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为干扰对新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艳红 楚新正 赵树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04-1507,共4页
选择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受人类干扰较明显的区域,通过实验分析人为垦荒、放牧、旅游方式对湿地边缘带土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开垦的棉田耕地与基本无人开垦的梭梭灌木林地、盐化草甸土地、放牧区与无放牧区、人车践踏区与基本无人车践... 选择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受人类干扰较明显的区域,通过实验分析人为垦荒、放牧、旅游方式对湿地边缘带土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开垦的棉田耕地与基本无人开垦的梭梭灌木林地、盐化草甸土地、放牧区与无放牧区、人车践踏区与基本无人车践踏区进行对比,认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酶蔗糖酶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降低了脲酶活性,而土壤中蛋白酶的酶活性受到人为影响变化幅度小。与梭梭灌木林地、盐化草甸土相比,棉田耕地表层土(0~5cm)四种酶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都较高,棉田耕地土壤酶活性垂直变化不明显。与无放牧区相比,放牧区对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比较显著,使得表层土壤酶活性明显降低,而土壤中蛋白酶的酶活性受到放牧的影响变化幅度小。与无人践踏区相比,践踏对土壤表层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影响显著,特别脲酶活性降幅显著;在垂直方向上,人为践踏使得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有较明显的增加。说明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酶活性受人为干扰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活动干扰 土壤酶活性 新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
下载PDF
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地荒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爱霞 李艳红 雷荣 《干旱环境监测》 2011年第4期218-223,共6页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变化类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特征。结果表明,(1)从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周边、耕地到盐化草甸土的土壤粒径变化可以看出:湿地边缘带土壤荒漠化演变中...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变化类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特征。结果表明,(1)从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周边、耕地到盐化草甸土的土壤粒径变化可以看出:湿地边缘带土壤荒漠化演变中砂粒含量在逐渐上升,粉粒、粘粒含量逐渐下降。这表明湿地边缘带人为的放牧、开垦、牛羊践踏对土壤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土壤的细粒物质流失而发生粗粒化的演变。(2)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反映出:随着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荒漠化程度加剧,分形维数减小。分形维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周边、耕地、盐化草甸土。在垂直剖面上耕地周边、耕地、盐化草甸土的土壤分形维数变化不大,而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土壤表层的分形维数大于中层和底层,说明放牧、牛羊践踏加速了土壤颗粒的分解,造成土壤表层粘粒含量较中层、底层的多。(3)体积分形维数与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家湖湿地边缘带 土地荒漠化演变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