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a County Town:A case study of Wan’an County,Ji’an City
1
作者 YU Zhiji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Taking the change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over th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ere analyzed,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 Taking the change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over th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ere analyzed,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onstruction land utilization in Wan’an County were revealed.From the aspects of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intensity,land input intensity and output benefit,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re of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 was 56.92,which was the lowest among all th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Ji’an City.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zing and intensive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an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were explored.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the deline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and the potential exploit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tock,hoping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an’an County,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Wan’an County to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land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2
作者 兰安军 王昌浩 +1 位作者 钟九生 秦微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Taking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performed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and 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 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 Taking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performed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and elastic coefficient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 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to discuss the decision direction for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con- struction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based land utilization both in Zunyi and the city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dicated extensive trend. The economy- based land utilization in Zunyi City, as well as in Huichun, Zunyi and Tongzi County presented intensive trend, however the other districts and counties were in extensive tendency. It concluded that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potential tapping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should be the first priority, otherwis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unbalanced be- tween different district and county in Zuny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lastic coefficient Spatial dynamicanalysis Zunyi City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被引量:3
3
作者 Rui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0期85-90,共6页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the devel...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in the development zone,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s of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vary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various industries also vary; the industry in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phase from inefficient use to low level of use to intensiv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land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Evalu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Anti-planning Concept
4
作者 WENG Dala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11期23-26,28,共5页
Based on the gist of anti-planning,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were re-exa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verse planning procedures.Significant role of compulsory non-development zone(simil... Based on the gist of anti-planning,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were re-examined according to the inverse planning procedures.Significant role of compulsory non-development zone(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non-construction land")among the planning fruits in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and relevant index weights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were re-weighed.In land evaluation,relevant control indexes of compulsory non-development zone were first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efficients of land were obtained and regarded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whole evalu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Anti-planning landSCAPE safety pattern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PDF
Study on Economic growth,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Wu Qun,Guo Guancheng & Fan Li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年第2期40-44,共5页
By means of the dynamic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inds that the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economic... By means of the dynamic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and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inds that the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economic growth is decreasing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based on tha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cultivated l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the intergrated economic region of industry, farming and grazing-a case study of Baotou city in Inner Mongolia
6
作者 Wu Xianhui1, Guan Zhuojin2, YANG Yu-mei3 (1. 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014030 2.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3.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014010, Ch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0年第4期135-139,共5页
Baotou City is an industrial city developed in th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er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farming and grazing is very fast. It has become a typical intergrated economic regio... Baotou City is an industrial city developed in th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er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farming and grazing is very fast. It has become a typical intergrated economic region of industry, farming and graz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conflicts and problems on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city, and puts forward a corresponding propos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resource coordinate utilization intergrated economic region Baotou City
下载PD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被引量:2
7
作者 Shuqiong Qian Fangfang Zhang +2 位作者 Yaqi Wu Jia Jia Shengdao Sh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oblems of limited resources, backward technology and capital shortage were proposed, and the soluti...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oblems of limited resources, backward technology and capital shortage were proposed, and the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m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model to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l, such as choosing suitable development model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s, improv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farming system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Circular agricultur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平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类识别研究——基于江汉平原21个市县的熵权法评价研究
8
作者 林颖 张娴 +1 位作者 卢有朋 祝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142,共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析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批量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市级城市、省直管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行政级别管辖差异下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异情况,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熵权法 中心城区
下载PDF
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比较
9
作者 崔同霞 姚友旭 +4 位作者 李怀德 张妍 罗宝平 王伟伟 杜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59-64,共6页
为提高甘肃省金银花的种植效益,探索金银花的生态种植模式,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分别是金银花+葱(T1)、金银花+花椰菜(T2)、金银花+大豆(T3)、金银花+上海青(T4)、金银花+马铃薯(T5)和金银花+不套种(T6)。研究通过评估金... 为提高甘肃省金银花的种植效益,探索金银花的生态种植模式,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分别是金银花+葱(T1)、金银花+花椰菜(T2)、金银花+大豆(T3)、金银花+上海青(T4)、金银花+马铃薯(T5)和金银花+不套种(T6)。研究通过评估金银花的生长指标、土壤水热情况及金银花和套种作物的产量,对比分析了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北花一号’在甘肃省种植成活率较高,平均在94.44%以上,当年新生枝芽(条)数为7.81~9.19个,新生枝芽(条)长度为3.39~5.83 cm,生长良好;金银花种植前期效益低,当年无产量,第2年平均产量仅为0.81 kg/10.8 m^(2),平均产值为16.21元/10.8 m^(2);T3处理下金银花产量显著提高,为1.45 kg/10.8 m^(2),较不套种提高158.93%;T4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中套种作物2年总产量达38.36kg/10.8m^(2),总产值为153.44元/10.8m^(2)。综上所述,金银花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金银花+上海青”是一种适合甘肃省金银花栽培的生态种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生态种植 套种 甘肃省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率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0
作者 沈菊琴 武钰荣 +2 位作者 李淑琴 孙付华 刘国正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64,共8页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对固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例,从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两方面构建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信息熵改进TOPSIS模型研究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对固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例,从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两方面构建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信息熵改进TOPSIS模型研究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水平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平稳上升趋势,太湖治理工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排序依次为新孟河工程(0.564 4)、新沟河工程(0.480 5)、走马塘工程(0.431 6),均处于适度利用等级(Ⅲ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影响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存在差异,障碍度变化各不相同,但总体呈现障碍因子集中、重要障碍因子具有较为明显共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障碍因子 水环境治理工程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1
作者 焦士兴 张智慧 +3 位作者 王安周 刘清春 李中轩 魏凌菡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研究河南省水资源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两者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分析了两者2005-2020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在水资源集约利用中,单位GDP用水量权重最高,单位灌溉面积粮食产... 研究河南省水资源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两者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分析了两者2005-2020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在水资源集约利用中,单位GDP用水量权重最高,单位灌溉面积粮食产量权重最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权重最高,污水处理率权重最低。2)河南省水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等级逐步提升,综合评价值呈波动增长态势。3)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值稳步上升,综合评价等级逐步过渡为优秀。4)河南省两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发展态势相似。耦合度类型大致处于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类型不断优化。研究结果能较好反映河南省水资源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助于积极推进河南省节水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水资源集约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坚持“五水并举” 不断提升湖南省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12
作者 罗毅君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统领,坚持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全面节水、系统治水、改革活水,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动湖南经济...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统领,坚持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全面节水、系统治水、改革活水,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约集约 高效利用 湖南省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
13
作者 高凤伟 武以敏 万虹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基于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利用联合国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安徽省耕地利用过程中各类碳源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发展特征;进一步通过构造TAPIO脱钩模型,分别从减... 基于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利用联合国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安徽省耕地利用过程中各类碳源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发展特征;进一步通过构造TAPIO脱钩模型,分别从减排弹性、节能弹性、发展弹性三个方面对安徽省耕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呈现总体下降且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弱脱钩状态,呈现由北向南强度递增趋势,且地区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特征 经济发展 脱钩效应
下载PDF
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佳琳 刘艳芳 +4 位作者 赵金梅 安睿 胡艺川 孙文杰 辛格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2-884,共13页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8年宁夏22个区县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状态,并采用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和影响协调力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18年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格局,宁夏大部分区县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且两系统关系呈良性循环。(3)创新和安全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反向阻滞作用;绿色和协调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情境下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相对发展度 宁夏
下载PDF
基于自然-经济综合视角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建勋 方斌 +1 位作者 阚红云 何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9-2215,共17页
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 生态盈亏与碳排放强度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两者时空关联并预测未来演进方向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LUS模型、双变量自相关、耦合协调度及面板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预测并分析淮海经济区2000—2036年3种情景下碳排放强度、生态盈亏的演化特征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生态性呈下降趋势,强耕地保护情景下生态性微有下降,强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性有所上升,自然要素是主导。(2)常规发展情景下,淮海经济区碳排放量逐渐加大,强耕地保护及强生态保护情景下,则呈下降趋势;三种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时间轴2010—2020年降幅较大,空间序河流水系地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大。(3)淮海经济区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呈负相关关系,低低和低高聚类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周边,高低和高高聚类分布在人类干扰较少的自然区域;高高聚类主要位于河流水系交汇区,表明水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功能。(4)淮海经济区的碳排放强度与生态盈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东西高、中部低的态势,高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低高聚类,即自然地区域,低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二产占比对耦合协调度呈正影响,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呈负影响。研究认为,淮海经济区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建议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管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域保护,以耕地质量提升和水域保护加强提升粮食主产区环境质量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情景 碳排放强度 生态盈亏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宁 柯红军 +1 位作者 张美娟 李祥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开展村庄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市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国土变更调查、镇村布局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等数据成果,运用定性、... 开展村庄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市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国土变更调查、镇村布局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等数据成果,运用定性、定量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空间分布,并对乡村地区村庄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为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地关系 集约利用
下载PDF
顾及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经济权衡的四川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怡凡 宋长青 +2 位作者 王元慧 叶思菁 高培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58-3969,共12页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管理的角度为中国的碳中和提供政策支持,本文在顾及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经济权衡的情景下预测了四川省2030年的土地变化,提出了顾及土地利用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未来碳储量估算方法,并估算了四川省2030年的碳储量。结果表明,四川省若能在未来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在2030年同时实现经济生产总值(相对于2020)增加约34%和碳储量增加约3%。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省未来具体需加强西北部高原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地区的林地和湿地的保护与扩张,并促进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省东南部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城市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土地变化模拟 碳储量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陕西省耕地利用强度分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周传龙 李莹莹 +2 位作者 李丁一 钱振宇 张青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234,254,共10页
采用投入强度和技术效率评估方法对陕西省省域、区域、市域不同尺度的耕地开发利用强度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陕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投入要素的强度分化指数P值来看,劳动力和机械投入差距不大(P值分别为0.409和0.649)且在不... 采用投入强度和技术效率评估方法对陕西省省域、区域、市域不同尺度的耕地开发利用强度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陕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投入要素的强度分化指数P值来看,劳动力和机械投入差距不大(P值分别为0.409和0.649)且在不同尺度上相对均匀,而生物化学要素投入表现出较大的分化特征,化肥、农药和农膜要素的P值分别为0.847、1.026和1.472;(2)从影响因素的解释力q值来看,影响陕西省耕地开发强度分化的驱动力表现为:城镇化率(0.866)>耕地质量(0.85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551)>耕地地形起伏(0.485)>GDP(0.210)>劳均耕地面积(0.202),社会经济条件和耕地自然基本条件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高于耕地经营利用因素,且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耕地利用强度的主导因素;(3)陕西省87.85%县域的耕地开发强度基本处于最高收益配置,生物化学投入要素是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强度 分化特征 影响因子 陕西省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策略
19
作者 杨杰 杨金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40,共9页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推进节水产业发展,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结合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发展节水产业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行业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剖析,认为节水产业...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推进节水产业发展,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结合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发展节水产业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行业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剖析,认为节水产业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节水产业来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包括技术、业态模式、管理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这一判断,提出新时期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创新推动我国节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节水产业 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度驱动因素研究
20
作者 丁艳喜 张云龙 +3 位作者 吴佩佩 罗晓虎 李言言 孟庆香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1期1681-1690,共10页
基于1978—2020年数据,利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耕地集约度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揭示了耕地集约利用度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基于1978—2020年数据,利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耕地集约度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揭示了耕地集约利用度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集约利用度和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劳动力转移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农业科技进步对耕地集约利用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灾害面积短期会对耕地集约利用度会产生负向影响.(3)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特点,而财政支农则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基于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度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GA-BP神经网络 协整分析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广义脉冲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