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Musical Elements into the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1
作者 Yu Zhou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anagement》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be confid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insist on the unity of explicit education and recessive education,be good at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be confid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insist on the unity of explicit education and recessive education,be good at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contained in other courses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realize the full-time education of all employees.At present,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actively guide and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music resources,and use the artistic discourse system to interpre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construction,and reform,and its inherent regularity,which reflects the national history and national conditions,reflects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Marxism in China,the era,and the popularization,guiding students to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how the people chose Marxism,cho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hose the socialist road,and chose reform and opening up;strengthening the road self-confidence,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institutional self-confidence,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arnestly establish the belief that“only socialism can save China,onl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develop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Y HISTORY National HISTORY social practice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习体系探索与实践——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赞武 杨世武 +1 位作者 孙绪彬 李正交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为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实习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虚实结合、细化考评综合,建立纵向“三阶段”逐级递进、横向“双形式”互补的实习新模式,形成“一平台,双引擎... 为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实习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虚实结合、细化考评综合,建立纵向“三阶段”逐级递进、横向“双形式”互补的实习新模式,形成“一平台,双引擎,三大素质”的实习教学新理念,构建“一核心,三过程,九指标”的综合能力评价新机制。在实习组织形式、实习资源整合、实习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对其他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建立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虚实结合 考评综合 实习体系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下载PDF
协同育人 研教结合 锻造良师——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3
作者 邹宁 廖立敏 周文俊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对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本着“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了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主要举措。通过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构建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教... 对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本着“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了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主要举措。通过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构建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研习的质量。提高了双方教师水平,推动了专业建设,促进了实践基地的发展,对于地方师范院校优质实践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实践基地 “三位一体” 研教结合
下载PDF
场域建构、困境生成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制度调试
4
作者 程玲 肖桂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审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场域状态并探析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进而提出完善实习教育制度的策略具有必要性。借助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实习生为中心、以实习生与其他场域主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建构实习场...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审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场域状态并探析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进而提出完善实习教育制度的策略具有必要性。借助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实习生为中心、以实习生与其他场域主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建构实习场域,进而揭示实习困境的生成机制。空间性困境与时间性困境的相互作用形塑了实习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分化督导职能并改革督导模式、完善实习教育考核机制、扩大专业教育实践比例的策略克服实习困境,进而调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理论 实习场域 实习困境 社会工作实习 实习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基于“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的创新探索
5
作者 焦珞珈 王静 钟婷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社会实践的育人性、协同性、开放性三大原则,通过打造“政府+高校+企业+...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社会实践的育人性、协同性、开放性三大原则,通过打造“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四轮驱动育人机制、建立“健康教育+健康服务”两翼共振实践体系、完善“初次+阶段+专业”三级分类培训体系、贯彻“总结+评议”的双维考核制度,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不断增强育人实效,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医药 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 协同体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化工生产实习运行机制探索
6
作者 鞠志宇 张艳鸽 +1 位作者 谢智宇 吴长增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3期25-29,共5页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化工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化工生产实习与行业融合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产教共同体、学生实习价值观、专业化师资、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等方面...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化工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化工生产实习与行业融合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产教共同体、学生实习价值观、专业化师资、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产教融合型生产实习运行的新机制。初步实践探索表明,共同体是产业和学校融合的突破口,正确的劳动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药、专业化师资是实习质量的关键,运行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实习质量调控的有效手段,对于生产实习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生产实习 运行机制 化工
下载PDF
育训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社会培训路径研究
7
作者 刘月 王军 孟佳铎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3-15,74,共4页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存在师资缺乏实践经验、培训服务供需错位、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企业缺乏参与热情等突出问题,为此应从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存在师资缺乏实践经验、培训服务供需错位、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企业缺乏参与热情等突出问题,为此应从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培训渠道、整合教学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双师素质几方面优化高职院校社会培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育训结合 社会培训 保障机制
下载PDF
普惠性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的实践思考
8
作者 丁红玲 刘璇 王佩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老年教育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关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权益保障,需要贯彻普惠性价值理念,将普惠性作为主要目标贯彻落实到老年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我国老年教育主要靠政...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老年教育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关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权益保障,需要贯彻普惠性价值理念,将普惠性作为主要目标贯彻落实到老年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我国老年教育主要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导致老年教育供给效率低下,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实际是自下而上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可以确保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普惠性视域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已形成了四种模式:政府主导型、自主办学型、共学养老型、市场嵌入型。但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困境,如法规政策的制约、场地问题、经费问题、参与意识问题以及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问题。为此,提出普惠性视域下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的策略,如完善法规、政策扶持,拓展制度空间;提供场地设施支持,夯实基础性阵地;加大经费扶持,确保有效运行;优化宣传途径,激发参与活力;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性 社会组织 老年教育 实践思考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能力提升的继续教育实践路径
9
作者 曹景萍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能力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性,持续开展继续教育成为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实务能力的内涵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开展继...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能力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性,持续开展继续教育成为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实务能力的内涵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在分析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存在知识背景匹配性不强、实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自主专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承接项目的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等实务能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知识更新、实务技巧、“双师双能型”、师生同步实践等四个提升工程的继续教育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务能力 继续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两导向·三平台”探究
10
作者 王琳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第9期46-50,共5页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大思政课”视域中的应有之义,是当前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创新点。围绕高职教育的类型属性特点,注重把握“两个导向”,即明确实践教学价值引领的政治导向和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导向,注重“知行合一、学做合一”过程把...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大思政课”视域中的应有之义,是当前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创新点。围绕高职教育的类型属性特点,注重把握“两个导向”,即明确实践教学价值引领的政治导向和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导向,注重“知行合一、学做合一”过程把控;打造专业实训平台、基地实践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的“三维平台”,促进实践教学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和关联;推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分众化、社会化和常态化,打造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思政课 实践教学 社会化
下载PDF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提升:意义、困境和对策
11
作者 刘正妙 陈蔚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与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与精神品质涵养、自我本质寻绎与社会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存在着实践活动形式同实践育人的内容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与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与精神品质涵养、自我本质寻绎与社会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存在着实践活动形式同实践育人的内容要求相脱节、实践主体具身性在场同参与意识隐退相矛盾、少数精英实践模式同全员实践需求相冲突等问题,制约着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功能的发挥。新时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需要着力打造党领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育人体制,完善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基础的全员暑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以制度改革为指引的全方位全过程科学育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劳动教育 暑期社会实践 绩效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12
作者 刘正妙 唐颂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其基本内涵、价值意蕴、问题... 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其基本内涵、价值意蕴、问题不足以及创新路径等是高度关注的领域,涌现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应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协同加强拓宽研究思路和创新研究方法,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
下载PDF
社科类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13
作者 包红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131-134,共4页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课程类别,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可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两类;根据授课方式,可分为课堂通识教育课和实践通识教育课两类。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具有人文性、趣味性...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课程类别,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可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两类;根据授课方式,可分为课堂通识教育课和实践通识教育课两类。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具有人文性、趣味性、非专业性和多元包容性等特征。当前,社科类通识教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通识意识不强、课程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够、课程缺乏个性化和实践类课程偏少等问题。应引导学生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完善通教育识课结构、提高通识教育实践课比重和完善通识教育课反馈渠道,对社科类通识教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社科类通识教育课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以学生为本的“水文学原理”课程社会认知链理论应用
14
作者 林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14-17,共4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结合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视角,以新的切入点开展“水文学原理”课程讲授,挖掘学生的创新力和潜能。从拟人与非人现象、上行与下行的思维方向、道德与能力两维度、萌型与酷型两结果四个方面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结合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视角,以新的切入点开展“水文学原理”课程讲授,挖掘学生的创新力和潜能。从拟人与非人现象、上行与下行的思维方向、道德与能力两维度、萌型与酷型两结果四个方面出发,结合数字流域概念、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产流机制研究、水文非线性问题,探讨“水文学原理”课程知识层次与社会认知链理论的共通共融。广义上,以人为本的社会认知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实际中,它可以做到真正理解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水文学原理 教育理念 实践
下载PDF
“两个结合”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三维向度
15
作者 韩影 迟戈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走稳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为重要的指导方略,也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抓手。高校要从“两个结合”赋能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强化立德树人实效、坚定学生理...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走稳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为重要的指导方略,也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抓手。高校要从“两个结合”赋能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强化立德树人实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这一价值向度领悟“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从立足点、出发点、切入点这一本体向度探寻“两个结合”赋能思政课的现实逻辑;从以“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为指导的实践向度探析“两个结合”为思政课高度赋能的实践路径,从而进一步挖掘“两个结合”的深层力量,加强“两个结合”对思政课的科学引导、实践指导,开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高校思政课 价值 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16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下载PDF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的价值意蕴
17
作者 范纯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3,共7页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历史基点、现实问题,回应时代之问,顺应学科理论拓展与实践创新,实现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价值引导的重要现实课题。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可系...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历史基点、现实问题,回应时代之问,顺应学科理论拓展与实践创新,实现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价值引导的重要现实课题。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可系统梳理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演变历程及现状成因,明晰新时代对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期盼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主体性特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领域拓展、实践实效的增强,具有重大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知识分子 社会角色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以社会实践助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探讨
18
作者 任争峰 刘然然 赵朋波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1期11-13,共3页
新时代以社会实践助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是高职院校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响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学校设计不足、学生认知不够理性、缺乏教育合力等问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发展过... 新时代以社会实践助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是高职院校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响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学校设计不足、学生认知不够理性、缺乏教育合力等问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9
作者 马立国 朱朝磊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强,其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效果三部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基础理论到观测知识,从点到面建立新型传帮带实践模式,从虚拟任务到实际工程,三方面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强,其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效果三部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基础理论到观测知识,从点到面建立新型传帮带实践模式,从虚拟任务到实际工程,三方面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课程兼顾立德树人,将家国情怀、科学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和个人修为等德育工作有机融入课程并有效落地;优化建立阶梯型课程综合考评体系,结合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持续改进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理论实践结合 课程德育 综合考评
下载PDF
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育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福栋 张悦 尤小堂 《职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社会实践是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劳动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育人可以将学校与社会有效联结起来,完美契合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由... 社会实践是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劳动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育人可以将学校与社会有效联结起来,完美契合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由于顶层设计不足导致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出现背离态势,两者应有的系统性融合出现缺失;社会实践活动游离于学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外;并且实践基地建设、劳动教育手段与方式缺少时代性,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性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因此,为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育人,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育人的顶层设计;设计开发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项目;加强基地建设,拓展和整合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资源;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 融合育人 活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