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modeling,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BCC ejector mode
1
作者 Feiteng Luo Zhenming Qu +3 位作者 Yaosong Long Wenjuan Chen Jinli Hou Baoxi Wei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2期207-232,共26页
Ejector mode is a unique and critical phase of wide-range rocket-based combined cycle(RBCC)engine.In this paper,a quasi-one-dimensional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modeling method,with more detailed model treatments for... Ejector mode is a unique and critical phase of wide-range rocket-based combined cycle(RBCC)engine.In this paper,a quasi-one-dimensional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modeling method,with more detailed model treatments for the inlet-diffuser system,pri-mary/secondaryflow interaction,and pressure feedback matching,was developed f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studies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the ejector mode of an actual RBCC engine.A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s of separate inlet and fullflowpath was completed to validate the modeling study and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The primary/secondary equilibrium pressure ratio function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jector mode performance,a higher performance augment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lower rocket pressure ratio,larger mixing section area ratio,smaller throttling throat and higher equivalence ratio,within an appropriate range.The positive performance augmentation can be realized at lowflight Mach conditions,the coordination and trade-off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fic im-pulse,performance augmentation ratio and thrust-to-area ratio during ejector mode are present by the Pareto-front from MOP analysis.It is further verified by CFD simulation that,the operating back-pressure at the exit of inlet-diffuser system function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airbreathing characteristics,the pressure feedback and matching should be well-controlled for secondaryflowrate and performance augmentation.The 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alysis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numerical simulation,to validate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et-based combined cycle(RBCC) ejector mode Performance modeling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火箭出口面积对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轶智 孙明波 +7 位作者 黄玉辉 李佩波 安彬 顾瑞 王教儒 李梦磊 王泰宇 陈纪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引射模态飞行状态复杂,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研究了火箭出口面积对发动机引射模态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射流量在低飞行马赫数条件下,主要受引射性能影响,火箭出口面积越大,引射性能越好。然而,随...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引射模态飞行状态复杂,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研究了火箭出口面积对发动机引射模态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引射流量在低飞行马赫数条件下,主要受引射性能影响,火箭出口面积越大,引射性能越好。然而,随着飞行马赫数的提升,引射空气的动能提升,隔离段内出现壅塞情况,引射流量主要受限于隔离段几何尺寸,与火箭出口面积无关。在亚声速工况下,火箭出口面积越小,发动机比冲越低,且出口无量纲面积为3.15时,火箭羽流膨胀撞壁,会引起性能骤减,需要予以避免;在超声速工况下,选择面积较小的火箭出口面积,燃烧室内压越高,发动机性能提升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 引射模态 火箭出口面积 比冲 引射性能
下载PDF
一次火箭流量对RBCC性能影响的数值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洋 何国强 +2 位作者 刘佩进 李强 李宇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4,共6页
利用三维两相数值计算方法和地面直联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来流速度下一次火箭流量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流条件下,一次流流量的增加对发动机推力和比冲的贡献不同,在低速条件时,一次火箭流量的增加对来流... 利用三维两相数值计算方法和地面直联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来流速度下一次火箭流量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来流条件下,一次流流量的增加对发动机推力和比冲的贡献不同,在低速条件时,一次火箭流量的增加对来流空气的加热以及缩短二次燃料的雾化蒸发时间和距离起着积极的作用,对性能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当来流速度较高时,过大一次流流量对流动通道产生了阻塞效应,造成对推力和比冲贡献作用的减小。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研究得到的规律,特别在高马赫数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的增加对推力和比冲的贡献是减小的,且飞行速度越高,这种贡献越小。无论低速还是高速来流条件,存在着一个优化的一次流流量,这对提高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苍组合动力循环 引射模态 一次火箭 流量
下载PDF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引射模态流动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国辉 蔡体敏 +3 位作者 何国强 刘佩进 黄生洪 秦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应用迎风格式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 S方程的基础上 ,数值模拟了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进气道 /混合段 /燃烧室 /尾喷管 /引射火箭内的流动过程 ,分析了引射模态流道中的复杂流动结构 ,从理论上探讨了火箭引射模态工作过程机... 应用迎风格式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 S方程的基础上 ,数值模拟了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进气道 /混合段 /燃烧室 /尾喷管 /引射火箭内的流动过程 ,分析了引射模态流道中的复杂流动结构 ,从理论上探讨了火箭引射模态工作过程机理 ,讨论了RBCC实验模型的混合性能 ,最后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分析 火箭发动机 引射式冲压发动机 复合式发动机 引射模态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吕翔 刘佩进 +1 位作者 何国强 刘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1-635,共5页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开展了研究,并对飞行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有效比冲作为优化目标的一次火箭流量单目标优化模型;建立了求解与一次火箭流量相匹配的二次...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开展了研究,并对飞行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有效比冲作为优化目标的一次火箭流量单目标优化模型;建立了求解与一次火箭流量相匹配的二次燃料流量的比例控制方法;在考虑发动机性能优化与弹道分析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采用试验设计和遗传算法,建立了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方法。针对空中载机发射的RBCC发动机,开展了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优化,并根据弹道分析结果,给出了飞行条件下一次火箭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克服飞行过程中声障阻力,一次火箭流量在Ma=1.0附近达到最大,此时对发动机提出较高的推力设计要求;在Ma=1.5附近,来流空气的冲压作用占主导地位,一次火箭流量出现较大程度的节流,此时对发动机提出较高的比冲设计要求;超过Ma=1.5后,一次火箭以较小的流量状态维持稳定工作;火箭引射模态下一次火箭流量调节比达到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 火箭引射模态 一次火箭 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中心支板式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流动与燃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石磊 赵国军 +3 位作者 杨一言 秦飞 魏祥庚 何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2-2301,共10页
为了深入认识引射模态工作机理,针对中心支板式RBCC发动机,在飞行马赫数2、不同内置火箭流量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流道一体化的数值模拟,并对其内流场特征、火箭射流/引射空气掺混发展特征以及复合型释热规律和火焰结构等开展了详细分... 为了深入认识引射模态工作机理,针对中心支板式RBCC发动机,在飞行马赫数2、不同内置火箭流量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流道一体化的数值模拟,并对其内流场特征、火箭射流/引射空气掺混发展特征以及复合型释热规律和火焰结构等开展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下的流动掺混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高度耦合的过程。在即时预混燃烧(SMC)模式下,燃烧过程主要在内置火箭射流与来流空气之间形成的剪切层内进行;流道上游剪切层厚度较薄,温度和组分浓度梯度较大,掺混速率快;高释热区集中分布在流道上游,可分为超声速释热区和亚声速释热区;流道内的燃烧反应以扩散燃烧为主,随着掺混过程的进行逐渐向预混燃烧过渡。提高火箭流量,流道内温度升高,反应持续距离增加,但掺混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循环发动机 引射模态 燃烧 空气引射 掺混 预混燃烧
下载PDF
RBCC火箭引射模态热力壅塞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吕翔 何国强 +1 位作者 刘佩进 李宇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3-568,共6页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火箭引射模态下实现热力壅塞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实现热力壅塞可行性分析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燃烧室通道面积变化规律、加热方案、一次火箭与二次流掺混后的气流参数等对实现热力壅塞的影响,提出...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火箭引射模态下实现热力壅塞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实现热力壅塞可行性分析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燃烧室通道面积变化规律、加热方案、一次火箭与二次流掺混后的气流参数等对实现热力壅塞的影响,提出了判别能否实现热力壅塞的临界马赫数准则.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氢燃料发动机在地面静止状态下难以实现热力壅塞,在一定飞行状态下可以实现热力壅塞.通过地面直连实验实现了来流马赫数为1.2条件下的热力壅塞及其主动控制,壅塞位置的调节范围达到了燃烧室长度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火箭基组合循环 火箭引射模态 热力雍塞
下载PDF
多模态RBCC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宏亮 林彬彬 +3 位作者 何国强 秦飞 魏祥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为了研究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发动机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模态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分析了引射模态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工作特点,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 为了研究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发动机主火箭室压对引射模态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分析了引射模态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工作特点,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室压对RBCC亚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室压增至26MPa时,由于主火箭喷管面积扩张比相应增大,使得主火箭喷管出口射流欠膨胀程度没有增大,避免了Fabri壅塞现象的产生,同时增大的主火箭射流马赫数使主火箭射流对第一级凹腔下游二次流道的挤压作用明显减弱,综合作用使得Ma=0和Ma=0.8条件下引射比分别提高了22.4%和40.0%;全流道计算结果表明在亚声速飞行阶段,提高主火箭室压一方面提升了主火箭推力,另一方面提升了燃烧室及后体推力,综合作用使得发动机比冲分别提高了11.5%和25.3%。提高主火箭室压有利于提升宽范围飞行RBCC发动机亚声速飞行阶段发动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 引射模态 主火箭 引射比
下载PDF
RBCC引射/亚燃模态过渡点选择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洋 何国强 +1 位作者 刘佩进 吕翔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0-505,共6页
以RBCC推进系统为动力的飞行器设计流程出发,建立了考虑发动机工作的限制条件的引射和亚燃模态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燃料条件下发动机引射和亚燃模态下比冲和推力系数随飞行弹道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比冲最优、推力变化最小的模... 以RBCC推进系统为动力的飞行器设计流程出发,建立了考虑发动机工作的限制条件的引射和亚燃模态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燃料条件下发动机引射和亚燃模态下比冲和推力系数随飞行弹道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比冲最优、推力变化最小的模态过渡点选择方法;结合某一具体飞行任务的典型弹道,获得了在飞行马赫数为2.6±0.1、飞行高度为11.7—12.9km范围内进行引射/亚燃模态过渡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 引射模态 亚燃模态 模态过渡
下载PDF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伟 罗世彬 王振国 《火箭推进》 CAS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介绍了采用引射火箭模式的RBCC发动机工作原理,并在对其概念设计模型进行简化的基础上,进行了RBCC发动机系统性能分析,评估了RBCC发动机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发动机系统出口截面直径和燃料化学反应后的总温)的变化对其性能(推力、推力系数... 介绍了采用引射火箭模式的RBCC发动机工作原理,并在对其概念设计模型进行简化的基础上,进行了RBCC发动机系统性能分析,评估了RBCC发动机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发动机系统出口截面直径和燃料化学反应后的总温)的变化对其性能(推力、推力系数和比冲)的影响,认为:1)燃料经过加热后,推力和推力增益都上升了69.97%,比冲增加了180.18%;2)随着二次燃烧过程中燃烧室温度的上升,发动机的推力、推力增益和比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3)随着RBCC发动机系统出口截面直径的增加,尾气对发动机的反推力、推力增益以及比冲急剧下降,不利于其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引射火箭模式 推力 推力增益 比冲
下载PDF
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进气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伟 石磊 +1 位作者 刘佩进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5,611,共6页
为了研究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的进气道特性,基于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建立了二维RBCC发动机流道构型。利用数值模拟获得不同来流马赫数和主火箭流量时发动机的流场结构和进气道性能。研究发现,不同来流马赫数时,发动机流动特征和进气道特性... 为了研究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的进气道特性,基于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建立了二维RBCC发动机流道构型。利用数值模拟获得不同来流马赫数和主火箭流量时发动机的流场结构和进气道性能。研究发现,不同来流马赫数时,发动机流动特征和进气道特性差异较大,可划分为几个典型区间。只有在低亚声速区间,火箭引射才可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来流马赫数和进气道喉道面积是影响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进气道性能的主要因素,发动机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大进气道的喉道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发动机 引射模态 进气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火箭引射模态下主火箭总压与RBCC发动机的匹配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翔 郑思行 +1 位作者 何国强 刘佩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4,197,共7页
基于传统的"等压面假设"理论,建立了RBCC发动机主火箭的引射性能分析模型,研究了主火箭总压与RBCC发动机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若隔离段通道面积比小于0.65,在主火箭总压较低条件下,隔离段内二次流容易达到壅塞,无法进一步... 基于传统的"等压面假设"理论,建立了RBCC发动机主火箭的引射性能分析模型,研究了主火箭总压与RBCC发动机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若隔离段通道面积比小于0.65,在主火箭总压较低条件下,隔离段内二次流容易达到壅塞,无法进一步提高空气流量;在地面静止状态下,随主火箭总压增加,空气流量逐步增大,等压面上形成Fabri壅塞后,进一步增加主火箭总压,反而会降低空气流量;在火箭引射模态下,RBCC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细分为引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进气道亚临界状态和临界状态、冲压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进气道超临界状态,其分界马赫数分别约为0.7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 高超声速飞行器 火箭引射模态 主火箭 隔离段
下载PDF
RBCC引射模态准一维性能分析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翔 何国强 刘佩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9-531,541,共4页
基于准一维非稳态流动方程建立了RBCC引射模态性能分析模型,充分考虑壁面摩擦、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和质量添加等因素。模型采用MacCormack格式求解,很好的解决了计算引射比、考虑环境压强等问题。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模型计算结果... 基于准一维非稳态流动方程建立了RBCC引射模态性能分析模型,充分考虑壁面摩擦、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和质量添加等因素。模型采用MacCormack格式求解,很好的解决了计算引射比、考虑环境压强等问题。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9%,发动机内的压强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本模型可用于RBCC引射模态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引射模态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多模态RBCC主火箭混合比对引射流动燃烧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彬彬 潘宏亮 +2 位作者 叶进颖 邹祥瑞 王超月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4-810,共7页
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混合比对RBCC引射模态超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混合比为2.4无二次燃料喷注时,燃烧... 针对宽范围飞行的二元中心支板式构型,采用发动机与飞行器前后体集成的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主火箭混合比对RBCC引射模态超声速飞行阶段燃烧室流动燃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火箭混合比为2.4无二次燃料喷注时,燃烧室出口气流平均总温最高,恰当比和贫燃主火箭可通过二次燃烧组织获得高于主火箭富燃工作情况下的总温,主火箭混合比影响主火箭射流温度,并通过与引射空气的掺混燃烧,与二次燃烧共同决定着燃烧室内的释热区间和压强分布情况,进而影响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引射比随混合比的增大而增大,Ma=1.5、2时,引射比最大相差比例可达77.3%和109.0%,二次燃烧组织使得燃烧室下游压强迅速升高并前传,导致引射比迅速降低,主火箭混合比仍对引射比产生重要影响;在以亚燃和超燃模态为设计重点的受限流道内,主火箭恰当比工作可兼顾主火箭推力及燃烧室推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发动机性能,Ma=1.5、2时,推力增益分别达到22.0%和36.6%,发动机比冲分别为3 696 N·s/kg和4 136 N·s/kg,主火箭混合比对提升引射模态超声速段引射比及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循环(RBCC) 引射模态 主火箭 混合比 引射比
下载PDF
RBCC引射/亚燃模态过渡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洋 何国强 +1 位作者 刘佩进 秦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1-646,686,共7页
针对模态过渡过程中的瞬变特性,开展了引射/亚燃模态过渡工作过程中的RBCC进气道/燃烧室一体化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四种不同的模态过渡方案,分析了模态过渡工作过程中流动、燃烧模式和进气道状态的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推力产生较... 针对模态过渡过程中的瞬变特性,开展了引射/亚燃模态过渡工作过程中的RBCC进气道/燃烧室一体化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四种不同的模态过渡方案,分析了模态过渡工作过程中流动、燃烧模式和进气道状态的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推力产生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室内燃烧/流动参数匹配性差和在流动方向上燃烧放热间断引起的;(2)主火箭保留的燃气在模态过渡过程中起到了火焰稳定和自持燃烧的作用,保留合理流量的燃气不仅可以缩短模态过渡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比冲;(3)提出了通过调节燃料喷注策略和主火箭节流方式实现模态平稳过渡的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验证,可望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燃烧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 引射模态 亚燃模态 模态过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火箭推力室喷管内激波对RBCC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路媛媛 张蒙正 严俊峰 《火箭推进》 CAS 2013年第5期46-50,97,共6页
针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动力系统引射火箭喷管的工作状况,采用准一维方法,假设引射模态火箭推力室喷管内在某些条件下产生的激波为正激波,分析了正激波的存在条件及其对RBCC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射火箭推力室室压越低或飞... 针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动力系统引射火箭喷管的工作状况,采用准一维方法,假设引射模态火箭推力室喷管内在某些条件下产生的激波为正激波,分析了正激波的存在条件及其对RBCC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射火箭推力室室压越低或飞行器飞行马赫数越高,引射火箭喷管内越易产生正激波;火箭喷管正激波的产生对RBCC动力系统引射性能及比冲特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引射模态 火箭推力室喷管 正激波
下载PDF
RBCC发动机海平面零速引射模态流场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磊 何国强 秦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7,共8页
针对中心支板式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在海平面零速引射模态下进排气系统与双模态燃烧室匹配工作时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详细分析了其流场特征。结果发现,计算网格的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对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有着重要... 针对中心支板式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在海平面零速引射模态下进排气系统与双模态燃烧室匹配工作时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详细分析了其流场特征。结果发现,计算网格的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对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与通常情况不同,零速引射模态下由于唇口附近背风区内流动分离以及低速涡流的出现,进气道的气动流道型面与其物理构型不再一致,由此带来了气体流动过程、空气引射量乃至发动机性能的改变。推而广之,该文说明了在进行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流场特征及其性能研究时发动机一体化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发动机 引射模态 零速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RBCC引射性能对飞行器入轨运载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帆 张会强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给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RBCC)引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在性能指标和技术可实现性上实现平衡,对不同引射模态性能下的飞行器两级入轨运载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设计两级入轨飞行器构型,并给出飞行剖面,对其180 km近地轨道入轨运载... 为给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RBCC)引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在性能指标和技术可实现性上实现平衡,对不同引射模态性能下的飞行器两级入轨运载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设计两级入轨飞行器构型,并给出飞行剖面,对其180 km近地轨道入轨运载特性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在动力系统性能均取基准值时,150 t级飞行器赤道平面入轨时可以将4.409 t有效载荷送入180 km近地轨道;有效载荷随引射模态比冲或推力的增加均会提高;考虑到引射模态比冲的可实现性及有效载荷对其敏感性,引射模态比冲并非越大越好,存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对于RBCC火箭发动机的两级入轨飞行器来说,合理有效的比冲取值范围在300~400 s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引射模态推力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当推力高于一定值后,推力提高带来的有效载荷增益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 引射性能 运载特性 两级入轨飞行器 有效载荷
下载PDF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引射模态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育虔 范玮 +2 位作者 严传俊 黄希桥 谢开成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9-141,148,共4页
采用航空煤油和氧气作为推进剂,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DRE)引射模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的引射器参数包括引射器与PDRE的直径比、引射器的长径比以及引射器相对位置。结果表明引射器与PDRE直径比和引射器的长径比较大时有更好的增推... 采用航空煤油和氧气作为推进剂,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DRE)引射模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的引射器参数包括引射器与PDRE的直径比、引射器的长径比以及引射器相对位置。结果表明引射器与PDRE直径比和引射器的长径比较大时有更好的增推效果。在引射器与爆震管重叠距离为1.5倍爆震管直径时,4种尺寸引射器均获得最大增推效果,其中最大推力增益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模态 实验研究 直径比 长径比 相对位置
下载PDF
蒸汽喷射压缩器的操作状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海涛 桑芝富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55-59,共5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标准k-ε湍流模型,近壁面处使用壁面函数修正的方法对蒸汽喷射压缩器的超音速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工作蒸汽压力和温度、引射流体压力及混合流体压力等热力参数对喷射器操作性能的影响,并根... 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标准k-ε湍流模型,近壁面处使用壁面函数修正的方法对蒸汽喷射压缩器的超音速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工作蒸汽压力和温度、引射流体压力及混合流体压力等热力参数对喷射器操作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喷射器内的物理现象及喷射系数的变化规律将蒸汽喷射压缩器的操作状态分为临界状态、亚临界状态和回流状态3类,同时指出临界点为最佳工作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喷射压缩器 有限体积法 操作性能 喷射系数 压力 流体 炼油厂 热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