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偶极子分析与颅内电极埋藏在致痫灶定位价值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瑞金 曾海兰 +5 位作者 李卫 张珍华 罗德芳 唐知己 蒋秋华 吴若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脑电偶极子定位法(DLM)和颅内电极埋藏在致痫灶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对36例头皮脑电图不能定位而必需先置颅内电极埋藏定位致痫灶,再行开颅致痫灶切除的病例,根据头皮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痫样放电进行DLM,并以埋... 目的:探讨对比脑电偶极子定位法(DLM)和颅内电极埋藏在致痫灶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对36例头皮脑电图不能定位而必需先置颅内电极埋藏定位致痫灶,再行开颅致痫灶切除的病例,根据头皮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痫样放电进行DLM,并以埋藏皮层及深部电极记录的脑电定位致痫灶为标准对照,中心位置相距15mm以内为偶极子定位与之吻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17例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传导较局限,DLM比较埋藏电极记录定位,两者吻合率高达94%;对于9例起源灶较局限位于深部的病例吻合率亦较高(78%);有10例发作间期有多个激惹灶存在,放电范围广泛,DLM偏离较远,吻合率仅为20%。本组36例均记录到有发作期的脑电活动,发作起始期DLM偏离较远,两者吻合率仅为25%。结论:DLM是一种很好的癫痫起源灶分析方法,是术前评估的有力手段之一,与其他致痫灶定位方法是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关系,合理使用DLM技术可以适当减少颅内电极埋藏定位致痢灶的使用,但目前尚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偶极子定位法(DLM) 颅内电极埋藏 致痫灶定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