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of egg parasitoids of rice planthoppers between rice and non-rice habitats 被引量:1
1
作者 YU Xiaoping,Zhejiang Acad Agri Sci,Hangzhou 310021,China China +1 位作者 Heung KL.IRRI,Philippines Hu Cui,Zhejiang Agric Univ,Hangzhou 310029,China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1996年第3期9-11,共3页
Egg parasitoids,Anagrus spp.and Oligositaspp.have been found to be important biologi-cal agents in suppressing rice planthoppers inAsian countries.However,most of these stud-ies have been confined to conditions within... Egg parasitoids,Anagrus spp.and Oligositaspp.have been found to be important biologi-cal agents in suppressing rice planthoppers inAsian countries.However,most of these stud-ies have been confined to conditions within ricefields.In this study,field surveys were madeto study the floral and faunal diversity in vari-ous habitats surrounding rice fields.The riceand grass(Echinochloa spp.)plants were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onship of egg parasitoids of rice planthoppers between rice and non-rice habitats
下载PDF
不同生态因子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卵的影响
2
作者 付开赟 李爱梅 +6 位作者 丁新华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阿尔孜姑丽·肉孜 冯宏祖 李晓维 郭文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暗黑赤眼蜂是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明确其对番茄潜叶蛾的寄生能力,为暗黑赤眼蜂田间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番茄潜叶蛾卵密度、温度、湿度、有无光照及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天数,评价影响暗黑赤眼蜂寄... 暗黑赤眼蜂是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明确其对番茄潜叶蛾的寄生能力,为暗黑赤眼蜂田间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番茄潜叶蛾卵密度、温度、湿度、有无光照及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天数,评价影响暗黑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卵的主要因素。暗黑赤眼蜂单雌在寄生卵密度为30粒卵/管,温度26℃、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的寄生率最高,可达93.33%。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时间越长,暗黑赤眼蜂对其寄生能力越弱。根据拟合结果表明,暗黑赤眼蜂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寄生与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圆盘方程相符,说明暗黑赤眼蜂是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潜在寄生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黑赤眼蜂 番茄潜叶蛾 卵寄生蜂 寄生能力评价
下载PDF
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7
3
作者 王彦华 俞瑞鲜 +4 位作者 赵学平 安雪花 陈丽萍 吴长兴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Viggiani和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新烟碱类药剂中,噻虫嗪对拟澳洲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表现出最高的急性毒性,其LC50分别为0.24(0.21~0.27)和0.40(0.37~0.44)mga.i./L;其次为烯啶虫胺,该药剂对上述两种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0.83(0.74~0.96)和0.72(0.65~0.80)mga.i./L;而吡虫啉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分别为502.13(459.80~549.62)和752.62(687.51~828.63)mga.i./L。在测定的大环内酯类药剂中,阿维菌素对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最高,其LC50为0.49(0.46~0.65)mga.i./L,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拟澳洲赤眼蜂表现出最低的急性毒性,其LC50为21.76(19.59~24.40)mga.i./L。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赤眼蜂为低风险~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57~23.54;噻虫啉和依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却为中等风险~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6~3.45;而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4种赤眼蜂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01~0.15。本研究测定的大部分杀虫剂对赤眼蜂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风险。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尤其是烯啶虫胺、噻虫嗪和阿维菌素,以免造成对赤眼蜂的大量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杀虫剂 新烟碱类 大环内酯类 毒副作用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4
作者 祝小祥 苍涛 +3 位作者 王彦华 吴长兴 赵学平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 【目的】明确三唑类杀菌剂对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的影响。【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其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亚洲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成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6种三唑类药剂中,氟环唑急性毒性最高,对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的LC50分别为12.38(11.34~13.60),12.34(10.34~15.07)和41.12(37.75~45.05)mg a.i/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种菌唑,这两种药剂对上述3种赤眼蜂的LC50在507.14(464.79~556.48)~2 246.93(1 866.65~2 755.12)mg a.i/L之间;而环丙唑醇、戊唑醇和己唑醇对3种赤眼蜂的毒性最低,其LC50在5 970.03(5 062.21~7 093.93)~11 712.34(9 941.23~14 026.12)mg a.i/L之间。氟环唑对3种赤眼蜂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0.10~0.34。苯醚甲环唑对拟澳洲赤眼蜂为中等风险性,安全性系数为3.96;而该药剂对稻螟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却均为低风险性,安全性系数分别为8.13和7.69。环丙唑醇、己唑醇、戊唑醇和种菌唑对测定的3种赤眼蜂成蜂均为低风险,其安全性系数在7.31~107.74之间。【结论】一些三唑类杀菌剂对赤眼蜂具有急性毒性潜力,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氟环唑,以免对赤眼蜂造成不良影响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三唑类杀菌剂 卵寄生蜂 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种类及种群动态 被引量:26
5
作者 毛迎新 邹武 +2 位作者 马新华 高明清 林乃铨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2-474,共3页
通过田间采梢、室内镜下查卵和饲养观察,初步获得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卵寄生蜂2种,分别隶属于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sp.和裂骨缨小蜂属Schizophragma sp.,其中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sp.是优势种。2种缨小蜂的寄生动态调... 通过田间采梢、室内镜下查卵和饲养观察,初步获得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卵寄生蜂2种,分别隶属于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sp.和裂骨缨小蜂属Schizophragma sp.,其中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sp.是优势种。2种缨小蜂的寄生动态调查结果显示,除8月和12月寄生率较低外,其它月份的自然寄生率都在30%以上,特别是10-11月寄生率最高达65%,对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卵及卵寄生蜂缨小蜂形态观察和寄生率考评 被引量:21
6
作者 韩宝瑜 林金丽 +1 位作者 周孝贵 章金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成为我国大陆茶园首要害虫,近年在浙苏皖茶区发现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寄生叶蝉卵。拍摄并描述叶蝉卵及其孵化前的形态,以及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成为我国大陆茶园首要害虫,近年在浙苏皖茶区发现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寄生叶蝉卵。拍摄并描述叶蝉卵及其孵化前的形态,以及2种缨小蜂蛹、雌雄隐成蜂和雌雄成蜂形态特征。秋季于叶蝉虫口高峰期调查龙井茶原产地10个典型茶园环境中叶蝉卵的寄生率,尽管丰产类型的茶园叶蝉密度较高,但9月份的寄生率达50%~75%,其他叶蝉密度较低的茶园中寄生率也为16%-48%;10月份,这10块茶园的卵寄生率又有增加;叶蝉三棒缨小蜂为优势种。还发现这2种缨小蜂种群对叶蝉种群呈现跟随效应。认为这2种缨小蜂是叶蝉种群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叶蝉三棒缨小蜂 微小裂骨缨小蜂 寄生率
下载PDF
稻田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 被引量:9
7
作者 毛润乾 张文庆 +1 位作者 张古忍 古德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1,共6页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 :早稻生长期 ,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 rvatae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在水稻移栽后第 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 ,在第 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 ,同在第 2 1天完...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 :早稻生长期 ,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 rvatae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在水稻移栽后第 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 ,在第 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 ,同在第 2 1天完成群落重建 ,重建速率分别是 0 2 8种 天和 0 2 1种 天。晚稻生长期 ,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均在水稻移植后第 1天进田 ,至第 2 1天完成群落重建 ,重建速率分别是 0 12种 天和 0 0 4种 天。维持阶段综防区群落较非综防区稳定。群落重建和维持受温度、种库中卵寄生蜂种类和数量、种库距稻田的远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寄生蜂 群落重建 稻田
下载PDF
新疆东疆玉米地叶蝉及其卵寄生蜂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伊龙 朱丽得孜.艾山 +2 位作者 李勤 王朝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5-333,共9页
[目的]通过2010~2012年两年间对东疆地区玉米地叶蝉及卵寄生蜂资源调查研究,初步查明该地区叶蝉卵寄生蜂资源状况,为该地区叶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东疆地区调查了25个叶蝉大发生的玉米农田,并进行网扫采集,将采集标本带... [目的]通过2010~2012年两年间对东疆地区玉米地叶蝉及卵寄生蜂资源调查研究,初步查明该地区叶蝉卵寄生蜂资源状况,为该地区叶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东疆地区调查了25个叶蝉大发生的玉米农田,并进行网扫采集,将采集标本带回室内进行镜检、挑拣、鉴定,统计分析采集点叶蝉和卵寄生蜂的种类及其数量。[结果]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 salina Mit.)在东疆的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有大量发生,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dis Linnaeus)在哈密市有大量发生。初步调查东疆玉米农田缨小蜂科Mymaridae、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等卵寄生蜂资源十分丰富,共计13属。在玉米三点斑叶蝉大发生的采集点有大量的缨翅缨小蜂(Anagrus spp.)分布。在大青叶蝉大发生的采集点,有大量的柄翅缨小蜂(Gonatocerus spp.)分布。统计分析发现缨翅缨小蜂(Anagrus spp.)和玉米三点斑叶蝉、柄翅缨小蜂(Gonatocerus spp.)和大青叶蝉的发生成正相关。[结论]东疆地区玉米地主要受到玉米三点斑叶蝉和大青叶蝉的严重危害,其卵寄生蜂资源较为丰富,通过继续深入研究其寄生生物学特性,可为这两种叶蝉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地 叶蝉 卵寄生小蜂 资源调查
下载PDF
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毛润乾 古德祥 +1 位作者 张古忍 张文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8-412,共5页
报道了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中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卵期寄生蜂的结构和动态。该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 6个属、共 19种卵寄生蜂组成。其中 ,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rvatae、长管稻虱缨小蜂A .longitubulosus和拟稻虱缨小蜂A... 报道了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中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卵期寄生蜂的结构和动态。该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 6个属、共 19种卵寄生蜂组成。其中 ,稻虱缨小蜂Anagrusnilaparvatae、长管稻虱缨小蜂A .longitubulosus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 ,它们对控制褐飞虱种群卵期的存活率起主要作用。 6个属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对稳定 ,但不同物种包括优势种类在群落中的地位并不稳定。早、晚稻前期 ,群落的寄生蜂数量与稻田褐飞虱数量正相关 ;中期 ,寄生蜂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后期 ,其数量先上升 ,然后急剧下降。水稻生长前、中和后期 ,寄生蜂对褐飞虱卵的平均寄生率分别约为 76 % ,70 %和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寄生蜂群落 结构 动态
下载PDF
桂中、桂南蔗区甘蔗条螟卵寄生蜂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雪红 黄诚华 +2 位作者 商显坤 魏吉利 王伯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明确广西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条螟卵优势寄生蜂种类及寄生情况,为保护本地优势自然天敌及人工释放控制蔗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采样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对广西3个代表性蔗区南宁市吴圩镇、崇左市濑湍镇和来宾市武宣县... 【目的】明确广西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条螟卵优势寄生蜂种类及寄生情况,为保护本地优势自然天敌及人工释放控制蔗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采样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对广西3个代表性蔗区南宁市吴圩镇、崇左市濑湍镇和来宾市武宣县甘蔗条螟卵寄生蜂种类及优势种进行调查。【结果】3个蔗区条螟卵寄生蜂主要有螟黄赤眼蜂和黑卵蜂两种,其中,崇左市濑湍镇蔗区黑卵蜂对条螟卵块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52.11%和45.32%,螟黄赤眼蜂分别为19.72%和17.04%;南宁市吴圩镇蔗区黑卵蜂对条螟卵块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1.79%和2.40%,螟黄赤眼蜂分别为8.93%和6.29%;来宾市武宣县蔗区黑卵蜂对条螟卵块和卵粒寄生率分别为5.13%和6.36%,螟黄赤眼蜂分别为43.59%和41.75%。【结论】黑卵蜂是崇左市濑湍镇甘蔗条螟卵寄生性优势天敌,螟黄赤眼蜂是来宾市武宣县和南宁市吴圩镇甘蔗条螟卵寄生性优势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害虫 条螟 卵寄生蜂 调查 广西
下载PDF
非农田生境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毛润乾 张文庆 +1 位作者 张古忍 古德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6,共5页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 Stl 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我国, 其间歇性大发生的局面仍没有改观. 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的控制策略正日益受到重视. 在田埂和路边2 个亚种库中, 共收集到能寄生褐飞虱卵的...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 Stl 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我国, 其间歇性大发生的局面仍没有改观. 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的控制策略正日益受到重视. 在田埂和路边2 个亚种库中, 共收集到能寄生褐飞虱卵的寄生蜂20 种, 分别属于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 其种类和数量在1 月份有所下降, 在3 月底和4 月初开始上升. 水稻移植后稍有下降. 早稻收割后和晚稻生长后期, 又明显增加. 两个亚种库的群落优势种类也基本相同, 通常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 但优势度指数不同. 飞虱卵寄生蜂的种库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寄生蜂 动态 水稻 群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耀发 赵玉敬 +4 位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潘文亮 宋健 高占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比结果表明,随着“蜂−卵”比值增加,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逐渐下降,从14.33粒/蜂降至0.73粒/蜂,而棉铃虫卵被寄生率逐渐上升,从17.92%上升至73.33%。综合两者的关系,发现在“蜂−卵”比为1∶20时,两者出现了交汇,此时,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约7.50粒/蜂,棉铃虫卵被寄生率约为37%。基于此,得出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应综合“蜂−卵”比、田间棉铃虫种群密度及落卵量等指标来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数量,以达到棉铃虫田间最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棉铃虫 寄生效能 卵寄生蜂 天敌昆虫
下载PDF
不同生境源的稻飞虱卵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和寄生特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俞晓平 胡萃 K L Heong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7,共7页
稻飞虱重要卵寄生蜂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aesopi、O.naias均能在稻田和稻田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生存。而A.flaveolus为优势种。不同... 稻飞虱重要卵寄生蜂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aesopi、O.naias均能在稻田和稻田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生存。而A.flaveolus为优势种。不同生境来源的卵寄生蜂有着不同的寄生和选择特性。缨小蜂A.flaveolus能在飞虱科内转换寄主,但需1~2代的适应期。寄主卵对寡索赤眼蜂O.aesopi的寄生有较大的影响,用褐飞虱和黑尾叶蝉诱集的O.aesopi不能交叉寄生。稻田内诱集的寄生蜂选择稻飞虱,而杂草地中诱集的缨小蜂则对飞虱T.pusanus有一定的选择性。非稻田生境对保护稻飞虱卵寄生蜂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其寄生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来源 寄生特性 卵寄生蜂 稻飞虱
下载PDF
关于两种赤眼蜂寄生荔枝蒂蛀虫卵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赞安 梁广文 +1 位作者 刘文惠 陈巧贤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21.67%和29.00%,寄生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1.76%和80.49%,显示出这两种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赤眼蜂 卵寄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及其卵寄生蜂记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朝 李勤 +2 位作者 唐秀丽 鲁佳雄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榆树食叶害虫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luteola(Müller)寄生蜂,为利用该寄生蜂对榆黄毛萤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成虫及其卵粒进行采集,并带回实验室内进行饲养、... 【目的】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榆树食叶害虫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luteola(Müller)寄生蜂,为利用该寄生蜂对榆黄毛萤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成虫及其卵粒进行采集,并带回实验室内进行饲养、观察,解剖并鉴定羽化自卵粒的寄生蜂。【结果】从榆黄毛萤叶甲的卵中饲养得到了一种寄生蜂榆毛萤叶甲啮小蜂Oomyzus gallerucae(Fonscolombe),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报道了新疆榆树重要害虫榆黄毛萤叶甲的卵寄生蜂,发现其自然寄生率比较高,是榆树害虫榆黄毛萤叶甲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寄生蜂的发现对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黄毛萤叶甲 卵寄生蜂 榆毛萤叶甲啮小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慧玲 林乃铨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7-413,共7页
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获知:缨小蜂成蜂的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该蜂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25℃条件下,缨小... 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获知:缨小蜂成蜂的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该蜂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25℃条件下,缨小蜂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为21.40±0.26d,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微小裂骨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36.83±0.81粒,叶蝉三棒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22.33±0.48粒。同时,采用共景深成像系统拍摄了2种缨小蜂各虫态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生物学 成蜂寿命 补充营养
下载PDF
植物水提液卵表面处理对螟黄赤眼蜂寄生柞蚕卵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天昊 张波 +2 位作者 王秀梅 杜文梅 阮长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以6科14种植物材料的水提液对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进行卵表面处理,考察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对处理后寄主卵的自主选择,依据寄生率、羽化率、单卵蜂数及单卵遗留蜂率等繁育指标,经2轮筛选获得了1种十字花科增效植物... 以6科14种植物材料的水提液对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进行卵表面处理,考察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对处理后寄主卵的自主选择,依据寄生率、羽化率、单卵蜂数及单卵遗留蜂率等繁育指标,经2轮筛选获得了1种十字花科增效植物——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并对其处理液浓度、接蜂比例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其植物材料与处理液的有效保存期。结果显示:使用花椰菜、甘蓝(Brassica oleracea)、青椒(Capsicum annuum)、桃(Amygdalus persica)等植物供试溶液进行卵表面处理有利于螟黄赤眼蜂寄生柞蚕卵,其中,花椰菜供试溶液处理效果最佳。在1∶20接蜂比例下,花椰菜鲜榨汁20倍稀释液卵表面处理后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显著提高,羽化率、单卵蜂数、单卵遗留蜂率与CK间无显著性差异。花椰菜植物材料的保鲜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出现腐斑后处理组的寄生率会显著下降,花椰菜处理液可于4℃保存,在存放4 d内仍具有较好增效活性。在各接蜂比例下,经花椰菜鲜榨汁20倍稀释液进行卵表面处理均可将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等繁育指标稳定于较高水平,该方法将有助于解决螟黄赤眼蜂生产中繁育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环境 植物水提液 卵寄生蜂 螟黄赤眼蜂
下载PDF
天牛卵寄生蜂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彦龙 唐艳龙 +2 位作者 王小艺 曹亮明 杨忠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176,共8页
本文对天牛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已有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天敌资源调查、天敌分类与系统发育、天敌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性、生殖与遗传多样性、化学生态学等方面,大部分属于基础性研究;但相对其他类群害虫的... 本文对天牛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已有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天敌资源调查、天敌分类与系统发育、天敌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性、生殖与遗传多样性、化学生态学等方面,大部分属于基础性研究;但相对其他类群害虫的卵寄生蜂研究较少;仅见对极少数几种天牛卵寄生蜂的行为学、化学生态学机制有过较深入的探讨。天牛卵寄生蜂应用于生物防治实践的研究更少,这可能与天牛卵寄生蜂虫源获取困难、饲养技术研究薄弱有关,天牛卵寄生蜂的规模化繁育技术也制约了其生物防治利用。本综述对全面了解天牛卵期寄生性天敌研究进展提供了便捷,为今后加强和深入对天牛卵寄生蜂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生物防治 卵寄生蜂 天敌 饲养技术
下载PDF
小菜蛾卵寄生蜂在生态恢复条件下的自然增长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寿山 陈科伟 沈叔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449-1451,共3页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 ,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 .1999年 9月 ,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 ;同时 ,拟澳洲赤眼蜂 ...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 ,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 .1999年 9月 ,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 ;同时 ,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confusum)和碧岭赤眼蜂 (Trichogrammabilingensis)在田间也有一定的自然寄生比率 .目前 ,4种赤眼蜂已经在田间自然建立了种群 ,其中以拟澳洲赤眼蜂数量占优势 ,对小菜蛾的自然寄生率为 15 % ,最高时可达 2 9% ,表明农田生态条件的恢复对小菜蛾卵寄生蜂有较好的增殖和保护作用 .最后提出了在该农场利用赤眼蜂自然控制小菜蛾种群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卵 寄生蜂 生态恢复条件 自然增长
下载PDF
武汉地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卵寄生蜂种群消长动态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迎新 谭荣荣 +1 位作者 龚自明 刘明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3-825,共3页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是中国茶区最主要害虫,在湖北武汉地区茶园对该叶蝉及其卵寄生蜂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呈现双峰型,第一峰出现在5月底至6月底,主要危害夏茶,第二峰出现在9月底...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是中国茶区最主要害虫,在湖北武汉地区茶园对该叶蝉及其卵寄生蜂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呈现双峰型,第一峰出现在5月底至6月底,主要危害夏茶,第二峰出现在9月底至10月底,主要危害秋茶。寄生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为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mu empoasca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Ogloblin),6~10月2种寄生蜂联合寄生率为2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种群消长动态 武汉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