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被引量:1
1
作者 Qing QI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11期24-26,共3页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41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7 to 2018,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urban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re...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41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7 to 2018,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urban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econom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fluctuating and rising;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cological efficiency;there is significant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by digital economy,especially in central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Digital economy ecological efficiency
下载PDF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Based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2
作者 Liu Binglin Zhang Chao +4 位作者 Wang Huan Hu Qing Dai Yihao Shen Wei Zhang Wenb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5期78-86,共9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an empirical study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its changing path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2005-2014 was conducted,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an empirical study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its changing path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2005-2014 was conducted,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the province was discussed by decoupling analysis. Finally,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anges in ecological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2005 to 2014,the resource efficiency of each indicator in Jiangsu Province fluctuated,while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most indicators increased slightly.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lso fluctuated,and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 efficiency. Seen from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circul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pattern in Jiangsu Province,the leaping development mode was adopted in the province.The decoupling stat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unstable,and they were in a state of strong decoupling,weak decoupling and expensive recoupling in mos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industri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domestic energy consumption,discharge of urban domestic sewage,and production of common industrial solid waste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anges in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Jiangsu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fficiency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ment Jiangsu PROVINCE
下载PDF
数字经济提升了生态效率吗?——基于生态足迹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唐平 杨德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5,共16页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生态效率,即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较强的绿色属性,可以在增加经济产出的同时减少资源占用,从而提高生态效率。采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与人...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生态效率,即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较强的绿色属性,可以在增加经济产出的同时减少资源占用,从而提高生态效率。采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与人均生态足迹之比测度生态效率,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生态效率,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门槛效应),表现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强;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和时间异质性,表现为对资源型地区的影响较小、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后(2015年之后)影响较大。此外,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源自促进人均GDP增长,但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其抑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并重视和增强数字经济在减少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功效,以更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 经济产出 资源占用 生产效率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大别山区域生态效率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数字经济视角
4
作者 邢宇 夏庆利 +2 位作者 张明如 肖翔霞 常甜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27-233,共7页
基于2011—2020年大别山区47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与ML指数及其分解指数进行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测算及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生态静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和差异化发展特征;大... 基于2011—2020年大别山区47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与ML指数及其分解指数进行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测算及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生态静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和差异化发展特征;大别山生态动态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增益作用;数字经济、绿色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环境规制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能源消耗、人口规模为抑制因素。因此需要用好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保护,抓好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善区域环境规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数字经济 大别山区 超效率SBM-ML指数 TOBIT模型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对区域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向杰 张子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2-135,共14页
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生态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5年面板地级市数据,构建异时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实智慧城市试点显著提高了城市生态效率。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健性之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智... 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生态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5年面板地级市数据,构建异时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实智慧城市试点显著提高了城市生态效率。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健性之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生态效率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同时,本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证实智慧城市不仅显著改善当地生态效率,还通过实用性创新溢出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邻近城市生态效率有“虹吸”作用。进一步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智慧城市试点对经济条件良好与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的生态效率改善效果更好,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智慧城市试点对区域生态效率改善的内在机制,为后续新一代城市建设、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污染联防联治、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空间效应 生态效率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
6
作者 孔凡斌 陆雨 徐彩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共21页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生态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探讨...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生态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二者交互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均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通过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达到总效应的11.76%;在二者交互作用下,数字生态融合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呈增强态势。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通过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维度(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产业和数字化应用)均可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中仅数字化产业可通过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以及二者交互项对浙西南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影响更大。[结论]在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数字经济与林业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步协调发展。培养和吸引数字化人才,推动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数字技术支持农村居民林业生产效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针对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山区和农村地区,强化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其充分发挥“数字红利”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与农村居民林业收入可持续协调增长的“后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交互效应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萍 《价值工程》 2024年第5期165-168,共4页
基于2015年-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的测度体系,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显著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中... 基于2015年-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的测度体系,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显著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显著。各地区应依托自身实际情况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助推生态效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初丽霞 岳远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3,共7页
为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方面切入的可能性,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设置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发展... 为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方面切入的可能性,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设置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各省(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及各省(区)生态效率在2011—2020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中游地区相对较高、下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能够促进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提升;3)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的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效率产生影响,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开放发展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数字经济各维度发展特征和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不均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各省(区)之间的联系、优化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方式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生态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效率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1,共7页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Resource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C Model
10
作者 于会录 董锁成 +2 位作者 李宇 李泽红 李飞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5期323-333,共11页
Being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evaluation of Chinese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have its particular crite- rion that suits for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Chinese environmental loads should... Being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evaluation of Chinese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have its particular crite- rion that suits for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Chinese environmental loads should be permitted to increase at an appropriate speed.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into two parts which includ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level and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Firstly, this paper sets up a reference system which includes Zaozhuang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aozuo City of Henan province, Shizuishan Cit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China that is regarded as a region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Secondly, based on C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development perform- ance in which study regions are analyzed in a particular period that is from 2000 to 2020, and evaluates the de- 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economy for study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growth multiples between economic scale and environmental loads. We can draw several main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pathways of all four study regions belong to type I[ which resource efficiency is preferred. Secondly, the com- 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ies of coal resource cities were left far behind by China's average level. Thirdly, the circular economies of all study reg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 Fourthl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can be evaluated from two dimensions which consist of horizontal comparison method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method. Fifthly, C model is an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l that suits for Chinese na- tional conditions and could be selected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evalu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fficiency C Model circular economy identification index EVALUATION coal resource city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盛皓炜 王如忠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共11页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主创新间接影响工业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生态效率 技术创新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13—2020年沿线97个城市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钞小静 沈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60,共15页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生态领域的融合应用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利用2013—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9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系统验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生态领域的融合应用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利用2013—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9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系统验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提升了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在900公里范围内是显著存在的,但在1200公里及以上的范围内则会消失。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本城市和邻近城市的生态效率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在中下游地区、城市群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显著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黄河流域 生态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安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伟 刘宗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安徽16个地市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012—2019年,安徽林业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988,呈“U”型发展趋势,拐点出现在2014年。不同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存在差异... 基于安徽16个地市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012—2019年,安徽林业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988,呈“U”型发展趋势,拐点出现在2014年。不同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存在差异,皖南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均值最高,为1.028,其次为皖北,均值为0.988,皖中效率最低,均值为0.930。林业政策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是安徽各地市存在效率损失的共性原因,要素投入冗余引致的效率损失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其中,皖北和皖南地区效率损失表现为林木数量、林业人力资本和林业物质资本投入不足,皖中地区则主要表现为要素投入过量。并根据导致效率损失原因,从深化林业市场化改革、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实施区域间林业均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安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经济 超效率SBM 安徽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的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评价
14
作者 瞿思雨 吴兆丹 +2 位作者 吴其玥 景晓栋 谈心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3-71,共9页
基于1990—2019年几内亚湾1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2个视角测算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990—2019年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平稳,且近年呈轻微下降趋势;几内亚... 基于1990—2019年几内亚湾1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2个视角测算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990—2019年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平稳,且近年呈轻微下降趋势;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国家间差异明显,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始终处于DEA有效,赤道几内亚(除1990年)、利比里亚始终处于DEA无效。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情况看,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结果,为提升几内亚湾农业生态效率,进而推动中国与几内亚湾国家合作,提出加强区域间生态农业合作;深化环境治理,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共享农业数据平台,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开展农业领域产业对接,推动中国与几内亚湾国家绿色合作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规模经济效应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几内亚湾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与生态效率耦合研究
15
作者 李宗霖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0期1542-1553,共12页
为充分了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目标,构建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两者分别进行测度,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定量评判2011—2020年两系统... 为充分了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目标,构建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对两者分别进行测度,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定量评判2011—2020年两系统各要素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评价体系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向好,生态效率浮动变化,两者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生态效率和数字经济发展属于高等关联,互联网普及率对生态效率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数字创新对土地投入等具有较高的依赖性;2011—2020年间,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在发展的三阶段中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数字经济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模型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4
16
作者 刘建兴 顾晓薇 +2 位作者 李广军 王青 刘浩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赤字,分析了这些指标的构成及其变迁;对1990年~2000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及其生态占用强度(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从1970年代初开始,生态... 本文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赤字,分析了这些指标的构成及其变迁;对1990年~2000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及其生态占用强度(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从1970年代初开始,生态系统就处于超负荷状态,生态赤字增长迅速,人均赤字年增长率达到9%以上;能源和耕地在生态足迹中占主要份额;第一产业生态足迹在总足迹中的比重最高(63.7%~68.5%)、生态占用强度也最高(达20hm2~23hm2/万元GDP)且生态效率有下降趋势,是影响我国经济之生态效率的主要矛盾所在;第三产业生态足迹在总足迹中的比重很低(4.5%~5.4%),其生态占用强度比其它产业低得多(1hm2/万元GDP),但该产业的生态足迹增长速度较高且生态效率提高较慢;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总足迹的26.1%~31.7%,生态效率在3个产业中增长最快.2000年~2020年,要在实现GDP翻两番的同时实现生态足迹零增长,需要生态效率也翻两番,年增长率达到7.18%,而1990年~2000年间生态效率的实际年增长率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生态足迹 经济发展 关系研究 中国 2000年 生态效率 第一产业 1990年 生态占用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效率——基于优化的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被引量:56
17
作者 马晓君 李煜东 +1 位作者 王常欣 于渊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84-3593,共10页
以中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将生态资源存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浪费两项指标纳入新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优化的引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考察全要素生产率... 以中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重点将生态资源存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浪费两项指标纳入新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优化的引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再运用Malmquist指数考察全要素生产率(TFP)与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动关系,最后运用Tobit回归分析探索生态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方向、强度和变化趋势,以此度量和展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结果显示:生态效率呈现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逐渐收敛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西部内陆地区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阶梯式区域失衡;生态效率的集群效应明显,辐射效应不足,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省份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参差不齐;经济发展引发的生态赤字问题逐步缓解,但在短时间内经济和生态的矛盾依旧存在,西北地区尤为突显;第三产业比重、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且趋于强化;政府规制、人口密度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但趋于减弱;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对生态效率的改善存在负面影响亦趋于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优化的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顾晓薇 胥孝川 +1 位作者 王青 王凤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4-1197,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及碳效率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沈阳市1991~2005年的经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碳足迹总量在1998年后以15.2%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超过同期的GDP平均增速(13.76%)...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及碳效率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沈阳市1991~2005年的经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碳足迹总量在1998年后以15.2%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超过同期的GDP平均增速(13.76%);碳足迹总量中,化石能源消费的排放足迹占73%~86%.沈阳市的碳承载力在研究期相对稳定,导致碳超载情况严重,2005年的碳足迹是碳承载力的4倍.另外,碳效率在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即单位经济产出的碳足迹呈上升趋势.可见2000年后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碳足迹的高速增加为代价的,这意味着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碳足迹 碳承载力 碳效率 生态足迹
下载PDF
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提升效益策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雯 陆道调 +1 位作者 叶丹 张秀青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8年第B06期57-60,共4页
在分析广西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效益的建设策略及途径,提升促进广西生态农业的脱贫致富作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模式 效益 对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新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德田 黄秉杰 杨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118,共4页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际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黄河三角洲自身的崛起,而且还影响着山东半岛、环渤海湾经济圈及其整个黄河流域发展进程。在此,不遗余力地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态 生态经济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