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家训看中国传统家庭经济观念的演变——以宋代社会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华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 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财和分居析产思想的矛盾与并存,表明其时经济观念变化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家庭经济观念 田产权 财产权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家族企业边界定义的重新划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娜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10期94-97,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的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对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理论界一直未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导致长期以来实务界和理论界缺乏对家族企业宏观的全局的把握,极大的影响了家族企业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的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对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理论界一直未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导致长期以来实务界和理论界缺乏对家族企业宏观的全局的把握,极大的影响了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文章作者在借鉴中西方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应立足于传统文化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族企业 借鉴 传统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异姓不王”的传统国宪规范及其悖论与破解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欢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25-45,共21页
传统政治哲学中“赐姓命氏”的实质就是授予治理权,“异姓”被视为“异德”,不得分享治理权.以西周初年宗法分封为标志,传统政治实践逐步确立了“异姓不王”的国宪规范,其精神实质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天下”理念,终极目... 传统政治哲学中“赐姓命氏”的实质就是授予治理权,“异姓”被视为“异德”,不得分享治理权.以西周初年宗法分封为标志,传统政治实践逐步确立了“异姓不王”的国宪规范,其精神实质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天下”理念,终极目的在于维护最高治理权独家垄断的治理秩序.不同朝代的治理者以不同方式对“异姓不王”加以重申和宣示,但基于特定政治局势也或多或少地有所突破,封异姓为王,从而形成了“异姓不王”的政治悖论.古代政治家和法律人运用政治法律智慧,通过一系列行为、制度和手段对这一悖论进行了破解,使华夏文化政治共同体在治理集团内部权力分肥这一重大问题上得以“安身立命”.“异姓不王”的政治悖论及其破解表明,传统国宪的实际运行会出现表达与实践相背离的悖论现象,但是这种悖论本身也构成了传统国宪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姓不王” “家天下”理念 国宪规范 治理权 传统中国国宪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嬗变
4
作者 安云凤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3期44-49,共6页
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良莠并存;现代社会消费伦理观优劣同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嬗变,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通过扬善弃恶,去伪存真,融汇整合,构建出既有历史传统又有时代气息,既有民族性特点... 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良莠并存;现代社会消费伦理观优劣同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嬗变,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通过扬善弃恶,去伪存真,融汇整合,构建出既有历史传统又有时代气息,既有民族性特点,又面向世界当代中国家庭消费伦理观,从而实现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 现代消费伦理观
下载PDF
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易倩男 王娟 陈颖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URTI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 目的探讨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URTI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患儿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咽痛、咳嗽、流涕、高热、鼻塞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患儿依从性调查问卷中饮食、运动等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医院联合中医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URTI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患儿依从性,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教育 家庭-医院 中医理念 症状缓解 并发症
下载PDF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基石的中国传统思想
6
作者 井上聪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近年来,涩泽荣一的著作《论语与算盘》在日本获得高度关注。涩泽荣一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为日本建立起经济基石的著名实业家,这本书是涩泽荣一的代表作,从中国的《论语》中寻求出企业家应该遵守的精神。书名中的"算盘"是指经济... 近年来,涩泽荣一的著作《论语与算盘》在日本获得高度关注。涩泽荣一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为日本建立起经济基石的著名实业家,这本书是涩泽荣一的代表作,从中国的《论语》中寻求出企业家应该遵守的精神。书名中的"算盘"是指经济,涩泽认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可以通过《论语》的教导所支撑的。即认为论语与经济虽然是不同质,但却处于"共生"的关系之中。共生的观念是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它也反映在处理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SDGs、中国经济圈的构想当中,作为支撑经济基石的存在,其重要性今后将会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泽荣一 《论语与算盘》 中国传统思想 共生 数字化 SDGs 经济圈构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化: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视角
7
作者 段博 程霖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化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近代以来,学术界从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角度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既有研究对此梳理阙如。基于中国经济思想史、阐释学、概念史等研究方法,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可按...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化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近代以来,学术界从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角度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既有研究对此梳理阙如。基于中国经济思想史、阐释学、概念史等研究方法,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可按照时间线索予以系统梳理总结。研究发现:(1)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化可从“现代转化的目的”“现代转化的前后联系”“新概念的适应性”三个维度予以识别分析。(2)演进中呈现出初步探索(1840-1949年)、渐次发展(1949-2012年)、自觉建构(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孕育了“经济学”“民生经济学”“以工立国”“三大教条”“大分流”“小康”“中国经济学”等一系列标识性概念。(3)三个阶段反映了从引进、选择、反思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到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转变;由引申和赋予新涵义为主,向其与合理阐释、概括和评价旧概念三者并列的转变,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并积累了把握时代需求、挖掘现代价值、拓展研究方法、增强社会支持等有益经验。(4)应继续遵循“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指导方针、推动标识性概念学理化和系统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支撑作用、增强对外传播效能,进而推动面向未来的传统思想创新与中国话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现代转化 标识性概念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土地观念探析——立足于历代家训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勇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100,共8页
家训是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教诲后代子孙如何治家处世的教育范本,通过这类史料,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治家方式及其治生欲望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唐宋以来,如何处理和对待具体的家庭经济问题成为家训中的重要议题。其中,以土地问题最具... 家训是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教诲后代子孙如何治家处世的教育范本,通过这类史料,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治家方式及其治生欲望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唐宋以来,如何处理和对待具体的家庭经济问题成为家训中的重要议题。其中,以土地问题最具代表性,集中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家庭土地观念:士大夫阶层强调家庭首要问题是土地产权问题;拥有一定数量的田产对于家庭延续至关重要;适度积累土地是地主家庭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地租量的确定应以承租佃农所获作为其前提;应该保持地租的相对稳定;反对无限制的土地扩张,特别反对强制性的土地兼并。历代家训反映出传统家庭经营管理的一般心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研究传统乡村社会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家训 家庭经济管理 土地观念
原文传递
“家族相似性”与“缀华语而别赋新义”——以新约圣经中的“中保”为例
9
作者 马乐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认为建立概念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因此,概念具有模糊内涵和开放外延的特征。梁启超总结出的"缀华语而别赋新义"是中国传统翻译中新语创造方式之一,在没有对等概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附加新词义...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认为建立概念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因此,概念具有模糊内涵和开放外延的特征。梁启超总结出的"缀华语而别赋新义"是中国传统翻译中新语创造方式之一,在没有对等概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附加新词义到已有汉语词语的方式翻译。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新约圣经中"Paracletos"译为"中保"为例,可验证家族相似性理论在翻译领域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相似性 缀华语而别赋新义 翻译 中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