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ctodysplasin 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方方 蔡珍生 +5 位作者 顾恬 李昊翔 赵丽 杨玲 邓霞 袁国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1-916,共6页
背景肝脏作为全身代谢的关键器官及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蛋白质(肝脏因子),直接影响肝脏葡萄糖及脂代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Ectodysplasin A(EDA)是一种新发现的肝脏因子,近年来... 背景肝脏作为全身代谢的关键器官及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蛋白质(肝脏因子),直接影响肝脏葡萄糖及脂代谢,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Ectodysplasin A(EDA)是一种新发现的肝脏因子,近年来被认为与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EDA水平与NAFLD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56.92%)、女56例(43.08%),平均年龄(55.6±12.4)岁。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行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及C肽兴奋试验;采用全身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器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依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n=80)和非NAFLD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血清ED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血清EDA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血清EDA水平对NAFLD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NAFLD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低于非NAFLD组,而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2 hCP)、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酸(SUA)、尿素氮(BUN)、EDA水平高于非NAFL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清EDA水平与年龄、FIns、2 hIns、HOMA-IR、AST呈正相关(r=0.222、0.186、0.233、0.204、0.18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957,95%CI(0.412,3.502),P=0.013]、腰臀比(WHR)[β=-328.845,95%CI(-638.903,-18.788),P=0.038]、2 hIns[β=0.523,95%CI(0.036,1.011),P=0.036]、AST[β=2.148,95%CI(0.520,3.776),P=0.010]是T2DM患者EDA血清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血清EDA水平仍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OR=1.006,95%CI(1.002,1.010),P=0.007]。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EDA水平显著增高,且血清EDA水平升高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提示T2DM患者血清EDA水平变化可能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用,可为NAFLD的早期筛查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ectodysplasin A 胰岛素抵抗 肝脏因子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ected with ectodysplasin for regeneration of sweat glands 被引量:19
2
作者 CAI Sa PAN Yu +3 位作者 HAN Bing SUN Tong-zhu SHENG Zhi-yong FU Xiao-b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5期2260-2268,共9页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severe full-thickness burn injury suffer from their inability to maintain body temperature through perspiration because the complete destructed sweat glands can not be regenerated. Bone marrow...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severe full-thickness burn injury suffer from their inability to maintain body temperature through perspiration because the complete destructed sweat glands can not be regenerat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represent an ideal stem-cell source for cell therapy because of their easy purification and multipotency.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ed to induce human BM-MSCs to differentiate into sweat gland cells for sweat gland regeneration through ectodysplasin (EDA) gene transfection. Methods The dynamic expression of EDA and EDA receptor (EDAR) were firstly observed in the sweat gland formation during embryological development. After transfection with EDA expression vector, human BM-MSC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injured areas of burn animal models. The regeneration of sweat glands was identified by perspiration test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Endogenous expression of EDA and EDAR correlated with sweat gland development in human fetal skin. After EDA transfection, BM-MSC acquired a sweat-gland-cell phenotype, evidenced by their expression of sweat gland markers b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a markedly contribution of EDA-transfected BM-MSCs to the regeneration of sweat glands in the scalded paws. Positive rate for perspiration test for the paws treated with EDA-transfected BM-MS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BM-MSCs or EDA expression vector (P 〈0.05).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A in the development of sweat gland. BM-MSCs transfected with ED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weat-gland regener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EDA-modified MSCs for th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weat gland ectodysplasin R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A突变导致家族性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王慧慧 吴情 +2 位作者 徐斌 凌琪 吴轶群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1期768-773,共6页
目的 寻找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non-syndromic tooth agenesis,NSTA)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获得医院伦理审批及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主要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 目的 寻找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non-syndromic tooth agenesis,NSTA)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获得医院伦理审批及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主要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运用Sanger测序验证筛查出的致病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突变蛋白的三维结构,并与野生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家系2名患者为表兄弟关系,家系中无其他先天多数牙缺失的患者,除先天缺失多颗牙外,2名患者无明显毛发异常、无指/趾异常、无出汗异常等其他外胚叶组织的异常表现。通过对此家系中的患者及主要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与该家系相关的突变基因是一种新的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A(ectodysplasin A,EDA)的错义突变c.983C>T(p.Pro328Leu),导致对应编码的氨基酸从脯氨酸(Pro)变为亮氨酸(Leu)。对该突变位点进行保守性分析发现,该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三维构建模发现该位点蛋白结构发生了改变。结论 首次发现EDA基因新的错义突变位点c.983C>T(p.Pro328Leu)与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有关,扩大了EDA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A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 综合征型先天缺牙 多数牙缺失 个别牙缺失 全外显子测序 Sanger测序 基因组DNA 基因突变 错义突变
下载PDF
EDAR参与绵羊毛发性状与生长的调节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宁 曹靖 +8 位作者 卫盼莹 于秀菊 高淑媛 程笳琪 张昱 申艳 王海东 牛姝 赫晓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绵羊的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的毛发性状、生长速度存在差异,背部毛发弯曲、细长、密度高、生长速度快,耳部、腹股沟部毛发粗直、密度低、生长速度慢。研究表明,EDA/EDAR、IGFBP5/Krox20、WNT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及毛发角蛋白基因对毛发纤... 绵羊的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的毛发性状、生长速度存在差异,背部毛发弯曲、细长、密度高、生长速度快,耳部、腹股沟部毛发粗直、密度低、生长速度慢。研究表明,EDA/EDAR、IGFBP5/Krox20、WNT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及毛发角蛋白基因对毛发纤维弯曲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技术、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外异蛋白受体(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在绵羊背部、耳部和腹股沟皮肤中的m 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定位进行研究,以探讨EDAR与绵羊毛发的生长和性状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DAR在绵羊背部皮肤中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绵羊腹股沟皮肤的4.9倍(P<0.01),耳部是腹股沟部的1.4倍(P<0.05),背部是耳部的3.4倍(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DAR基因m RNA和蛋白质在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毛囊均有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可知,背部表达量最高,耳部次之,而腹股沟部最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绵羊皮肤组织蛋白质提取物中存在与兔抗EDA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绵羊皮肤背部平均蛋白质表达量最高,耳部次之,而腹股沟部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EDAR可能参与绵羊毛发卷曲的形成和调控,对毛发密度、生长速度等可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异蛋白受体(EDAR) 绵羊 背部 耳部 腹股沟部 毛发性状 毛发生长
下载PDF
鲤鱼(Cyprinuscarpio)外异蛋白A受体Eda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定位 被引量:2
5
作者 蒋丽 王阳阳 +5 位作者 程安达 张保勇 马龙 王书 刘永新 孙效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9-107,共9页
外异蛋白A受体(Ectodysplasin-A receptor,Edar)基因最早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其在皮肤附属物的发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利用Genfishing差异筛选技术对建鲤和镜鲤的皮肤转录表达产物进行筛选,得到Edar基因的部分片段。通过克隆镜... 外异蛋白A受体(Ectodysplasin-A receptor,Edar)基因最早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其在皮肤附属物的发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利用Genfishing差异筛选技术对建鲤和镜鲤的皮肤转录表达产物进行筛选,得到Edar基因的部分片段。通过克隆镜鲤mRNA全长发现,镜鲤该基因全长CDS为1 389 bp,编码一个含有46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包含一个信号肽位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位点序列、跨膜区和死亡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镜鲤Edar蛋白与斑马鱼相似度最高,达88.31%,而与其亲缘关系较远的爪蟾,鸡,人类,小鼠相似度较低,分别是64.88%,63.79%,64.36%,63.50%。对5'-UTR和3'-UTR区进行分析表明,镜鲤与斑马鱼、青鳉5'-UTR的相似度只有23.78%,24.73%,而与非洲爪蟾、鸡、人和老鼠的相似度更低,仅为11.73%、18%、6.50%、10.04%;3'-UTR与青鳉的相似度为35.49%,与非洲爪蟾、人和小鼠的相似度分别为9.42%、8.05%、9.37%。整体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建鲤和镜鲤鳞片发生时在鳞片着生的皮肤基质中特异表达,而在非鳞片发生区域表达较弱或者不表达,到所有鳞片发育形成后,该基因的表达消失,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鲤鱼鳞片的起始发育而不是后期的鳞片模式维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异蛋白A受体 RACE 整体原位杂交
下载PDF
EDA基因新剪切突变导致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本宏 朱晓斌 +10 位作者 朱子珏 田汝辉 李朋 智二磊 姚晨成 王洪 陈慧兴 万众 黄煜华 何祖平 李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检测一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共13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的8个外显子及其2端侧翼序列并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及其患病哥哥EDA基... 目的·检测一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共13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的8个外显子及其2端侧翼序列并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及其患病哥哥EDA基因6号内含子剪切供体发生T>A突变,而家系无其他外胚层发育不良临床表现成员,均无该位点突变。结论·该家系中IVS 6+2T>A(g.69250372,Xq22.3)突变为剪切致病突变,属国内外首报,是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新致病突变。该突变可用于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基因突变 EDA基因
下载PDF
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及其受体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雪丹 杨其芬 +1 位作者 徐智云 杨德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扩增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Ed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da及edar基因片段,用TA克隆试剂盒将这3个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GEMT载体上,将对应质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线性化,以PCR线性化做模板,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收集36、48、56、60、72、84 hpf的斑马鱼胚胎,运用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da及edar基因在斑马鱼咽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比较原位杂交结果eda及edar表达区域与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48~72 hpf时eda及edar在鳃弓牙齿相应部位可见强棕褐色阳性信号,与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吻合。结论Eda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在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过程中即牙齿发生至形态发生阶段于咽齿部位特异性强表达,这一结果显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 外胚叶发育不全受体 牙齿发育 斑马鱼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血清外异蛋白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朱琳玲 杜姝 +4 位作者 梁娟 刘璐 孔雪 王银玲 王月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756-1760,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异蛋白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收治的50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及5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病人。另外,基于倾... 目的探讨血清外异蛋白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收治的50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及5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病人。另外,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纳入同一期间于该院行白内障治疗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无DR(NDR)病人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统计方法包括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变量线性回归及双变量偏相关性分析。结果DR病人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365.40±56.51)ng/L高于未患DR组(294.40±54.00)ng/L,PDR病人的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403.40±37.79)ng/L高于NDR组(301.80±60.31)ng/L和NPDR组(327.40±45.53)ng/L(均P<0.05)。200例参与者根据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四分位法平均分为Q1、Q2、Q3、Q4四组,随着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升高,DR发病频率越高[Q1~Q4:12%(6/50),40%(20/50),68%(34/50),80%(40/50),P<0.05]。做年龄、性别校正后,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均有P<0.05。预测外异蛋白A血清水平的最佳线性模型包含:DR疾病进展、空腹血糖、GOT、HDL-C及体力活动等。经校正后,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与DR发病风险显著关联,OR=1.016,P<0.05。亦与PDR发病风险显著关联,OR=1.073,P<0.05。结论血清外异蛋白A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外异蛋白A 肝脏因子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基于血清外异蛋白A水平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月 王银玲 +4 位作者 杜姝 梁娟 刘璐 孔雪 朱琳玲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0期2353-2357,2396,共6页
目的基于血清外异蛋白A(EDA)水平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模型。方法纳入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检查情况将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07例和DR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稳态模型胰岛素... 目的基于血清外异蛋白A(EDA)水平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模型。方法纳入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检查情况将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07例和DR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血脂、肝酶、EDA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建立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正曲线分别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与NDR组相比,DR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每周体力活动量更少,腰臀比、体质指数、HOMA-IR指数及空腹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AST、EDA水平均更高,HDL-C水平更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腰臀比、空腹血糖及EDA水平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影响因素(均P<0.05)。建立诊断模型:logit P=0.316×糖尿病病程+0.066×腰臀比+0.195×空腹血糖+0.011×EDA-13.7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灵敏度为0.904,特异度为0.785,准确度为0.837;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的U指数为-0.011(P=0.914)。结论血清EDA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影响因素之一。基于血清EDA水平及其他变量(包含空腹血糖、腰臀比、糖尿病病程)构建的模型,对2型糖尿病合并DR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 外异蛋白A 诊断模型
下载PDF
外胚层发育不良受体EDA2R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蓝希钳 肖海婷 +1 位作者 罗怀容 陈建宁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外胚层发育不良受体EDA2R(ectodysplasin A2 receptor)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级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TNFRSF)中的一个较新的成员,在发育中的胚胎里有很高的表达,在成年人和动物的多个器官组织中也有表达。... 外胚层发育不良受体EDA2R(ectodysplasin A2 receptor)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级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TNFRSF)中的一个较新的成员,在发育中的胚胎里有很高的表达,在成年人和动物的多个器官组织中也有表达。与其它TNFRSF成员不同,尽管EDA2R蛋白在胞内没有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但它仍可激活NF-κB和JNK通路,并介导细胞的凋亡。本文广泛回顾了近年来与EDA2R有关的文献,就该蛋白分子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与该蛋白相关的分子功能或其介导的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2R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级家族 死亡结构域 凋亡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外异蛋白A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萍 赵德福 +2 位作者 吕媛媛 马慧璇 周柔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外异蛋白A(EDA)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新诊断PCOS患者256例(PCOS组),以BMI=25 kg/m2为切点分为PCOS肥胖亚组(n=143)和PCOS非肥胖亚组...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外异蛋白A(EDA)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新诊断PCOS患者256例(PCOS组),以BMI=25 kg/m2为切点分为PCOS肥胖亚组(n=143)和PCOS非肥胖亚组(n=113),其中43例新诊断肥胖PCOS患者接受6个月利拉鲁肽治疗。同期选取123名体检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NC)组,分为肥胖亚组(n=10)和非肥胖亚组(n=113)。检测两组血清EDA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血清EDA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EDA高于NC组[(272.59±68.52)vs(214.51±61.36)pg/ml,P<0.05];PCOS肥胖亚组血清EDA高于PCOS非肥胖亚组[(301.11±55.81)vs(236.84±66.25)pg/ml,P<0.01]。PCOS组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的血清EDA低于治疗前[(294.71±57.81)vs(336.0±61.23)p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EDA与BMI、WHR、FPG、2 hPG、FIns、2 hIns、HOMA-IR、TC、LDL-C、睾酮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体样本BMI、HOMA-IR是血清EDA的影响因素。结论PCOS及肥胖人群血清EDA升高,可能与IR有关;PCOS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血清EDA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清外异蛋白A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诊断EDA基因突变致外胚层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鹏 赵干业 +4 位作者 王晓锋 王聪慧 郜珊珊 夏俊珂 孔祥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6-459,共4页
本文报道了1例无创产前诊断EDA基因突变致胎儿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病例。该孕妇曾生育过外胚层发育不良患儿,此次停经11周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采用游离DNA单分子标签检测(cell free DNA barcode-enabled single... 本文报道了1例无创产前诊断EDA基因突变致胎儿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病例。该孕妇曾生育过外胚层发育不良患儿,此次停经11周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采用游离DNA单分子标签检测(cell free DNA barcode-enabled single-molecule test,cfBEST)技术对孕妇及胎儿行无创产前检测,并进行绒毛活检取材术验证。结果显示,孕妇EDA基因c.340C>T(p.Gln114*)为杂合型,胎儿基因型为正常野生型C/C,与绒毛活检取材产前诊断结果一致。提示cfBEST技术可用于外胚层发育不良EDA基因点突变的无创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发育不良症 外胚层发育不全蛋白质类 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X-连锁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一家系EDA新发突变
13
作者 谢乐斯 王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11期14-14,29,F0002,共3页
目的检测一X连锁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方法提取先证者、其姐和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的8个外显子,PCR产物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EDA基因6号外显子第781位胞嘧啶C突变成胸腺嘌呤T,使其编码... 目的检测一X连锁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方法提取先证者、其姐和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EDA基因编码区的8个外显子,PCR产物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EDA基因6号外显子第781位胞嘧啶C突变成胸腺嘌呤T,使其编码的蛋白第261位谷氨酰胺密码子CAA变成终止密码子UAA,蛋白表达提前终止;患者的姐姐和母亲在该位点均为C/T杂合子,患者父亲在该位点为C纯合子。结论本家系中c.781C>T突变为国内外首报,是导致X连锁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临床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基因突变 EDA基因
原文传递
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星宇 朱俊霞 赵玉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对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HED)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致病性分析,为HED患者的基因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临床诊断... 目的对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HED)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致病性分析,为HED患者的基因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HED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行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基因突变,进行罕见变异位点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结果共收集到4例HED患者,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并筛选出3个已报道过的外异蛋白A(ectodysplasin A,EDA)基因突变c.2T>C、c.161A>G、c.467G>A,其中c.2T>C为起始密码子突变。此外还检测出1个未在HED病例中报道过的外异蛋白A受体(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基因突变c.871G>A。HED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Sanger测序结果证明了上述突变的发生。上述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检测到的EDA基因突变均具有高度的物种保守性,对EDA蛋白功能有害,c.2T>C、c.161A>G及c.467G>A 3种突变的联合注释依赖耗竭(combined annotation dependent depletion,CADD)数据库评分分值分别为22.5、26.3、25.5,基因组进化速率评测(genomic evolutionary rate profilling,GERP)数据库评分分值分别为2.16、2.26、2.18。EDAR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物种保守性,对EDAR蛋白质功能“可能有害”,CADD评分分值为22.0,GERP评分分值为1.93。结论本研究在4个HED家系中检测出3种EDA基因突变和1种EDAR基因突变。EDA基因及EDAR基因上不同位点、不同类型的突变可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影响,导致HE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发育不良 少汗性 常染色体隐性 外显子 突变 外异蛋白A基因 外异蛋白A受体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外胚层发育不良A1蛋白对类成釉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博宇 孔宣婷 +6 位作者 路艮其 张国忠 贾娴娴 杜情情 郑书深 郭长军 沈文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外胚层发育不良A1(ectodysplasin-A1,EDA1)蛋白对类成釉上皮细胞(ameloblast-like epithelial cell,LS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野生型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1-W(野生组)、综合征型突变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 目的探讨外胚层发育不良A1(ectodysplasin-A1,EDA1)蛋白对类成釉上皮细胞(ameloblast-like epithelial cell,LS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野生型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1-W(野生组)、综合征型突变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1-H252L(突变组)及空载体质粒pCR3-Flag(对照组)转染LS8细胞,培养0、24、48、72、96 h时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A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上述实验重复3次。结果培养72 h,与对照组(0.105±0.032)相比,野生组细胞增殖活性(0.201±0.009)显著增加(P<0.05);培养96 h,与对照组(0.168±0.054)及突变组(0.194±0.059)相比,野生组细胞增殖活性(0.386±0.066)显著增加(P<0.05);各时间点突变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5.4%±2.1%)及突变组(66.6%±3.1%)相比,野生组G0/G1期细胞分布比例(51.2%±1.1%)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23.1%±2.0%)及突变型组(21.9%±1.8%)相比,野生型组S期细胞分布比例(37.3%±2.4%)显著升高(P<0.01);突变组细胞周期细胞分布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生型EDA1基因可促进LS8细胞增殖,并促进G0/G1期细胞向S期转化;综合征型突变EDA1基因(EDA1-H252L)使EDA1蛋白促进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蛋白质类 成釉质细胞 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先天缺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