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主题导写与适应训练——以“利己与利他的取舍之道”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月明 李跃庭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新高考作文命题注重材料与时事热点的紧密联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利己与利他的取舍之道”为例,围绕二者的含义与关系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梳理,从高考作文的立意、选材、语言等评价角度入手... 新高考作文命题注重材料与时事热点的紧密联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利己与利他的取舍之道”为例,围绕二者的含义与关系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梳理,从高考作文的立意、选材、语言等评价角度入手,以主题导写的形式提出合理的写作建议,同时,从微写作和模拟写作入手,给予适应训练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主题导写 适应训练 利己与利他
下载PDF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践行路径的再审思——基于党组织引领治理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旭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但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传统路径面临践行主体不明、践行规则不清、践行责任不显等现实困境。通过利他-利己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可知,利己定位不准、不同性质企... 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但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传统路径面临践行主体不明、践行规则不清、践行责任不显等现实困境。通过利他-利己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可知,利己定位不准、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被混淆,以及利他-利己行为未实现动态平衡是造成国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最优载体。基于此,确立“主辅相成”的践行主体、明确“条理清晰”的践行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践行责任,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的理性路径,也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党组织 利他利己 共同富裕 社会责任
下载PDF
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精致利己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及其德育启示
3
作者 吴漾 赵志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近年来,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引发了公众乃至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大部分研究者均强调精致利己主义观念中追求高效工具理性,将手段与目的分离的精致,以及在行为目的上的利己两个要素,并以此讨论精致利己主义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准确界... 近年来,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引发了公众乃至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大部分研究者均强调精致利己主义观念中追求高效工具理性,将手段与目的分离的精致,以及在行为目的上的利己两个要素,并以此讨论精致利己主义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准确界定精致利己主义,还需引入第三个要素——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该要素对于区分精致利己主义与理性经济人十分关键,也能为精致利己主义的虚伪性、欺骗性提供一种结构性的解释。有效应对精致利己主义对于高校德育的挑战,不能仅仅局限于反击其行为目标的利己性与行为策略的精致性,而应当从理性说服与情感熏陶等角度入手,破除行为准则的主体间不一致性对德育目标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利己主义 主体间不一致性 工具理性 德育
下载PDF
思辨与升华——论“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二律背反
4
作者 张耀儒 张英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系统比较,从理智的角度,讨论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逻辑分析起点,细化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概念分类,研究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心理发生机制。希望以此为基础,更好地领悟利他主义的内在价值,寻求联通“... 通过对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系统比较,从理智的角度,讨论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逻辑分析起点,细化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概念分类,研究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心理发生机制。希望以此为基础,更好地领悟利他主义的内在价值,寻求联通“他律”走向“自律”的道路,克服“精致利己主义”的客观问题和现实困惑,引导青年更加坚定自觉、更有方向感地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主义 利己主义 精致利己主义
下载PDF
辅导员对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批判与引导
5
作者 韩译心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6期34-39,90,93,共8页
以利己性、短视性和精致性为特征的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亟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批判和引导。对于大学生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现象,部分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存在强调“表面功夫”、寻找工作“捷径”和服务理念“缺位... 以利己性、短视性和精致性为特征的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亟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批判和引导。对于大学生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现象,部分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存在强调“表面功夫”、寻找工作“捷径”和服务理念“缺位”的问题。从职业倦怠、晋升激励和专业素质方面审视辅导员教育引导工作中“利他”导向不足的原因,提出以职责合理分工为前提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以学生成长规律为依据选择教育引导策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综合运用教育载体和以“教育者先受教育”为原则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利己主义” 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如何达成合作:从自我行动的逻辑到合作行动的逻辑
6
作者 聂洪辉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个人主义中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是统一的,都是道德的基础。这与中国儒家元典中的道德个人主义十分契合,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接洽与整合。自我主义者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遵循自我行动的逻辑,形成圈子和派系竞争,会降低社会信...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个人主义中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是统一的,都是道德的基础。这与中国儒家元典中的道德个人主义十分契合,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接洽与整合。自我主义者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遵循自我行动的逻辑,形成圈子和派系竞争,会降低社会信任度和公共性。在现代社会,陌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只有建立在平等、权责对等、权利与义务平衡和公共规则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道德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与合作行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德主义的个人形成合作行动,其合作行动的逻辑可以提升社会公共性,形成以提高社会公共性为目标集体行动,发展出职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良性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主义 自我行动的逻辑 道德个人主义 合作行动的逻辑
下载PDF
教育内卷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偏差及其矫正
7
作者 李德显 史晓谭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9-27,共9页
当前,教育领域内卷现象日益普遍并愈加严峻,部分大学生为争夺有限优质资源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这场非理性的竞争中,通过极度剥削自己、精明计算规则来获得少量的竞争优势,精致利己主义、世俗功利主义、现代犬儒主义、非理性竞争意识等错误... 当前,教育领域内卷现象日益普遍并愈加严峻,部分大学生为争夺有限优质资源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这场非理性的竞争中,通过极度剥削自己、精明计算规则来获得少量的竞争优势,精致利己主义、世俗功利主义、现代犬儒主义、非理性竞争意识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在这场内卷竞争中悄然滋生。总结大学生在教育内卷背景下产生价值观偏差的现实表征,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从多角度探究其应对矫正策略,以期改善当前教育内卷环境,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卷 大学生 价值观偏差 精致利己主义 世俗功利主义 现代犬儒主义
下载PDF
“利己主义者”的自由为何是虚幻的?——论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观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2
8
作者 柯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8,共7页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个体的关注,无形中促进了马克思告别人本主义哲学,深入反思自由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是怎样的。马克思发现,施蒂纳眼中现实的个人——利己主义的“唯一者”依然是具有抽象本质的、脱离现实...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个体的关注,无形中促进了马克思告别人本主义哲学,深入反思自由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是怎样的。马克思发现,施蒂纳眼中现实的个人——利己主义的“唯一者”依然是具有抽象本质的、脱离现实条件的“人”,其设想的“利己主义者的联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唯物史观的发现让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个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并在其中结成了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状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构建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利己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自由人的联合体
下载PDF
论对外文化教材的“主体间性”编写理念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小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F0003,150,共11页
对外文化教材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外国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托。对外文化教材的编写理念可以分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编写理念两种类型。与“主体性”编写理念不同,“主体间性”编写理念强调教材的编写者与学习... 对外文化教材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外国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托。对外文化教材的编写理念可以分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编写理念两种类型。与“主体性”编写理念不同,“主体间性”编写理念强调教材的编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性和相互创造性,通过交互性达成编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二者间以教材为纽带的对话和交往,用相互理解取代“主体性”编写理念的自我意识,在与学习者的对话和协调中确立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及编写方式。贯彻“主体间性”的编写理念能够避免陷入“唯我论”和“知识陈列”的陷阱,有助于实现对外文化教材与“零”同步,并提高外国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体间性”编写理念是对“主体性”编写理念的自我中心化倾向的纠偏,具有更加开放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文化教材 编写理念 主体间性 唯我论 知识陈列
下载PDF
人的现代性及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
10
作者 陈用芳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人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根据,“人的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性”的外在表现。“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了的人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现代性”至少包括八大特质。人的现代性对公民道德建设有诸多... “人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根据,“人的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性”的外在表现。“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了的人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现代性”至少包括八大特质。人的现代性对公民道德建设有诸多启示:高扬主体性的同时要培育主体间性;要让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保驾护航;要充分地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要实现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对立统一;要使自强性与开放性获得同步增长;要展现鲜明的民族性和卓越的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 人的现代性 主体间性 利他性 利己性 君子人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视域下精致利己主义批评研究
11
作者 李兆锐 李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精致利己主义的本质是为了私欲运用精致的手段来割裂义与利辩证统一关系的善于伪装的利己主义。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科学地指出了个人与集体、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无产阶级奋斗目标。针对精致利己主义者没有正确的义利观... 精致利己主义的本质是为了私欲运用精致的手段来割裂义与利辩证统一关系的善于伪装的利己主义。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科学地指出了个人与集体、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无产阶级奋斗目标。针对精致利己主义者没有正确的义利观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这些主体的角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学校在马克思主义义利观方面的教育,营造见利思义家庭环境这三方面来对精致利己主义问题进行有效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义利观 精致利己主义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文建东 李欲晓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50,共7页
本文界定了不同的利他主义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利他主义缺乏的原因给予了解释,指出利他主义不只是道德规范问题,也更多地包括经济动机。本文还比较了市场、政府和利他主义行为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和配置资源过程中的效率,指出在市... 本文界定了不同的利他主义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利他主义缺乏的原因给予了解释,指出利他主义不只是道德规范问题,也更多地包括经济动机。本文还比较了市场、政府和利他主义行为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和配置资源过程中的效率,指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正确界定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利他主义 利已主义 道德规范 政府职能 资源配置
下载PDF
在线社交学习中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利己”与“利他”的双重情境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敏 唐国庆 张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6-152,180,共8页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用户在线社交学习知识贡献行为的因素,对提升学习质量、完善社区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从利己和利他的双重情境出发,在整合计划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用户在线社交学习知识贡献行为的因素,对提升学习质量、完善社区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从利己和利他的双重情境出发,在整合计划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实证研究部分,选取多个虚拟学习平台和在线社交学习社群的用户群体为样本,采用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236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感知地位收益和感知知识收益显著促进社交学习中用户的利己知识贡献意愿,感知时间成本和感知知识成本对利己知识贡献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感知主观规范、感知客观规范和感知个体地位正向促进利他知识贡献意愿;感知群体地位对利他知识贡献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利己和利他知识贡献意愿均对知识贡献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利己意愿的影响效果强于利他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贡献 在线社交学习 利己 利他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政府信任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毅杰 乔文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9,共7页
基于2010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比较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类社会群体对中央和地方两层级政府的信任差异,并从利己主义、文化主义、户籍制度、世代四方面探讨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总体上,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依然"央强地... 基于2010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比较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类社会群体对中央和地方两层级政府的信任差异,并从利己主义、文化主义、户籍制度、世代四方面探讨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总体上,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依然"央强地弱",但不同户籍下的居民政府信任则呈现不同特点。利己维度的阶层地位、文化维度的权威主义价值观和人际信任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均显著影响。而教育年限和政府责任认知仅对中央政府信任有显著影响,世代因素则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城乡比较 利己主义 文化主义 世代
下载PDF
利己与利他的博弈论分析——幼儿德育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0
15
作者 裘指挥 张丽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0,共3页
依据博弈论的观点,“互利互惠”有助于实现个人与团体利益的最优化。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实践中经过多次博弈,往往会发现“互利互惠”这一“金规则”。这一博弈的过程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
关键词 博弈论 利己 利他 互惠
下载PDF
伦理学中的利己与利他之辨 被引量:6
16
作者 苟敏 李耀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利己与利他之争,自古以来,百家争鸣,观点各异,演绎出多彩多姿的异质文化图景。以利己为根据形成了个性独立的西方文化主脉,以利他为归依构建了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精魂。利己与利他本质上是一致的,互融互通,互惠互利。利己通过利他来实现... 利己与利他之争,自古以来,百家争鸣,观点各异,演绎出多彩多姿的异质文化图景。以利己为根据形成了个性独立的西方文化主脉,以利他为归依构建了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精魂。利己与利他本质上是一致的,互融互通,互惠互利。利己通过利他来实现,利他以利己而真实存在。二者相存相依,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己 利他 互利
下载PDF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明 席恒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90,共5页
人类社会的合作行为缘于社会分工,合作能产生收益,无论是基于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还是交往理性的合作,皆是出于对合作收益的预期。作为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如何创设制度条件使合作收益最大化以及合作收益分... 人类社会的合作行为缘于社会分工,合作能产生收益,无论是基于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还是交往理性的合作,皆是出于对合作收益的预期。作为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如何创设制度条件使合作收益最大化以及合作收益分配的合理化,就成了其基本问题。以合作收益作为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和基础,对于合理界定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收益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交往理性 公共管理
下载PDF
探究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原因及重建路径——基于人性的视野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亚娜 黄奕祥 胡正路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70,共2页
引入利己及利他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医护人员无法脱离理性人的属性。为缓减这一属性与医学人文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建议将制度化作为医学人文重建的现实路径,建立一套医学人文的行为规范及考核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文教育、为员工提... 引入利己及利他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医护人员无法脱离理性人的属性。为缓减这一属性与医学人文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建议将制度化作为医学人文重建的现实路径,建立一套医学人文的行为规范及考核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文教育、为员工提供组织支持,并建立一套医患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制度建设
下载PDF
重思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治国 赵以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对于个体的幸福与城邦的繁荣具有重大作用的政治友爱,在类型上既不属于利益的友爱,也不完全等同于友爱的完美范型即德性的友爱,而是一种弱的德性的友爱;在性质上它既不是高尚的利己主义,也不是某种形式的利他...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对于个体的幸福与城邦的繁荣具有重大作用的政治友爱,在类型上既不属于利益的友爱,也不完全等同于友爱的完美范型即德性的友爱,而是一种弱的德性的友爱;在性质上它既不是高尚的利己主义,也不是某种形式的利他主义,而是一种节制的利己主义。这种意义上的政治友爱,在当代变化了的政治语境和哲学语境中仍然具有其重要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政治友爱 弱的德性友爱 节制的利己主义
下载PDF
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福扬 曾广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生态危机的根源众多 ,归纳起来 ,主要有四种 ,即市场根源、认识根源、科技根源和政治根源。主要从市场的成本分摊性、人类中心论、科技异化以及政治对致毁性技术应用的加速作用分别对上述四种根源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类中心论 科技异化 致毁性技术 特征 市场 认识论 科技 政治 自然资源 产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