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TiCN coating based on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1
作者 曾招余波 肖厚群 +1 位作者 揭晓华 张艳梅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3716-3722,共7页
Titanium carbonitride (TiCN)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45# carbon steel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EDC), and the compositions,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its friction a... Titanium carbonitride (TiCN)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45# carbon steel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EDC), and the compositions,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its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relative to the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 TiN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CN coating features a thickness of 15μm with a primary phase of TiC 0.3 N 0.7 . The wear rates of the two coatings have no clear distinction at low applied loads. However, severe abrasive wear appears in the PVD TiN coating when the applied load exceeds 30 N, while the TiCN coating features better wear resistance. The abrasive wear with coating peelings is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wear mechanism at high applied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titanium carbonitride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iction and wear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a comprehensive review 被引量:1
2
作者 Pay Jun Liew Ching Yee Yap +2 位作者 Jingsi Wang Tianfeng Zhou Jiwang 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2020年第1期68-99,共32页
Hard coatings are extensively required in industry for protecting mechanical/structural parts that withstand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stress,chemical corrosion,and other hostile environments.Electrical discharge coa... Hard coatings are extensively required in industry for protecting mechanical/structural parts that withstand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stress,chemical corrosion,and other hostile environments.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EDC)is an emerg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to produce such hard coatings by u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to coat a layer of material on workpiece surface to modify and enhance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r create new surface func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EDC technologies for various materials,and summarises the types and key parameters of EDC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ulting coatings.It provide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fundamentals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EDC processes,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edc) surface modification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xtreme conditions
下载PDF
Study on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with TiC ceramic layer
3
作者 吴佩年 赵万生 王振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2期187-192,共6页
The method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with TiC ceramic layer in ordinar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 tool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rough the metallography, X-ray diffraction, sector scanning research... The method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with TiC ceramic layer in ordinar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 tool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rough the metallography, X-ray diffraction, sector scanning research and wear t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ramic layer were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discharge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ting wa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a very potential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Comparing with other surface peeling technologies, that coating layer thickness is more than 20μm, the hardness is increased by 2-3 times, the wearing resistance is increased by 5 times and the product life is increased by 3-5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discharge coat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CERAMIC LAYER electrode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Process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with Ti Powder Green Compact Electrode 被引量:4
4
作者 WANG Zhen-long 1, FANG Yu 1, WU Pei-nian 1, ZHAO Wan-sheng 1, CHENG Kai 2 (1.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 School of Engineering,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UK)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共1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 By using ordinary EDM machine tool and kerosene fluid, a hard ceramic layer can be created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wi...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 By using ordinary EDM machine tool and kerosene fluid, a hard ceramic layer can be created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with Ti or other compressed powder electrode in a certain condition. This new revolutionary method is called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 (EDC). The process of EDC begins with electrode wear during EDM,then a kind of hard carbide is created through the thermal and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the worn electrode material and the carbon particle decomposed from kerosene flui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The carbide is piled up on a workpiece quickly and becomes a hard layer of ceramic about 20 μm in several minut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EDC systemically by using Ti powder green compact electrode. In order to obtain a layer of compact ceramic fil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proper electric pulse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width, pulse interval, peak current. Meantime,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ts forming mode will effect the machining surface quality great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experiment results to study the EDC process by adopt different technology parameters. Experiments and analyses show that a compact TiC ceramic layer can be created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workpiece. The hardness of ceramic layer is more 3 times higher than the base body, and the hardness changes gradiently from surface to base body. The method will have a great future because many materials can be easily added to the electrode and then be coated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Gearing the parameters ceramic can be create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The switch between deposition and removal process is carried out easily by changing the polarity, thus the gear to the thickness and shape of the composite ceramic layer is carried out easily. This kind of composite ceramic layer will be used to deal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cutting tools or molds possibly, in order to lengthen their life. It also can be found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surface repair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ship or airc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coating(edc) Ti powder green compact electrode surface modification
下载PDF
管电极尺寸对带TBC高温合金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影响
5
作者 于晓宇 刘壮 高长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3期4-6,15,共4页
采用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方法对带TBC高温合金进行30°斜孔加工试验。在形成TBC冲蚀孔形之后,采用不同尺寸管电极加工高温合金基体,研究管电极尺寸对TBC冲蚀孔形及金属孔形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管电极尺寸增大,重熔堆积物厚度... 采用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方法对带TBC高温合金进行30°斜孔加工试验。在形成TBC冲蚀孔形之后,采用不同尺寸管电极加工高温合金基体,研究管电极尺寸对TBC冲蚀孔形及金属孔形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管电极尺寸增大,重熔堆积物厚度随之增大,且堆积物生成区域扩大;选用较小尺寸电极进行加工时,会严重影响两孔形的匹配程度;虽然采用较大尺寸电极可以提高孔形匹配,但容易出现TBC裂纹、剥落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障涂层 磨料冲蚀-电火花组合加工 电极尺寸 孔形匹配
下载PDF
基于电火花加工方法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宇 赵万生 +1 位作者 王振龙 吴佩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研究了一种在普通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实现金属工件表面改性的新方法。它是在传统电火花加工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TiC -Co半烧结体电极和普通煤油工作液 ,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硬质陶瓷层 ,从而达到改善工件表面性能的目的 ,这种新方法被称之... 研究了一种在普通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实现金属工件表面改性的新方法。它是在传统电火花加工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TiC -Co半烧结体电极和普通煤油工作液 ,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硬质陶瓷层 ,从而达到改善工件表面性能的目的 ,这种新方法被称之为放电沉积。对放电沉积原理进行了探讨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放电沉积的工艺方法。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摩擦磨损等试验 ,对形成的沉积层特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利用该方法在普通的高速钢车刀上进行了初步应用。试验与分析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金属表面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表面改性 放电沉积 半烧结体电极
下载PDF
用Ti压粉体电极进行金属表面沉积陶瓷层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宇 赵万生 +1 位作者 王振龙 吴佩年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2,共3页
系统研究了在通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 ,用 Ti压粉体电极进行金属表面放电沉积陶瓷层的技术。深入分析了放电沉积的原理 ,对沉积工艺进行了讨论 ,通过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摩擦磨损实验等手段 ,对形成的沉积层特性进行了定... 系统研究了在通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 ,用 Ti压粉体电极进行金属表面放电沉积陶瓷层的技术。深入分析了放电沉积的原理 ,对沉积工艺进行了讨论 ,通过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摩擦磨损实验等手段 ,对形成的沉积层特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试验与分析表明 ,用 Ti压粉体电极进行金属表面放电沉积陶瓷层是 1种极具潜力的表面改性方法 ,这种方法将会在工、模具表面强化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层 金属表面 电火花加工机床 表面强化 金相分析 模具 电极 粉体 电沉积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基于电火花加工方法的表面陶瓷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佩年 王振龙 赵万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为了对零件表面进行陶瓷化处理,采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开创了一种表面处理新工艺和新方法,对电火花加工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电极制备形式对表面涂层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处理后的... 为了对零件表面进行陶瓷化处理,采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开创了一种表面处理新工艺和新方法,对电火花加工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电极制备形式对表面涂层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处理后的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表面改性 涂层 陶瓷化处理
下载PDF
表面涂层在输电线路导线防晕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朱雷 刘云鹏 +2 位作者 贾伯岩 代杭娟 耿江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94-1999,共6页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在运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导致导线刮伤或者导线本身就存在缺陷如突出金属物等,形成局部电晕放电源。为此针对人工磨损导线采用喷涂涂层的方式展开电场仿真研究;基于小电晕笼对LGJ400-50导线电晕特性进行...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在运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导致导线刮伤或者导线本身就存在缺陷如突出金属物等,形成局部电晕放电源。为此针对人工磨损导线采用喷涂涂层的方式展开电场仿真研究;基于小电晕笼对LGJ400-50导线电晕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人工划痕和涂污两种方式模拟导线可能存在的缺陷,应用紫外成像仪观察磨损导线喷涂涂料前后电晕放电过程的变化。绞线电场仿真结果表明:划痕和凸起两种典型的导线表面缺陷时会严重畸变导线周围电场,使表面最大场强分别达到原来的1.29和2.19倍,而采用喷涂涂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绞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达51%和62.4%。试验结果表明:涂覆RTV涂料后起晕电压升高约21.9%和39.2%,相同的电压下导线电晕放电强度明显减弱,涂层在导线防晕处理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涂层 电晕放电 表面场强 紫外成像 电晕笼
下载PDF
电爆喷涂中过程参数与涂层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亮 杨奇 +1 位作者 毕学松 朱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32-2237,共6页
为研究电爆喷涂工艺中输入能量密度及喷涂距离与喷涂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高压电场中金属丝段与电极非接触电爆设备,通过改变金属丝长度和电极间电压进行系列金属丝段电爆喷涂试验,获得熔融粒子涂层、固态颗粒堆积涂层、气相沉积涂层及... 为研究电爆喷涂工艺中输入能量密度及喷涂距离与喷涂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高压电场中金属丝段与电极非接触电爆设备,通过改变金属丝长度和电极间电压进行系列金属丝段电爆喷涂试验,获得熔融粒子涂层、固态颗粒堆积涂层、气相沉积涂层及气相堆积涂层共4种涂层效果,其中熔融粒子涂层和气相沉积涂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结合各种涂层显微照片对其性质进行分析表明:随着输入到金属丝的能量密度的增加,爆炸产物中熔融粒子所占份额逐渐减少,而气相成分逐渐增多;喷涂距离是决定涂层性质关键过程参数,形成气相沉积涂层所要求的喷涂距离很短,而熔融粒子喷涂层可以在较大范围的喷涂距离上获得,即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段式电爆 电热喷涂 喷涂距离 能量密度 气相沉积 气体放电
下载PDF
点焊电极表面电火花强化TiC-TiB_2涂层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精明 姜忠宇 石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以Ti、B4C和Cu等粉末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备TiC-TiB2复合材料,并通过电火花表面强化在点焊镀锌钢板用电极的表面制备TiC-TiB2复合强化层。用四探针法测量了强化层的电导率,利用SEM和XRD分析了强化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运用... 以Ti、B4C和Cu等粉末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备TiC-TiB2复合材料,并通过电火花表面强化在点焊镀锌钢板用电极的表面制备TiC-TiB2复合强化层。用四探针法测量了强化层的电导率,利用SEM和XRD分析了强化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运用点焊实验测试了强化电极的使用寿命,初步分析了强化层对电极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火花强化层致密无明显分层,强化层与基体间为牢固的冶金结合;强化层物相主要为TiB2、TiC、B2O3和Cu等,强化层中的非晶组织和组织细化使其衍射峰宽化;TiC-TiB2复合强化层的导电率可达86.53%IAC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适合制作点焊电极材料;强化电极的点焊寿命比无强化层电极大约提高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表面强化 TIC-TIB2 强化层 点焊电极
下载PDF
液相脉冲放电制备Ti(C,N)多元陶瓷涂层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亮 肖厚群 +1 位作者 揭晓华 张艳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6,共5页
TiN类涂层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进行制备,本文提出了一种TiN类涂层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该方法将Ti块体材料作为工具电极置入乙醇胺液相介质中,通过液相脉冲放电涂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出Ti(C,N)陶瓷多元涂层。对涂层组织形貌、物... TiN类涂层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进行制备,本文提出了一种TiN类涂层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该方法将Ti块体材料作为工具电极置入乙醇胺液相介质中,通过液相脉冲放电涂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出Ti(C,N)陶瓷多元涂层。对涂层组织形貌、物相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厚度约为20μm,主要物相为Ti(C0.3,N0.7);涂层表面显微硬度可达1 780HV以上,涂层表面有不规则的放射状突起边缘。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涂层晶粒尺寸均匀细小,选区花样谱图揭示了涂层等轴晶粒具有晶体学上的随机取向,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沉积 TI(C N) 陶瓷涂层
下载PDF
功能电极钛合金表面TiN涂层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安阳 刘志东 +2 位作者 李文沛 邱明波 田宗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6,共6页
针对功能电极电火花诱导烧蚀加工钛合金的表面缺陷,通过原加工系统向加工区域通入氮气,利用电火花放电对烧蚀加工表面进行修整,放电产生的热量促使氮气和钛合金表面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合成了TiN涂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针对功能电极电火花诱导烧蚀加工钛合金的表面缺陷,通过原加工系统向加工区域通入氮气,利用电火花放电对烧蚀加工表面进行修整,放电产生的热量促使氮气和钛合金表面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合成了TiN涂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检测手段对涂层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电火花放电稳定连续,能量利用率较高;涂层致密、均匀、连续,主要由TiN强化相组成,厚度可达400μm以上;TiN涂层显微硬度可达1761.8,是基体硬度的5.7倍;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结合强度高的冶金结合且TiN相分布比较均匀;合成反应对电极有很强的反镀作用,电极端面以TiN强化相为主,能有效地降低电极损耗,同时避免了电极材料对涂层形成的污染,较好地保持涂层中TiN相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电极 电火花加工 原位合成 钛合金 TIN涂层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的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精明 姜忠宇 +1 位作者 石平 邓启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分析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应力场特点,建立三维应力场模型,并利用APDL编程实现对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强化层和基体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过程中,熔池及附近区域存在的巨大且剧烈变化的温度梯... 分析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应力场特点,建立三维应力场模型,并利用APDL编程实现对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强化层和基体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过程中,熔池及附近区域存在的巨大且剧烈变化的温度梯度和不一致的冷却速率使试样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由于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的缘故,各节点的应力值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试样的应力曲线在热影响区都存在突变,有强化层时,由于强化层和基体材料的比热容c和热导率κ不一致,加剧应力曲线在热影响区的突变;采用梯度强化层和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 表面强化 强化层 热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火花表面强化层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汤精明 姜忠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1-175,共5页
分析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温度场特点,建立了三维温度场模型,并对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了强化层和基体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强化层放电凹坑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放电凹坑主... 分析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温度场特点,建立了三维温度场模型,并对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了强化层和基体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强化层放电凹坑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电火花表面强化层的放电凹坑主要是热量在材料中不同方向的热传导存在差异引起的;强化过程中,当强化电弧移动到某点时,该点的温度迅速上升,直到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但温度上升的速度明显比温度下降的速度快,具有快速加热和冷却的特性;距离表面深度越深,升温幅度逐渐减小,速度越慢,并且降温速度也渐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 表面强化 强化层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液相脉冲放电沉积涂层的温度场模拟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国亮 揭晓华 +1 位作者 肖波 罗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4,共5页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合适的热源模型、热边界条件,建立了液体介质中在45钢表面进行脉冲放电沉积TiC陶瓷涂层的热传导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液相脉冲电火花放电表面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脉冲电流参数对温度场...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合适的热源模型、热边界条件,建立了液体介质中在45钢表面进行脉冲放电沉积TiC陶瓷涂层的热传导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液相脉冲电火花放电表面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脉冲电流参数对温度场和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工具电极的最高温度远高于工件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在轴向上降低较快,而在径向上分布较均匀;最高温度随加工电流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随脉冲电流的增大,沉积到工件上的火山口状涂层颗粒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沉积 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ANSYS
下载PDF
不同电极材料线切割加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中 黄禹 +2 位作者 肖帮东 黄浩 陈志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共4页
针对慢走丝线切割(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机床中常采用的两种电极丝材料类型:黄铜丝与镀锌铜丝,分别从工件的材料去除率(Materical Remove Rate,MRR)、表面粗糙度及加工后的表面形貌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黄铜丝与... 针对慢走丝线切割(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机床中常采用的两种电极丝材料类型:黄铜丝与镀锌铜丝,分别从工件的材料去除率(Materical Remove Rate,MRR)、表面粗糙度及加工后的表面形貌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黄铜丝与镀锌铜丝的加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以钛合金材料为工件的切割加工中,使用镀锌铜丝加工的工件相比用黄铜丝加工的工件能获得更大的材料去除率、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及更好的加工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电极丝 黄铜丝 镀锌铜丝
下载PDF
用放电加工方法实现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佩年 王振龙 赵万生 《电加工与模具》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对放电加工进行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电极制备、表面涂层特性以及此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放电加工 金属材料 表面改性 涂层
下载PDF
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抗水蚀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聪 聂冰悦 +4 位作者 任延杰 陈维 周立波 李微 陈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2-46,共15页
水蚀是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损伤的主要方式之一,极易引起低压转子安全事故。在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表面制备抗水蚀涂层,是提高其抗水蚀能力,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钛合金叶片表面抗水蚀涂层的制备工艺... 水蚀是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损伤的主要方式之一,极易引起低压转子安全事故。在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表面制备抗水蚀涂层,是提高其抗水蚀能力,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钛合金叶片表面抗水蚀涂层的制备工艺,阐述了电火花强化、热喷涂、激光熔覆和激光表面合金化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汽轮机钛合金末级叶片制备硬度高、耐磨性好、结合牢固的抗水蚀涂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叶片 抗水蚀涂层 电火花强化 热喷涂 激光熔覆 激光合金化
下载PDF
放电加工用金属结合剂碳化硅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春华 关绍康 张锐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本文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含有20vol%~50vol%SiC的放电加工用金属结合剂工具电极。采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法制得Cu包SiC复合粉体。并对试样的气孔率、电阻率、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试样气孔率和电阻率... 本文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含有20vol%~50vol%SiC的放电加工用金属结合剂工具电极。采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法制得Cu包SiC复合粉体。并对试样的气孔率、电阻率、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试样气孔率和电阻率提高,而抗弯强度下降;在20vol%-50vol%SiC含量范围内,采用直接混合法和包裹法制备的试样具有大致相同的气孔率、电阻率,但包裹法的强度却大大提高。用X—ray衍射、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等测试手段对试样进行了成分和微观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裹法制得的Cu结合SiC试样,SiC分散更均匀,并通过形成Cu2O—SiO2共熔物(玻璃相)来提高SiC和Cu的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合剂SiC工具 放电加工 包裹法 直接混合法 热压烧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