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a Spherical Micelle: Functional Theoretical Approach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g Wu WANG Gan Zuo LI +2 位作者 Da Ren GUAN Xi Zhang YI An Jing L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45-646,共2页
By using the iterative method in functional theory, an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Poisson-Boltzmann equation (PB eq.), which describ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a spherical micell... By using the iterative method in functional theory, an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Poisson-Boltzmann equation (PB eq.), which describ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a spherical micelle,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the general pot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ethod also can give the radius, the surface potential,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analytic theory spherical micell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治安 崔沐 +2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ctivitation proces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mesopore volume,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KOH to char (m(KOH)/m(char)) and the activation time, respectively. When m(KOH)/m(char) is 4.0,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mesopore volume reach the maximum values, i.e. 1 960 m2/g and 0.308 4 cm3/g,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20.7 F/g synchron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activati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show a larger mesopore volume, a higher ratio of mesopore and a larger specific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pore structure
下载PDF
Design of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被引量:3
3
作者 Zheng Bo Changwen Li +3 位作者 Huachao Yang Kostya Ostrikov Jianhua Yan Kefa Ce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8年第2期162-184,共23页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 are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have attracted strong interest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properties. 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electrode–electrolyte i...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 are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have attracted strong interest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properties. 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action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enhance device performa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Molecular dynamics(MD) simulations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eline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electrod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pacitive performances, e.g.,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Here we discuss recent MD simulation studies on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of electrode materials containing porous to nanostructures. The energy storage properties are related to the electrode structures, including electrode geometry and electrode modifications. Altering electrode geometry, i.e., pore size and surface topography,can influence EDL capacitance. We critically examine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de modifications, such as altering the arrangement of carbon atoms, doping heteroatoms and defects, which can change the quantum capacitance. The enhancement of power density can be achieved by the intensified ion dynamics and shortened ion pathway.Rational control of the electrode morphology helps improve the ion dynamics by decreasing the ion diffusion pathway. Tuning the surface properties(e.g.,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 electrode and the ions) can affect the ionpacking phenomena. Our critical analysis helps enhance the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 EDLCs by modulating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de structur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Molecular dynamics Porous structure NANOstructure
下载PDF
NiCo_(2)O_(4)@quinone-rich N-C core-shell nanowires as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4
作者 Yanli Fang Hui Wang +2 位作者 Xuyun Wang Jianwei Ren Rongfang Wang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373-386,共14页
The bind-free carbon cloth-supported electrodes hold the promise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with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and good cyclic stability.Considering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The bind-free carbon cloth-supported electrodes hold the promise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with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and good cyclic stability.Considering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performance and the amount of carbon material loaded on the electrodes,in this work,NiCo_(2)O_(4) nanowires were firstly grown on the substrate of active carbon cloth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rface area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Then,the quinone-rich nitrogen-doped carbon shell structure was formed around NiCo_(2)O_(4) nanowires,and the obtained composite was used as electrode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displayed an area-specific capacitance of 1794 mF·cm^(-2)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 mA·cm^(-2).The assembled symmetric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achieved a high energy density of 6.55 mW·h·cm^(-3) at a power density of 180 mW·cm^(-3).The assembled symmetric capacitor exhibited a capacitance retention of 88.96%after 1000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20 mA·cm^(-2).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e potential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good cycling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cloth NiCo_(2)O_(4)nanowires core−shell structure quinone-rich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原文传递
孔结构对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传祥 张睿 +6 位作者 邢宝林 成果 谢应波 乔文明 詹亮 梁晓怿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以太西无烟煤为前驱体,NaOH为活化剂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N2吸附法及电化学测试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1mol/L(C2H5)4NBF4/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体系中,研究了孔结构对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以太西无烟煤为前驱体,NaOH为活化剂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N2吸附法及电化学测试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1mol/L(C2H5)4NBF4/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体系中,研究了孔结构对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为活化剂可制备出比表面积943mol/L~2479mol/L、比电容57F/g~167F/g的活性炭电极材料。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不仅取决比表面积,而且与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有关。孔径为2nm~3nm的中孔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电解液的扩散阻力,提高电极材料比表面积的利用率,从而使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电化学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孔结构
下载PDF
浅论富钴结壳柱状构造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迎春 石学法 +3 位作者 刘季花 任向文 尹京武 郝金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9,共6页
柱状构造为富钻结壳中多种微观构造类型之一。为探讨富钻结壳柱状构造的形成机制,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分析了位于中太平洋某海山的富钻结壳中柱状构造的微观形态和微区元素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柱状构造是由围绕核心的微层呈弓形... 柱状构造为富钻结壳中多种微观构造类型之一。为探讨富钻结壳柱状构造的形成机制,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分析了位于中太平洋某海山的富钻结壳中柱状构造的微观形态和微区元素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柱状构造是由围绕核心的微层呈弓形外延辐射生长逐渐分枝而成。壳层由亮色、暗色微层交替叠置而成,其中亮色微层富锰、钻、镍和氧,而暗色微层富铁和硅;同一微层各部分的生长速率不同,介于0.27~0.92mm/Ma。柱状构造壳层亮色、暗色微层交替变化以及相应成分的不同是微观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结果,而柱状构造的分枝和同一微层生长速率的差异则与富钻结壳生长界面有界面双电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钻结壳 柱状构造 界面双电层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中静电相互作用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世琦 郭祀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66-474,共9页
在双球坐标系中,求解了描述蛋白质位于反胶束水池中偏心位置时所形成扩散双电层的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同时也求解了蛋白质与反胶束单独存在时,以及蛋白质位于反胶束水池中心位置时所形成扩散双电层的上述... 在双球坐标系中,求解了描述蛋白质位于反胶束水池中偏心位置时所形成扩散双电层的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同时也求解了蛋白质与反胶束单独存在时,以及蛋白质位于反胶束水池中心位置时所形成扩散双电层的上述方程。求解时,在反胶束内表面处使用了非线性的电荷调节边界条件。基于上述数值解,应用自由能方法,计算了蛋白质被萃取进入反胶束水池过程中的静电相互作用能量,在此基础上,就反胶束水池中、耦合水相中离子种类、离子强度、被萃取物蛋白质分子大小与电荷量、以及偏心距对萃取体系的效果进行了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萃取 蛋白质 PBE 静电相互作用能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琳 刘洪波 张红波 《炭素》 2003年第4期3-9,共7页
阐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表面石墨微晶取向、体积密度和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微孔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对其电容特性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几种新型多... 阐述了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表面石墨微晶取向、体积密度和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微孔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对其电容特性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几种新型多孔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多孔炭材料 微孔结构 电容特性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基于双电层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浩斌 张旺 +1 位作者 陈龙 栗欢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基于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双电层结构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可准确描述锂离子电池特性的电化学模型。以A123-26650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分析电极中的固相扩散和液相传输过程。通... 基于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双电层结构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可准确描述锂离子电池特性的电化学模型。以A123-26650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分析电极中的固相扩散和液相传输过程。通过倍率性能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发现建立的电化学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均值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在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模型 双电层(EDL)结构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双层绝缘结构高压直流电缆电场分布仿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忠华 陈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04-3513,共10页
参照油纸绝缘高压交流(HVAC)电缆的分阶绝缘设计思想,采用不同非线性绝缘材料制造具有双层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HVDC)电缆来改善电场分布以及减薄绝缘层厚度是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了从理论上验证双层绝缘设计理念在HVDC电缆绝缘设计... 参照油纸绝缘高压交流(HVAC)电缆的分阶绝缘设计思想,采用不同非线性绝缘材料制造具有双层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HVDC)电缆来改善电场分布以及减薄绝缘层厚度是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了从理论上验证双层绝缘设计理念在HVDC电缆绝缘设计中的可行性,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仿真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不同施压方式下分层半径对双层绝缘结构HVDC电缆绝缘稳态和暂态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同时考虑稳态、暂态电场和温度梯度多重因素的综合绝缘利用系数,并提出了按绝缘材料的电导率内小外大排列、相对介电常数内大外小排列确定内外层绝缘原则和综合绝缘利用系数最高的分层半径确定原则,最后验证了该双层绝缘设计原则的合理性。电场仿真结果发现:与单层绝缘电缆相比较,双层绝缘结构HVDC电缆在高温度梯度下可显著改善电缆绝缘稳态和暂态电场分布,且温度梯度越高改善效果越显著;雷电冲击过程中绝缘内的暂态电场分布受直流稳态过程形成的界面及空间电荷的影响,而双层绝缘结构HVDC电缆绝缘稳态过程中形成的界面及空间电荷与温度密切相关,因而温度也是影响雷电冲击过程中绝缘暂态电场分布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电缆 双层绝缘结构 绝缘利用系数 暂态电场 温度梯度
下载PDF
地球磁场起源之粒子起电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全稳 王威 李臻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0-268,共9页
粒子起电问题是解决地球磁场起源中固体地球内部电流形成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引述电化学领域二相流起电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分析地球磁场起源的固体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双电层模型结构,即液/液界面双电层模型和液/固界面双电层模型,分析... 粒子起电问题是解决地球磁场起源中固体地球内部电流形成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引述电化学领域二相流起电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分析地球磁场起源的固体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双电层模型结构,即液/液界面双电层模型和液/固界面双电层模型,分析了地球外核物质流动及流动起电问题。在地球运动动力和运动定律作用下,地球外核物质的定向移动是形成地下电流、产生磁场的直接原因。研究了形成地磁场电流的一般算法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静电"的"动电"本质,讨论了双电层模型的适应性、起电电荷电性变化、局部气旋电流、磁异常等问题。指出固体地球内部物质起电电荷电性的改变是地磁场极性倒转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模型结构 流动起电 冲流电流 静电 地球磁场 强中纬力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质基活性炭电极超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俊芳 李环 +1 位作者 徐珊珊 任铁真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7期154-156,共3页
生物质碳源种类丰富、来源广、价格低,作为电极材料性能稳定。但是影响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很多,碳源种类、比表面积、孔道结构、表面官能团等。本文主要从生物质种类出发分析活性炭材料孔性、比表面积与电容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总结... 生物质碳源种类丰富、来源广、价格低,作为电极材料性能稳定。但是影响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很多,碳源种类、比表面积、孔道结构、表面官能团等。本文主要从生物质种类出发分析活性炭材料孔性、比表面积与电容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不同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容影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碳材料 生物质种类 孔结构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正己烷对溶胶-凝胶过程及常压干燥工艺制备SiO_2气凝胶的影响
13
作者 卢斌 张丁日 卢孟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0-2026,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表面修饰剂,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法,通过在凝胶中填充适量正己烷(N-hexane)控制溶胶-凝胶过程,使凝胶孔洞趋于均匀,提高凝胶溶剂置换和表面改性效率,制备高性能Si O2...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表面修饰剂,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法,通过在凝胶中填充适量正己烷(N-hexane)控制溶胶-凝胶过程,使凝胶孔洞趋于均匀,提高凝胶溶剂置换和表面改性效率,制备高性能Si O2气凝胶,制备工艺周期为30 h。采用BET,SEM和FT-IR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填充量为0.2(TEOS与N-hexane物质的量比为1:0.2),制备周期最短,制备出的样品具有最大比表面积(972.5 m2/g)、最大孔容(2.9 cm3/g)和最小密度(0.08 g/cm3),疏水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 常压干燥法 正己烷 胶粒双电层结构
下载PDF
环境友好脂肪酸型离子液体的流变学与摩擦学性能
14
作者 鞠超 苏桐 +3 位作者 李维民 赵勤 郑东东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脂肪酸离子液体的流变学及其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以蓖麻油酸、油酸、二聚酸及胆碱为原料,制备3种环境友好型润滑材料([cho][ricinoleat],[cho][oleat],[cho][dimer]),采用流变仪和SRV摩擦试验机研究其流变学和摩擦学性能... 为研究不同结构脂肪酸离子液体的流变学及其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以蓖麻油酸、油酸、二聚酸及胆碱为原料,制备3种环境友好型润滑材料([cho][ricinoleat],[cho][oleat],[cho][dimer]),采用流变仪和SRV摩擦试验机研究其流变学和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cho][ricinoleate]和[cho][dimer]是离子液体,室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而[cho][oleic acid]室温下是以半固体的形态存在,类似润滑脂;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变化,[cho][ricinoleate]和[cho][dimer]黏度始终大于150BS基础油,其中[cho][dimer]黏度最大,并具有最优的减摩和抗磨性能,其主要原因可以推测为离子液体在金属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的吸附膜,以及离子液体较高的黏度增加了油膜厚度以及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流变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流变学 双电层结构
下载PDF
铂电极BZ反应系双电层稀疏区中的Turing结构
15
作者 栗志 韩玉民 罗久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0-364,共5页
将扩散流作为场函数,考虑φ电势的空间分布,建立了铂电极BZ反应系在双电层稀疏区的动力学演化机制,确立了纳入稀疏区φ电势效应的反应-扩散型演化方程.采用Boltzmann分布近似,解决了演化方程中含φ电势的流项的线性化问题;导出了可在算... 将扩散流作为场函数,考虑φ电势的空间分布,建立了铂电极BZ反应系在双电层稀疏区的动力学演化机制,确立了纳入稀疏区φ电势效应的反应-扩散型演化方程.采用Boltzmann分布近似,解决了演化方程中含φ电势的流项的线性化问题;导出了可在算法上实现的三变量体系线性化算子本征值的解析形式.分别以静态铂电极BZ反应系双电层稀疏区和对应的纯粹BZ反应系作为参考模型系,分析了经空间对称性破缺产生Turing结构的参数范围.数值模拟发现,φ电场的存在使铂电极BZ反应系的输运过程在静态双电层稀疏区趋于电化学平衡时,在对应的纯粹BZ反应体系中可呈现的Turing结构已趋于消失;而在电流强度不太大的恒流不可逆铂电极BZ反应体系双电层稀疏区中,鲜明稳定的Turing结构又重新出现在原参数区间内.同时,在静态双电层稀疏区不出现Turing结构的参数范围内也可找到类似的恒流稳定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极BZ反应体系 双电层稀疏区 φ电势的空间分布 扩散流场函数 空间对称性破缺分支 Turing结构
下载PDF
Au(111)-离子液体界面层状结构与温度关联的原位AFM力曲线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笑 钟赟鑫 +1 位作者 颜佳伟 毛秉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本文针对BMIPF6和OMIPF6两种离子液体,在电极表面远离零电荷电位且以负电荷表面电位下,运用AFM力曲线详细地研究了其与Au(111)单晶电极界面所形成的层状结构与温度的关联.在15~40oC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其离子液体层状结构越稳定.温... 本文针对BMIPF6和OMIPF6两种离子液体,在电极表面远离零电荷电位且以负电荷表面电位下,运用AFM力曲线详细地研究了其与Au(111)单晶电极界面所形成的层状结构与温度的关联.在15~40oC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其离子液体层状结构越稳定.温度对OMIPF6离子液体层状结构的稳定性和数目的影响较BMIPF6缓和:温度变化5oC,OMIPF6靠近表面第一层层状结构的力值变化仅为1~2 nN,而BMIPF6第一层层状结构的力值变化为3~5 nN;较低温下,BMIPF6中层状结构的数目有所增加,而OMIPF6的层状数目始终保持两层,且随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这可归因于两种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尺寸以及与电极表面的作用方式和强度不同;同时,OMIPF6较粘稠,其热运动受温度的影响不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界面 离子液体 Au(111) 双电层 层状结构 AFM力曲线 温度影响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双层磁钢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维 王慧敏 +4 位作者 张智峰 邓强 张志强 唐源 付国忠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有效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将双层磁钢结构用于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中,在不增加转子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放置更多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永磁体工作点和电机凸极率。同时,以提高电机输出转矩性能和增强电... 为有效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将双层磁钢结构用于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中,在不增加转子径向尺寸的前提下放置更多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永磁体工作点和电机凸极率。同时,以提高电机输出转矩性能和增强电机弱磁扩速能力为优化目标,以双层磁钢磁极结构参数为优化变量,基于Taguchi法实现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在有效抑制电机电磁转矩波动的同时扩大了电机转速运行范围。在此基础上,对空载运行、额定负载运行、最大转矩运行、最高转速运行等4种电动车辆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典型工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磁极结构,电机最大转矩点和最高转速点的电磁转矩平均值分别达到164.18 N·m和34.81 N·m,均高于设计要求,最大转矩点和最高转速点性能得到了提升,验证了所提双层磁钢结构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双层磁钢结构 Taguchi法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adius of an Electrical Spherical Micelle: Functional Theoretical Approach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正武 黄东阳 +1 位作者 易希璋 李干佐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For the purpose of eliminating restriction, the Poisson-Boltzmann (PB) equ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spherical micelles, can be solved analytically only under the lower pot... For the purpose of eliminating restriction, the Poisson-Boltzmann (PB) equ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spherical micelles, can be solved analytically only under the lower potential condi-tion, a kind of iterative method in functional analysis theory has been used. The radius of the spherical particle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diagram of the second iterative solution of the potential versus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article.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ons, the charge number of ions, the aggregation number of the particl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solvent and the temperature of system on the radius also have been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us of spherical micell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functional analysis theory
原文传递
套球壳型非接触式交流验电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鹏飞 闻小龙 +1 位作者 倪晓明 彭春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7-1643,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套球壳型电场探头的非接触式交流验电装置。套球壳型结构类似差分结构,可消除共模干扰噪声的影响。建立套球壳型结构的电场分布理论模型,得到外球壳表面的感应电荷密度和电场探头的灵敏度表达式。提出电场探头的等效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套球壳型电场探头的非接触式交流验电装置。套球壳型结构类似差分结构,可消除共模干扰噪声的影响。建立套球壳型结构的电场分布理论模型,得到外球壳表面的感应电荷密度和电场探头的灵敏度表达式。提出电场探头的等效电路模型,并设计了接口电路,最终成功研制出非接触式交流验电装置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已研制样机的电压输出与施加电场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度达到0.66%,并且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当样机在0~45°范围内转动时,其输出的电压值仅降低了4.0%,说明验电装置的小角度旋转基本上不影响验电的准确性;越接近输电线路,样机输出的电压值的增大速度越快,阈值易于识别,说明越容易验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验电装置 电场探头 套球壳型结构
下载PDF
活化温度对无灰煤基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俊科 孙章 樊丽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2,共8页
以无灰煤(HPC)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直接活化法制备无灰煤基活性炭(HAC),并在不同活化温度下探究HAC孔结构的衍化规律。结果表明:活化温度较低时,活化过程表现为无规则碳的烧失,同时微晶单元参与反应,片层明显减小,主要形成0.5 nm以... 以无灰煤(HPC)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直接活化法制备无灰煤基活性炭(HAC),并在不同活化温度下探究HAC孔结构的衍化规律。结果表明:活化温度较低时,活化过程表现为无规则碳的烧失,同时微晶单元参与反应,片层明显减小,主要形成0.5 nm以下的微孔,以开孔作用为主。随活化温度的升高,KOH刻蚀微晶结构加剧,以扩孔作用为主,孔径大于0.5 nm的孔居多,同时发展超微孔和中孔。将HAC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水系双电层电容器(EDLC)时,其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0 mA/g时的比电容达258.2 F/g,在电流密度为5000 mA/g时的比电容保持率在80%以上。研究还发现,EDLC的比电容随HAC电极中0.5 nm^1.5 nm微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灰煤 活性炭 孔结构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