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
孙彩霞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2
|
佛教文学文类学初探 |
侯传文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5 |
1
|
|
3
|
从《橘颂》看屈杜的人格理想与文类贡献 |
张思齐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0 |
2
|
|
4
|
从“表达思想”到“表现个性”——中国现代文体观演变与现代文学的阶段性诉求 |
姚爱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从《夕堂永日绪论》看王夫之的八股文观 |
张思齐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0 |
1
|
|
6
|
DNA双螺旋将把人类带入生物学世纪 |
潘爱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7
|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文类学研究 |
齐少立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8
|
美国经济学家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九种政策选择 |
许宝友
|
《前线》
|
1996 |
0 |
|
9
|
文类学视角下艺术终结论新探——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例 |
陈军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
姚文放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1
|
文学史的权力:笔记作为文学体式的隐与显 |
张志杰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