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energy efficiency patterns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 study o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GUAN Wei XU Shut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355-368,共14页
Using a sample of 14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d the spatial hierarch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efficienc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viewpoints: energy techn... Using a sample of 14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d the spatial hierarch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efficienc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viewpoints: energy technical efficiency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and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combining the previous two indexes Afte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advancement, rational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each city, we made some generalizations about the coupling features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Liaoning, using the coupling degree rating model Some of ou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14 cities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heir en- ergy efficiency, with Shenyang, Dalian, Anshan, and Jinzhou enjoying the highest energy effi- ciency. Northwestern Liaoning and other heavy-industrial cities such as Fushun and Benxi belong to low-efficiency and high-consumption areas. (2) In areas with higher efficiency,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energy technical efficiency,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and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re, respectively, "π "-, "Ⅱ"- and "H"- shaped. Geographically,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hows different trends from east to west and from north to south. Factors such as the binuclear struct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 major effect on this spatial pattern of energy efficiency. (3) Southeastern Liaoning enjoys a highly advanced in- dustrial structure. Areas with a highly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m an "H" shape, with Shenyang and Dalian at the two poles.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middle and southern Liaoning have a highly concentr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4) Overall, the coupling between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low in Liaoning, except for Shenyang and Dalian at both ends, where the coupling between an advanc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in other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efficiency industrial structure spatial patterns COUPLING
原文传递
我国高耗水工业用水效率区域差异与布局调整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倪红珍 赵晶 +1 位作者 陈根发 张海涛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5期1-5,共5页
针对我国高耗水工业划分理论基础不足的状况,提出以耗水量大小界定高耗水工业的目录。基于界定的高耗水工业目录,分析高耗水工业的用水效率,辨识区域差异。依据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需求,提出高耗水工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策略,为我... 针对我国高耗水工业划分理论基础不足的状况,提出以耗水量大小界定高耗水工业的目录。基于界定的高耗水工业目录,分析高耗水工业的用水效率,辨识区域差异。依据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需求,提出高耗水工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策略,为我国高耗水工业适水发展的区域规划和用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水工业 用水效率 区域差异 结构 布局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门槛模型分析--基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19
3
作者 尹庆民 顾玉铃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7,共7页
现阶段,新发展理念已成为主流思想,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普遍形态的发展。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的... 现阶段,新发展理念已成为主流思想,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普遍形态的发展。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8年东、中、西部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梯度发展态势;(2)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环境规制、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在产业结构的双重门槛下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N"型走势。根据所得结论提出合理调控环境规制手段、合理控制第二产业规模以及合理制定外商准入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时空格局演变 外商投资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系统结构分析及其发展阶段判定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取实证研究和定量方法,在分析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基础上,运用SPSS11.0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定西市这一典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结构特征;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效益生成结构模型,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效益阶段论&quo... 采取实证研究和定量方法,在分析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基础上,运用SPSS11.0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定西市这一典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结构特征;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效益生成结构模型,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效益阶段论",并进行了定西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产业系统结构 产业化效益结构模型 农业产业化“效益阶段论” 甘肃定西市
下载PDF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欣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近时期我国外贸工作的重点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国内产业结构的... 近时期我国外贸工作的重点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商品结构 外贸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迟明妹 仇方道 胡开虹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4期513-519,共7页
整合数据包络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徐州都市圈碳排放高效率县域集中分布于京沪铁路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呈现"... 整合数据包络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徐州都市圈碳排放高效率县域集中分布于京沪铁路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呈现"十"字型空间格局特征,低效率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都市圈的西南部,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空间格局特征相似,且碳排放效率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明显强于集中度,产业调整应以合理化与高级化为目标。由于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耦合协调空间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应区别对待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 空间特征 耦合协调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 被引量:81
7
作者 关伟 许淑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0-530,共11页
本文评价与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能源效率的空间等级与结构特征,分别从DEA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及融合二者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对各地级市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评价... 本文评价与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能源效率的空间等级与结构特征,分别从DEA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及融合二者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对各地级市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评价模型总结了辽宁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各地级市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属于高能效地区,低能效高能耗地区集中在辽西北地区与抚顺、本溪等重工业城市;②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单位GDP能耗、能源利用效率的高能效区域分别呈现"π型"、"二字型"、"工字型"的空间结构特征;趋势分布面上,能源利用效率自东向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北向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的双核结构特征等因素对能源效率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③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辽东南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以沈阳、大连为两极的"工字型"特征,产业结构集中度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辽中南城市群;④全省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整体耦合度较低,沈阳大连两极高度耦合,产业结构高级度与能源效率的耦合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空间特征 耦合 辽宁
原文传递
碳排放约束下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解构、空间分布及耦合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江洪 赵宝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将能源综合效率解构为能源管理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从高级化、合理化和聚集程度三个维度将产业结构分解描述为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三个指数。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能源管理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模型,... 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将能源综合效率解构为能源管理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从高级化、合理化和聚集程度三个维度将产业结构分解描述为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三个指数。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能源管理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分析了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市二者空间分布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分布地区差异明显,高能效地区分布看,能源综合效率、管理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呈倒"Ω"、"δ"和"U"形分布,产业结构三个维度相对高水平地区分别呈"W"、"J"和"S"形分布;2各省能源管理效率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不对称性。从趋势面上看,能源管理效率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点集中在中南部地区;3二者耦合协调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对空间对应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程度相对较高,如北京、上海和广东,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管理效率 产业结构 空间特征 耦合度
原文传递
土地发展权视域下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万娟娟 陈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0-167,共8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剖析区域特征,借助GIS分析法,概括其效率空间集聚特征和分布格局,构建SLM和SEM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三大...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剖析区域特征,借助GIS分析法,概括其效率空间集聚特征和分布格局,构建SLM和SEM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三大区域效率的变化形态相似,以2010年为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模式上逐步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2)2000—2016年,效率有效省份经历了由少增多的变化形态,空间上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呈'高—中—高'分布;(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年际差异,土地资源丰度、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表现为抑制作用。另外,土地发展权确定及分配对于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扩大空间溢出效应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空间格局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