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Deposition in Air for Fabrication of Micro Spiral Structures 被引量:4
1
作者 PENG Zilong CHI Guanxin WANG Zhenl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 deposition process is a new micro machining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metal micro structures. In this process, the high level of tool electrode wear is used to achieve the m... 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 deposition process is a new micro machining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metal micro structures. In this process, the high level of tool electrode wear is used to achieve the metal material deposition. Up to now, the studies of micro EDM deposition process focused mainly on the researches of deposition process, namely the effects of discharge parameters in deposition process on the deposition rate or deposition quality.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ation of micro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discharge energy density still lacks. With proper conditions and only by the z-axis feeding in vertical direction, a novel shape of micro spiral structure can be deposited, with 0.11 mm in wire diameter, 0.20 mm in outside diameter, and 3.78 mm in height. Then some new deposi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angular deposition and against the gravity deposition were also successful. In order to find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spiral structur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discharge point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F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major factors lead to the forming of the spiral structures. One is the different material removal form of tool electrode according with the discharge energy density, the other is the influenced degree of the movement of the removed material particles in the discharge gap. The more the energy density in single discharge is, the smaller the mass of the removed material particles is, and the easier the movements of which will be changed to form an order tendency. The fine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ed micro spiral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by the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and the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e components of the deposited material a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tool electrode. Moreover the deposited material has the brass metallic luster in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and has compact bonding with the base material. This research is useful to understand the micro-process of micro EDM deposition better and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new EDM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micro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deposition micro spiral structure forming mechanism fine texture analysis
下载PDF
Compound machining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by high speed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2
作者 JI RenJie LIU YongHong +3 位作者 ZHANG YanZhen WANG Fei CAI BaoPing LI H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21-434,共14页
A compound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ED)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to machine silicon carbide (SiC) ceramic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employs a turntable with several unifo... A compound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ED)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to machine silicon carbide (SiC) ceramic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employs a turntable with several uniformly-distributed cylindrical copper electrodes and abrasive sticks as the tool, and uses a water-based emulsion as the machining fluid.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happen alternately and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so the proces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machine a large surface area on SiC ceramic with a good surface quality. The machin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polarity, pulse duration, pulse interval, open-circuit voltage, discharge current, diamond grit size, emulsion concentration, emulsion flux, milling depth and tool stick number 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terial removal rate, tool wear ratio, and surface roughnes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machining conditions is examin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The SiC ceramic was mainly removed by end ED milling during the initial rough machining mode, whereas it is mainly removed by mechanical grinding during the later finer machining mode; moreover, the tool material can transfer to the workpiece surface during the compound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电火花铣削 机械研磨 复合加工 扫描电子显微镜 复合过程 水基乳液 放电电流
原文传递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of Al2024-65 vol%SiC Composites 被引量:1
3
作者 Wen-Shu Yang Guo-Qin Chen +4 位作者 Ping Wu Murid Hussain Jia-Bing Song Rong-Hua Dong Gao-Hui W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47-455,共9页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 process of the 65 vol% SiCp/2024 Al composite prepared by pressure infiltration metho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hined co...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 process of the 65 vol% SiCp/2024 Al composite prepared by pressure infiltration metho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hined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average surface roughness(Ra), X-ray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echniques. Three zone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interior(melting zone, heat affected zone and un-affected zone) were found in the machined composites, while the face of SiC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toward the outside was ‘‘cut'' to be flat. Increase in Al and Si but decrease in C and O were observed in the core areas of the removed particles. Si phase, which was generated due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SiC, was detected after the WEDM process. The irregular and spherical particles were further observed by TEM. Based on 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of 65 vol% SiCp/2024 Al composite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lting of Al matrix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SiC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SiCp/Al composite Metal infiltratio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 SiC decomposition machin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硬脆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乃军 高玉飞 郭志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使用的晶体硅等硬脆半导体材料的切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硬脆半导体的切割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硬脆半导体的切割中。文章... 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使用的晶体硅等硬脆半导体材料的切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硬脆半导体的切割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硬脆半导体的切割中。文章从加工原理、工艺性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硬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 硬脆半导体 加工机理
下载PDF
放电加工方法及其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建平 陈小康 +4 位作者 李雪芝 周宗杰 董行 汪兵兵 赵一楠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3年第5期513-525,共13页
从数值模拟角度出发,以放电状态作为主要区分点,围绕放电过程中所涉及的放电通道、能量分配比例、放电凹坑和材料去除过程等,归纳总结了目前放电加工方法、电火花和电弧加工机理的研究进展,并预测未来放电加工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趋势.... 从数值模拟角度出发,以放电状态作为主要区分点,围绕放电过程中所涉及的放电通道、能量分配比例、放电凹坑和材料去除过程等,归纳总结了目前放电加工方法、电火花和电弧加工机理的研究进展,并预测未来放电加工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趋势.重点围绕等效热源、多物理场和分子动力学复合模拟、电弧加工机理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加准确地揭示放电加工背后机理,解决电弧加工效率和质量难以兼得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加工 数值模拟 加工机理 电火花加工 电弧加工
下载PDF
同步双线电极微细电火花切割线电极张力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6
作者 吴凤琦 贾建宇 +3 位作者 王燕青 胡博 李赞 杨胜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8-85,128,共9页
为实现具有对称结构、阵列结构特征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提出了同步驱动双线电极微细电火花切割方法,并研制了实现该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线电极张力的变化以及双线电极的张力一致性是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以控制线电极张力... 为实现具有对称结构、阵列结构特征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提出了同步驱动双线电极微细电火花切割方法,并研制了实现该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线电极张力的变化以及双线电极的张力一致性是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以控制线电极张力为目的,探究了收/供丝侧电机转速差、线电极运丝速度以及摩擦轮副正压力对线电极张力变化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收/供丝侧电机转速差是影响张力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影响张力建立斜率、张力形成点和平均张力大小,其对线电极张力波动的影响最大;而摩擦轮副正压力通过影响最大静摩擦力来改变线电极平均张力和张力形成点;并得到了在给定试验条件下,同步双线电极微细电火花切割线电极张力趋于稳定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双线电火花切割 线电极张力 最优参数组合
下载PDF
提高电火花微小孔加工质量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文成 李丽 +4 位作者 刘在超 刘宪福 白雪 臧珉 张慧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6,共7页
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是电火花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因其加工设备简单、加工精度高且无切削应力等优点,成为众多难切削材料微小孔加工中的最常用加工方法。传统电火花微小孔加工中存在加工碎屑排出困难,间隙短路,频繁抬刀及二次放电等... 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是电火花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因其加工设备简单、加工精度高且无切削应力等优点,成为众多难切削材料微小孔加工中的最常用加工方法。传统电火花微小孔加工中存在加工碎屑排出困难,间隙短路,频繁抬刀及二次放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微小孔加工技术理论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电极形状和电极运动方式的改进,以及电火花微小孔加工与其他技术复合的加工方式,包括磁场辅助、超声振动辅助、电解电火花复合微小孔加工,其中与其他技术复合是进一步提升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性能的有效方式,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归纳了目前技术改进及复合加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电火花微小孔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 微小孔 技术改进 复合加工
下载PDF
基于硼酸溶液的电火花加工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8
作者 郑倩 张亚欧 +3 位作者 高强 卢军成 杨翔钧 赵万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936-2945,共10页
核电厂堆内零部件在线维修需要浸没在硼酸溶液中实施,为验证硼酸溶液中电火花加工(EDM)的可行性,以2200 mg/L的硼酸溶液为放电介质进行加工实验。采用实验设计(DOE)探究硼酸环境下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通孔的入口直径、表面质量以及... 核电厂堆内零部件在线维修需要浸没在硼酸溶液中实施,为验证硼酸溶液中电火花加工(EDM)的可行性,以2200 mg/L的硼酸溶液为放电介质进行加工实验。采用实验设计(DOE)探究硼酸环境下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通孔的入口直径、表面质量以及电极损耗的影响规律,在最优电参数下实现小孔成形加工,并分析小孔尺寸精度和再铸层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硼酸溶液作为工作介质的放电过程剧烈且产生大量气泡,气泡辅助放电和促进排屑机理可以提高硼酸溶液中电火花加工的材料去除率;在峰值电流I=24 A、脉宽T_(on)=20μs和脉间T_(off)=20μs的最优参数下,小孔表面再铸层厚度较小且无裂纹;硼酸溶液适合作为电火花加工的工作介质。研究结果可为核电厂堆内零部件在线维修的电火花加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溶液 电火花加工机理 气泡 实验设计 再铸层
下载PDF
管电极尺寸对带TBC高温合金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影响
9
作者 于晓宇 刘壮 高长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3期4-6,15,共4页
采用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方法对带TBC高温合金进行30°斜孔加工试验。在形成TBC冲蚀孔形之后,采用不同尺寸管电极加工高温合金基体,研究管电极尺寸对TBC冲蚀孔形及金属孔形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管电极尺寸增大,重熔堆积物厚度... 采用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方法对带TBC高温合金进行30°斜孔加工试验。在形成TBC冲蚀孔形之后,采用不同尺寸管电极加工高温合金基体,研究管电极尺寸对TBC冲蚀孔形及金属孔形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管电极尺寸增大,重熔堆积物厚度随之增大,且堆积物生成区域扩大;选用较小尺寸电极进行加工时,会严重影响两孔形的匹配程度;虽然采用较大尺寸电极可以提高孔形匹配,但容易出现TBC裂纹、剥落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障涂层 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 电极尺寸 孔形匹配
下载PDF
闭式整体构件组合电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建社 刘辰 +2 位作者 吴锐 王军 徐家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针对包含众多复杂气流通道且由难切削材料制成的封闭式整体构件这一世界性制造难题,对数控电解/数控电火花组合电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以几种典型闭式整体构件试制加工为例,论述其总体工艺方案和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工装夹... 针对包含众多复杂气流通道且由难切削材料制成的封闭式整体构件这一世界性制造难题,对数控电解/数控电火花组合电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以几种典型闭式整体构件试制加工为例,论述其总体工艺方案和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工装夹具、电极及其运动轨迹的设计、加工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叶间流道加工区域划分、工序间加工余量及工艺参数的合理安排等。结合关键闭式整体构件制造技术攻关,通过工艺试验对加工方案进行验证、改进,并试制加工合格的闭式整体构件,解决能加工的问题,相对于单独采用数控电火花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40%以上,且能有效降低电极损耗,随着生产批量增大和数控电解加工工艺试验的深入开展,综合加工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已经在新型航空航天发动机、先进透平机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成功应用,促进封闭式整体构件制造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整体构件 组合电加工 电解加工 电火花加工 数控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加工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勤俭 曹凤国 +1 位作者 刘媛 王先逵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80,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已经应用的聚晶金刚石的主要加工方法,即磨削加工、研磨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超声加工和复合加工,并对这些加工方法的特点、机理及影响因素、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磨削加工 研磨加工 电火花加工 激光加工 化学加工 超声加工 复合加工
下载PDF
多工位组合电极电火花成形微结构镶块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满仓 于超 +3 位作者 张建磊 刘冲 王敏杰 杜立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6-191,共6页
针对高硬度金属基微结构镶块的加工,提出一种6工位组合电极电火花成形的新方法。以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模具型腔镶块为研究对象,选用NAK80模具钢为镶块材料、铜钨合金(70%w)为电极材料,依据镶块上十字交叉的微凸起结构以及电火花成形电极... 针对高硬度金属基微结构镶块的加工,提出一种6工位组合电极电火花成形的新方法。以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模具型腔镶块为研究对象,选用NAK80模具钢为镶块材料、铜钨合金(70%w)为电极材料,依据镶块上十字交叉的微凸起结构以及电火花成形电极的损耗规律,设计6工位窄缝组合电极。通过多次切割、恒速进给的工艺手段,利用精密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出该组合电极,窄缝直角拐角处形状误差小于5μm、窄缝宽度误差在±2μm左右。利用此组合电极,以变换加工工位代替传统的更换电极工艺,在补偿电极损耗的同时避免引入重复定位误差,通过精密电火花成形,依次完成粗、半精与精加工,成形出微凸起结构镶块。微凸起截面近似梯形,表面粗糙度Ra0.208μm,可以满足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形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镶块 组合电极 电火花成形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工程陶瓷材料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雪 王鹤 +2 位作者 熊建桥 袁新芳 鞠仁元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18,121,共3页
针对如何提高工程陶瓷材料加工质量这一问题,对碳化硼工程陶瓷进行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工程陶瓷材料的电火花放电加工原理,通过对碳化硼工程陶瓷进行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试验,探讨了电参数对工程陶瓷电火花线切割... 针对如何提高工程陶瓷材料加工质量这一问题,对碳化硼工程陶瓷进行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工程陶瓷材料的电火花放电加工原理,通过对碳化硼工程陶瓷进行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试验,探讨了电参数对工程陶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该研究对进一步深化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促进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线切割加工 加工机理 电火花加工
下载PDF
超声振动改善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明刚 张建华 +1 位作者 张勤河 任升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提出了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在简述其加工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振动在改善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附加超声振动能改善放电间隙状态,减少短路、拉弧现象,提高了材料的去除率。... 提出了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在简述其加工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振动在改善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附加超声振动能改善放电间隙状态,减少短路、拉弧现象,提高了材料的去除率。进行了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单脉冲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气体介质 电火花加工 机理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及参数验证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志东 程国柱 李建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放电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单脉冲放电的温度场分布。计算出该条件下工件及电极丝放电凹坑几何特征,与实际切割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电极相对损耗比、切割速度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对比,并根据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 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放电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单脉冲放电的温度场分布。计算出该条件下工件及电极丝放电凹坑几何特征,与实际切割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电极相对损耗比、切割速度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对比,并根据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特点进行了修正,研究了电火花线切割的蚀除规律。结果表明:模拟的单脉冲放电凹坑几何特征经修正后可以近似表征实际连续切割时的表面粗糙度;实际切割中放电点在电极丝上的通道转移是导致电极丝相对损耗较低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实际切割相关因素,对理论切割速度进行修正后,其值与实际值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有限元 温度场 蚀除机理 工艺指标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超声机械复合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勤俭 李建勇 +2 位作者 蔡永林 王恒 王先逵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聚晶金刚石具有优良的力、热、化学、声、光、电等性能,在现代工业、国防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聚晶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其成型加工非常困难,超声电火花机械复合加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本研究在分析电火花超声... 聚晶金刚石具有优良的力、热、化学、声、光、电等性能,在现代工业、国防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聚晶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其成型加工非常困难,超声电火花机械复合加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本研究在分析电火花超声机械复合加工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实现了聚晶金刚石的超声电火花机械复合加工。实验分析了超声电火花机械复合加工过程工艺参数与加工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宽、脉间、峰值电流、超声振幅、开路电压等参数对复合加工过程工艺结果的影响程度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电火花超声机械复合加工 金刚石砂轮
下载PDF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高效切割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志东 王振兴 +1 位作者 张艳 徐安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9,共5页
针对目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最高切割效率尚停留在200mm2/min以内的现状,研究了影响大能量放电切割的极间机理。分析认为工作液的选择、极间供液形式及放电间隙、放电蚀除形式对高效切割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同轴喷液冷却方式,... 针对目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最高切割效率尚停留在200mm2/min以内的现状,研究了影响大能量放电切割的极间机理。分析认为工作液的选择、极间供液形式及放电间隙、放电蚀除形式对高效切割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同轴喷液冷却方式,使得极间工作液得到了及时补充并明显地改善了极间放电条件,消除了切割表面烧伤纹,与常规浇注冷却方式相比切割效率明显提高,可稳定达到200mm2/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高效切割 机理 复合工作液 高压喷液
下载PDF
粉末颗粒在混粉电火花加工中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福令 吕战竹 +1 位作者 王辉 钱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8-671,共4页
混粉电火花加工在小脉冲能量下可稳定进行,良好的加工效果主要归因于工作液煤油中粉末颗粒.从粉末颗粒在放电间隙中引起的电场畸变入手,运用W agner模型,分析计算了粉末颗粒对放电间隙和工作液复合介电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工... 混粉电火花加工在小脉冲能量下可稳定进行,良好的加工效果主要归因于工作液煤油中粉末颗粒.从粉末颗粒在放电间隙中引起的电场畸变入手,运用W agner模型,分析计算了粉末颗粒对放电间隙和工作液复合介电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工作液的复合介电系数均有所增大,但放电间隙的增大程度更高,于是得出了混粉电火花加工放电过程稳定性提高的根本原因,即混粉电火花加工时的极间等效电容较常规电火花加工时大大减小,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程度减弱.相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计算值相一致,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混粉电火花加工 机理 模具制造
下载PDF
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阴极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永伟 徐玉明 齐金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介绍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原理,分析微细阴极工作特点及制作难点,提出微细组合放电加工制作阴极的方法;利用精密电加工设备,通过"联动复合进给"、"内、外面转换"及"平动与拷贝"式微细放电,制作多种截... 介绍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原理,分析微细阴极工作特点及制作难点,提出微细组合放电加工制作阴极的方法;利用精密电加工设备,通过"联动复合进给"、"内、外面转换"及"平动与拷贝"式微细放电,制作多种截形的微细阴极;进行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试验,阴极可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电解 复合微细加工 微细阴极制作 微细放电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微孔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殷振 张鹏 +5 位作者 于大国 沈兴全 苗情 戴晨伟 张坤 李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63,共11页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UVE)微孔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复合加工技术,是提高难加工材料微孔加工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UVE微孔加工中,根据超声振动作用形式不同,可分为电极振动、工件振动和工作液振动3种微孔加工方式。电极振动的UVE微孔加工中...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UVE)微孔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复合加工技术,是提高难加工材料微孔加工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UVE微孔加工中,根据超声振动作用形式不同,可分为电极振动、工件振动和工作液振动3种微孔加工方式。电极振动的UVE微孔加工中,超声频率一般为20~40kHz,超声振幅为5μm左右,材料去除率可提高40%~60%,可加工深径比最大接近30的微孔。工件振动的UVE微孔加工中,超声频率大多小于30kHz,超声振幅小于10μm,材料去除率可提高40%左右,微孔锥度降低30%左右。工作液振动的UVE微孔加工中,超声频率一般大于40kHz,超声振幅大于5μm,材料去除率最大可提高33倍,孔壁粗糙度可达Ra0.2μm。对3种类型的UVE微孔加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3种类型的UVE微孔加工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了3种振动类型的UVE微孔加工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并对UVE微孔加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UVE) 微孔加工 加工质量 加工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