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flux electron beams from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s driven by petawatt lasers
1
作者 Ming ZENG Ovidiu TESILEANU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11,共5页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s (LWFA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peuuve next- generation accelerator candidates.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potential high-flux electron beam production of an LWFA d...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s (LWFA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peuuve next- generation accelerator candidates.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potential high-flux electron beam production of an LWFA driven by petawatt-level laser pulses. In our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an optimal set of parameters gives -40 nC of charge with 2 PW laser power, thus -400 kA of instantaneous current if we assume the electron beam duration is 100 fs. This high flux and its secondary radiation are widely applicable in nuclear and QED physics, industrial imaging, med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accelerator petawatt laser high-flux electron beam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flux magnetized helium plasma in SCU-PSI linear device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小春 曹小岗 +3 位作者 韩磊 张志艳 韦建军 芶富均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A high-flux linear plasma device in Sichuan University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SCU-PSI)based on a cascaded arc source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elium and hydrogen plasma with the ... A high-flux linear plasma device in Sichuan University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SCU-PSI)based on a cascaded arc source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elium and hydrogen plasma with the plasma-facing components in fusion reactors.In this paper,the helium plasma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double-pin Langmuir prob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le helium plasma beam with a diameter of 26 mm was constrained very well at a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of 0.3 T.The core density and ion flux of helium plasma have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applied current,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gas flow rate.It could reach an electron density of1.2×10^19m^-3and helium ion flux of 3.2×10^22m^-2s^-1,with a gas flow rate of 4 standard liter per minute,magnetic field strength of 0.2 T and input power of 11 k W.With the addition of-80 Vapplied to the target to increase the helium ion energy and the exposure time of 2 h,the flat top temperature reached about 530°C.The different sizes of nanostructured fuzz on irradiated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samples surfaces under the bombardment of helium ion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se results measured in the SCU-PSI linear devic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related PSI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um plasma beam diameter electron density ion flux nanostructure fuzz
下载PDF
活性电子束焊接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瑞华 樊丁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电子束焊中的行为,结果发现使用活性剂可以使电子束焊的熔深增加。在研究单一活性剂对焊接熔深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研制了由SiO、TiO2和Cr2O3等组成的不锈钢电子束焊活性剂,可使散焦电子束焊接熔深增加2倍多,焊缝表面...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电子束焊中的行为,结果发现使用活性剂可以使电子束焊的熔深增加。在研究单一活性剂对焊接熔深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研制了由SiO、TiO2和Cr2O3等组成的不锈钢电子束焊活性剂,可使散焦电子束焊接熔深增加2倍多,焊缝表面成形良好。使用活性剂后,聚焦电流和束流对电子束焊熔深增加有较大影响。分析电子束焊熔深增加的原因认为:一方面,活性剂改变了熔池金属的表面张力梯度,使熔池金属的流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因此电子束焊熔深增加,焊缝变窄;另一方面,涂层物质的熔点较高,它的存在减小了电子束熔化母材的区域。在以上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电子束焊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 活性焊接法 表面活性剂 熔池
下载PDF
受电子束辐照的硬铝靶的喷射冲量耦合系数随能通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常贤 谭红梅 +2 位作者 胡泽根 林鹏 刘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采用通光式传感法和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的探头原理,在“闪光2号”装置上进行了电子束辐照硬铝靶产生的喷射冲量耦合系数与能通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能通量为115~240J/cm~2范围内,喷射冲量和亏损质量面密度都随... 采用通光式传感法和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的探头原理,在“闪光2号”装置上进行了电子束辐照硬铝靶产生的喷射冲量耦合系数与能通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能通量为115~240J/cm~2范围内,喷射冲量和亏损质量面密度都随能通量近似线性变化,而喷射冲量耦合系数随能通量增大而缓慢递增,并趋于一渐近值;硬铝产生喷射冲量的能通量阈值为40J/cm~2左右;喷射冲量值为81~218Pa·s,亏损质量面密度为3.1× 10^(-2)~8.6×10^(-2)g/cm~2,喷射冲量耦合系数为0.70~0.98Pa·s/(J/c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喷射冲量 能通量 结构响应 冲击载荷
下载PDF
新型碳酚醛中的辐射热激波衰减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鹏 王肖钧 +1 位作者 李焰 王等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8-382,共5页
采用PVDF压电测量技术,在“闪光Ⅱ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进行了新型碳酚醛复合材料(C/PH)的热激波传播实验研究;利用波传播过程中的渐进近似理论所推导出的波传播衰减公式,对C/PH材料中的脉冲波衰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电... 采用PVDF压电测量技术,在“闪光Ⅱ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进行了新型碳酚醛复合材料(C/PH)的热激波传播实验研究;利用波传播过程中的渐进近似理论所推导出的波传播衰减公式,对C/PH材料中的脉冲波衰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子束能通量为312~531 J/cm^2和电子平均能量为0.422~0.697 MeV条件下,对厚度为4 mm的碳酚醛靶而言,其热激波应力峰值为0.807~2.223 GPa;热激波在靶中的衰减与波的强度和脉冲宽度有关,对于强度相同的热激波,脉冲持续时间越短,热激波的衰减则越快;对于脉冲宽度一定的热激波,热激波的强度越高,则其衰减越快.实验结果和解析公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波 PVDF 碳酚醛 电子束 能通量
下载PDF
1.5特斯拉脉冲磁场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国治 邱爱慈 +2 位作者 苏建仓 沈志康 王乃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控制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能通量密度和均匀性的脉冲磁场装置。该装置由磁场电源、磁场线圈及电子束漂移管等组成。脉冲磁场是由储能电容器通过六个触发真空开关对线圈放电产生的。电容器总储能为180kJ,最大充电电压为10.0kV... 本文介绍了用于控制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能通量密度和均匀性的脉冲磁场装置。该装置由磁场电源、磁场线圈及电子束漂移管等组成。脉冲磁场是由储能电容器通过六个触发真空开关对线圈放电产生的。电容器总储能为180kJ,最大充电电压为10.0kV,脉冲磁场上升前沿约为8.38ms。在充电电压为7.0kV时,测得磁感应强度为1.81T。本文还对不同靶材料对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简单介绍了主机与磁场的同步装置。脉冲磁场装置已用于闪光Ⅱ号加速器中,经过上百炮运行证明其工作比较可靠,并达到了控制电子束能通量密度和改善束均匀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电子束 均匀性 加速器
下载PDF
活性剂对铝合金电子束焊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樊丁 樊清华 黄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铝合金焊缝熔深增加机理,利用电子束散焦焊的焊接方法对铝合金LF21进行了焊接.以SiO2和V2O5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活性剂对铝合金LF21电子束焊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O2、V2O5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在SiO2作用下焊缝... 为了研究铝合金焊缝熔深增加机理,利用电子束散焦焊的焊接方法对铝合金LF21进行了焊接.以SiO2和V2O5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活性剂对铝合金LF21电子束焊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O2、V2O5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在SiO2作用下焊缝表面成形美观;在V2O5作用下焊缝成形变差.在SiO2、V2O5作用时,与A-TIG焊焊缝的熔深明显增加、熔宽稍有减小的情况相比,SiO2和V2O5对电子束焊的焊缝熔深与熔宽的影响不大,表明了表面张力梯度改变理论对铝合金活性焊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LF21电子束焊 表面张力 活性剂
下载PDF
不同材料和不同能通量条件下电子束喷射冲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常贤 谭红梅 +2 位作者 胡泽根 林鹏 刘晋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21,共7页
介绍了采用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系列和微型红外通光式传感技术的探头原理,在“闪光二号”电子束装置上进行的喷射冲量随不同材料和不同能通量而变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能通量大体相同时,A和B这两种特种材料的喷射冲量耦... 介绍了采用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系列和微型红外通光式传感技术的探头原理,在“闪光二号”电子束装置上进行的喷射冲量随不同材料和不同能通量而变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能通量大体相同时,A和B这两种特种材料的喷射冲量耦合系数分别只有LY12铝的1/3和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喷射冲量 多层材料 编织材料 能通量
下载PDF
6061铝合金电子束表面处理温度场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荣 沈国斌 魏德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根据电子束表面扫描过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铝合金电子束表面扫描处理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电子束处理后表面熔池的形态。仿真过程中,考虑了试样表面的热辐射和材料的相变,并用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讨论了电子束加速电压、下束时间... 根据电子束表面扫描过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铝合金电子束表面扫描处理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电子束处理后表面熔池的形态。仿真过程中,考虑了试样表面的热辐射和材料的相变,并用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讨论了电子束加速电压、下束时间对熔池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表面处理技术,在铝合金材料表面可以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在温度场的仿真过程中,模拟得到的熔池的尺寸与实验所测相吻合;仿真得到试样表面温度场分布均匀,试样表面的温度场呈带状分布,横截面处的温度场分布呈梯度分布;熔池的深度和宽度随着电子束加速电压和下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表面处理 温度场 熔池 热流密度
下载PDF
大功率AlInGaP红光LED的电子束辐照效应
10
作者 刘海浪 张瑞宾 +1 位作者 黄以平 彭治国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针对大功率AlInGaP红光LED开展了电子束辐照效应方面的研究。运用CASINO程序详细分析了电子束在LED芯片中的射程和能量损失分布,利用电子束辐照设备研究并总结了大功率AlInGaP红光LED在不同能量和剂量... 通过实验研究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针对大功率AlInGaP红光LED开展了电子束辐照效应方面的研究。运用CASINO程序详细分析了电子束在LED芯片中的射程和能量损失分布,利用电子束辐照设备研究并总结了大功率AlInGaP红光LED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条件下的光通量和光功率的变化表现为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在带电粒子辐照过程中,入射粒子与材料内部原子会发生弹性碰撞及电离作用,在AlInGaP材料内部引发结构缺陷形成色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蒙特卡罗 AlInGaP 光通量 光功率
下载PDF
一种多孔疏松结构材料的电子束辐射冲量耦合特性实验研究
11
作者 林鹏 王长利 +1 位作者 刘文祥 王等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84-287,共4页
在"闪光二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采用微型红外通光传感技术和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的探头原理,对一种多孔疏松结构材料的电子束辐射冲量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当电子束的平均能量为0.551 MeV,能注量为257±3... 在"闪光二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采用微型红外通光传感技术和直接测量特定时间间隔的探头原理,对一种多孔疏松结构材料的电子束辐射冲量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当电子束的平均能量为0.551 MeV,能注量为257±34 J/cm2时,多孔疏松结构材料的冲量耦合系数为1.73±0.26 Pa.s/(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子束 喷射冲量 冲量耦合系数 能注量
下载PDF
四注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玲莉 王林梅 +3 位作者 王敬东 王磊 袁涛 谭福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7,共7页
根据电子注参数、布里渊磁场公式及周期聚焦系统轴向磁通密度峰值经验公式,计算出永磁聚焦系统轴向峰值磁通密度,利用Ansoft Maxwell 3D软件建立了四注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结构尺寸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了周期永磁... 根据电子注参数、布里渊磁场公式及周期聚焦系统轴向磁通密度峰值经验公式,计算出永磁聚焦系统轴向峰值磁通密度,利用Ansoft Maxwell 3D软件建立了四注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结构尺寸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了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结构尺寸对聚焦系统通道内磁通密度的影响,确定了磁聚焦系统结构最佳尺寸配合,优化设计出了四注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其电子注通道中心轴线上轴向磁通密度峰值B z=309 mT,横向磁通密度B t=2.86 mT,B t/B z=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注行波管 周期永磁聚焦系统 电子注通道 磁通密度
下载PDF
宽束冷阴极离子源分时中和技术的研究
13
作者 弥谦 古克义 秦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离子束辅助镀膜沉积过程中,绝缘薄膜表面的电荷积累效应严重影响了薄膜质量。通过对宽束冷阴极离子源引出栅部分的改进,采用分时引出电子和离子方法,使正负电荷中和,以消除薄膜表面的放电现象,并对引出电子束的束流密度、能量、发射角... 离子束辅助镀膜沉积过程中,绝缘薄膜表面的电荷积累效应严重影响了薄膜质量。通过对宽束冷阴极离子源引出栅部分的改进,采用分时引出电子和离子方法,使正负电荷中和,以消除薄膜表面的放电现象,并对引出电子束的束流密度、能量、发射角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出电压为600 V时,电子的平均能量为100 eV左右;引出电子束的发射角可以达到±40°,在±15°范围内的束流密度波动小于±5%。引出电子的束流密度较同参数下的离子束流密度小,通过调节脉冲电源的占空比,可达到很好的中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束冷阴极离子源 束流密度 电子能量 发射角
下载PDF
An integral heat flux sensor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s 被引量:3
14
作者 Song Wu Yong-Hua Shu +1 位作者 Jin-Ping Li Hong-Ru 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7期3484-3489,共6页
To measure heat flux on the sharp leading edge and other surface with very small curvature radius in the wind tunnel, Hong-Ru Yu proposed a novel design of integral type heat flux sens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o measure heat flux on the sharp leading edge and other surface with very small curvature radius in the wind tunnel, Hong-Ru Yu proposed a novel design of integral type heat flux sens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eat flux sensor, the integral type heat flux sensor improved spatial resolution up to an order of magnitude, and the size of the sensing elements has been minimized to 0.1 mm successfully, which satisfied the heat flux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at R0.5 mm pointed cone stagnation point. A constantan film was used as the contact layer of the integral heat flux sensor, which was prepared by electron beam coevapora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sensor structure on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was analyzed us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 shock wave wind tunnel indicated that the response frequency was about100 kHz and the repeatability error was less than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传感器 高空间分辨率 热通量 时间分辨率 测量精度 激波风洞 传感器结构 重复性误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