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an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Persistent Effect Mechanism Research
1
作者 Weigong CUI Hui JIAN +2 位作者 Yuan GAN Zhen ZHANG Yanfeng LIU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In order to reduce east--west section area of “digital divider” in China, Ministry of Culture laun- ches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in the mid-west provinces, and the state finance g... In order to reduce east--west section area of “digital divider” in China, Ministry of Culture laun- ches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in the mid-west provinces, and the state finance gives certain funds subsidy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Embarks highly from strategy during construction plan chosen and operational system management, as while as union digital library to construct a persistent effect mechanism. With the principle of state guidance,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benefit farmers, expand culture industry within the provincial and safeguard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then promotes the rural economy cultur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 PERSISTENT effect mechanism RESEARCH IPTV digital LIBRARY CULTURAL industry
下载PDF
Study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Building Innovative Practice Bases for Full-time Civil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Training
2
作者 Mengmeng Liu Lu Zhang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1年第3期52-57,共6页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quality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ltivation,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bas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quality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ultivation,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bas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s discussed.Based on the problems of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the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an innovative practice bas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s elabora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system construction,daily management,and improvement of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parties,which provide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better realizing the nee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essional Degree FULL-TIME Innovative Practice Base effective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PROJECT BUS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6
3
作者 蒙艳玫 卢福宁 +3 位作者 唐治宏 董振 陈远玲 陆冠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研究了基于PROJECT BUS(项目总线)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为依托,以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学研真实项目研发作为学习载体,将知识的拓展与项目研究开发过... 研究了基于PROJECT BUS(项目总线)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为依托,以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学研真实项目研发作为学习载体,将知识的拓展与项目研究开发过程的迭代相结合,用项目研发的渐进思想与知识构建的思路相对应组织自主实践内容,通过项目BUS贯穿机械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始终。有效解决了目前机械类本科生缺乏实际项目研发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弱的关键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ject BUS驱动 渐进式项目团队 金字塔型导师队伍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机械类本科生
下载PDF
Tailo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μSL 3D-printed structures via size effect 被引量:4
4
作者 Wenqiang Zhang Haitao Ye +5 位作者 Xiaobin Feng Wenzhao Zhou Ke Cao Maoyuan Li Sufeng Fan Yang L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2022年第4期261-268,共8页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PμSL)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 technique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 structures with micron-scale high resolution at high printing speed,which enables th...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PμSL)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 technique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 structures with micron-scale high resolution at high printing speed,which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customized 3D microlattices with feature sizes down to several microns.However,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printed polymers were not systemically studied at the relevant length scales,especially when the feature sizes step into micron/sub-micron level,limiting its reliabl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micro/nanolattice and other metamaterial applications.In this work,we demonstrate that PμSL-printed microfibers could become stronger and significantly more ductile with reduced size ranging from 20μm to 60μm,showing an obvious size-dependent mechanical behavior,in which the size decreases to 20μm with a fracture strain up to~100%and fracture strength up to~100 MPa.Such size effect enables the tailoring of the material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PμSL-printed microlattices over a broad range,allowing to fabricate the microlattice metamaterials with desired/tun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variou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projection micro-stereolithography(PμSL) size effect MICRofIB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lattice metamaterial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中介效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力 罗婧怡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为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并利用因果效应法与... 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为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并利用因果效应法与Bootstrap研究方法分析创新能力在此影响过程中充当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韧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经济韧性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农业经济韧性赋能效果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增强农业经济韧性,提升创新赋能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实施地区差异化发展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经济韧性 创新能力 影响效应 传导机制
下载PDF
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的影响
6
作者 黄晓婷 施晓丽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0,共13页
基于中国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水平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并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演化特征;省会城市首位度... 基于中国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水平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并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演化特征;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创新效应受市场化程度与区域吸收能力的异质性正向调节,且呈现单门槛特征。当前,中国多数省(区)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处在过高水平,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吸收能力制约了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创新效应。各省(区)应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在省域空间发展上作出“因省施策”的选择,加强市场化改革力度并提高区域吸收能力,最大化释放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积极影响,有效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和省域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城市首位度 区域创新 非线性影响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开源的创新驱动作用及其治理机制
7
作者 李晓华 宋孟起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20,共18页
开源作为一种基于自由信息交换、快速原型设计和民主协作开发原则的生产模式,为全社会带来了广泛的数字创新与价值创造,成为驱动创新的新动力、新引擎。开源是一种产品底层源代码对任何人开放、以自由信息交换为核心原则、鼓励开放协作... 开源作为一种基于自由信息交换、快速原型设计和民主协作开发原则的生产模式,为全社会带来了广泛的数字创新与价值创造,成为驱动创新的新动力、新引擎。开源是一种产品底层源代码对任何人开放、以自由信息交换为核心原则、鼓励开放协作的产品研发与生产模式,其组织模式被称为“集市”,没有严格和正式的组织边界,且控制强度极低。开源具有广泛的创新效应,在微观企业与技术研发层面体现为提升技术创新速度、有效利用信息、促进市场竞争;在宏观经济与国家整体层面体现为吸收全球资源、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突破技术“卡脖子”困境;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协作层面体现为促进全球开放协作、推动规范全球治理。一套完整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形成了开源的治理机制,个体与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商业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开源项目运转的规则机制构成支持开源创新运作的三个核心制度。基于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应提高中国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应更好发挥开源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 开源社区 创新效应 治理机制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的甘肃实践及高质量发展探索
8
作者 王建连 张邦林 马啸云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994-1001,共8页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根据地,生态是乡村发展的潜在优势,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涉及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通过阐述甘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根据地,生态是乡村发展的潜在优势,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涉及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通过阐述甘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乡村文化创新、生态生活环境治理等途径,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努力构建美丽乡村新发展格局的实践经验;提出甘肃乡村生态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产业技术创新不够、综合治理能力不足、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等现实困境;分析提出了推进甘肃乡村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发力方向,即激活资源潜能,创造乡村生态价值;创新建设理念,丰富乡村生态功能;强化修护治理,还原乡村生态本色;优化体制机制,创新乡村生态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高质量发展 实践成效 机制创新 甘肃省
下载PDF
“机械动力学基础”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9
作者 邹鸿翔 白泉 魏克湘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在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背景下,以“机械动力学基础”课程为例,深入探索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紧密结合该课程的特色与学生特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四个维度出发,以“融合课程思政”为核... 在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背景下,以“机械动力学基础”课程为例,深入探索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紧密结合该课程的特色与学生特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四个维度出发,以“融合课程思政”为核心策略,构建了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并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和高责任感的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动力学基础 课程思政 OBE理念 创新实践能力 项目设计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利部分)质量监督实践与创新
10
作者 乔业斌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为提升长周期重大项目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根据工程建设环境和特点,结合工程实际、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设计功能的原则,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利部分)为例,通过完善质量监督制度、采用“1+N”方式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分段分类制定监督计... 为提升长周期重大项目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根据工程建设环境和特点,结合工程实际、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设计功能的原则,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利部分)为例,通过完善质量监督制度、采用“1+N”方式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分段分类制定监督计划、建立质量监督首次到位制度等质量监督措施,有效开展政府质量监督工作,保证了工程质量,顺利实现了通水通航目标。总结的质量监督工作创新理念和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工程开展质量监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质量监督 实践 创新 成效
下载PDF
高铁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
11
作者 崔新蕾 白莹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3-53,共11页
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探究高铁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提升推动效应,高铁开通线路增多具有强化效果;异质性检验中,在我... 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探究高铁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提升推动效应,高铁开通线路增多具有强化效果;异质性检验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科教规模较小城市、科教质量较低城市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城市中,高铁建设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性;高铁建设通过促进人才和投资集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高铁建设助力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外溢性。应加强高铁网络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助力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协同创新能力 产学研融合 机制检验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浩 邓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8期38-47,共10页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但目前基于微观企业层面、采取定量方法对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战略选择的相关研究缺乏。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为给中国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制度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但目前基于微观企业层面、采取定量方法对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战略选择的相关研究缺乏。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为给中国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制度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从制度层面的视角,以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对2004—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年报关键词进行文本挖掘,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运用多时点的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内的企业更加易于开展数字化转型,且这一政策效果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且,创新型城市试点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科技人才集聚和优化创新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据此,提出进一步总结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经验、因企制宜地采用差别化的激励扶持政策,以及重视资金、人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传导渠道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型城市 试点政策 政策效应 传导机制 创新型国家建设
下载PDF
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行为研究
13
作者 李强 程占红 田祥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区域数字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区域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未对其是否存在空间策略互动行为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识别和检验。本文将技术创新扩散和创新竞... 区域数字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区域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未对其是否存在空间策略互动行为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识别和检验。本文将技术创新扩散和创新竞争规避效应假说引入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空间特征分析中,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地数字技术创新产出数量的上升会带动空间关联地区数字技术创新产出数量的上升,并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高于技术进步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策略互动形式来看,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表现出明显的向上竞争效应。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空间互动效应是由省界竞争规避机制驱动的,城市内部学习示范效应会弱化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效应,外部学习示范机制会强化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产出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进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高(低)数字技术创新产出城市间存在显著空间策略互动效应。研究结论对正确认识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行为和建立健全区域间数字技术进步协同促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 空间策略互动 技术创新扩散 竞争规避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何以引领: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及其效能——基于百项基层党建样板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方成 张平平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党建引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支撑。既有研究侧重理论阐述和个案分析,对“何以引领”的实践机制有待从整体性和全局性层面展开讨论。百项基层样板案例全面展示了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整体样态及显著特征。创新党建... 党建引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支撑。既有研究侧重理论阐述和个案分析,对“何以引领”的实践机制有待从整体性和全局性层面展开讨论。百项基层样板案例全面展示了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整体样态及显著特征。创新党建引领机制能够确保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有效引领。通过政治、组织、能力和制度方面的引领机制创新,党建引领的权威性和组织结构得以加强,功能基础和动力得以巩固,基层治理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社会自主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基层精细化治理的转型得以促进。通过完善治理体系、深化群众参与和推进智慧治理,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构建持续高效和稳定优化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机制创新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15
作者 李史恒 屈小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1,共13页
为了研究创新如何赋能绿色经济增长,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和传导机制,提出研究假说;其次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假说。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存在正... 为了研究创新如何赋能绿色经济增长,首先从理论上解析了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和传导机制,提出研究假说;其次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假说。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存在正向赋能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并且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增长的正向赋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作用效果更强。创新也能够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升级、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等中介传导机制间接赋能绿色经济增长。各中介变量作用强度按照“人力资本>产业升级>政府中介>金融发展”的大小排序,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最为强劲,金融发展作用强度最小。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增长,不仅应积极发挥创新驱动的直接赋能效应,还应该高度重视各种间接赋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 赋能机制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效能提升视角下政府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制分析:以“揭榜挂帅”“赛马制”和“首席制”为例
16
作者 王悦 阿儒涵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需求空前高涨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选择科研项目的资助与管理机制,通过向管理要效率,提升政府科技投入效能成为政府项目资助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揭榜挂帅”等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需求空前高涨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选择科研项目的资助与管理机制,通过向管理要效率,提升政府科技投入效能成为政府项目资助与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揭榜挂帅”等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自提出和进行实践探索以来,已有相关研究缺乏对其具体模式进行综合性比较分析,特别是缺乏对其使用条件和选择依据等方面的研究。为此,从政府科研项目的科学目标确定性与资源充分性出发构建政府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制的二维分析模型(以下简称“二维模型”),并基于此以“揭榜挂帅”“赛马制”和“首席制”等3种典型的项目管理机制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二维模型,政府项目管理机制的重点,对于资源充足、资助目标明确具体的项目主要在于如何快速达成目标,对于资源充足、资助目标不够明确具体的项目在于过程管理,对于资源有限、资助目标明确具体的项目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完成资助目标,而对于资源有限、资助目标不够明确的项目则通常不考虑进行资助。综合比较来看,“揭榜挂帅”极其注重研究成果,属于出口竞争,适用于政府资源充足且资助目标明确具体的情境;“赛马制”将资源聚焦优势主体,偏向于出口竞争,适用于政府资源相对有限而资助目标明确具体的情境;“首席制”强调首席角色的战略眼光及个人能力,属于入口竞争,适用于政府资源充足而目标宏观的情境。最后,从理清政府资助目标与资源、基于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模式并动态灵活调整管理机制,以及兼顾政府宏观指导与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中国政府科研项目资助管理机制选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科研项目 项目资助 项目管理机制 “揭榜挂帅” “赛马制” “首席制” 科技投入效能 二维模型
下载PDF
产教联合体建设:一个项目制治理下的解释性框架
17
作者 刘奉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自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项目制由最初的财政领域扩散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动员和组织国家与社会资源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此背景下,随着深化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项目制也被引入产教联合体建设之中。项目制治理下... 自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项目制由最初的财政领域扩散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动员和组织国家与社会资源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此背景下,随着深化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项目制也被引入产教联合体建设之中。项目制治理下产教联合体建设是一个逐渐演进的历程,主要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基本阶段。其运行机制包括资源嵌入管理、构建行动链、多层级组织架构以及激励—压力传导四个部分,不断形塑并持续推进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产教联合体类型多元化、推动地方产教联合体建设、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彰显。为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完善产教联合体建设治理机制,需要精准做好项目分配与调整,关注多元主体的需求,避免项目“碎片化”,引入第三方评价组织,等等,以不断提升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治理 产教联合体 逻辑 机制 成效
下载PDF
专家赋能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学理溯源、运行机理与实现路径
18
作者 王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37,共7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专家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学理溯源,将专家参与推广到专家赋能,并探讨专家赋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实现的四重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专家赋能与国家创...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专家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学理溯源,将专家参与推广到专家赋能,并探讨专家赋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实现的四重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专家赋能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之间的运行机理。结果表明:专家赋能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正负之分,分别用专家正向赋能与专家负向赋能表示。应促使专家参与产生正向能量,同时,通过制度设计减少或避免产生负向能量;专家正向赋能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动能和势能,这两种“能”可以在知识和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分配过程中发生碰撞、融合及相互转化。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需发挥专家正向赋能作用。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赋能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学理溯源 运行机理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有效技术创新: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
19
作者 王谦 林寿富 管河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1-74,共14页
文章提出有效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了其内在机理,并采用扩展后的三阶段链式网络DEA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有效技术创新的总效率和分效率。应用莫兰指数、三维散点图等工具刻画了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大部... 文章提出有效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了其内在机理,并采用扩展后的三阶段链式网络DEA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有效技术创新的总效率和分效率。应用莫兰指数、三维散点图等工具刻画了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的总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各省份间的创新发展仍欠协调,尚未发现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分阶段效率值大致呈现出第二阶段偏高、第一阶段居中、第三阶段较低的分布特征,这说明创新成果实现阶段仍是影响有效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薄弱环节,应重点采取措施加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技术创新 机理 效率 三阶段链式网络DEA
下载PDF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20
作者 董康银 杨森淼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6,共11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作用机制及异质性。主要结论表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科技支持能扩大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减排提效能力;西部地区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核能和水能技术创新对当地碳排放效率提升作用最明显,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机制检验 产业结构优化 环境规制 科技支持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