关于文化生态学理念融入环境陶艺创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陶艺 文化生态学 公共空间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文艺评论助推创作繁荣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以“长安画派”为例
5
作者 刘艳卿 孙文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绘画创作之历史钩沉,引起了新中国画推陈出新问题的激烈论争,触发了美术界关于文艺评论标准的讨论。由此延伸,建党百年以来,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不断修正着文艺创作的发展路线,使得体现现实生活厚度,时代精神锐度和民族风格、中国气派高度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艺术创作 《美术》 长安画派
下载PDF
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
作者 梁维科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1,共3页
高等艺术院校打造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双向互动的“思政+”系列特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将蕴含思政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程,是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作品的选择、思政... 高等艺术院校打造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双向互动的“思政+”系列特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将蕴含思政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程,是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作品的选择、思政课教师的“艺术能力”、融入的方式方法、长效机制和评价体系的搭建等问题。应把培育和提升艺术素养作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课,深入研究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完善“思政+”系列平台,建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思政课教学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论文艺价值对人和生命之意义
7
作者 蔡毅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文艺价值承载着积极向上、雄强有力的精神内核,给人们注入生之活力勇气,传递人类的生存经验,帮助人们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与生命的真谛,帮助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开拓时空,关注和表达人类的生存愿望和精神出... 文艺价值承载着积极向上、雄强有力的精神内核,给人们注入生之活力勇气,传递人类的生存经验,帮助人们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与生命的真谛,帮助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开拓时空,关注和表达人类的生存愿望和精神出路。其价值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人们感知到世界的美好;二是解放被困或受压抑的生命活力、创造力;三是帮助人的内在自我的成长,使生命变得更加广博丰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生命意义
下载PDF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文艺党课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方雪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文艺党课的具体实践,指出高职院校在推行特色文艺党课中需着力解决的三个难点,即根据教育对象差异性提升针对性的难点、协调党课内容严肃与授课形式活泼的难点、提升教...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文艺党课的具体实践,指出高职院校在推行特色文艺党课中需着力解决的三个难点,即根据教育对象差异性提升针对性的难点、协调党课内容严肃与授课形式活泼的难点、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与艺术素养匹配度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特色文艺党课成效的路径,即有的放矢,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统筹兼顾,实现内容严肃与形式活泼的平衡;多管齐下,建设兼具政治和文艺素养的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党课 特色文艺党课 党员教育
下载PDF
当代江苏文学批评的美学经验、范式衍变与艺术贡献研究
9
作者 刘成才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4-89,共16页
当代江苏文学批评不断推动着江苏文学创作,共同促进当代江苏文学的兴盛与繁荣。借助健全的文学制度形成的良好批评生态,当代江苏文学批评与创作良性互动,与思潮共生和促发,成为引领文学思潮的风向标,提供了独特的美学经验。从重人性人... 当代江苏文学批评不断推动着江苏文学创作,共同促进当代江苏文学的兴盛与繁荣。借助健全的文学制度形成的良好批评生态,当代江苏文学批评与创作良性互动,与思潮共生和促发,成为引领文学思潮的风向标,提供了独特的美学经验。从重人性人情的批评范式到重创作个性的批评范式再到重学理的批评范式,当代江苏文学批评在不同的范式衍变中形成多元发展、美学各异的批评新格局。当代江苏文学批评更以守正创新的批评风韵、强烈的文体自觉和鲜明的主体意识,为重构新时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做出了艺术贡献。当代江苏文学批评是江苏批评家介入生活、介入现实、介入社会的重要凭藉,也是讲述江苏故事、传达江苏经验、传承优秀文化的有机载体,更是文学批评社会建设行动力的重要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文学批评 美学经验 范式衍变 艺术贡献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教育价值
10
作者 王利华 包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指导与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质与主...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指导与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质与主要内涵,领会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在升华理想信念、夯实辩证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夯实文化自信等方面所蕴含的重要教育价值,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进,为充分实现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教育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育价值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基于文艺作品的黑龙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11
作者 谷岩 陈悦 殷子妍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黑龙江地域文艺作品展现的红色文旅资源丰富。分析基于文艺作品开发黑龙江红色旅游路线的可行性,提出文学作品红色资源“情景再现”设计,开发文学作品专线旅游版图构建,可为其他地域的红色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艺作品 红色旅游 情景设计
下载PDF
“利剑”与“绳结”——成仿吾文艺思想的旨趣及其建构管窥
12
作者 杨奕 王春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别树一帜的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剑”与“绳结”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旨趣与鲜明特质。作为“创造社”的三元老之一,他在指认新文学三重使命的过程中,原创性地阐发了“社会—审美”二元式文学功能论。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先驱,他在介绍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秉持“执两用中”的态度,创造性地阐释了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同情”与“超越”。成仿吾文艺思想历经从“个人关怀”到“社会关切”的发展转向,在某种程度上确证了现代文学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取向。总体上看,成仿吾是沉浮于时代风潮中的激进者与建构者,在多元思潮涌现的社会图景中生发了兼具独立品格和灵性的文艺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艺思想 创造社 文学批评
下载PDF
预期视角下音乐节拍结构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13
作者 孙丽君 杨玉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7-1577,共11页
节拍结构作为音乐在时间维度的组织框架,不仅是作曲家的创作基础,还是人们欣赏音乐美感、体验音乐情绪以及理解音乐意义的前提。在预期编码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拟围绕节拍结构的预期与整合两方面,通过行为实验和脑电技术,探查音乐节拍结... 节拍结构作为音乐在时间维度的组织框架,不仅是作曲家的创作基础,还是人们欣赏音乐美感、体验音乐情绪以及理解音乐意义的前提。在预期编码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拟围绕节拍结构的预期与整合两方面,通过行为实验和脑电技术,探查音乐节拍结构的认知神经基础。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研究:(1)考察在节奏序列展开过程中,听者构建节拍结构心理表征从而建立预期的动态神经响应;(2)考察听者通过预期错误实现节拍结构预期更新的神经机制;(3)以乐句为结构单元,考察听者在小时间尺度上整合多层级节拍结构的认知神经机制;(4)在乐段水平上,考察听者如何依据远距离依存关系整合嵌套节拍结构。以上研究将有利于揭示音乐结构认知的一般机制,为音乐认知神经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相关研究结论还将为音乐鉴赏活动与音乐美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在音乐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认知 文艺心理学 神经机制 节拍结构 脑电图
下载PDF
艺术、智慧与生态的融汇: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生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苏卉 谭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些融艺术、智慧与生态为一体的前沿探索,推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和VR、AR技术所具有的多感知性、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赋予数字...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些融艺术、智慧与生态为一体的前沿探索,推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和VR、AR技术所具有的多感知性、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赋予数字化公共艺术独特的表现力,带给参观者多重沉浸式体验,其对于生态主题的诠释和表达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态问题的感知。数字化公共艺术通过艺术、智慧的手法让城市更生态,也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艺术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公共艺术 艺术智慧 城市生态
下载PDF
国际组织的艺术传播: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新路径
15
作者 张苏秋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52-61,共10页
以文化艺术交往为核心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和世界文明繁荣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直制约和阻碍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主要因素包括某些西方国家的“泛安全化”逻辑、文化势能差异下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以... 以文化艺术交往为核心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和世界文明繁荣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直制约和阻碍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主要因素包括某些西方国家的“泛安全化”逻辑、文化势能差异下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以及实践路径的缺位。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可在“致君行道”与“觉民行道”模式之外,将以国际组织、民间智库等第三部门艺术传播为载体的新路径作为补充。以文艺类国际组织为例来看,国际人文交流摆脱困境需要在平等、包容、多元的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发挥文化艺术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增加此类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文交流 文明对话 艺术传播 文艺类国际组织
下载PDF
以新时代文艺工作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16
作者 郑唯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新时代文艺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是一项历史使命和责任。新时代文艺工作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 新时代文艺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是一项历史使命和责任。新时代文艺工作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增强价值引领,加强文艺工作制度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明 文艺工作 文化自信 价值引领
下载PDF
论息县八景诗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17
作者 张逸飞 焦体检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山川秀丽,历史底蕴深厚。现存明清息县方志所见八景诗共112首,涉及诗人27位,八景诗题10个。在艺术特色方面,息县八景诗用典丰富、对仗工整,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八景诗人结合息县的自然人文风光,围绕着固定的景...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山川秀丽,历史底蕴深厚。现存明清息县方志所见八景诗共112首,涉及诗人27位,八景诗题10个。在艺术特色方面,息县八景诗用典丰富、对仗工整,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八景诗人结合息县的自然人文风光,围绕着固定的景观内容进行创作,彰显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文学价值方面,息县八景诗整体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与贯穿古今的沧桑之感,具有独特的文学地域学价值和审美意蕴。同时,息县八景诗在保存息县作家作品、研究息县本土文学发生学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县 八景诗 艺术特色 文学价值
下载PDF
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的理论阐释及其意义
18
作者 刘进 胡江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212,共11页
文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批评家,马舍雷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对人道主义批评范式与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进行了批判,并在“结构”概念中通过斯宾诺莎的“迂回”,提出了“缺场的外在性”这一... 文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批评家,马舍雷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对人道主义批评范式与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进行了批判,并在“结构”概念中通过斯宾诺莎的“迂回”,提出了“缺场的外在性”这一唯物主义结构观,申明结构概念与唯物主义传统的理论联系。马舍雷的唯物主义批评重构了文学批评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批评的科学化为旨归,在客观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同时进行阐述。唯物主义批评的科学分析通过承认文学作为一种不断参与再生产实践的特殊劳动产物,在实践过程中重新确认文学批评的对象,并以回到问题的方法解释具体的文本内容。马舍雷的唯物主义批评强调了再生产诗学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的重要性,既凸显了再生产诗学对“纯生产”理论的拓展,又提供了一种从文学生产到现实历史的认识路径。重新审视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将深化关于马舍雷文论思想的既有认识,并进一步将马舍雷纳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谱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尔·马舍雷 文学问题 唯物主义批评 艺术生产论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
19
作者 周思雨 何其鑫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20-25,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其理论精神和内在逻辑的基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毛泽东有关文艺工作的基本观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其理论精神和内在逻辑的基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毛泽东有关文艺工作的基本观点,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而形成的。这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新发展,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艺工作 人民性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 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
作者 季水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现为“大众”身份的确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现为“工农兵”群体的定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复杂的历史语境:一是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沉睡的人民大众;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人民大众为表现对象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世界左翼文艺思潮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蕴含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开启了文学方向的转变之旅;二是助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文艺审美形态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文艺思想 “人民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