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Non-Classic Oilseed Plants for Enhancement of Their Potential as a Biofactory for Triacylglycerol Produc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Yu Xu Hong-Kun Yang +2 位作者 Surinder P. Singh Peter J. Sharp Qing Liu 《Engineering》 2018年第4期523-533,共11页
Global demand for vegetable oil is anticipated to double by 2030. The current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platforms, including oil palm and temperate oilseeds, are unlikely to produce such an expansion. Therefore, the ex... Global demand for vegetable oil is anticipated to double by 2030. The current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platforms, including oil palm and temperate oilseeds, are unlikely to produce such an expansion.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novel vegetable oil 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future vegetable oil shortfall. Triacylglycerol (TAG), as the dominant form of vegetable oil, has recently attracted immense interest in terms of being produced in plant vegetative tissues via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Multidiscipline-based "-omics" studies are increasingly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lipid biochemistry and metabolism. As a result, 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chemical pathways and the annotation of key genes contributing to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and to lipid assembly and turnover have been effectively updat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genetic enhancement of TAG accumulation in high-biomass plant vegetative tissues and oilseeds through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the key genes and regulators involved in TAG biosynthesis. In this review, current genetic engineering strategies ranging from single-gene manipulation to multigene stacking aimed at increasing plant biomass TAG accumulation are summarized. New dire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lant oil production that may help to further alleviate the potential shortage of edible oil and biodiesel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vegetable oil TRIACYLGLYCEROL Genetic engineering edible oil BIODIESEL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干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2
作者 何丽 任潞 +2 位作者 江小茜 刘旭倩 黎春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05-3613,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每组10只。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利用正畸钢丝结扎法构建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造模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对照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均注射生理盐水,1,8-桉叶油素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注射1,8-桉叶油素溶液,2次/d,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牙周组织学评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m RNA与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②与牙周炎对照组比较,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减少(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治疗可减轻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植物精油 牙周炎 动物模型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我国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青哲 金俊 +1 位作者 赵晨伟 黄笑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植物油料油脂加工的主要内容包括油脂及蛋白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及品质控制技术等,概述了我国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新进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基于营养和安全为评价标准的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体系;突破... 植物油料油脂加工的主要内容包括油脂及蛋白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及品质控制技术等,概述了我国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新进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基于营养和安全为评价标准的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体系;突破了零反式脂肪酸专用油脂生产技术,能满足各种食品加工场景需求;功能油脂制备技术成果渐次落地,推动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多款结构脂产品进入量产,跨国公司垄断局面得以改变;新油源开发方兴未艾;植物蛋白结构功效关系基础研究促进了植物基产品开发;油料油脂综合利用规模扩大;食用油安全防控技术、绿色储油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大型浸出器和浓缩蛋白制取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化工厂建设支撑我国油料油脂加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适度加工 植物油料 食用植物油 功能油脂 植物蛋白 智能化工厂
下载PDF
以粪污水热资源化为核心的高效种养结合系统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永洞 刘志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共12页
种养结合系统是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热技术可以将畜禽粪污快速直接转化生产生物原油、水热炭、水相产物和气体产物,生成物分别具有燃料、土壤改良、农用杀菌剂和气体肥料应用潜力,以粪污水热资源化为核心构建的... 种养结合系统是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热技术可以将畜禽粪污快速直接转化生产生物原油、水热炭、水相产物和气体产物,生成物分别具有燃料、土壤改良、农用杀菌剂和气体肥料应用潜力,以粪污水热资源化为核心构建的高效种养结合系统有助于提升畜禽粪污的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和消纳能力、构建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循环农业,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业和养殖的协同高效发展。该研究基于国内外近十余年的研究,系统综述了粪污水热资源化产物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的作用和应用潜力,论述了畜禽粪污水热转化生物原油在农业内燃机中作为燃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水相产物作为潜在的农用杀菌剂在作物病害防控中的作用,梳理了畜禽粪污源水热炭在转化机理、理化特性和还田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气相产物中的组分和用于温室种植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以粪污水热资源化为核心的高效种养结合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水热资源化产物农业循环应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为畜禽粪污水热资源化和高效种养结合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水热炭 生物炭 水热转化 生物原油 种养结合系统 农作物病害防控
下载PDF
植物精油-壳聚糖可食性涂层在冷鲜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丰硕 陈宇鑫 +2 位作者 高煜 周铁莉 孙茂成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可食性涂层主要以天然、安全的壳聚糖作为成膜基质,负载活性成分在食物表面形成不可见的薄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防腐保鲜技术。植物精油是一类传统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因此负载植物精油的可食性涂层... 可食性涂层主要以天然、安全的壳聚糖作为成膜基质,负载活性成分在食物表面形成不可见的薄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防腐保鲜技术。植物精油是一类传统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因此负载植物精油的可食性涂层用于解决冷鲜肉货架期短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冷鲜肉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讨论植物精油-壳聚糖可食性涂层的抗菌和抗氧化机制,然后总结该涂层技术在冷鲜猪肉、牛肉、鸡肉和鱼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该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建设性建议并且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植物精油-壳聚糖可食性涂层在冷鲜肉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植物精油 可食性涂层 抗氧化 抗菌 冷鲜肉保鲜
下载PDF
植物精油抑菌机制及其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嘉祺 闵德栋 刘云国 《中国果菜》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食用菌采收后含水量高,营养物质丰富,在贮藏期间极易出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影响其商品价值,而植物精油有广谱抗菌性,在极低浓度下抑菌活性较强,常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中。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主要致病菌种类和植物精油的抑菌机... 食用菌采收后含水量高,营养物质丰富,在贮藏期间极易出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影响其商品价值,而植物精油有广谱抗菌性,在极低浓度下抑菌活性较强,常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中。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主要致病菌种类和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探讨了不同剂型植物精油(可食性抗菌膜、微胶囊、纳米乳液等)在采后食用菌保鲜中的作用,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用菌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食用菌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植物精油 抑菌机制 保鲜
下载PDF
DES-Fe3O4 composite for rapid extraction of residual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edible vegetable oil
7
作者 Ting Tan Xiaomei Xu Yiqun W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182-1185,共4页
A rapid DES-Fe3O4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ingeniously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five typical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a planting cycle including indole-3-acetic acid... A rapid DES-Fe3O4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ingeniously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five typical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a planting cycle including indole-3-acetic acid, abscisic acid, thidiazuron, 1-naphthylacetic acid and forchlorfenuron.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one type of carboxylic acid-assisted deep eutectic solvent (nChCl:nacetic acid=1:3) as extractant, coupled with ultrasonic wave extraction for 30 min at bath temperature at 50 ℃.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good extraction performances of linearities for fiv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were achieved separately in the range of 0.10–50 mg/L of indole-3-acetic acid, 0.06–50 mg/L of abscisic acid, 0.20–50 mg/L of thidiazuron, 0.50–50 mg/L of 1-naphthylacetic acid and 0.06–50 mg/L of forchlorfenuron and recoveries were ranged from 70.4%to 102.2%. Meanwhile, Fe3O4 was preferentially combined with DES in the oil matrix, the advantage of which was pointed to rapid and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targete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rom complicated oil matrix. The proposed approach achieved satisfied results and met th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rol in edible vegetable oi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Fe3O4 COMPOSITE Deep eutectic solvent RAPID separ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edible vegetable oil
原文传递
凝胶色谱-气相色谱法测定11种动植物油脂中角鲨烯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李平 林晨 +5 位作者 方军 蔡大川 林泽鹏 方丽 吴凌涛 李雪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1,共3页
动植物食用油经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萃取后,用凝胶色谱法对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样品中大分子的油脂,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动植物食用油中角鲨烯进行测定,以建立多种动植物油中角鲨烯的凝胶色谱-气相色谱(GPC-GC-FID)测定方... 动植物食用油经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萃取后,用凝胶色谱法对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样品中大分子的油脂,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动植物食用油中角鲨烯进行测定,以建立多种动植物油中角鲨烯的凝胶色谱-气相色谱(GPC-GC-FID)测定方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角鲨烯在9.40-940μg·m L^-1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9,方法回收率为95.7%,RSD为3.0%。该方法处理后的食用油样品中干扰基质少,灵敏度高,可有效避免检测过程中仪器的污染,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食用油中角鲨烯的检测,为评判动植物食用油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色谱 气相色谱法 动植物食用油 角鲨烯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琳娜 王丹 +3 位作者 胡凤月 吴鹏 韩月贝 杨红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2,共5页
本文建立了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动物源性基因为靶标,自行设计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同时选用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相应的目的片段。通过三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 本文建立了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动物源性基因为靶标,自行设计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同时选用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相应的目的片段。通过三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快速检测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利用所选的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鉴定猪、牛、羊、鸡、鱼5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此方法能检测出含有0.1%(m/m)动物源性成分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动物源性成分 掺入 PCR
下载PDF
改变传统粮食观,试行食物当量 被引量:66
10
作者 任继周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S1期55-75,共21页
我国传统观念 ,把粮食局限于谷物 ,并因此把农业系统局限于单纯的种植业。其结果既加重了耕地负担 ,又因扩大耕地而“垦荒”,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 :造成畸形的国民食物结构 ,国民营养不平衡 ,并导致资源浪费。为克服这些弊端 ,提出食物... 我国传统观念 ,把粮食局限于谷物 ,并因此把农业系统局限于单纯的种植业。其结果既加重了耕地负担 ,又因扩大耕地而“垦荒”,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 :造成畸形的国民食物结构 ,国民营养不平衡 ,并导致资源浪费。为克服这些弊端 ,提出食物当量的设想 ,用以衡量一切可以作为食物的物质的食用价值。为使食物当量切合目前生产管理部门使用 ,尝试建立动、植物性食物当量的计算和转换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食物当量 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
下载PDF
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1 位作者 陈乾平 刘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香料植物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及悬滴法测定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对茄镰孢(Fusarium solan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齐整... 为了研究香料植物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及悬滴法测定10种香料植物挥发油对茄镰孢(Fusarium solani)、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Grov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肉桂、草果、香茅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浓度为0.5g/L时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菌丝抑制率均达100%,对茄镰孢、链格孢、束状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90%。0.5g/L浓度的香茅挥发油对5种目标菌的抑制作用达到100%,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杀菌剂作用等同,且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常规杀菌剂。本研究结果表明,香茅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植物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下载PDF
中国居民食用油摄入状况及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房红芸 何宇纳 +4 位作者 于冬梅 郭齐雅 王寻 许晓丽 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2期56-58,共3页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连续3d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的家庭食用油消费数据,分析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我国2岁以上居民个体食用油摄入量。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连续3d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的家庭食用油消费数据,分析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我国2岁以上居民个体食用油摄入量。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8 g,其中植物油37.1 g、动物油4.7 g。城市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3.0 g、农村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0.8 g,农村居民动物油摄入量高于城市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村居民的动物油摄入量最高,为9.2g。中小城市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已经超过大城市。与2002年相比,全国城乡居民食用油平均摄入量基本持平,其中动物油所占比例下降。目前,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仍偏高,农村居民动物油消费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与健康监测 食用油 植物油 动物油
下载PDF
植物精油在动物性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陆浩 邵兴锋 +4 位作者 曹锦轩 欧昌荣 曾小群 翁佩芳 潘道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79-2085,共7页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抗菌抑菌的性能,在食品保藏领域可作为化学防腐剂的替代品,它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特点,综述了精油对动物性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抑菌机理及影响抑菌效果...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抗菌抑菌的性能,在食品保藏领域可作为化学防腐剂的替代品,它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特点,综述了精油对动物性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抑菌机理及影响抑菌效果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动物食品保藏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及保鲜效果,以期为植物精油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动物性食品 抑菌 保藏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16
14
作者 彭浩 陈文强 邓百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30-4831,共2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压榨工艺的3种食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用菜籽油中均含有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均未检测到豆甾醇;其甾醇总含量以双低脱皮冷榨油最高,脱皮冷榨油次之,...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压榨工艺的3种食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用菜籽油中均含有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均未检测到豆甾醇;其甾醇总含量以双低脱皮冷榨油最高,脱皮冷榨油次之,最低为普通成品油。同时,在所有样品中测出的3种甾醇中均以β-谷甾醇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食用菜籽油 植物甾醇 组成 含量
下载PDF
植物精油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栋梁 刁蓝宇 +1 位作者 邹彩霞 梁明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34-4341,共8页
植物精油是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液体,通常具有香气。研究中发现植物精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提高动物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本文就植物精油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新型饲料添加剂 动物 生物学活性 免疫力
下载PDF
新型藤本油料植物白木通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鄢帮有 张时煌 +2 位作者 刘梅影 杨志平 李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20-22,26,共4页
论述了新型藤本油料植物白木通籽油的性状特点以及由白木通籽制成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白木通籽油的基本成分、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热氧化稳定性均优于一般食用油的。由白木通籽制成的生物柴油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国家... 论述了新型藤本油料植物白木通籽油的性状特点以及由白木通籽制成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白木通籽油的基本成分、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热氧化稳定性均优于一般食用油的。由白木通籽制成的生物柴油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国家生物柴油标准。认为白木通的开发与利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通 油料植物 生物柴油 食用油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我国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种实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丽娟 侯智霞 +1 位作者 李连国 刘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139,共4页
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种实含油率高,营养丰富。其果实内含物以脂肪酸类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多数可达90%以上,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现综述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 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种实含油率高,营养丰富。其果实内含物以脂肪酸类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多数可达90%以上,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现综述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果实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质元素等果实内在品质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木本食用油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食用油料 种实 脂肪酸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薄荷原油中的掺假植物油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芳芳 胡艳云 +4 位作者 吕亚宁 宋伟 余璐 韩芳 郑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6-773,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掺加6种食用植物油的薄荷油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分析.通过检测薄荷油中是否含有植物油的特征成分,如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可以判断薄荷油样品中是否掺杂植物油.对6种植物油(豆油、调和油、芝麻油、玉...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掺加6种食用植物油的薄荷油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分析.通过检测薄荷油中是否含有植物油的特征成分,如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可以判断薄荷油样品中是否掺杂植物油.对6种植物油(豆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经甲酯化后的特征成分和共有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荷油经过甲酯化后,利用植物油的特征峰,能鉴别出薄荷油中是否掺有植物油,最低可检出的掺加量为0.001%,并且根据4种特征脂肪酸峰面积总和与L-薄荷醇峰面积比值,可以初步推断植物油的掺加水平.该检验方法灵敏、可靠,可以为薄荷油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油 食用植物油 掺假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基因工程在改善植物油营养价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立侠 柳青 许守民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3-631,共9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改造,进而生产有益于健康的食用油所取得的进展。近10年来,应用基因修饰的方法对植物油进行营养学方面的改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日趋明确,通...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改造,进而生产有益于健康的食用油所取得的进展。近10年来,应用基因修饰的方法对植物油进行营养学方面的改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日趋明确,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让植物生产许多含有特殊脂肪酸成分且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脂肪酸代谢 食用油 营养价值 基因工程技术 植物油 应用 脂肪酸成分 生物合成途径 人类健康
下载PDF
草原植物挥发油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海聪 张晓庆 +4 位作者 渠晖 潘强 张千 塔娜 张继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草原植物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之外,由于其挥发油组成的生物学及药理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草原植物挥发油所含组分具有的化感、抗氧化、抗炎症反应、抗微生物等作用,着重从农业领域的作物和动物生产方面进行综述,... 草原植物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之外,由于其挥发油组成的生物学及药理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草原植物挥发油所含组分具有的化感、抗氧化、抗炎症反应、抗微生物等作用,着重从农业领域的作物和动物生产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草原植物挥发油的影响因素加以总结,以期为我国草原植物挥发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物挥发油 农业 农作物 动物养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