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ufacture of μ-PIM gear mold by electroforming of Fe-Ni and Fe-Ni W alloys 被引量:2
1
作者 Seong Ho SON Sung Cheol PARK +1 位作者 Wonsik LEE Hong-Kee LE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66-371,共6页
The micro gear mold for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was made by electroforming process of Fe-Ni and Fe-Ni-W alloys using UV-lithography process. Kinetics and activation energies in electroplating of both alloys were inve... The micro gear mold for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was made by electroforming process of Fe-Ni and Fe-Ni-W alloys using UV-lithography process. Kinetics and activation energies in electroplating of both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Fe content within electrodeposited Fe-Ni alloy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tating disk speed and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i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energy of iron content that the rate determining step is controlled by mass transfer. Iron content in Fe-Ni electrodeposit varied from 58.33% to 70.45% by increasing current density from 2 to 6 A/drn2. Also, iron content in Fe-Ni-W electrodeposit increased from 59.32% to 70.15%, nickel content decreased from 27.86% to 17.07% and the content of tungsten was almost consistent in the range of 12.78%-12.82% although the current density increases from 1.5 to 5 A/dm^2. For the electroforming of micro gear mold, SU-8 mandrel with 550 μm in diameter and 400 μm in height was prepared by UV-lithography processing. Subsequently, Fe-36Ni and Fe-20Ni-13W alloys micro gear molds were electroformed successfully. Surface hardness values of the electroformed micro molds were measured to be HV490 and HV64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forming Fe-Ni alloy Fe-Ni-W alloy gear mold PIM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of Co-Ni-Al2O3 Composite Coatings by Electroforming
2
作者 Gang WU Ning LI Derui ZHOU Kurachi Mitsu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33-134,共2页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coatings of Co-Ni-Al2O3 were studied by electrolytic codeposition of Co-Ni alloys and Al2O3 on a Cu substrate from a sulfamate electrolyte containing Al2O3 particles. It was illustrated from...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coatings of Co-Ni-Al2O3 were studied by electrolytic codeposition of Co-Ni alloys and Al2O3 on a Cu substrate from a sulfamate electrolyte containing Al2O3 particles. It was illustrated from the examined results of SEM, AFM and XRD that surface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Ni-Al2O3 coatings appear to be mainly influenced by variations in Co content. The high Co content coatings with hcp lattice structure have a more uniform and fine structure than that of low Co content coatings with fcc lattice structure. The codeposition of Al2O3 particles in Co-Ni alloys can not change the phase structure of solid solution, only affects the growth and orientation of crystal planes and mostly increase the d value of lat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forming Composite coatings Cobalt-Ni alloys ALUMINA
下载PDF
Morphology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Iron and Nickel Based Alloy Foils
3
作者 GUO Zhan-cheng LIU Mei-feng +2 位作者 SUN Chun-wen LIU Yu-xing LU Wei-ch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51,共7页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ft magnetic metal foils of Fe,Fe-Ni,Fe-Co and Fe-Ni-Co by electroforming was described.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The resul...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ft magnetic metal foils of Fe,Fe-Ni,Fe-Co and Fe-Ni-Co by electroforming was described.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size of the iron-based alloy foil is less than 10μm,while that of nickel-based alloy foil is about 2μm.Moreover,the electroformed Fe-Ni foil has better magnetic properties than the conventional milled permalloy 1J79 f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forming Fe-Ni alloy foil magnetic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精细金属掩模板用近零夹杂Invar合金制备技术
4
作者 任为 余瑜 +1 位作者 张帅 郭占成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70-78,95,共10页
Invar合金是制备精细金属掩模板(Fine Metal Mask,简称FMM)的重要基材,其纯净度直接影响FMM的质量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OLED)技术的发展水平。首先概述了FMM的主要制备技术,介绍了对FMM基材Invar合金的... Invar合金是制备精细金属掩模板(Fine Metal Mask,简称FMM)的重要基材,其纯净度直接影响FMM的质量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OLED)技术的发展水平。首先概述了FMM的主要制备技术,介绍了对FMM基材Invar合金的质量要求,并对国产Invar合金箔和国外进口Invar合金箔内的夹杂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国产Invar合金箔的纯净度与进口Invar合金箔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等方面。为实现OLED配套产业全国产化,攻克Invar合金的近零夹杂难题,开发新型制备技术是关键突破点。最后详细论述了超重力技术在Invar合金除杂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电铸Invar合金箔应用的可行性,并指出超重力技术和电铸技术有望解决近零夹杂金属材料的制备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金属掩模板(FMM) Invar合金 电铸成型 超重力 夹杂物脱除
下载PDF
电沉积Fe、Ni基合金箔的组织形貌及磁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占成 刘宇星 +1 位作者 刘美凤 卢维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铁箔、铁基合金(Fe Ni,Fe Co,Fe Ni Co)箔、镍箔、镍基合金(Ni Fe)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金属箔的组织形貌,直流开路磁场下测定了电沉积金属箔的基本磁性能。实验表明:电沉积铁基合金箔晶粒小于10μm,电沉积镍基...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铁箔、铁基合金(Fe Ni,Fe Co,Fe Ni Co)箔、镍箔、镍基合金(Ni Fe)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金属箔的组织形貌,直流开路磁场下测定了电沉积金属箔的基本磁性能。实验表明:电沉积铁基合金箔晶粒小于10μm,电沉积镍基合金箔晶粒大小在2μm左右;电沉积Fe Ni合金箔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软磁材料,其基本磁性能优于传统熔铸-轧制坡莫合金1J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Fe-Ni合金箔 组织形貌 软磁材料 扫描电镜 磁性能
下载PDF
纳米晶镍锰合金的脉冲电铸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建明 朱荻 +1 位作者 曲宁松 雷卫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74-1977,共4页
利用冲液装置进行了镍锰合金的脉冲电铸试验,并对电铸层的锰含量、晶粒尺寸和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铸层的晶粒可达到纳米级。分析讨论了电流密度和脉冲参数对电铸层锰含量、晶粒尺寸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电铸 镍锰合金 纳米晶 脉冲电流
下载PDF
镍钴合金电铸精密薄壁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裴和中 李雪 +1 位作者 黄攀 张国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15,22,共4页
综述了精密薄壁件的研究现状、电铸基本理论、电铸镍钴合金铸液体系,并对精密薄壁冷屏件和波纹管的工艺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电铸Ni—Co合金 精密薄壁件 电铸液 展望
下载PDF
添加剂和电流密度对镍钴合金电铸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裴和中 黄攀 +3 位作者 史庆南 陆峰 张俊 张国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4,共7页
研究了添加剂、电流密度对镍钴合金电铸层应力和钴含量的影响。采用SEM、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添加剂和电流密度对铸层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TN2能够使铸层产生压应力;TN3能够使铸层产生张应力,TN3与TN2配合使用,能... 研究了添加剂、电流密度对镍钴合金电铸层应力和钴含量的影响。采用SEM、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添加剂和电流密度对铸层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TN2能够使铸层产生压应力;TN3能够使铸层产生张应力,TN3与TN2配合使用,能够使铸层应力达到平衡值零。电流密度增加时,当电流密度小于6A/dm2时,铸层应力随之增加;当电流密度大于6A/dm2时,铸层应力随之减小。添加剂对铸层钴含量影响不明显而电流密度对铸层钴含量的影响较明显;TN2,TN3的加入能够使铸层更平滑、晶粒细致紧密。添加剂TN2对衍射峰(200)影响较大,对晶面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添加剂TN3对晶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易在(200)面吸附,抑制其生长,此时晶体的生长方向主要为[100]。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衍射峰出现宽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镍钴合金 添加剂 电流密度 应力 钴含量 组织形貌
下载PDF
脉冲电铸纳米晶镍锰合金的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建明 朱荻 +1 位作者 曲宁松 雷卫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388-1390,1394,共4页
对利用冲液装置和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流电铸所得到的具有接近或达到纳米级晶粒的镍锰合金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电沉积条件及电铸后的退火对电铸层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工艺条件通过影响电铸层的锰含量和晶粒大小而影响电铸镍... 对利用冲液装置和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流电铸所得到的具有接近或达到纳米级晶粒的镍锰合金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电沉积条件及电铸后的退火对电铸层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工艺条件通过影响电铸层的锰含量和晶粒大小而影响电铸镍锰合金的拉伸性能,一定条件下的退火对电铸镍锰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镍锰合金 纳米晶 机械性能 脉冲电流
下载PDF
高频脉冲电镀镍钴合金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宫晓静 许韵华 +2 位作者 杨玉国 曹克宁 赵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共3页
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高频脉冲电镀Ni-Co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沉积速率提高,沉积层表面更加致密、均匀,在3.5%NaCl溶液中Ni-Co镀层的腐蚀失重明显减小,腐蚀失重速率变慢;高频和直流电铸Ni-Co复合镀层... 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高频脉冲电镀Ni-Co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沉积速率提高,沉积层表面更加致密、均匀,在3.5%NaCl溶液中Ni-Co镀层的腐蚀失重明显减小,腐蚀失重速率变慢;高频和直流电铸Ni-Co复合镀层的阳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随频率增加,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降低。可见,高频率对沉积层的细化有重要影响,并使镀层的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电镀 镍钴合金 复合镀层 耐蚀性
下载PDF
Ni-Co合金电铸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伊卿 赵文轸 +1 位作者 唐一平 卢秉恒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43,共6页
通过 Ni- Co合金的电铸工艺试验 ,考察了电铸工艺对电铸合金层中钴含量的影响 ,并对电铸层进行了硬度、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随镀液中钴含量和电铸温度的升高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升高 ;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 通过 Ni- Co合金的电铸工艺试验 ,考察了电铸工艺对电铸合金层中钴含量的影响 ,并对电铸层进行了硬度、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随镀液中钴含量和电铸温度的升高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升高 ;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降低。合金电铸层硬度随电铸层中钴含量增加而升高 ;随电铸层中钴含量升高 ,合金电铸层中拉应力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镍钴合金:成分 硬度:应力
下载PDF
电铸镍钴合金中内应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爱华 龙晋明 +2 位作者 裴和中 范艳芳 王永福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17,共3页
讨论了硫酸盐体系中影响镍钴合金电铸层内应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内应力随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6A/dm^2附近时应力最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在3.0~4.5时应力较小。加入0.2~0.5g/L... 讨论了硫酸盐体系中影响镍钴合金电铸层内应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内应力随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6A/dm^2附近时应力最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在3.0~4.5时应力较小。加入0.2~0.5g/L添加剂可有效消除内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合金 电铸 内应力
下载PDF
可溶性单金属联合阳极面积比对镍-钴合金电铸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明平美 张艳华 +4 位作者 陈东海 张新民 秦歌 闫亮 郑兴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以电铸Ni-Co合金为例,通过分析可溶性Ni-Co联合阳极的面积比与合金电铸层各组分含量的对应关系,并结合极化曲线测量,探讨了联合阳极的面积效应问题。结果表明:各单阳极施加相同电流时,Ni-Co合金电铸层各组分的含量比随两阳极面积比的变... 以电铸Ni-Co合金为例,通过分析可溶性Ni-Co联合阳极的面积比与合金电铸层各组分含量的对应关系,并结合极化曲线测量,探讨了联合阳极的面积效应问题。结果表明:各单阳极施加相同电流时,Ni-Co合金电铸层各组分的含量比随两阳极面积比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呈比例关系;单阳极面积比不变时,合金电铸层的组分比几乎不随各阳极所加电流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Ni-Co阳极面积比为1∶1或3∶1时,对应的Ni-Co合金电铸层的组分均维持在很窄的变化范围内,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7. 1%~28. 2%和22. 3%~24. 5%; Ni-Co合金层的显微硬度受阳极面积比的影响较大,合金电铸层中Co的质量分数越大,硬度越高。采用可溶性单金属联合阳极进行电铸时,合金电铸层组分含量比除决定于各阳极的面积比外,还与各阳极相对于阴极的面积比有关,而与各阳极上施加的电流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电铸 联合阳极 NI-CO合金 面积效应
下载PDF
光亮剂对镍钴合金电铸层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俊 裴和中 张国亮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普通镍钴合金电铸层硬度低、应力大、表面粗糙,严重影响了其成品率及质量。研究了添加光亮剂(糖精和1,4-丁炔二醇)对镍钴合金电铸层微观结构、应力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糖精含量的增加,铸层的拉应力逐渐减小,最终转变为压应力... 普通镍钴合金电铸层硬度低、应力大、表面粗糙,严重影响了其成品率及质量。研究了添加光亮剂(糖精和1,4-丁炔二醇)对镍钴合金电铸层微观结构、应力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糖精含量的增加,铸层的拉应力逐渐减小,最终转变为压应力,硬度随之增大;随着1,4-丁炔二醇含量的增加,铸层的拉应力越来越大,硬度也随之增大;添加剂使铸层晶粒更加细致、表面更加平滑。基础电铸液中加入0.06~0.08g/L糖精,0.10~0.20 g/L1,4-丁炔二醇,在pH值4~5,温度50~60℃,电镀90 min下可以获得低应力、高硬度、全光亮及结晶细致的镍钴合金电铸层(含10%~15%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镍钴合金 光亮剂 微观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辅助摩擦电铸Ni-Mn合金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学磊 朱增伟 朱荻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0,共6页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摩擦电铸技术进行Ni-Mn合金的电铸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Mn合金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作用和电铸层中的锰元素共同影响着电铸层的力学性能。...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摩擦电铸技术进行Ni-Mn合金的电铸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Mn合金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作用和电铸层中的锰元素共同影响着电铸层的力学性能。随着阴极旋转速率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不断增加,且游离粒子对电铸层的摩擦、挤压作用随之加强,电铸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都不断提高;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也不断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发生波动。在一定锰含量范围内,随着电铸层中锰含量的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中温退火处理后,当电铸层中锰含量较低时,电铸层将会出现再结晶现象,晶粒尺寸增大,其力学性能下降,当锰含量高于0.2%(质量分数),其力学性能要高于热处理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摩擦 Ni-Mn合金 力学性能 退火处理
下载PDF
电铸纳米晶镍锰合金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建明 朱荻 曲宁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10,32,共4页
对利用冲液装置和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流电铸所得到的镍锰合金试片进行了显微硬度的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与分析了沉积电流密度对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大,由于电铸层锰含量升高和晶粒尺寸减小而使... 对利用冲液装置和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流电铸所得到的镍锰合金试片进行了显微硬度的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与分析了沉积电流密度对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大,由于电铸层锰含量升高和晶粒尺寸减小而使电铸镍锰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强度升高,延伸率降低。电铸纳米晶镍锰合金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锰合金 电铸 性能研究 纳米晶 显微硬度 电流密度 拉伸性能 脉冲电流 拉伸试验 延伸率
下载PDF
游离粒子辅助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表面质量及锰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学磊 朱增伟 朱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8,共5页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进行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验证了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研磨作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锰含量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进行对比...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进行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验证了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研磨作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锰含量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外观光亮平整,表面粗糙度Ra由0.6μm降到0.05μm,晶粒得到了明显的细化,由微米级尺度降低到150nm以内;电流效率由80%左右增至96%;另外,通过调节阴极旋转速度可以改变电铸层中锰含量,随着阴极转速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增加,当超过一定转速时,锰含量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摩擦 镍锰合金 游离粒子
下载PDF
镍锰合金电铸中阳极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建明 朱荻 +1 位作者 雷卫宁 曲宁松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7,共3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镍锰合金的电铸过程、获得质量较好的电铸层,利用冲液式电铸沉积单元进行了镍和镍锰合金的脉冲电铸对比试验。试验发现,镍锰合金电铸时阳极上会产生疏松的黑色附着层。对提取的黑色粉末用扫描电镜进行能谱分析可知,该黑... 为了更好地控制镍锰合金的电铸过程、获得质量较好的电铸层,利用冲液式电铸沉积单元进行了镍和镍锰合金的脉冲电铸对比试验。试验发现,镍锰合金电铸时阳极上会产生疏松的黑色附着层。对提取的黑色粉末用扫描电镜进行能谱分析可知,该黑色附着层中含有较多的Mn和O,较少的Ni和很少的S。经化学分析和电化学理论分析可知,黑色附着层的成分为阳极上Mn2+发生氧化反应所形成的MnO2和阳极钝化所形成的少量Ni2O3。采取正确的过滤和沉淀措施后阳极黑色附着层对镍锰合金电铸过程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镍锰合金 阳极反应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电铸Ni-W合金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生伟 田文怀 周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共4页
采用电铸法制得Ni-W合金,对合金样品在400~700℃进行退火处理,随后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W含量(质量分数)的增加,电铸合金从晶态过渡到非晶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低W含量合金的硬度逐渐降低,晶体... 采用电铸法制得Ni-W合金,对合金样品在400~700℃进行退火处理,随后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W含量(质量分数)的增加,电铸合金从晶态过渡到非晶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低W含量合金的硬度逐渐降低,晶体结构不变;高W含量合金(w(W)>35.00%)的硬度先升后降,其中w(W)=35.35%的合金是由于Ni4W相的析出;含w(W)=45.52%的合金则是由于非晶晶化及后续的Ni4W相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Ni—W合金 显微硬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喷管的镍锰合金电铸及其开裂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建明 朱荻 王昆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8,共3页
设计了特殊的电铸装置,开展了喷管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镍锰合金电铸试验。试验中发现电铸层发生开裂现象,通过分析与成分测试找出了电铸层开裂的原因是阳极镍块中的杂质锌进入电铸层而造成的。向电解液中加入除杂质剂后,解决了电铸层的... 设计了特殊的电铸装置,开展了喷管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镍锰合金电铸试验。试验中发现电铸层发生开裂现象,通过分析与成分测试找出了电铸层开裂的原因是阳极镍块中的杂质锌进入电铸层而造成的。向电解液中加入除杂质剂后,解决了电铸层的开裂问题,可稳定地得到完好的电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喷管 镍锰合金 质量控制 开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